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毅 李雪秦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化工机械厂)
广西某化工厂两台在役的低压废热锅炉由国内某工程公司设计、制造,主体材料为15CrMoR+00Cr19Ni10(18+3),管箱设备法兰、进出口法兰和接管均采用15CrMoⅣ堆焊00Cr19Ni10(过渡层堆焊A402、面层堆焊A002),设计压力为4MPa,设计温度为280℃,介质为变换气。
设备运行一年后大修,发现管箱内不锈钢侧焊缝附近、法兰和接管的堆焊层均产生大量裂纹,经打磨发现部分裂纹无法消除,且已经裂至基层面,如继续使用将带来安全隐患。
经现场考察,发现管箱不锈钢侧焊缝附近、法兰和接管的堆焊层产生大量裂纹,而复合板面没有裂纹,也没有任何损伤和缺陷。查阅设计文件和设备出厂资料,其焊接、检测和热处理工艺流程为:纵缝基层焊接→RT、MT检测→过渡层堆焊→PT检测→面层堆焊→PT检测→环缝基层焊接→RT、MT检测→过渡层堆焊→PT检测→面层堆焊→PT检测→接管与筒体基层焊接→接管、法兰过渡层堆焊→PT检测→面层堆焊→PT检测→整体热处理(650±20℃×1.5h)、冷却(速度200℃/h)→法兰密封面机加工。
由于焊接(特别是在堆焊和热处理过程)过程中,温度在450~850℃范围内停留时间较长,致使碳化铬在晶间沉淀,造成晶界附近贫铬,使焊缝和焊缝热影响区产生晶间腐蚀。而仅经一次整体热处理和快速冷却,基层的焊接和过渡层堆焊产生的焊接应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消除。文献[1]表明:在H2S存在情况下,经过焊接或者在430~815℃范围内敏化过的奥氏体不锈钢最易引起连多硫酸晶间腐蚀,接着引起连多硫酸应力腐蚀破坏。因此,初步判定管箱焊缝、焊缝附近和堆焊层产生的裂纹是奥氏体不锈钢被敏化,进而造成晶间腐蚀,最终导致应力腐蚀破坏。而上述工艺过程无法消除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倾向。
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近年生产原料所用的煤品质比委托工程公司的设计要求差,管程变换气中的S、H2S含量较高,导致不锈钢晶间腐蚀倾向、应力腐蚀倾向更大,双方商量决定将不锈钢主体材料改为15CrMoR+022Cr17Ni12Mo2(18+3),法兰、接管采用15CrMo1V堆焊022Cr17Ni12Mo2(过渡层堆焊A402、面层堆焊A022)。
笔者编制焊接、检测、热处理工艺流程为:纵缝基层焊接→RT、MT检测→消除应力热处理→堆焊过渡层→PT检测→中间热处理→堆焊面层→PT检测→接管、法兰堆焊过渡层→PT检测→中间热处理→堆焊面层→PT检测→接管与法兰、筒体焊接→MT检测→消除应力热处理→堆焊过渡层→PT检测→中间热处理→堆焊面层→PT检测→环缝基层焊接→RT、MT检测→消除应力热处理→堆焊过渡层→PT检测→中间热处理→堆焊面层→PT检测→整体热处理(590±15℃×1.0h),冷却(速度260℃/h)→机加工法兰密封面。
为了避免奥氏体不锈钢再次中温加热致使敏化区腐蚀,上述工艺过程中堆焊、过渡层和覆层的焊接工序也采取了相应措施:接管、法兰堆焊是置工件于流动水槽中,硬泡深度为焊件厚度的2/3,且要求前一焊道与后一焊道之间距离为100mm,目的在于更好地控制堆焊层间温度;复合板过渡层、覆层焊接时采用直径φ3.2mm的焊条、焊接电流140~150A、电弧电压22~24V、焊接速度13~15cm/min和线能量16.61kJ/ cm。焊接过程中检验人员使用红外线测温仪对焊接热量进行监控,要求焊缝两边50mm处温度不得高于300℃。
以上工艺流程中基层15CrMoR与15CrMo1V之间焊后即进行650℃×1.5h的热处理,使焊缝和热影响区硬度下降到规定值以下,焊接应力被完全消除。所有过渡层堆焊后也经过中间热处理,使得基层堆焊过渡层产生的应力得以释放。为保证复合层的耐腐蚀性,复合板焊后热处理温度应低于纯基层材料的热处理温度,面层不锈钢进行590℃×1.0h的热处理[2],且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冷却,减少不锈钢材料在450~850℃范围内停留时间过长而被敏化和可能发生的σ相析出可能性。对以上工艺流程中的焊接工艺按文献[2]进行评定,晶间腐蚀试验结果合格。
为确保管箱的制造质量,在管箱制造过程中除严格执行以上焊接、检测和热处理工艺流程外,对其他各环节也需加强控制:严把材料关,对所用的复合板逐张检查钢板表面质量和材料标记,进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冷弯性能和超声检测复验;为了避免铁离子污染不锈钢,管箱制造在专用场地(不锈钢车间)完成,从材料的吊装、下料切割、卷板、组焊到试压、酸洗钝化,整个过程必须按照本厂作业指导书《不锈钢容器制造管理规定》进行;按以上工艺流程做焊接试板,对复合不锈钢、焊接接头及其热影响区按文献[2]做弯曲试验,试样表面没有晶间腐蚀裂纹后方能施焊;清除管箱内壁焊缝上的熔渣和两侧的飞溅物,打磨焊缝棱角,使焊缝与母材圆滑过渡,减少应力集中;整体热处理后,再次沿200mm间距格子线按文献[3]进行超声检测,检查复合板的贴合率,不锈钢表面按文献[4]进行100%渗透检测,1级为合格。
两台低压废热锅炉管箱2009年2月份制造完毕,3月中旬交付使用,至今运行三年多,中间经过两次检修,经检查,焊缝、焊缝附近和堆焊层均没有裂纹,使用正常,用户满意。
15CrMoR 不锈钢复合板按相关标准规定制备,基层15CrMoR焊后必须进行消除应力的热处理,而复层奥氏体不锈钢接触晶间腐蚀环境,有晶间腐蚀和应力腐蚀倾向,又必须避免中温加热和缓冷,防止敏化区腐蚀,只采取一次整体热处理难以完全消除焊接应力和奥氏体不锈钢敏化。采取焊接、分层中间热处理和无损检测的工艺流程制造设备,保证了设备制造质量。
[1] 任凌波,任晓蕾.压力容器腐蚀与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49.
[2] HG 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S].北京: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1998.
[3] GB/T 4334.5-2000,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S].北京: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
[4] JB4730.3-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超声检测[S].北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