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进生态德育的现代意蕴

2014-04-04 21:32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文明德育生态

范 益 民

(1.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5009;

2.安阳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河南 安阳 455002)

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肆意泛滥下,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重。省察生态危机的缘起,已经迫在眉睫。高校生态德育的推进势在必行,生态德育旨在实现德育范式的转换,实现价值观的新转向,实现对以往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解构,填补当前德育工作的“生态空场”[1]。从对传统“人际教育”的超越中,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济的新的德育范式。

一、生态德育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2]。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实现良性发展,全面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把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结合起来。它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新型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是一种崭新的文明范式。推进高校生态德育既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在诉求。

1.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

作为后发型国家,在追赶世界过程中,我国绝不可再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建国后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粗放式、增长型的发展模式,极大地破坏了我们生存的环境,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党的十八大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党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生态文明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为我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

2.有助于产生一支传播和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相对来说都比较高,是党和国家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未来生态文明践行的主体,因此,大学生是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提高全民族生态文明意识的基础。大学阶段是他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养成的最关键时期。在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能够推动他们进行生态文明实践,有助于形成一支传播和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以点带面,发挥榜样的作用,引导全社会人人自觉主动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升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养,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综合竞争力,逐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3.有助于生态教育法制化建设,推动高校教育体制创新

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法制建设与其他社会发展相比较为滞后,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也相对迟缓,导致生态文明教育缺乏必要的制度支撑。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只有在全社会大力推行生态文明教育、广泛宣传动员、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路径,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才能逐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法制化制度化建设才能与时俱进。制度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真正发挥约束的效力。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唯有不断推进,贴近时代发展脉搏,才能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构建创设良好环境。

4.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对生态文明观念的认知并自觉践行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也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融入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要具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还要具有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而处理人与自然的能力就是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妥善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尺度之一。高校生态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如何看待人类的主体性地位。通过梳理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马克思的唯物观到后现代的生态观,培养起学生一种更为“自觉的、自为的主体性”[3]111意识。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大学生全面认识和了解生态文明内涵,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和自觉践行能力,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

5.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建成

生态文明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的形态和新思维。教育在此背景下也必须顺势而为,必须把全面提升人的生态素养及思维习惯养成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作为教育和培养目标,积极推动社会文化向生态文明的变革和演进。高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及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阵地,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保护环境的公德意识,自觉保护环境,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这样就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小康社会的建成,也有利于美丽中国早日实现,我们的最伟大的梦——民族复兴早日圆梦。

二、当前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的提出引发了人类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深刻变革。对于这种划时代的变革,高校德育必须做出回应。高校是育人之地,是育德之所,教育应该涵盖“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4]3。由于受到工具主义、功利主义的支配,传统德育更多体现为“人际德育”,而中国德育中生态文明教育则显得异常淡薄和滞后,未能与时代变革同步进行。

1.生态意识淡薄

“害莫大于肤浅”。从相关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亟待提升。他们对生态文明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更多体现出的是一种感性认识,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理解。目前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的概念仍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因此,什么是生态文明?对很多的大学生而言还是一头雾水,不能给出准确的定义。至于对于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产生过程,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怎么做,以及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问题,能准确回答的大学生更是寥寥无几。这直接影响到当今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践行。生态意识的培养简单停留在对校园食堂里粮食、水资源、电力等能源的浪费,以及过度消费等现象的关注上。更未能从哲学范畴上,为大学生建构起理性思考人类主体性的思维。导致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战略尚未能真正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2.师资力量匮乏

生态文明教育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这是由中国的经济发展客观状况所决定的。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大力整合伦理学、哲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生态保护、环境工程等自然科学,更多地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而目前高校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师,常常只接受过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中某一方面的教育,即使是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走在前面的高校,其从事生态文明教学的教师也多是从环境科学、哲学或伦理学等相关学科调转过来的。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方面学科背景的复合型生态文明教育人才十分匮乏。这样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对生态文明教育教师素质的要求,生态文明教育就不能有效全面地开展。

3.生态文明教育尚未系统化

高校没有一套完整的、一系列的通识性生态学教材。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配套、适用的教材仍处于空白,当前还只能靠一系列相关领域的参考书来相互支撑。正式开设名为“生态文明”的全校公共选修课程的高校,目前较少。在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目前除了针对环境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教育,绝大多数高校都还没有将生态文明教育列入全校公共必修课程中。只有少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农、林、水等与生态文明相关、行业特色明显的高校,陆续开设了生态文明相关领域的全校性选修课。最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研究生培养专业目录中,都还未正式设立生态文明学科。目前的生态文明教育,主要依托于相关学科的专业教育分别开展,学科体系设置尚未健全,系统、全面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

三、生态德育发展的路径

生态德育的推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是生态德育的主阵地,能否深入开展生态德育工作,既关乎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高低,也影响到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在生态德育教育中,高校必须采纳多渠道多元化的形式,自觉将生态德育作为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在学生生态德育的“知”“情”“意”“信”“行”的模式上积极探索。

1.环境育人

大学校园生态文化氛围的营造,既要进行硬件建设,打造“绿色校园”,同时也要大力创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尊重自然和爱护生态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大学校园,它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一方面,优良的环境是无声的教育,校园环境美,空气清新,学生就可以充分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这本身就是一种最直接和最有效的生态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多种活动,营造爱护生态、节能环保和尊重自然的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如通过校园网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利用学生社团进行生态文明活动,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融入日常生活中。

2.课堂育人

这个环节是关键。首先,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德育工作者是生态德育的主要教育者和传播者,着力打造一支既精通伦理学、哲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又要通晓生态保护、环境工程等自然科学的专博相济、一专多通的复合型德育教师,为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储备人才。其次,寻求好的生态德育载体。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变革传统德育中侧重“人际德育”的范式,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的思维、理念,尤其哲学的思考融入到教材中。要贴近当前中国发展实际,更要着眼于人类未来,培养起大学生战略性思维。再次,要有制度支撑。从专业设置、课时安排、师资配置,教育部门要有一个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保证生态教育稳步推进,否则,在当前教育的生态环境下,很可能流于形式。

3.实践育人

中国传统思想里的知行合一,马克思哲学里的实践观,就是最好的教育指向。生态文明教育就要在内化上下功夫,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和驱动力,转化为学生的慎独行为。高校要将生态文明教育全程化,既要体现在课程上,也要在学生社团组织中有所展示。全民生态文明的高度认可和践行,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展示。高校实践侧重几个节点。①环保纪念日。学校要以此为契机,组织大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形式各异的宣讲,同时走进社区开展科普活动。②强化假期实践。将暑寒假实践凝练成为学校学生实践的品牌活动,形成机制,常态化。开展诸如重污染地区社会生态调查、生态旅游考察等活动,多渠道、多方面地让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实践中去感知和反思生态问题,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生态忧患意识及责任意识,自觉地投身到生态文明的伟大建设中来。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担负着国家未来发展的重任。生态德育倡导的是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5]。马克思曾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6]高校推进生态德育的题中之义,即是通过对传统道德的扬弃,使生态理念在当代大学生中培育起来,最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培育高素质的人才。

[1]朱国芬.高校生态德育的发展理路[J].教育评论,2011(3):58.

[2]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4.

[3]韩晖.主客二分及其生态环境[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1):111.

[4]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5]罗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摭论[J].湖北社会科学,2006(10):171.

[6]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猜你喜欢
文明德育生态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