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铂 盛小平 张宗友 谭定华 彭年云
(重庆市涪陵区蚕桑发展办公室 408000)
养蚕一般分为小蚕共育和大蚕分户饲养两个阶段。小蚕共育是小蚕期集中饲育,三龄起蚕饷食后将蚕分发到各蚕农户饲育的形式,一般由养蚕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养蚕大户负责小蚕共育的经营和管理。由于各蚕农户的饲养量不同,因此在小蚕共育时就要根据各地蚕农习惯实行定量共育,我区一般以2g蚁量或2.5g蚁量为一个共育单位,收蚁时用桑引法将蚁蚕收集到大白纸上进行称量,该收蚁方法的弊端是容易造成蚁蚕遗失、饥饿、创伤,且收蚁劳动强度大,收蚁时间紧张,为了克服大白纸桑引法称蚁收蚁的弊端,笔者进行了散卵蚕种定卵收蚁技术探讨。
散卵蚕种定卵收蚁即分卵收蚁,它是在小蚕共育室领回蚕种后的己4~己5胚胎时,根据各地小蚕共育的卵量标准,用天平秤称量分卵、包装、补催青、感光收蚁的收蚁方法。
散卵蚕种定卵收蚁是根据各地小蚕共育的卵量标准进行称量分卵,而不是称量分蚁蚕,因此称量分卵比称量分蚁蚕的操作更方便、称量更准确;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避免蚁蚕遗失、饥饿、创伤,提高蚕儿体质和健康性;还可以有效减轻收蚁的劳动强度,分散收蚁时间。
1998年春蚕期,在涪陵区李渡镇双桂村张绍华小蚕共育室开始试验散卵蚕种定卵收蚁,取得了良好效果;从1998年夏蚕期开始,在李渡镇所属小蚕共育室全面开始试验定卵收蚁,效果良好。
散卵蚕种定卵收蚁试验品种为大面积生产用蚕品种春蕾×镇珠、洞庭×碧波等;1998年共试验定卵收蚁4 914张,其中:春蚕试验定卵收蚁156张,夏季和“两秋”蚕试验定卵收蚁4 758张。
从1999年春蚕期开始,定卵收蚁试验从涪陵区李渡镇扩大到涪陵区义和镇、镇安镇、致韩镇、石龙乡、龙桥镇等乡镇进行中试及示范,全年四季共试验示范定卵收蚁28 664张。
经过两年的定卵收蚁试验、示范,取得了大面积蚕种一日孵化率95%以上、养蚕单产高、蚕茧质量好的效果,散卵蚕种定卵收蚁技术探讨获得成功,因此从2000年开始在重庆市涪陵区全面推广。自我区全面推广定卵收蚁技术以来的2000年至2009年,平均养蚕单产为30.6kg、蚕种一日孵化率稳定在95%以上,比推广定卵收蚁技术以前的1990年至1999年的平均养蚕单产22.4kg高8.2kg、蚕种一日孵化率高10%~15%,为此,全面推广定卵收蚁技术后的十年,全区共增产蚕茧近900万kg,蚕农增收近 1.2亿元。
以乡镇或片区为单位,统一对补催青室和共育室、共育用具消毒2次以上,最后一次消毒要在蚕种到达前3~5d完成,并抽样镜检直至消毒合格为止,同时开启补催青室和共育室门窗排除消毒药物气味,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以区县或乡镇为单位统一制作卵袋,选用质量好、无异味、规格为40g/m2或52g/m2的白纸,按8cm×10cm并留2cm封口边的规格制作卵袋,每张蚕种需卵袋4~5个;使用卵袋前,先在阳光下充分暴晒除尽异味和有毒有害物质,后用湿润的干净毛巾包裹卵袋放入微波炉中消毒1~2min。
在己4~己5胚胎领种时,按场别、品种、批次、数量等情况分别领取和装箱,并做好标识标记;在运输途中要用清洁黑布遮光包装,避免高温冲击、避免发生蒸热、避免接触有毒有害气体;各乡镇统一领回蚕种后,按场别、品种、批次、数量等情况迅速分发到各共育室,各共育室要做好分卵准备。
共育室领回蚕种后,在红光源下,先按场别、品种、批次分别清点数量,然后以批次为单位分别调查各批次张种卵量,并按各共育室共育的单位蚁量标准分别计算各批次的单位卵量标准。我区一般以2g蚁量或2.5g蚁量为一个共育单位,即按调查的各批次张种卵量除以5或4就是2或2.5g蚁量的单位卵量标准。
按照各批次的单位卵量标准,在红光源下,用天平秤分别称量分卵,装入经过消毒处理的卵袋中,折好卵袋封口边平摊于蚕箔内集中补催青,每批次固定一袋观察卵,以观察蚕卵胚胎发育情况。
蚕种分卵完成后,要及时做好补催青工作,即用蚕卵胚胎发育所需的标准温湿度及黑暗保持至孵化;同时要防鼠害,防蚊香、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中毒。
每天早、中、晚三次观察蚕卵的发育转青情况,以便确定收蚁时间。为了确保孵化齐一,若蚕卵转青整齐,就在见苗蚁后的第二天收蚁;若蚕卵转青不整齐,则在见苗蚁后的第三天收蚁。确定收蚁时间后,要在收蚁当天清晨5时前准备好桑叶、消毒药物、收蚁用具等。
收蚁当天清晨5时左右,揭开窗帘和卵袋上的遮光物,开启白炽灯或荧光灯集中感光2~3h,不需要打开卵袋,但要求每个卵袋都要充分均匀感光;当孵化80%左右时,将卵袋移入共育蚕箔内并撕开卵袋继续感光30min,当达到孵化95%以上时,就直接进行蚁体消毒、给孵出桑、整座,收蚁结束;最后所剩5%以内的未孵化蚕卵即作为尾蚁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