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在中国考古中发现的最早一件与蚕相关的实物资料,是1977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2次发掘中所出土的牙雕小蛊。在这件牙雕小蛊的外壁,雕刻着一圈编织纹和蚕纹图案。从蚕纹图像观察,首尾上翘,腹背向上弯起,整个体态呈明显的弓形,表现了活泼激烈的动态形象。从生物学知识可以知道,河姆渡蚕纹具有野蚕的诸种特征,还不是家蚕。野蚕的主要特征,除具有暗色斑等形体特征外,还具有行进活泼,动作激烈,腹背弓起幅度大等运动特征。河姆渡蚕纹与野蚕的这些特征恰相符合,表明是野蚕形象的刻画。值得注意的是,发掘中还同出土一批纺织工具,有木卷布棍、骨机刀和木经轴,均为织机的部件,表明已有织机。将野蚕纹与编织纹和织机等因素联系起来看,7000年以前的河姆渡文化,可能已经开始利用野生蚕茧作为纺织原料。不过,即令如此,由于还不懂得将野蚕驯化为家蚕,所以它还停留在利用家蚕缫丝织绸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丝绸起源时代之前,正如在中国家蚕种传入西方以前,西方曾利用野蚕茧得到丝一样。
另外几件与野蚕有关的考古实物资料分别发现于山西夏县西阴村和河北正定杨庄,两个出土点的层位均属仰韶文化地层,距今约五六千年。1928年,李济在西阴村遗址内发现了一个半割的茧壳,切割的部分“极平直”,有着整齐的切割边缘。曾有学者据此以为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已有了养蚕业,但夏鼐认为这个发现本身是靠不住的,更不能根据这个靠不住的“孤证”来断定仰韶文化已有养蚕业,当然也就谈不上与丝绸的起源有关。即使这件半割的蚕茧的出土地层可靠,也不是为了用蚕茧缫丝,因为一经割开,它即成为废品,所以有学者认为是取蛹供食用。至于河北正定杨庄仰韶文化地层内出土的两件陶蚕蛹,只能说明人们对蚕蛹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崇拜观念,而与利用蚕茧缫丝织绸谈不上有什么关系,自然也与丝绸的起源无关。可见,仰韶文化时期还没有进人丝绸的起源时代。
考古学上能够取得充分证据并加以确切断定的中国丝绸的起源时代,是龙山时代。1958年在浙江吴兴钱山漾遗址的第2次发掘中,出土了一批盛在竹筐中的丝织品,有绢片、丝带和丝线等。经鉴定,原料是家蚕丝,绢片为平纹组织,经纬密度为48根/cm,丝带为带子组合,观察为10股,每股单丝3根,共计单纱30根编织而成。据研究,绢片的经纬密度显示出,必然已有了比较完备的织机,从丝线绞捻组合、单丝纤维平整光洁以及条纹等方面观察,绢织物无疑是先缫后织的。钱山漾遗址属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其年代与龙山文化大致相当,属于中国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根据对钱山漾遗址中与丝织品同一层位同探坑内的稻谷标本所做的碳14测定结果,绝对年代距今4715±100年,为公元前2750±100年。这表明,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就是中国丝绸的起源时代。所谓龙山时代,是考古学上关于史前文化分期的概念,大约相当于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地的考古学文化都有明显的进步,具有相似的发展水平,并且相互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因而被统称为龙山时代。
那么,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与古史上的黄帝时代是什么关系呢?以下分析表明,所谓黄帝时代,其实相当于龙山时代的较早时期。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
首先,从考古学上看,在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之间,有一个铜石并用时代,它的早期相当于仰韶文化的晚期,而它的晚期大体上与龙山时代相当。从古史上看,“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禹穴之时,以铜为兵”,所说以石、玉、铜为兵的三个时期,分别与考古学上的石器、铜石并用和青铜三个时代相吻合,表明“以玉为兵”的黄帝时代,大约就相当于铜石并用时代。不过,这个“以玉为兵”的时代,只是指铜石并用时代的晚期,却并不包括其早期。因为,所谓“以玉为兵”,反映的是一个特殊的.“玉器时代”,它在中国考古学上并不具有普遍性,仅仅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和长城以北西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时代特点。“黄帝之时,以玉为兵”出自《越绝书》,而《越绝书》所记载的正是长江下游吴越之地的历史及其古史传说,可见这个记载表现的是东南地区的古史,它与良渚文化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完全吻合的。作为东南地区史前考古上的这个玉器时代,如前所述,恰恰与龙山时代即铜石并用时代的晚期相当,而与仰韶时代的晚期并不同时。于此可见,古史上的黄帝时代,就是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
其次,龙山时代上下数百年,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黄帝时代究竟处于这个时代的哪一阶段呢?我们知道,在古史传说中,黄帝、昌意、乾荒、颛顼之后分化为几大支系,其中的鲧、禹一系便是夏王朝的先公。对应于考古学,二里头文化 (夏文化)之前的是中原龙山文化,则鲧的时代应为龙山时代的晚期。据《世本》记载:“鲧作城。”恰恰在龙山时代的晚湖,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及辽河流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城堡,与《世本》的记载正相吻合,这不是偶然的,它表明了古史传说包含真实可信的历史内容,不容轻易否定,同时也表明了鲧的时代确实是龙山时代晚期这一事实。既然如此,那么早于鲧在世数百年的黄帝,其所处时代必然就是龙山时代的早期。
最后,从古史上看,黄帝时代是中国史前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不但社会分化加剧,战争加剧,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重组加剧,日益出现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诸因素,而且在物质文化和科学技术上还产生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如《世本·作篇》记载的“作市”、“作兵器”、“作煮盐”、“始穿井”、“作旃”、“作冕旒”、“作占日”、“作占月”、“作占星气”、“造律吕”、“作甲子”、“作算数”、“作调历”、“作书”、“作图”、“作衣裳”,以及其他诸多发明创造,丝绸亦是其中的重大发明创造之一。考古学上,恰恰是在龙山时代的较早时期,各地文化出现了若干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与古史传说中黄帝时代的若干特征基本能够相互对应,如丝绸的起源就在这个时期,冶铜以作兵器乐器也始于这个时期,这个时期铜器的较多发现以及制铜技术的进步,与古史所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的传说有着内在联系,而战争的加剧和各地文化的普遍进步以及相互之间交流的扩大等,也可以从这一时期各考古区系文化之间的深刻联系和相互影响中得到确切证明,社会分化的加剧则是这一时期考古学上常见的确定不移的事实。由此可见,黄帝时代便是龙山时代的较早时期,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