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箱内早产儿经股静脉2种方法采集血培养标本的探讨

2014-04-05 16:47贲国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进针早产儿负压

贲国平

(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县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江苏 南通, 226600)

早产儿股静脉采集血培养标本是新生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临床上常用触摸股动脉搏动的位置来确定股静脉的穿刺点,但由于新生儿出生后血流分布多集中于躯干、内脏,四肢较少,血管细,血管充盈度差[1]。尤其是早产儿呼吸不规则,血液循环差,触摸股动脉不明显,不合作,加上早产儿病情危重需要监护,各种管道多,又需要保暖,不宜抱出培养箱操作,故此时采集血标本难度很大。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操作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2010年1月—2013年1月本科对住院期间培养箱内早产儿行股静脉穿刺采集血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本科新生儿室收治的需要采集血培养标本的早产儿220例,胎龄27~36周, 平均(31.9±2.8)周,出生时间20 min~22 d, 平均(7.8±2.1) d, 体质量1 250~3 200 g, 平均(2250±435) g, 男118例,女102例。将同一早产儿的左、右股静脉分别列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即220例右侧股静脉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触法垂直穿刺进针法采集血培养标本,220例左侧股静脉为观察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接负压真空血培养瓶用连线目测法30~40°斜刺的进针法采集血培养标本。2组一般资料比较,因来自同组患儿,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操作前准备:采用非营养性吸吮的方法即在患儿口腔中放置安慰奶嘴吸吮的动作(即无母乳或配方乳吸入),通过刺激口腔,分散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对新生儿造成的一系列不良影响[2]。

1.2.2 定位:观察组采用连线目测法。目测法的原理:股静脉为胭静脉向上的延续,行经股三角, 至股三角上部位于股动脉内侧,而股三角上界为腹股沟韧带,患儿取屈膝呈蛙腿状卧位时,股骨头在深层将股静脉托起,此时从脐部引垂直于腹股沟的连线,其垂直交叉点正是股静脉走行的解剖位置[3]。根据新生儿解剖特点,两下肢股静脉的位置有差异,左下肢股静脉较浅,位于延长线的内侧0.2~0.3 cm处作为穿刺点;右下肢股静脉较深,位于延长线处作为穿刺点[4],似手背静脉输液姿势,向股静脉进针。对照组采用触摸股动脉,在股动脉搏动处内侧0.2~0.3 cm, 距腹股沟向下1~2 cm处为穿刺点90°垂直进针。

1.2.3 对照组操作方法:操作者位于暖箱两侧,打开小箱门,将患儿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股沟区,用尿布包裹好会阴部,臀下髋关节处垫一软枕,使该侧大腿外展与身体长轴呈45°角,小腿弯曲与大腿呈90°角,消毒穿刺部位及左手指,在腹股沟中、内1/3交界处,用左手食指触摸股动脉搏动点[5], 采用90°垂直进针后向上提吸的方法采集血标本。本科使用的培养箱为宁波戴维YF-930, 床垫距上内隔热板32 cm, 左右箱门宽40 cm, 床垫距箱门上沿水平距离18 cm, 常规使用拇指向下,其余4指握住注射器,用拇指和小指的力量抽吸的姿势,但由于患儿在培养箱内有箱门的阻挡,向上提针抽血时高度不够,故采用此姿势不方便操作,进而采用拇指向上,其余4指握住注射器,用拇指的力量向上顶注射器底座的方法,但又受到操作者力量和耐力的影响,或一手固定注射器另一手向上抽吸的姿势,没有支撑点,不易固定,针头容易脱出血管,故而加大了操作的难度。

1.2.4 观察组操作方法:将患儿在培养箱内,取平卧位与培养箱长轴呈40~50°, 按三步消毒法(先用70%异丙醇或酒精清除皮肤表面的污物和油脂,待干,用蘸满碘酊的棉签由穿刺点圆心由内向外,以约5 cm为直径画圆进行皮肤消毒,待干,约1 min。注意消毒过的地方不能重复涂抹,消毒后不触摸穿刺部位,用70%异丙醇或酒精由穿刺点圆心由内往外脱碘[6])消毒后,操作者持一次性采血针于穿刺点与皮肤呈10~20°刺入皮肤(似手背静脉输液姿势),进皮0.2~0.3 cm时由助手将一次性采血针与负压真空培养瓶连接,再以30~40°向股静脉进针,见到回血后再向前平刺0.2~0.3 cm, 右手固定针柄于皮肤上,左手持负压培养管,将针头与负压培养管橡皮塞表面呈45°斜方向插入,旋转针头,使针尖斜面紧贴负压培养管内壁,静脉血沿负压管内壁缓缓流入底部。婴幼儿采血量为全血量的1%(1~2 mL), 因为当婴幼儿发生菌血症时,血液中含有的菌量常>100 cfu/mL, 所以婴幼儿、儿童采血量<5 mL时(不少于2 mL), 不会影响培养的阳性率,本科采血量为2 mL。最后,用棉球压迫针眼及上方1 cm处5~10 min。

1.2.5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穿刺成功率比较

1次穿刺成功率指1次穿刺即顺利抽出所需血量,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为98.18%(216/220), 对照组1次穿刺成功率为54.09%(119/220),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2组操作不良反应比较

操作不良反应指穿刺部位形成皮下血肿或淤斑、损伤股神经、并发下肢血栓等。观察组皮下血肿发生率为10.45%(23/220), 局部组织完好率89.55%(197/220); 对照组皮下血肿发生率为28.64%(63/220), 局部组织完好率71.36%(157/220)。2组新生儿皮下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2组操作时间比较

平均采血时间指从穿刺定位开始计时到用棉球压迫止血时结束。观察组平均穿刺时间(4.48±1.22) min, 对照组平均为(7.14±1.44) min, 2组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在临床操作中.往往以扪及股动脉搏动作为股静脉穿刺点的标志,但早产儿股动脉搏动不明显,不易定位,增加了操作难度和早产儿的哭闹时间;根据职业暴露安全防护的要求,医护人员在采血与血制品接触等的操作中均须戴手套防护,以减少职业暴露,佩戴手套后手指末端对动脉搏动的感觉敏感度下降,更增加了操作的难度;直刺法将针垂直刺入,几乎是一针见骨膜,穿刺针是横穿股静脉.然后向上提同时抽吸,见回血后固定,股静脉垂直进针不易固定针头,有时刚见到回血就被患儿动作影响,造成针尖偏移,可导致股静脉穿透伤,造成淤血,有时为抽足血量要上下反复穿刺,更加重股静脉损伤,也易误刺股动脉或股神经,而斜刺法可减少血管穿刺伤[7]。连线目测法不需要操作者用手指去定位股动脉搏动的位置,不易造成标本的污染;采用一次性采血针连接负压真空培养瓶,刺到血管后即有负压吸引出血液,避免针尖刺入过深而损伤组织,节省了用注射器采集后再打到培养瓶的时间,降低了职业暴露的风险;斜刺采血法由于穿刺针与股静脉形成点对线的平面关系,且穿刺角度较倾斜,有利于控制进针的深度,可避免穿刺过深形成局部血肿,有利于提高1次性穿刺成功率,且进针见到血液时更加容易固定,因此减少了新生儿因疼痛引起的躁动,避免了针头突然滑出或者穿刺偏离引起的采血失败,同时也降低了穿刺创伤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上要求不同来源的血培养标本采血时间建议≤5 min,观察组方法符合操作规程在时间上的要求。

[1] 刘五芬, 王莉燕.新生儿外周静脉与股静脉采血穿刺效果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 2000, 35(2): 96.

[2] 陈健飞, 张翠琼, 英伍. 连线法应用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的护理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 18(13): 1959

[3] 谢俐萍, 彭丽华, 冯琼华.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改良法[J]. 护理学杂志, 2001, l6(4): 235.

[4] 郑玉琴, 严明爱.解剖患儿尸体探讨股静脉穿刺部位特点[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 19(9): 38.

[5] 崔焱. 儿科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92.

[6] 胡必杰, 郭燕红, 刘荣辉.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SIFIC常见问题释疑[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290.

[7] 周洪梅.新生儿股静脉斜刺法的采血观察与护理[J]. 吉林医学, 2007, 28(18): 2023.

[8] 唐启清.2种采血方法对标本溶血影响的对比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9A): 42.

猜你喜欢
进针早产儿负压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