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进展

2014-04-05 15:16:46朱永苹朱燕华张学宁林寿宁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萎缩性胃炎口服

朱永苹,朱燕华,张学宁,林寿宁

(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530010;2.广西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530001)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黏膜肌层增厚并多伴有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疾病。CAG为胃癌的癌前疾病或癌前状态,而在其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和异型增生(dysplasia,Dys)则为胃癌的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 of grastic cancer,PLGC)。目前认为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与多灶性萎缩性胃炎均为癌前病变,来自日本的1900例早期胃癌的检查结果,有94%的萎缩性胃炎是由不规则黏膜发展来的,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呈正相关[1]。CAG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饱胀、恶心、嗳气、食欲减退、钝痛等[2]。目前,临床上对CAG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3],而中药治疗CAG却显现出一定的优势。现将近几年中药治疗CAG的情况综述如下。

1 中医认识

CAG属中医“胃脘痛”、“嘈杂”、“痞满”、“痞胀”等范畴。痞满一证,首见于《内经》,如《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黄帝内经》已有“痞”、“痞塞”、“胃脘当心痛”等记载。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了一整套治疗嘈杂、胃脘痛、痞满等症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外邪犯胃,饮食失调,情志内伤,体质素虚等原因所致。病机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素体脾胃虚弱,复感外邪;或恼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或情志不畅,忧思伤脾。李少华[4]认为CAG多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寒湿内浸、七情不畅、劳倦内伤等诸因而致脏腑功能失调,虚实夹杂,气血津液、水湿运化不畅,气血瘀滞,郁久化热,胃失和降。赵军艳等[5]认为多因肝失疏泄,肝气犯胃,脾胃运化失权,蕴湿生热,酿化成痰,痰瘀互结,阻于中焦等症。张克胜[6]指出多病程日久,“久病入络”,胃之大络气机阻滞,瘀血阻络,络气不通,故胃脘痛等。邓铁涛认为萎缩性胃炎实为本虚标实的虚损病。本病之虚,主要为脾胃亏虚。本病之实,多为虚损之后所继发,一为脾气亏虚、血失鼓动、血滞成瘀阻络,二为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停聚,三因痰阻湿郁、阴液亏损、虚火妄动。其中脾胃亏损是较为突出的病理表现,胃阴亏损、胃络瘀阻、胃失滋润濡养是导致胃腺体萎缩的重要病机[7]。

3 辨证论治

疏肝健脾。刘启玉等[8]将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和胃剂(柴胡、乌药、枳壳、炒白术、槟榔、丹参、太子参、白芍、茯苓各,延胡索,川楝子,蒲公英,木香、甘草等),对照组给予三九胃泰胶囊。结果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检查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62%、对照组4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化浊解毒。霍永利等[9]用化浊解毒中药复方治疗CAG61例,药用柴胡、黄芩、连翘、藿香、瓜蒌、砂仁、山慈菇、全蝎、莪术、苦参、蒲公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三七等加减。结果显效31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2.3%。

健脾和胃。已故名老中医林沛湘教授认为CAG的病机在于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劳倦过度、饥饱失常、久病正虚不复等多种原因以至于“脾不能升,胃不能降”[10]。韦维等[11]用安胃汤[10]将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安胃汤(药物组成:百合、白芍、丹参、薏苡仁、半夏、乌药、黄连、干姜、炙甘草等),对照组给予维酶素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6.7%、对照组43.3%,病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腺体萎缩、IM改善有明显差异(P<0.05)。

活血化瘀。王欢等[12]用扶正活血化瘀法治疗CAG,将30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给予圣和散(党参、沙参、苡仁、半枝莲、莪术、砂仁、血竭),经多酶乳化流程水提后[13],制成散剂口服。对照组口服泮托拉唑胶囊。结果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98.7%、对照组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黏膜异型增生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95.5%、对照组3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上皮化生疗效有效率治疗组96.0%、对照组2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黏膜Hp(+)转阴率治疗组86.2%、对照组3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养阴益胃。瞿绍龙[14]将164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2例。治疗组给予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药用黄芪、百合、石斛、沙参、当归、白及、延胡索、山楂、炒蒲黄、乌药、三七粉、甘草。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口服。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中成药治疗

龚勇[15]用健胃消炎颗粒(党参、白术、赤芍、白芍、木香、川楝子、大黄、茯苓、丹参、乌梅、青黛等)治疗120例,服药1个月后,总有效率91.7%。冯瑞兵[16]将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口服摩罗丹及叶酸,对照组口服叶酸及同时服用与摩罗丹颜色相似的中药安慰剂。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45%、对照组78.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中西医结合治疗

韩文生等[17]将219例随机分治疗组125例和对照组94例,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及化湿解郁汤(柴胡、香附、白术、茯苓、枳壳、黄芩、蒲公英、川芎、黄连、甘草),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疗程一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4%、对照组85.1%,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 药对治疗

游绍伟等[18]治疗CAG气虚血瘀型[19]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万年荞(蓼科植物苦荞麦的根,性平味甘、苦,可健脾、理气、止痛)[20]、水三七(蒟蒻薯科植物裂果薯的块茎,性味苦寒,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20]药对加味内服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口服,疗程3个月。结果病理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73.53%、对照组52.94%,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8.24%、对照组64.70%,胃镜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5.29%、对照组61.7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7 其他治疗

陈学珍[21]将150例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口服胃必灵胶囊(黄连、生鸡内金,白及、三七、白芍,阿胶),针刺另取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三阴交、太冲,按行捻转补泻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三联疗法(果胶铋、羟氨苄青霉素胶囊、甲硝唑片)口服。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GF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8 实验研究

林寿宁等[22]研究复方中药安胃汤[10](百合、白芍、丹参、薏苡仁、半夏、乌药、黄连、干姜、炙甘草等)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TFF(trefoilfactor三叶肽)、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安胃汤可能通过提高胃黏膜TFF1和mRNA的表达,使细胞的增殖及细胞的移行能力增强,并使受损区域的上皮细胞重建及上皮细胞的移行速度加快。②通过CAG胃黏膜TFF2的表达,促进生成了具有黏弹性的黏液凝胶层,因此加强了胃肠道黏膜的防御屏障及保护胃肠道黏膜的能力,从而防治CAG。根据TFF3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机制,林寿宁等推测复方中药安胃汤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TFF3的的表达是过度的,随着疾病的好转TFF3的表达也逐渐的下降。TFF3在疾病过程中起了使损伤黏膜修复和再生的作用。欧志穗等[23]研究了胃炎I号(党参、白芍、莪术、重楼、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当归、鸡骨草、甘草)治疗作用及机理。结果中剂量胃炎I号治疗后CAG大鼠胃黏膜病变组织的MMP-1酶活性下降、TIMP-1酶活性明显升高,均接近正常大鼠水平。提示胃炎I号对能使大鼠CAG病变胃黏膜MMP-1酶活性降低,并且对大鼠CAG病变胃黏膜TIMP-1酶活性的提高有确切疗效。可能是对病变胃黏膜损伤组织的治疗以及修复的作用,促进了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与再生,逐渐修复受损胃黏膜,随着胃黏膜损伤的逐渐修复,得以使各种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清除,MMP-1酶原激活减低,其活性也逐渐下降。随着病变胃黏膜损伤组织的修复,使胃黏膜组织逐渐恢复正常结构,需要启动TIMP-1酶原激活机制,从而调控MMP-1酶活性调控,使胃黏膜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水平保持平衡。

9 小 结

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严重者可逐渐发展成为CAG,甚至胃癌[24]。Hp感染改变了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可能是引起不同疾病形成的原因。如果胃黏膜细胞增殖和凋亡数量保持平衡,则仅发生单纯的Hp相关性胃炎。如果细胞凋亡数量超过细胞增殖,就可能引起胃黏膜萎缩或溃疡;当细胞增殖的数量超过细胞凋亡水平时,胃黏膜就会形成异型增生或胃癌[25]。根除Hp后可以逆转胃炎的病变,所以研究根除Hp的中药,对CAG转化成胃癌的几率的下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药预防和治疗CAG具有独特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辨证论治分型、自拟方、经验方治疗及其他治疗均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科研设计欠严谨。中药治疗的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明确。因此,应加强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研究,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开展多中心的合作研究,以提高治疗效果。

[1]王建斌.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7,20(11):62-63.

[2]陈贵银,郭喜军,安福丽,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机和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5):3913.

[3]张艳君.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近况[J].河北中医,2007,29(10):957-958.

[4]张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5):370-371.

[5]赵军艳,姚树坤.从痰瘀论治慢性胃炎[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3):205,210.

[6]张克胜.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胃炎60例[J].甘肃中医,2008,21(4):27.

[7]邓中光.邓铁涛教授临证中脾胃学说的运用(一)[J].新中医,2000,32(2):13-15.

[8]刘启玉,尹娟.疏肝健脾和胃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2):23-24.

[9]霍永利,李佃贵,马小顺.化浊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患者61例[J].中医杂志,2011,52(8):698-699.

[10]林寿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丛书—林沛湘[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99.

[11]韦维,林寿宁,朱永苹.安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对骨桥蛋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9,30(9):1138-1139.

[12]王欢,李学军.圣和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50例[J].光明中医,2012,27(1):73-74.

[13]夏跃胜.中药多酶乳化方法[P].中国专利:ZL02135678.5,2004-11-10.

[14]瞿绍龙.益气养阴通络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82例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97-98.

[15]龚勇.健胃消炎颗粒治疗慢性胃炎120例[J].世界中医药,2008,3(4):216.

[16]冯瑞兵.摩罗丹联合叶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1,33(6):865-867.

[17]韩文生,何其山,王九凤.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12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247-248.

[18]游绍伟,詹亚梅,赵琦,等.万年荞、水三七药对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34例[J].陕西中医,2012,5(33):519-520.

[19]周建中,陈泽民,危北海.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8-319.

[20]汪毅,李朝斗,杨卫平,等,草药彩色图集[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107.

[21]陈学珍.中药加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0例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1,9(4):586-587.

[22]林寿宁,韦维,黄贵华,等.复方中药安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TFF mRNA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19(1):68-73.

[23]欧志穗,赖逸贵,罗仁,等.胃炎Ⅰ号对CAG大鼠胃黏膜MMP-1与TIMP-1酶活性的影响[J].新中医,2011,43(7):138-141.

[24]程秋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现状[J].医学综述,2002,8(1):13-15.

[25]萧树东,江绍基.胃肠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68.

猜你喜欢
萎缩性胃炎口服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健康护理(2022年5期)2022-05-26 16:27:58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2
口服避孕药谨防不良反应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18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40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1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