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10年并发弥漫大B淋巴瘤1例报告

2014-04-04 18:32:25袁苏徐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受者扁桃体存活

范 娟 袁苏徐

肾移植术后,因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而易发生恶性肿瘤,国内虽以泌尿系肿瘤为主,但淋巴瘤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且容易漏诊、误诊,不容忽视。现报告肾移植术后10年并发弥漫大B淋巴瘤1例。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42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于2003年4月10日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既往无外伤及肿瘤病史。术后采用环孢素A+霉酚酸酯+泼尼松三联免疫抑制方案,移植肾功能良好,血肌酐维持在正常范围。出院后定期随诊。患者2013年4月初无意间发现左扁桃体有一肿块,初未予重视,后肿块进行性增大,伴夜间盗汗,稍乏力,患者5月初至我院血液科就诊。入院查体:左颈部可及数枚肿大淋巴结,质稍硬、表面光滑、活动度差,无压痛,上颌充血,左扁桃体隐窝见菜花状肿块,约2.5 cm×2.0 cm大小,无活动性渗出,未见异常分泌物。胸骨无压痛。行左扁桃体活检,病理提示:恶性B细胞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活化亚型);免疫病理:瘤细胞CD20、CD79a、Bcl-2弥漫阳性,MUM-1阳性,Ki-67阳性(90.0%),Bcl-6、CD23、CD3、CD10、CD5、CyclinD1均阴性。左扁桃体淋巴瘤免疫分型示:分析82.4%的成熟淋巴细胞群体,见69.7%的成熟克隆性B淋巴细胞。PET-CT示:①双侧颈部、左侧口咽部、腹部淋巴结肿大伴葡萄糖代谢增高,符合淋巴瘤征象;②两肾缩小,移植肾内结石。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活化亚型Ⅲ期B组)”。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法是以西罗莫司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和R-CHOP方案(美罗华、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地塞米松)化疗。患者目前病情稳定,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随访。

2 讨论

随着我国肾移植工作开展时间的不断延长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肾移植受者得以长期存活。然而,许多因素可能影响肾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其中术后发生的恶性肿瘤是重要因素之一。据统计,肾移植后患者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性较同年龄的一般人高出3~5 倍,某些肿瘤甚至达100 倍[1]。肿瘤的发病年龄也较普通人群有所提前。据国外文献报道,肾移植后长期存活的患者中,恶性肿瘤发生率为4%~18%,平均6%[2]。国内统计的发生率为0.56%~4.2%,总体发生率为1.5%,其中泌尿系肿瘤占30.48%,为中国肾移植后最常见的肿瘤类型[3]。西方国家报道,肾移植后以皮肤癌及淋巴瘤最为常见[4],分别占40%和12%~30 %。导致其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与种族、地域不同导致的遗传背景、饮食生活习惯和接受日晒等有关,也与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和剂量不同有关[5]。另有报道称,移植后肾功能良好患者存活10年以上的死亡病例中,26%死于肿瘤;而透析10年以上的患者,此比例仅为1%,可见移植后肿瘤的发生对患者的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6]。

近年来,器官移植术后NHL发病率逐年增高,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①移植成为多种终末期疾病包括肿瘤和遗传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每年实施实质器官和干细胞移植的病例数量逐步增长;②强效免疫抑制剂在临床广泛应用;③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的长期存活得以改善。有研究显示,肾移植后2、5和10年的NHL累积发生率分别为0.4%、0.7%和2.2%,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几乎占一半[7-10]。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 B-celllymphoma,DLBCL)是恶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型,在临床病理学上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在西方国家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30%~40%,而在发展中国家则高达60%[11]。DLBCL的临床表现多样,临床过程呈侵袭性,恶性程度高,但对化疗敏感,治疗后约半数患者可长期生存,预后相对较好。但有报道显示肾移植后患DLBCL的患者的预后不佳,侵袭性更高,可能的原因为肾移植后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加之长期慢性疾病,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状态低于普通人群;对于放疗和化疗的耐受程度差,易出现并发症;移植肾功能容易受到手术以及辅助性治疗的损伤[12]。这是影响肾移植后患者远期生存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例患者正接受R-CHOP方案(美罗华、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地塞米松)治疗,目前病情稳定,其长期预后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肾移植后发生NHL的临床表现各异且无特异性症状,发病部位可累及全身所有器官和组织,临床诊断较困难,易误诊,病理诊断是唯一的确诊手段。NHL发生与肾移植受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有关。因此对肾移植后长期存活的患者,应加强随访监测,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尽早干预,以改善其预后。

[1] Végso G,Tóth M,Hídvégi M,et al.Malignancies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 during 33 years at a single center〔J〕.Pathol Oncol Res,2007,13(1):63-69.

[2] 陈光耀,姚许平,陈跃英,等.肾移植后并发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3):144-145.

[3] 彭明强,杨志豪,方自林,等.国内公开报道的肾移植后并发恶性肿瘤病例的总结分析〔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05,26(5):269-271.

[4] 王长希,刘龙山,陈立中,等.肾移植患者术后肿瘤发病特点及预后〔J〕.癌症,2005,24(2):222-225.

[5] Kelly GE,Metkle W,Sheil AG.Effects of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on the induction of skin tumors by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in hairless mice〔J〕.Transplantation,1987,44(3):429-434.

[6] Jin DC,Yoon YS,Yoou SA,et al.Ten cases of malignancies in kidney allograft〔J〕.Transplant Proc,1994,26:1975-1978.

[7] van Leeuwen MT,Grulieh AE,Webster AC,et al.Immunosuppression and other risk factors for early and late non-Hodgkin lymphoma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J〕.Blood,2009,114(3):630-637.

[8] Vaglio A,Manenti L,Mancini C,et al.EBV-associated Ieukoencephalopathy with late onset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in a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J〕.Am J Transplant,2010,10(4):947-951.doi:10.1111/j.1600-6143.2009.02999.X.

[9] Snanoudj R,Durrbach A,Leblond V,et al.Primary brain lymphomas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presentation and outcome〔J〕.Transplantation,2003,76(6):930-937.

[10] 晋 龙,陈小岩,眭玉霞,等.B细胞淋巴瘤73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5(18):1423-1424.

[11] 林桐榆,张红雨,黄 岩,等.R-CHOP与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在中国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癌症,2005,24(12):1421-1426.

[12] 于立新,苗 芸,邓文锋,等.肾移植受者新发恶性肿瘤的生存分析〔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0,31(5):265-268.

猜你喜欢
受者扁桃体存活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爱你(2018年24期)2018-08-16 01:20:42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肾移植受者早期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细胞、Th17细胞表达变化
飞利浦在二战中如何存活
中国照明(2016年4期)2016-05-17 06:16:18
从“受者”心理角度分析《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之道
新闻传播(2015年10期)2015-07-18 11:05:40
131I-zaptuzumab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
美国活体肝移植受者的终末期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