肖 珺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肿瘤,约80%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几乎都有阴道出血,所以绝经后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表现,明确出血原因对治疗及其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中老年妇女的生殖保健[1]。本文对348例绝经后出血的声像图表现与病理切片对照分析,探讨阴道超声对绝经后出血疾病的诊断筛查价值。
笔者所在医院体检348例绝经后出血患者,均无服用雌激素类药物,其中绝经<5年者204例,年龄42~65岁,平均54岁;绝经>5年者144例,年龄46~81岁,平均63岁。出血时间最短1d,最长2.5年。
应用日立二郎神彩色超声诊断仪,阴道探头7.5MHz,对绝经后出血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内异常回声大小、形态,观察彩色血流信号分布及血流动力学参数。
348例绝经后出血患者中,经过病理切片证实:内膜萎缩168例、内膜增殖54例、子宫内膜炎18例、内膜息肉16例、黏膜下肌瘤13例、子宫内膜癌79例。随着绝经后时间的延长,恶性倾向递增,绝经年限<5年的204例中,子宫内膜癌37例占18.1%。绝经年限>5年的144例中,子宫内膜癌52例占3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文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厚度≤5mm的186例中,均为生理性子宫内膜改变及子宫内膜炎,无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厚度>5mm的162例中,子宫内膜癌97例,阳性率为59.3%。以子宫内膜厚度5mm为临界值,预测有无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为100%。
绝经后阴道出血彩色多普勒的声像图特征:①内膜息肉:宫腔内见增强回声光团,其周围有裂隙;其根部可见点状血流;②黏膜下肌瘤:多为低回声结节,可部分突入或完全突入宫腔内,前者基底较宽,后者可仅由一蒂相连,因此可见肌瘤与肌壁之间有衰减的裂隙,壁无浸润表现;彩色多普勒表现为肌瘤周边有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部分进入瘤体内,动脉频谱RI为0.64±0.05;③子宫内膜癌:平均内膜厚度15±4.2/tm,呈非均质性增厚或呈现不规则状团块,组织坏死可出现宫腔内无回声区,浸润肌层时可见内膜癌基底部有不规则浸润带伸入肌层,彩色多普勒显示增厚的内膜内可见杂乱血流,动脉频谱呈低阻力型,中心部RI为0.4±0.02,子宫动脉阻力指数亦降低。
绝经后出血是指绝经后1年以上的阴道出血,是中老年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不可忽视的征兆。绝经后,随着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的低落,子宫体积萎缩变小,而子宫内膜也出现萎缩性改变,当内膜极度萎缩仍存在表面黏膜上皮时,便可导致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并出血。内膜息肉和黏膜下肌瘤均属宫腔内病变,造成绝经后出血的原因也一致,即是由表面出血所致,但二者图像却不尽相同,内膜息肉呈强回声,因黏膜下肌瘤呈低回声。子宫内膜癌患者声像图各异,有的像菜花状,有的像彩云,宫内膜均有不同程度增厚[2]。
本文发现,子宫内膜癌内膜厚度均>5 mm,因此,笔者认为经阴道超声测量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宫内膜厚度能初步辨别正常和病理性子宫内膜,以内膜厚度5 mm作为临界值,<5 mm可避免活检。其敏感性可达100%,但要鉴别病变的性质,须结合声像图特征变化以及病变部位血流的特点来进一步明确诊断,多数学者认为RI<0.4可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标准。
本文还发现,绝经年限>5年者组子宫内膜癌发生率为36.1%,明显大于绝经年限<5年者组(18.1%)。另外由于子宫内膜增生可伴细胞异型性有癌变危险。说明随年龄增长,绝经时间越长,恶性率越高。因此对内膜增生或息肉患者要定期复诊。
阴道超声是一种无创伤检查方法,分辨率高,能清楚地显示子宫肌层情况及其它异常图像,对内膜厚度、内膜边缘等均能清晰显示,对子宫内膜病变有很大的诊断价值[1-4],如内膜回声、宫腔内病灶部位、肌层浸润和宫颈受累情况以及病灶内和其周围组织的血流情况等,可据此作出较准确的诊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1]庞 贝.超声在妇产科阴道出血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09,6(2):234 -236.
[2]张燕利,徐秋栋,曹 博.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性杂志,2013,33(12):2773-2774.
[3]乔 艳.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产科的应用[J].西藏科技,2007,15(8):43 -44.
[4]谢海珊,余雪玲.经阴道超声及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对比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4):75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