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素媚
教学孙犁的短篇小说《芦花荡》主要是引导学生鉴赏文本中所蕴含的战争小说的另类风格。这是一次基于阅读、鉴赏战争小说又高于阅读、鉴赏战争小说的艺术鉴赏活动。故此,我们有必要探寻激发学生乐读、善读、善品孙犁《芦花荡》浓厚兴趣之策略。
一、 灵动导入,诵读品鉴文本
孙犁的《芦花荡》是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战争小说中具有另类特质的、颇具艺术张力的语言艺术。因为在这篇小说中,我们看不到传统的战争小说中残酷激烈的战争场面、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壮怀激烈浩气长存的英雄形象等。我们看到的是冀中平原荷花淀芦花荡旖旎的风光、老交通员在夜里自由自在出入敌人封锁线为苇塘中的游击队运送粮食枪支弹药、干部伤员的悠闲和从容等;我们听到的是被鬼子封锁在苇塘中的游击队员传出的充满着必胜信念的歌声,我们闻到的是苇塘中飘出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这一切,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品鉴才能体味与感知。故,教学时,我们应该营造与《芦花荡》内容相类似的氛围与情境,激发学生对《芦花荡》的诵读、品鉴等浓厚兴趣,引导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审美感受。
比如,教学时,上课伊始,我就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为学生播放了从网络下载剪接的抗日战争名片《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震撼人心的敌我交战场面。当视频中播放出敌我交战时的残酷、恐怖、血腥等场面时,当视频中播出震耳欲聋的炮击之声时……我发现,很多学生神色凝重,情绪激动,大有为影片中的抗战英雄助一臂之力之势。于是,我趁机引导道:“下面,请同学们换一种方式欣赏孙犁的战争小说《芦花荡》。”随之,学生顺利走进了《芦花荡》文本。
二、比较鉴赏,体味另类风格
诸如《木兰诗》、《蜡烛》、《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传统的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无不以极度渲染战争的残酷、恐怖、艰苦卓绝等为能事。但是,孙犁的《芦花荡》,虽然也以持久的、残酷的、恐怖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为题材,字里行间呈现的却是芦花荡水乡诗意般的旖旎风光、老头子痛打鬼子时轻喜剧般的故事情节、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日的决心与斗志等。正因为如此,孙犁的《芦花荡》与其姊妹篇《荷花淀》等享有“诗化小说”之美誉,被文学界称之为战争小说的“另类”。为了引导学生充分鉴赏其另类特质,教学时,我们有必要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将古今中外描写战争、歌咏抗战英雄的小说、诗歌、影视、散文、歌曲、纪录片等名称纵横勾连起来制作成PPT幻灯片,插入经典抗战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为背景音乐展示给学生视听,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熟悉的以战争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孙犁《芦花荡》所具有的美学特质的异同。如此,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孙犁《芦花荡》小说另类风格的品鉴和感悟,还可以借此引导学生拓宽对战争小说的鉴赏视野。
比如,教学时,我曾引导学生将之与本单元中的《蜡烛》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找出这两篇文章的异同,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孙犁《芦花荡》文本中所蕴含的另类美学特质——轻喜剧色彩的感知与体味。
三、随堂练习,提升学生能力
有人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言)孙犁因为具有一双善于观察美的事物、善于发现美的事物之慧眼,所以在他的笔下,即便是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也颇具丰富多彩的美学元素,假如我们也具备孙犁一般观察美、发现美的慧眼,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祖国、家乡、校园等也具有丰富多彩的美学元素,我们也会舞动我们的文笔讴歌我们美丽的祖国、我们可爱的家乡、我们成长的摇篮——校园。
故此,教学时,在引导学生深切体味《芦花荡》文本的美学特质后,我引用美国思想家、诗人爱默生的名言将学生从阅读鉴赏中巧妙地引入了随堂写作中。我说:“‘如果我们的双眼生来就是为了观察事物,那么,美就是为我们的双眼而存在的因素。孙犁笔下抗日水乡芦花荡的确具有诸多的、独特的美学元素,可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学校等也同样具有丰富多彩的审美意蕴。现在,请同学们张开我们善于观察美、发现美的慧眼,提起我们描绘家乡、学校美丽景色的五彩文笔,以‘美的家乡或者‘美的校园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
孙犁是一位对中国当代文学有着卓越贡献的著名作家。其高尚的人品与文品,深受广大文学创作者的敬重和广大读者的敬爱;其具有另类特质的战争小说,因在当代文学史上开创了“荷花淀派”之先河而深受广大文学创作者的推崇与广大读者的喜爱。故,教学时,我们一定要采用上述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芦花荡》的阅读、理解、鉴赏等浓厚兴趣,并在此过程中巧妙引导学生进行随堂作文。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