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2014-04-05 09:57:58宋晓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胃病胃脘萎缩性

宋晓蓉

(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 四川 眉山, 620010)

慢性胃炎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或萎缩性病变,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类,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有研究[1]发现,慢性胃炎的发病率会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现代医学[2]认为,慢性胃炎的发病是以幽门螺旋杆菌为主,而有研究[3]表明患者幽门杆菌感染率会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与“年龄老化”亦有一定关系。老年慢性胃炎多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的范畴。临床常见胃脘痛或不适、胀闷、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临床除辨证诊断外,西医胃镜和病理检测是确诊胃病的重要标准,提示有胃黏膜发炎、腺体萎缩,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变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的固护是患者疾病调治的根本。本研究探讨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3年4月就诊于本院的年龄大于60岁,经中医辨证、胃经检查、病例监测,并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4]确诊的慢性胃炎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60)。对照组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6.4±1.5)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病程(4.8±1.3)年;浅表性胃炎39 例,萎缩性胃炎18例;伴胆汁反流17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49例,胃黏膜肠化生8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67.5±1.2)岁;病程4个月~11年,平均病程(4.4±1.6)年;浅表性胃炎43例,萎缩性胃炎17例;伴胆汁反流12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51例,胃黏膜肠化生10例。排除治疗依从性差者;胃黏膜有恶变或重度异型增生者;服用其他胃病药物者;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肝、肺、肾等严重系统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幽门杆菌药物及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克拉霉素片(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305)2片/次, 2次/d; 阿莫西林胶囊(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3006) 2粒/次, 2次/d; 果胶铋胶囊(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药业集团新郑股份有限公司) 3粒/次, 4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减而成的汤药治疗。方药组成如下:炒党参15 g, 炒白术20 g, 白茯苓30 g, 半夏8 g, 陈皮8 g, 木香10 g, 砂仁15 g, 甘草6 g, 桂枝15 g, 白芍30 g。胃脘痛甚者加元胡15 g, 吴茱萸8 g; 腹胀甚者加枳壳10 g; 反酸者加瓦楞子15 g,乌贼骨10 g; 消化不良腹胀甚者加鸡内金10 g, 炒莱菔子15 g, 炒麦芽20 g; 舌苔黄、口苦者加黄芩15 g, 连翘15 g; 胃黏膜糜烂加忍冬藤30 g, 野菊花10 g, 三七末4 g; 胃黏膜肠化生加入丹参15 g, 桃仁15 g。将以上药物浸泡半小时后用水煎,去渣取汁300 mL, 1付/d, 分早晚2次服,连续用药15 d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叮嘱患者规律饮食,多选用富营养、不刺激、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肥甘厚腻、凉辣、烟酒、浓茶、咖啡等。调畅情志,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尤其重视立秋、小暑、处暑、大暑、白露、夏至时节的防护。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进行评价。痊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转达轻度,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有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慢性炎症减轻,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临床主要症状未见明显变化,胃镜复查黏膜病变未见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亦未见改变甚者恶化者。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治疗后, 2组患者胃脘痛、胀满痞闷、嗳气、消化不良、食欲缺乏、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观察组中痊愈27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0%; 对照组中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7.1%。对照组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发病率高、病程长、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约占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 且以老年患者为多。近几年,由于年老脾胃素虚、饮食不节、平素易操劳、孤独感、经济拮据、家庭矛盾、疾病多等因素,临床上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现代医学[6]认为,慢性胃炎是胃癌的前期潜在因素,其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老年人胃黏膜退行性病变,使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及损伤后的修复能力降低,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更易引发胃炎,这是老年胃炎的重要发病因素[7]。因而,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将其视为炎症性改变,故而采用以抗生素为主的联合用药方案控制感染。临床研究[8-9]显示,这对改善慢性胃炎的病情,促进其痊愈有着一定作用,但是随着抗生素使用的增多,其耐药菌株也越来越多见。中医则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脘痛”、“痞满”范畴。中医有“脾胃为后天之本”、“存得一分胃气,便存得一分生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之说,可见中医临床十分重视胃气的调治。尤其是针对老年胃病患者,其在内具有年老脾胃素虚、气血不足、脏腑功能衰退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外则容易受外邪侵袭,故多发脾胃之病。故老年慢性胃炎的病机以脾虚不运化、胃失和降为本。脾不健运,则机体气血亏虚,生化乏源,可致胃络失养、胃黏膜腺体萎缩;脾胃不运化,则中焦气机失调,致气血运行不畅,则产生气滞、血瘀的病理产物;另外,脾胃阳气虚弱,无力运化水湿,水湿不化,可聚而成浊,湿浊内生,则凝聚为痰湿等病理产物,阻遏中焦,导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慢性胃炎常见胃脘痛、胀闷、纳少、消化不良、腹泻等临床症状。香砂六君子汤是《古今名医方论》中益气健脾、行气化痰的经典方剂。方由炒党参、炒白术、白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药物组成,是在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六君子汤基础上加行气药物而来。方中炒党参健脾益气、固护中焦;炒白术、白茯苓健脾益气之余尚增祛湿之效;炙甘草补中益气,调和诸药;半夏、陈皮行气止痛、化湿去浊;木香行气健脾,消滞止痛;砂仁温脾止泻、化湿开胃;桂枝通阳化气、温经止痛;白芍养血柔肝,配伍甘草缓急止痛。多药配伍,共奏健脾行气、化痰消浊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胃脘痛、胀满痞闷、嗳气、消化不良、食欲缺乏、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对照组有效率为77.1%, 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需要关注的是,所谓胃病需要“三分治,七分养”,故胃病除进行药物治疗之外,其有效的预防和调护非常重要。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胃气的固护,着重强调通过饮食调养和以季节时令为据加强护理。如元代医家朱丹溪治疗胃病吞酸时指出:“必用粝食蔬菜自养,……仍教以粝食蔬菜自养即安”。另外,他还特别注意根据季节时令、人体形质的不同采用针对性的药物和治法[10]。现代研究[11]也表明,慢性胃炎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节气性,故临床上除基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外,还应将预防重点放在夏、秋季节和立秋、小暑、处暑、大暑、白露、夏至等节气。慢性胃炎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须加强防护意识,规律科学饮食、保持情志舒畅,积极预防胃病的发生。总之,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老年慢性胃炎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 胃肠病学, 2013, 18(1): 24.

[2]Uemura N, Okamoto S, Yamamoto S,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der[J]. N Engl J Med, 2001, 345(11): 784.

[3]Veldhuyzen van Zanten S J, Pollak P T, Best L M, et al.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with age: continuous risk of infection in adults rather than cohort effect[J]. J Infect Dis, 1994, 169(2): 434.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2, 17(3): 172.

[5]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S]. 北京市: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129.

[6]Malfertheiner P, Megraud F, O′Morain C A, et al. European Helicobacter Study Group.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the Maastricht Ⅳ/Florence Consensus Report[J]. Gut, 2012, 61(5): 646.

[7]张照兰. 576例老年慢性胃炎中医病因分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 16(6): 503.

[8]王四兵, 刘晓燕. 汪龙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 河南中医, 2013, 33(6): 868.

[9]胡伏莲, 周殿元.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修订版)[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309.

[10]刘玉良, 王步球. 《丹溪心法》辨治胃病的特色与成就[J]. 中医杂志, 2012, 53(16): 1434.

[11]熊晓芳, 钟锡新. 慢性胃炎与季节、节气相关性研究[J]. 新中医, 2013, 45(11): 35.

猜你喜欢
胃病胃脘萎缩性
中医治疗胃阴亏虚型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2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别把胃病当小病!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30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18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走路治好老胃病
特别健康(2018年9期)2018-09-26 05:45:42
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20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