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

2014-04-04 12:57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官僚主义作风群众

王 欣 媛

(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 100091)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

王 欣 媛

(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 100091)

研究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所进行的不懈思考与探索。分析了毛泽东在实践中如何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作风建设的理论,对加强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并为今天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作风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非常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七年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作风建设的基本思想同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特点相结合,以身作则,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方面做出表率,奠定了党的作风建设的深厚根基,形成了良好的执政之风。

一、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崇尚节俭是毛泽东一贯的作风。他讨厌奢华、排场、浪费。1949年10月26日,毛泽东在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复电中号召:“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1]

1.牢记勤俭节约,反对大吃大喝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财政十分困难,新中国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勤俭节约是必要的。在这方面,毛泽东坚持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两个务必”精神,通过自身行动,在领导干部中带头践行勤俭节约。1950年2月28日,毛泽东视察沈阳,他看到食堂里餐桌上的饭菜很丰盛,甚至比北京政协会还要好,毛泽东非常不满。饭后,毛泽东批评了高岗等人,再三强调要重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第二天在东北局、辽宁省、沈阳市领导干部会上,毛泽东重点强调了领导干部应该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方面做出表率。

2.首次提出火葬,带头实行节俭的丧葬方式

1950年10月27日,任弼时去世,党和国家为任弼时举行了非常隆重的追悼会和送葬仪式。葬礼后,毛泽东不止一次地对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讲,任弼时同志对中国革命的贡献确实很大,对其进行厚葬是有必要的,也是应该的。但如果我们死后都这样,是不是有些浪费;与我们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不是有些违背了。随后几年里,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多次倡导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在去世后实行火葬的丧葬方式。1956年4月27日,毛泽东第一个在“倡议实行火葬签名册”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3.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1949年10月4日,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告诉毛泽东自己要结婚的事情。毛泽东询问如何办婚礼,毛岸英说“越简单越好。”毛泽东听了非常高兴。在毛岸英的婚宴上,一共只设了两桌,菜肴也非常简单。新房是社会部的宿舍,门上贴着大红喜字,房间里面的床铺、桌子、椅子是向公家借的,床上只有两条薄被,一条是供给制时,由公家发的统一规格的被子,另一条是新娘的嫁妆。还有一些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作为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长子的结婚“仪式”竟是如此简单,新房竟是如此的简朴。可见,毛泽东给予孩子的关爱不是华丽和奢侈,而是培养了他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二、 加强党的廉政建设,严厉打击腐败现象

新中国成立初期,极少数党员干部逐渐滋长了腐化堕落的思想。为了保持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毛泽东雷厉风行、大张旗鼓地掀起了新中国历史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通过严厉打击腐败现象,加强党的廉政建设。

1.亲自领导反腐败运动,严惩新中国腐败第一案

1951年11月1日,东北局书记高岗在给中央的增产节约报告中,提到在东北出现了很多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现象,这令毛泽东非常震惊。这些腐败现象,对于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讲,是无法容忍的。毛泽东震怒之下,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一次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内容的规模巨大的反腐败运动。12月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中严肃地指出:“自从我们占领城市两年至三年以来,严重的贪污案件不断发生,证明一九四九年春季党的二中全会严重地指出资产阶级对党的侵蚀的必然性和为防止及克服此种巨大危险的必要性,是完全正确的,现在是全党动员切实执行这项决议的紧要时机了。再不切实执行这项决议,我们就会犯大错误。”[2]在运动中,毛泽东不仅调动党政军各级领导干部的积极性,还充分发动群众,出现了很多亲人检举亲人的事例。在运动高潮中,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秩序,毛泽东强调“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纠正工作上的缺点错误,保证运动的健康发展。”

在这场运动中,毛泽东亲自狠抓大案要案。对于华北天津地委前书记刘青山及现任书记张子善这两个大贪污犯该如何处决,党内外进行了讨论。有人认为:由于两人在革命年代有过功劳,在干部中影响较大,希望能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毛泽东反复思考后认为:为了挽救干部队伍,有效防止干部腐化,应依法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遵照毛泽东的指示,《人民日报》公开刊发了二人的罪行。毛泽东对于严惩刘青山、张子善的果断决定,再一次用实际行动向人民群众表明:中国共产党绝不会放任腐败现象滋长下去。

2.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

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在我们的党和政府中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很多机关工作人员不重视了解和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和基层组织情况,这使党严重脱离了群众。1953年1月5日,毛泽东在《中央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的指示》中提出:“结合整党建党及其他工作,从处理人民来信入手,检查一次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分子的情况,并向他们展开坚决的斗争。凡典型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事例,应在报纸上广为揭发。其违法情形严重者必须给以法律的制裁,如是党员必须执行党纪。各级党委应有决心将为群众所痛恨的违法乱纪分子加以惩处和清除出党政组织,最严重者应处极刑,以平民愤,并借以教育干部和人民群众。”[3]

1953年2月7日,毛泽东在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讲话,强调要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反对官僚主义,号召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去调查研究、了解情况,不要总是在机关中写决议、发指示,从而真正克服了官僚主义、违法乱纪和命令主义。

三、 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脱离群众

作为一个政治家,毛泽东自觉地把自己融入了人民之中,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

1.热爱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对群众嘘寒问暖

毛泽东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看成头等大事。他强调,党员干部要经常同群众谈话,了解群众困难,真正为群众办实事。1950年夏,淮河再次发生水灾,给两岸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困扰。毛泽东焦急万分,对淮河水灾情况十分关心,下决心要根治淮河。“不解救人民,还叫什么共产党!”[4]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轰轰烈烈的治淮工程启动。各部门工作者组成治淮大军,奔赴治淮第一线。在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淮河两岸人民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征服了淮河水害,使淮河两岸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此外,毛泽东非常重视与群众的沟通交流。1953年6月28日上午,毛泽东走访北京郊区安定门外鱼池村。走进农民家中,毛泽东对农民嘘寒问暖,他伸手在炕上按一按,问农民冬天睡得是否暖和、家里几口人、庄稼长的好不好、粮食够不够吃。1954年夏,毛泽东在北戴河办公之余,抓住机会和渔民聊天,了解渔民的生活情况。他善于与不同的交谈对象聊天,“聊的话题很宽,从年龄身体聊到吃喝穿戴,从小小渔船聊到锅台炕头,从老婆孩子聊到国民党在这里时的情况、互助组的问题。”[5]通过搞调查、拉家常,推心置腹地交流,宛如一家人。凡是见过他的工人、农民,都被他真挚坦率的谈话所感动。

2.重视人民通信,依靠广大人民的监督来克服缺点和困难

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决定指出,作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我们要通过人民来信,发现党和政府工作中的错误,及时改正。毛泽东十分重视人民来信。他把人民来信看成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与人民联系的一种方法,不能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对于各界来信,毛泽东看得特别重要。1951年12月18日,北京被服厂工人在来信中反映了这次调整工资有些工人的生活不如过去的情况。毛泽东知道后,给彭真写信,让他立即派人去切实调查和研究,如果真的如信中所说,应给予解决。同一天,外交部亚洲司服务员魏宝贵给毛泽东写信,反映中央机关某些干部用公家的小汽车接送在育英小学读书的子女,造成汽油等资源浪费的情况,他建议育英小学设二三辆汽车专送小孩,同时在西单附近设一联络点,由家长到那里接送孩子,以节省国家开支和家长时间。收到来信后,毛泽东认为这个建议值得注意,让杨尚昆查明酌办。

四、 反对任人唯亲的腐朽作风,坚持谦虚谨慎的作风

毛泽东很重感情,但特别反感任人唯亲的腐朽作风。在处理与亲友故交关系的问题上,他会区别对待。对于亲友故交生活上确有困难的,自己就解囊相助;如果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有所企求,则一律按规矩办事,决不徇私情,决不为他们撑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日常生活过得十分简朴。遇到家乡亲友提出到北京来寻求帮助的,毛泽东虽然为难,但是再三考虑;对于来寻求帮助找工作的,则坚持不介绍、不推荐、不写信、不说话四个原则。毛泽东特别注意处理与文家表兄弟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1950年文氏四兄弟给毛泽东写信,反映生活困难,要求救济。5月27日,毛泽东给湘乡县长刘亚南写信,特别吩咐至于救济自己的舅家,只能从减租和土改中照一般农民那样去解决,要和对一般人民一样的救济,不能搞特殊。

毛泽东对文家表兄弟思想上的优越感约束得更加严格。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几年,文家的表兄弟们常有人到北京看望当了国家主席的亲戚毛泽东。回去之后,有的人不免有点骄傲情绪,样子非常神气,还摆架子,不把当地政府放在眼里。毛泽东知道后,写信给当地的领导,做出特别的申明,即自己的任何亲戚,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不要因为是自己的亲戚,就不去管理。在如何对待亲友故交问题上,毛泽东不为亲友谋私利,不拿原则作交易,始终严守共产党人的党性和原则,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毛泽东一直强调要保持谦虚态度。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时刻告诫全党要遵守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他提倡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1953年8月,毛泽东在全国财经工作会上再次向全党和高级干部着重指出“不做寿;不送礼;不要以人名为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与马、恩、列、斯平列。”

毛泽东始终坚持进城前的会议决定,禁止给党的领导人祝寿,禁止用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城市名、街道名、建筑物和工厂的名字,严肃说要遵守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不得在人民币上印刷自己的头像。直到1955年3月1日所发行的新人民币上也没有出现毛泽东像。毛泽东的这些指示和意见,充分显示出他谦虚谨慎,不骄傲自满的优良作风。

1951年底,中央办公厅秘书处写了一份报告呈送毛泽东,报告反映,今年地方党政机关动员群众写致敬信,送土产、字画等,希望这种现象能够制止。毛泽东阅读后,严厉批评这种行为不仅是一种浪费,而且是一种政治错误。接着中共中央根据毛泽东批示精神向全党发出《关于制止动员群众向中央写致敬信、发贺电和送礼的指示》,及时制止了这种错误举动。对于给领导人祝寿,毛泽东非常反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过生日,只是身边的工作人员和他的几个子女聚在一起吃顿家常便饭而已。1953年12月26日,毛泽东自己悄然度过了60岁大寿。1955年5月26日,中共山西省委给中央发通知,其中提到“至今有不少单位在干部调动时,沿袭腐朽的地主、资产阶级作风,请吃饭、照相、送礼,不仅浪费了国家财产,而且对干部的思想意识有严重的腐蚀作用,在干部和群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因此省委决定, 今后无论任何单位,在干部调动时,均不许请吃饭,照相、送礼。”[6]毛泽东认为该通知中的决定很好,提出以此为典型,在全党转发。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探索,不仅保证了党的纯洁性,而且使党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党立于不败之地。今天,毛泽东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思想这一宝贵财富对保持党的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毛泽东. 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M]∥毛泽东文集:第6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17.

[2] 毛泽东. 实行增产节约,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M]∥毛泽东文集:第6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208.

[3] 毛泽东.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M]∥毛泽东文集:第6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255.

[4] 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部图书馆. 毛泽东人生纪实:下[M]. 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3:1621.

[5] 唐得阳. 毛泽东的伟人气质[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231.

[6]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1:132.

【责任编辑李美丽】

MaoZedong’sThoughtonStrengtheningStyleConstruction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inEarlyNewChina

WangXinyuan

(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Beijing 100091, China)

During the early times of the foundation of the new China, Mao Zedong carried on the unremitting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s work style. In exploration, combined with the Marxist theory of the proletariat political party’s style construction, Mao Zedong summarized how to strengthen the style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formed the unique thoughts, which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and have impe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PC today.

early new China; Mao Zedong;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tyle construction

2013-09-13

王欣媛(1986-),女,北京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

2095-5464(2014)02-0165-04

A 841

: A

猜你喜欢
官僚主义作风群众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多让群众咧嘴笑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