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尧其针灸从“神”论治失眠经验

2014-04-05 12:32:26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9期
关键词:孔氏百会印堂

洪 艳

(浙江省淳安县中医院针灸推拿2科,浙江 淳安311700)

孔尧其主任医师创立以头皮针为主的针灸从神论治失眠,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1 辨证特色

失眠的病机总属阴阳失调,阳不入阴,但以“神”的病变为根本。五脏藏神魂意志魄,精神心理乃是脏腑功能的产物。由于七情内伤、饮食不节、素体虚劳、劳倦过度、心虚胆怯等导致五脏功能失调,即可出现病变。分为四型:①肝郁化火,扰动心神:症见入睡困难,少寐即醒,目赤口苦,小便黄大便干。②痰热内扰,神摇失寐:症见失眠头重,痰多胸闷,吞酸恶心,脘腹痞满,心烦口苦。③心肾不交,虚热扰神:症见心烦不寐,多梦易醒,心悸善惊,头晕耳鸣,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少津。④气血两虚,神明失养:症见头晕目眩,肢倦神疲,多梦易醒,心悸健忘,面色少华。

2 论治特色

孔氏治疗失眠以头针为主,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养心安神、舒经活络。《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精明即神明,名之以府者,确定头脑为神明所藏之库也。头为诸阳之会,乃动力之源。头针基本方额中线、额旁I线(右)、额旁II线(左)所处部位是额上回前部的投影部位,通过刺激,可增加该区的血流量,以改变行为功能,消除焦虑和抑郁。根据“督刺法”的原理,取额旁I线(右)、额旁II线(左)。肝在右,心在左,心藏神,主宰五脏六腑,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犯胃克脾,脾胃功能失调,血不养心,神无所依附。刺之可安定心神,疏肝理气。四神聪所处部位为百会区域,印堂、百会配合起到安神定惊的效果。结合辨证,采取不同远道配穴,如肾虚加太溪,脾虚加三阴交,肝郁加太冲,多梦加神门,虚劳加关元等。或酌情配以心、脑、神命名的腧穴,如脑户、神门、神庭、灵台、大陵等。

治疗方法采取竹圈盐灸神阙穴、温针足三里,电针百会、印堂,背俞穴拔罐,头皮针长留针等综合疗法。竹圈盐灸取南方产毛竹,内直径4~6cm,长3~5cm,底部以4层纱布包裹,放入粗盐1cm厚,上置艾炷点燃,艾炷底部直径3cm,长3cm,灸至皮肤潮红为度。

3 手法特色

“头皮针,抽添法”是孔氏头针治疗精神疾病的特色,具体方法为手持0.25mm×40mm毫针,与头皮呈15°角,用指力将针尖快速透入皮下,针进帽状腱膜下层,指下有不紧不松的感觉和吸针感,将针体平卧,缓插1寸左右,然后用爆发力向外速提3次,速提时针体最好不动,或至多提出1分许,又缓慢插至1寸许。开始为5s抽提3次,10s抽提3次,20s抽提3次,连续操作5min。为增强疗效,留针时间一般2h以上,最好至睡前出针。

导引的配合又是孔氏头针一大特色。导引法强调“边行针,边导引”,古人对导引注释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说明导引包括意念运动,形体运动,呼吸运动等多方面内容。孔师将导引理论运用到针灸临床治疗中,提出头针导引法主要包括主动导引和被动导引,医生和患者都应意守患处,患者意念气守丹田,并排除杂念。头针留针期间要适应环境,如睡前避免观看刺激性影视剧等。

留针注意事项:第一,留针前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告知留针和出针注意事项;第二,在留针过程中,针柄尽量避免外物压迫,以免弯针;第三,出针时注意有无出血,如有出血应迅速用干棉球按压止血;第四,出针检查针数,防止遗漏;第五,留针期间若有不适感可提早出针。

4 病案举例

裘某,女,56岁。失眠10余年,近年来逐年加重,形瘦神疲,语怯声低,服中药近1年无效。先予仰卧位体针,印堂、百会接电针(时间20min),双侧内关、神门、大陵(每次选1~2个),足三里(双)温针,三阴交(双)、太冲(双),神阙竹圈盐灸。俯卧位拔罐,取大椎、心俞、肝俞、脾俞、肾俞(每次选2~3个)。头针取额中线、额旁I线(右)、额旁II线(左)、四神聪,留针至晚8点。治疗当晚能连续睡眠5h,原方治疗10次痊愈。随访1年晚间均能连续睡眠6h左右,精神状态佳。

猜你喜欢
孔氏百会印堂
孔氏南宗儒风不坠,文献渊薮集为一编
藏书报(2022年32期)2022-11-29 06:08:52
《孔氏南宗文献丛书》出版
藏书报(2021年20期)2021-05-30 10:48:04
孔氏家学
“三才逆灸法”干预高血压前期即刻效应临床观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67例
衢州风物志
球迷·缪印堂荐评
中关村(2014年7期)2014-07-25 21:04:43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
缪印堂的“年画”
中关村(2014年2期)2014-02-24 16:10:00
缪印堂荐评
中关村(2014年1期)2014-01-13 10: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