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子对人文社科期刊评价的适应性研究

2014-04-04 11:44赵秀丽
关键词:社科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赵秀丽

(1. 三峡大学 期刊社, 湖北 宜昌 443002; 2.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影响因子对人文社科期刊评价的适应性研究

赵秀丽1,2

(1. 三峡大学 期刊社, 湖北 宜昌 443002; 2.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人文社科期刊与科技期刊的差异性,使得以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为核心指标的期刊评价体系评价人文社科期刊时作用有限。只有从评价机构、学术期刊和作者三个方面同时着手,才能增强影响因子在人文社科期刊的适应性,有助于共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人文社科期刊; 影响因子; 期刊评价; 适应性

中国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主要借鉴西方学术期刊评价体系,通过期刊影响指标与期刊来源指标两大块对期刊的学术质量、学术地位、学术影响、学术排名等情况进行评价。其中期刊影响指标包括期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H指数、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分值等;期刊来源指标包括载文量、出版频率、篇密度、基金论文比、平均引文数、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信息充分度、引用刊数、文献选出率、网络传播趋势、各地区下载量及被访问学科等。目前学术界关于影响因子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以自然科学和医学期刊的研究为主,关于影响因子在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与缺陷研究相对还比较薄弱。

一、中外人文社科期刊使用影响因子评价指标体系的差异性

1.国外人文社科期刊影响因子研究

“影响因子作为测量学术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是衡量期刊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标准”[1]。作为评价期刊的重要量化指标,影响因子只能在学科专业范围内使用,不能直接用于不同类学科期刊间进行横向比较,主要原因“一是不同学科因学科性质及其学科交叉程度不同,其文献引证行为和引文数量具有很大的差异,会造成期刊影响因子水平上的差异。二是不同学科的文献半衰期不同,也会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2]自然科学期刊和专业期刊因为专业性很强、学科边界清晰、特色突出,可以直接通过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建立世界公认的学术期刊排名,因而使用影响因子作为期刊核心评价指标在科技期刊评价中尚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国际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检索系统SSCI和A&HCI收录的论文主要集中在精神病学、神经学与神经病学、心理学、工程学、环境和生态学、企业经济学、经营管理学和文学领域。褚超孚等人专门研究了SSCI期刊学科分布情况,发现经济学收录166种期刊,而民族学仅有7种期刊,不同学科期刊总数分布不合理,且存在很大的国别差异与国别歧视。例如7种民族学研究杂志分别为:美国3种,英国4种,“其中有2种是专门研究黑人种族的期刊,有3种是跨2个学科以上的综合期刊”[3]。由此可见国外人文社科期刊专业性极强,学科分类清晰,主旨明确。

从各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总值的分布来看,“获最大值、最小值的学科分别是法律(129.06)、民族学(2.497)”;从被引频次来看,“最高的是精神病学(182229次),最少的是民族学(1093次)”;各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的平均值也有较大差异,“生物心理学获最大值2.07,历史学获最小值0.33”[3]。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国际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使用检索系统进行评价时,也面临复杂的问题。但通过SSCI和A & HCI将精神病学与生物心理学、工程学、环境和生态学等与医学和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学科都纳入人文社科领域,可见国外人文社科期刊更强调实用性和专业性,因而使用影响因子数据进行期刊排名,引发的争议并不太大。

2.国内人文社科期刊综合性同质性削弱对影响因子的适应力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绝大多数是综合类期刊,内容几乎囊括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千刊一面”现象突出,这种综合性、跨学科性使得影响因子在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大打折扣,直接使用引文分析得出的排名与期刊真实的实力、地位之间还存在较大的距离。中国国内早就注意到西方评价标准的偏科技轻人文的特性,国家花费重金、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依靠南京大学打造了属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独立机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内容涉及23个大类,以适应中国人文社科期刊评价的实际需要。褚超孚等坦言,“在建立科研评价系统时,SSCI与CSSCI两种索引系统可以同时采用,且两者指标之间的权重不宜相差太大。”[3]客观地说,CSSCI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了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引文索引的缺失,为研究提供更为方便、简捷的检索工具,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提供一种与同行专家评审互补的量化指标工具等方面,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探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认可。

二、中国人文社科期刊影响因子评刊执行过程中引发的问题

1.影响因子被片面使用,导致“以刊评文”态势日趋严重

针对影响因子不能直接对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综合期刊进行质量比较和排序的缺陷,中国人文社科期刊建立了一整套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包括复合类指标(细分为复合总被引、复合影响因子、复合他引影响因子、复合即年指标和学科复合影响因子五项)、综合类指标(细分为综合类总被引、综合类影响因子、综合类他引影响因子和综合类即年指标四项)、人文社科影响因子指标(细分为人文社科影响因子、人文社科他引影响因子和人文社科即年指标三项),通过以上多重数据来全面考察、衡量期刊论文质量。

然而由于以上数据评价过于复杂,数值差异更是具体、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数,因而不同期刊往往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名,造成人文社科期刊排名混乱,难以达成共识。在这种情况下,学术期刊能否成为来源期刊,进入各类期刊检索系统成为来源期刊或扩展版期刊,就成为衡量期刊学术地位、学术影响力的最简单明了的指标。现在中国高校与研究机构年度科研考核、职称评审与项目申请都以双核心论文为指标,从而导致“以刊评文”态势日益严重。期刊评价根本在于论文质量,论文质量主要由作者、期刊编辑、审稿专家共同把关,而论文发表后的影响力则直接通过期刊评价结果来评价,特别是刊物是否核心期刊、是否来源期刊等外在条件,至于论文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具体的、内在的评价衡量指标,则鲜有人关注,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

2.马太效应使得部分期刊为进入核心期刊,弄虚作假

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双核心刊物地位不断受到重视与热捧,高质量稿源充足,刊发论文受重视度高,关注阅读、浏览下载、引用参考、转载传播频次与比例也增大,而非核心刊物优质稿源严重不足,只能刊发低质量水平文章,期刊发表的论文影响力自然越来越小,最终使得期刊发展呈现两极化态势,优秀核心期刊越办越好,非核心期刊越办越差,难以为继。

鉴于“目前文献计量评价主要是通过引文数据库来实现的,期刊能否被数据库收录,成为来源期刊,是成为核心期刊的先决条件。”[4]有些期刊片面追求影响因子与被引频次,人为操作,削弱影响因子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有的期刊明确要求作者引用本刊稿件,以此提高自引率;有的期刊对作者实行奖励政策,鼓励作者在其他刊物发表文章时多引用自己杂志上的文章,给予物质金钱奖励,以提高刊物的他引率;还有的期刊干脆暗箱操作,订立合作同盟,依靠编辑相互之间引用,手段不一而论。参考文献著录是进行引文分析、学术影响、绩效评价的分析单元,保持论文的真实引文情况,是进行影响因子数据统计的基础,但是部分期刊采取以上人为手段干预,修改参考文献,从而使得数据不真实可信,丧失科学性。

3.影响因子左右办刊方向,造成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为综合期刊与专业期刊,其中专业期刊共37类,除了经济学一门学科分为综合性经济科学、经济学理论、世界各国经济、中国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会计类、企业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贸易经济、流通与服务类、财政类、货币金融银行保险类13种外,占总数的40.5%,其他都是一门学科一类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期刊虽然都是学科大综合,绝大部分期刊受各学科影响因子高低差异显著这一因素影响,不约而同走加大经济类稿件和思想政治类稿件发文量的道路。

目前中国学术期刊在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正是图书馆、情报文献学和新闻传播学。魏彬、侯汉清将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期刊按影响因子排序,对前20名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在整个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排名中,在前10位所占比例为60%,在前20位所占比例为45%”。中国法学、心理学和考古学等学科发展较为成熟,其所占比重远远小于并不占突出位置的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有的甚至为0[5]。袁培国的研究表明,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论文的篇均被引次频次最高,而宗教学论文最低,二者相差近10倍;不同学科期刊的引文量也不同,“心理学、环境科学、教育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之比重均占半数以上,管理学和经济学也在44%及其以上”,而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哲学、历史学和文学等学科“期刊文献只占其引文总数的8%~15%左右”[6]。尽管许多学报试图打破“千刊一面”、严重趋同的现状,对刊发论文的学科门类进行限制和调整,一味追求高影响因子,高下载频次、高引用率的文章,关注经济、社会热点问题,例如聚焦“三农”问题,关注留守儿童与妇女问题,关注空巢家庭与老龄化问题等等,实际上仍造成此类社会热点问题文章刊发数量多,扎堆出现,影响力日益削弱。而冷门学科则被期刊排斥,大幅删减篇幅,例如考古、历史、档案、文献、艺术等学科论文版面大幅压缩,刊发数量少、周期长,极大挫伤了研究者的积极性,不利于这些传统优势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三、提高人文社科期刊适应影响因子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

中国人文期刊分学科评估难度很大,因为门类太多,且各个期刊级别、地位不同,创刊历史不同,所处地域有异,稿件数量、论文质量、作者群千差万别,设立一套通用的客观公正评价标准,殊为不易。如何增强引文分析对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评价的适用性,需要从评价机构、学术期刊和作者三个方面同时进行。

1.评价机构

一是改进评价方法,分学科评价,不同学科计算影响因子的年限不同,能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人文类期刊更关注精神领域的论文,其涉及的领域多为基础学科的研究,并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而发表周期较长,特别是属于非热点问题的冷门学科,如历史学、训诂学、考据学、语言学等,有的核心刊物审稿与出版周期达到两三年。而期刊评价指标如即年指标统计的是本年引用率,影响因子是统计近两年的引用率,被引半衰期也多以2年、5年为限,出版周期过长,无疑使这部分文章的无论是引用他人最新成果还是自身学术创新性大打折扣,也减少了文章的他引率,缩小、降低了影响因子。而社科类期刊刊发的多是关注现实层面问题的政治、经济、法学等论文,被引的几率、频次更高,产生社会效应快,因而目前期刊评价指标中的即年指标统计、被引半衰期等多能客观反映具有时政性质论文的影响力。影响因子并不是简单提供评比数据,而是呈现数据所反映的问题,而这恰恰不是评价机构很难认识到的,因而需要同时参考其他评价指标,例如与同行评议相结合。

二是淡化排行榜,增强评价数据库的作用,不夸大引文分析作用,引入同行评议机制。目前中国建立的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体系主要有北大的“中文核心期刊”、南大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的“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由此可见,掌握期刊评级权力的单位和部门很多。然而中国当前学术界对学术论文的评价呈现完全“以刊评文”的现象。高校对教师科研进行考核奖励时,往往以南大核心、北大中文核心为依据,有些高校甚至视CSSCI为唯一指标。作者千方百计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文章,或托关系,或出高额版面费,以求刊发。而期刊为了跻身CSSCI来源期刊行列,采取人为因素、非正规手段,以达到提高影响因子和下载率的目的。这些非常手段虽然短时期内能达到提高影响因子的作用,却并不能真正代表期刊论文的学术质量与刊物水平,反而大大增加了期刊评价机构采集数据进行分析的复杂性。袁培国在《中文文科期刊影响因子评价作用之反思》中指出,“综合性期刊的影响因子并不能确切地反映它们的学科特性,加之使用的泛化和误用,‘以刊评文’的盛行,在中国期刊界已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不端行为,违背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研创的初衷。”[6]

期刊与学界应该将引文分析与同行评议相结合。西方“学术期刊长期使用同行评议传统”[7],高校和评价机构对学者科研实力的评价往往通过一两篇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或专利来体现,并不一味追求数量,因而其学术期刊和专家学者更重视以质取胜,高水平文章被关注、引用、下载的次数、频率自然高,刊物的影响力、地位也随之上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也应该充分重视同行评议制度,“由刊物主编或组稿编辑邀请具有专业知识或造诣的学者,采取匿名评审的方式,评议论文的学术和文字质量”[8]。高校同样以同行评议作为考核教师科研水平的一种方式,转变发文单纯以核心刊物和数量为指标的做法。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的优质稿件刊发出来,真正扩大期刊与学术论文的影响力。

2.人文社科期刊编辑

一是通过专业化与特色化道路,强调、凸显优势,扩大影响。人文社科期刊存在专业分散、内容繁杂、专题性弱的特点,致使作者和读者的首选率低,“与专业性期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在国内期刊评价中的排序不断下降”[9]。随着高校社科学报功能从展示本校社科研究的窗口转向展示社科理论研究成果、促进社科理论交流、引领社科理论发展的窗口、阵地与平台,理应走特色化专业化办刊之道[10]。对人文社科期刊和综合期刊而言,只有走专业化道路才能提高自己的下载率与被引用频次。这种专业化可以通过长期保持特色栏目并请知名专家学者组稿或担任主持人,以扩大学术影响力,例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邀请“长江学者”、农村问题研究专家徐勇教授等专门负责“农村问题研究”栏目,请著名近代史专家马敏、朱英常年主持“近代史研究”栏目;还可以利用自身学校学科优势强化学报在某一学科和领域的影响力,例如《广西民族大学学报》依托人类学学科将“人类学”栏目办成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人类学刊物之一。这些综合性学报勇于突出不同的学科及其专业特色,加大分学科与特征因子权重,走向专业性期刊转变之路,迸发出勃勃生机,极大提高了刊物的学术影响力。

二是重视评价,不唯评价,参与评价,监督评价,加强学术批评,促进评价体系的发展完善。目前《清华大学学报》和《南京大学学报》两刊专门开设“期刊与评价”专栏,对期刊评价系统、各项指标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开了很好的先河。其他学术期刊不仅要重视钻研期刊评价系统的各项指标,找出与中国同行和世界顶级期刊的差距,而且要善于借鉴总结其他刊物的成功经验,反省己刊存在的问题,理性审视借鉴世界期刊经验,思考与中国期刊评价体系存在哪些共性与特殊性,广泛参与到期刊评价工作中来,监督评价机构的运作,提高透明度,让学术期刊与评级机构都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公正、公平、公开原则真正落到实处,不断完善评价体系。

3.作者

一是学者从事研究必须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特别是引用规范。中国学者喜欢“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研究风格,或直接引用名人名言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或用自己的经验体悟去解读前人作品,总之学术研究都围绕个人观点展开论述,较少关注学术界同仁的成果。例如古代文学、古代历史研究多属于古代典籍的今人解说、阐释,通篇下来很少有他人研究成果出现,从而使得论文的引用率、转载率非常低。这并非单个学者的学术写作风格问题,而是整个学科都容易出现的现象,值得关注和深思。

二是学者增强著作权意识和科学创新精神。在现行科研评价体系下,学者创新意识并不是太强,借用他人学术成果与观念经常不说明出处,据为己用。许多学者只重视文章发表的数量,不肯静下心来十年磨一剑写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稿件。要引导作者自觉抵制社会环境和利益驱动的诱惑,编辑和作者都要打消“非正常的引文目的”,不为宣传自己和学报而虚假引用,确保学术文章的严谨性、科学性。唯有学者身体力行,创作出高水准的文章,才能真正扩大提高文章的影响力,提高影响力。

笔者坚信,只要评价机构、期刊、编辑和作者共同努力,积极参与,不断总结,完善各项指标,就能共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使人文社科期刊在影响因子评价指标体系的推动下走向国际主流学术期刊阵地,并在其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1] 何 汉,柳建乔.从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看湖北省科技期刊[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3):325-331.

[2] 齐孟文,刘凤娟.关于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应用及其局限性评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5):44-46.

[3] 褚超孚,刘艳阳,熊晓英.SSCI期刊学科分布对社会科学科研评价指标的影响[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11):19-22.

[4] 任全娥.“以刊评文”是“以文评刊”结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10.

[5] 魏 彬,侯汉清.社会科学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子”——从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排名谈起[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1-87.

[6] 袁培国.中文文科期刊影响因子评价作用之反思[J].南京大学学报,2011(3):133-139.

[7] 许海云,方 曙,付鑫金.基于特征向量中心度加权的期刊影响因子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1):108-112.

[8] 周鹏举.中国农业科技期刊竞争力研究[D].武汉: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9] 南红梅,潘新社,刘 枫,等.从期刊被引年际变化分析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2):250-253.

[10] 赵 强.高校社科学报“特色论”凸显原因的多维透视[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109-112.

[责任编辑:刘自兵]

2014-02-08

赵秀丽,女,三峡大学期刊社编辑,历史学博士。

G 350

A

1672-6219(2014)03-0105-04

猜你喜欢
社科社会科学学术期刊
社科成果展示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