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蓉
(四川省阆中蚕种场,四川 阆中 637400)
家蚕微粒子病对蚕种生产而言是一种毁灭性的蚕病。在上世纪90年代初,该病流行危害曾给我场蚕种生产造成过巨大的经济损失。从2006年起我场微粒子病又开始抬头,为彻底控制这种毁灭性蚕病的发生,便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自2009年以来,我场展开了一场防治微粒子病的攻坚战,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防治微粒子病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级蚕种微粒病率大幅度下降。为此,现将我场近几年微粒子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工作谈几点体会。
2011年,品保、原原种生产全年无微粒子,原种全年平均微粒子病率为0.21%;普种全年带微粒子病种率为32%,微粒子病超标率为5.1%。2012年,品保、原原种生产全年无微粒子;原种全年平均微粒子病率为0.1%,普种全年带微粒子病率为15.2%,微粒子病超标率为2.8%。2013年,品保、原原种生产全年无微粒子病,原种全年平均微粒子病率为0.008%;普种全年带微粒子病率为8.5%,微粒子病无超标种发生。从2011年起,我场微粒子病的发生逐年呈下降趋势。
我场每年都要进行3次大的环境净化工作。即春、秋季养蚕前、养蚕后、春节前都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凡属蚕室、桑园、原蚕区、场部公共区域、生活区、办公场所及职工宿舍等都要进行全面消毒。直到检不出微粒子病孢子才能养蚕。
多年实践证明,凡母蛾镜检微粒子病率越高的原原种,原种漏检机率越大。因此,各级蚕种为防止母蛾漏毒发生,推行小区收蚁尤为重要。其具体办法是:原种实行2~4蛾为一收蚁区,场内普种实行单张原种为一收蚁区,原蚕区普种实行半张原种为一收蚁区。分区方法是:原种及场内普种从收蚁至发蛾一分到底,原蚕区普种共育期从收蚁至发蚕,每半张原种一区,发蚕后至发蛾每个原蚕户为一区送检各期预知镜检材料。
为了彻底杜绝病从口入,我场从2011年起全面贯彻桑叶全程消毒,其具体办法是:取含有效氯0.35%的漂白粉澄清液为桑叶消毒目的液;其二,将采回的桑叶在含有效氯0.35%的漂白粉液中浸渍5min;其三,将消毒后的桑叶移入大型脱水机进行脱水处理3-5min;其四,脱水处理后的桑叶摊放30min后喂蚕。
制种阶段由于品种多,批次杂,工作忙乱,稍有疏忽,就会出现错漏现象。因此,每到制种时,场部组织科室人员挂钩到各生产组参加各组杀蛾管理工作。选原种方面,杀蛾前严格检查核实有无摆错蚕连纸、巡蛾过程中有无选蛾、换蛾或少投蛾等现象、杀蛾装盒过程中重点检查核实蛾盒与连纸上的品种、批号、编号是否一致,杀蛾人员是否把蛾子装完,缺蛾或多蛾情况是否认真作了标记和记载等。普种方面,杀蛾装盒重点抽查核实装盒是否随机抽样,品种、批号、张数是否与当天杀蛾装盒的样本完全吻合。各批次是否按制种张数装足盒数,每盒母蛾个数是否装足规定标准等。
由于原蚕区千家万户养蚕,桑叶消毒不易彻底,因此蚕沙处理非常重要。我场从2011年起规定,不管是原蚕区或是场内生产其蚕沙不得鲜施。即原蚕区每户必须建有专用蚕沙池,鲜蚕沙不得作为它用,当日蚕沙当即入坑,蚕后立即消毒复盖,次年施入小春农田。场内,春、秒蚕沙分池贮放,蚕后立即将其消毒加水完全封闭处理,并做到蚕沙隔年施用,用前抽样镜检,无毒才能施入桑园。
每年秋蚕后,不管是场内或原蚕区,都必须进行全面封园。即秋蚕后,对桑园全面喷施一次菊脂类农药,以减少越冬虫害,降低次年春叶的虫口密度,全年病虫发生量相对减少,桑叶污染程度减轻。同时,桑园每年必须进行一次冬消,对桑园地表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全面消毒一次;对拳头以上的枝干用0.5%的漂白粉液全面喷消一次;对拳头以下的树干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液配兑成20%的石灰浆全面粉刷,以确保桑园不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