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玲 黄巧荣 凌小莲
【摘 要】探索利用QQ平台,建构模拟电子知识元资源模式,以实现泛在学习形式下学生更主动、方便、快捷,更具针对性地获得模拟电子课程资源。
【关键词】QQ 泛在学习 学习元 模拟电子技术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127-03
事实证明,在泛在计算环境下的泛在学习形式正以一种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姿态蔓延,泛在学习理论也被国内外学者研究到一定的深度。然而,泛在学习环境下学校教师角色定位及学习资源的呈现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跟进,具体到某门课程,基于泛在学习的资源建设更是少之又少,这显然与随时随地用随手可以取得的任何终端智能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之间有着明显不一致的步调,资源建设严重滞后,因此进行专门课程的元知识资源平台建设迫在眉睫。
一、泛在学习(U-Learning)理念
(一)泛在学习理念概述
泛在学习是从英文Ubiquitous Learning翻译过来,通常被简称为U-Learning,它是在普适计算技术推动下,在泛在信息技术、泛在网络空间、泛在无线通信网及泛在终端设备综合协作下的一种随时随地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任何终端的智能工具或环境来进行学习活动的3A(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学习,经历了E-Learning(网络学习)到M-Learning(移动学习)再到U-Learning的发展历程,是一种在泛在计算推动下无声息却又无处不在的为学习者服务的泛在资源及无缝系统环境下的个别化、小组协作化移动学习方式。
(二)U-Learning特点
泛在学习方式正以势不可挡的姿态在迅速扩张,只要学习者愿意,就可通过适当的工具和环境适时地获取信息和资源,其特点表现为:
1.学习的泛在性(即泛在的学习行为、泛在的学习接口、泛在的学习支持服务)。
2.资源的易获取性(开放的网络空间,更兼容的网络设备和更广阔的资源共享,使学习者更易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
3.可即时交互性(学习者利用不同的空间平台与学习伙伴进行同步或异步的协作与共享交流)。
4.学习环境的情景性(学习者可体验真实的学习环境却没有被察觉,甚至意识不到学习环境的存在)。
5.以现实的问题为核心(学习过程以解决遇到问题为目的)。
(三)U-Learning过程面临的问题
在泛在学习环境下,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个体对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需要的是有限资源,既要满足泛在学习庞大的资源数量要求,又要让学习者在资源海洋中能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源,这是泛在学习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矛盾。
另外,资源数量越大,学习者寻找适合自己的资源的时间就越多,缺乏学习资源针对性的推荐,使得原本计划的一些短暂的、零碎的时间就不得不花费在搜索上,导致“无时,无处不在”的学习变成“无时,无处不在”的搜索。
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特点
模拟电子技术主要研究处理模拟信号的电子电路,包括基本的分立元件电路或基本的集成电路,作为一门课程,它应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培养思维能力,二是培养实践创新创造能力。从课程具体内容上看,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大都基于工程实践的观点进行,可以归结为三方面的特点。
辩证性:电路分析极具严谨的逻辑思维,而电路分析的结果又处处体现辩证的观点。
实践性:所学的知识需在项目任务中进行实践,参与体验才能感性认识电路功能。
工程性:实际电子作品强调定性分析以证明其可行性,在满足基本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总是容许存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定量分析为“估算”,近似分析要“合理”,体现设计能力、实施能力,改进创造能力。
三、泛在学习理念下利用QQ平台建构模拟电子学习元资源
(一)资源建构原则
模拟电子技术是被大多数学习者公认的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性强、逻辑思维强的特点,如何在泛在学习环境中体现并让学习者感受和体验到这些特点,在资源的建构上就要适应泛在学习的环境特点,同时又兼顾课程的特点,建构原则如图1:
图1 模拟电资源建构原则框图
首先,在泛在的学习环境下,课程资源一定是微格化,知识元化,否则不易获取;其次,在泛在学习环境下,资源应该是即时可更新的;再次,资源毕竟为课程学习服务,需要体现课程一定程度的系统性;最后,泛在学习也是一种学习,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往往需要互动和实践,因此资源平台的可互动性以及是否激起学生去实践也是非常关键的考虑因素。
(二)资源建构框图
结合以上课程特点及资源构建原则分析,泛在学习理念下,提供搜集分类资源的应用需求,我们为模拟电子课程资源建构为如图2:
图2 模拟电子课程资源建构框图
模拟电子课程资源建构框图说明:
1.椭圆内部是模拟电子课程传统的知识框架图,体现知识单元间的相关性,学生可以在这里边浏览学习该课程所有系统性资源,并可以链接到对应的传统知识板块。
2.椭圆外部设置了互动的小板块,考虑各种网络顺畅因素和流量的控制,资源微格化,均制作成“元”的形式。
3.概念辨析板块为学生提供互动的一个内容,收集常见的容易混淆的概念供学生辨析。
4.微格课堂和知识元flash演示板块是一系列10分钟以内的以问题为讨论核心的小课堂视频资源和动画演示资源,是课程涉及的重点和难点,能以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利于学生掌握。
5.元器件参数确定和电子作品制作板块提供学生另一个互动的内容,这一内容与课程实践经验有关,如何确定电路参数一直是学生学习模电技术的一个难点,而学生在做电子产品小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经验,也是学生喜欢讨论的话题,板块以基本功能电路为单元,学生也可以上传自己需要与伙伴讨论确定参数的具体电路;讨论为爱好者提供经验交流的平台。
(三)利用QQ平台实现模拟电子课程资源的泛在学习
泛在学习的泛在之一就是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任何终端的智能工具来学习,在各种无线通信网遍布的情况下,可借助的工具包括智能手机,带WLAN功能的液晶电视,能WIFI上网的PSP游戏机,笔记本等,而最普及的学生随身携带的通常是手机、笔记本等,目前的智能手机安装个性化的学习工具集也很多,较为广大学生所熟识和应用的是QQ软件,它用户量多,功能强大。
1.QQ软件功能简介
QQ软件界面简捷,操作简单,相当多的人只是用于在线聊天,很少用于个性化的学习和资源管理,其实QQ具有支持学习和资源共享的强大功能,归结起来与学习知识管理有关联的功能主要包括用于存储资源的QQ个人和群空间,QQ邮箱;用于讨论的QQ好友聊天和群聊天,QQ讨论组;用于跟踪问题动态的QQ微博;用于存储网页的QQ书签;用于支持新媒体的QQ网络电视,QQ视音频通话,QQ播客等。
2.运用QQ平台模拟电子资源架构
首先老师和学生每人有一个QQ账号,并共同创建一个模拟电子课程学习QQ群,老师与学生都是QQ群里的成员,同时学生可以随时访问老师个人的QQ空间并可转载其认为有用的内容,体现泛在学习的随时随地的易获取性。
图2模拟电子课程资源建构框架图中,体现知识单元间的相关性,并可以链接到对应的传统知识板块中,所有的资源放置在老师的QQ个人空间内,由老师根据需要随时更新,并接受学生的评论。而资源框图中椭圆外部的资源板块放在QQ群空间,所有的资源学生可以按需要收藏到自己空间,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概念辨析资源放在群空间里,由有疑问的学生拿出来到群聊天或建立QQ讨论组来进行讨论,讨论的进度,讨论是否达到共识等相关信息都可在发起讨论者的微博中进行关注,学生也可以把碰到的资源里边没有的概念拿来跟同学进行辨析,进而对该资源板块进行更新补充。
微格课堂小视频和知识元flash动画演示板块放于QQ群空间,是老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模拟电子课程知识的重难点制作的易于学生理解和获得感性认识的直观小影片,强调微格化以适应泛在学习的特点,学生可以从针对性板块资料中很快获取想要了解的内容,并可以进行评论和讨论,也可以把自己认为好的小视频上传到空间以更新补充共享。
元器件参数确定板块和电子作品制作板块主要为模拟电子课程的实践性和工程性而设置,是突破理论到实践,图纸转变成实物的关键平台,平台资源存储在QQ群空间,保存有以往学生碰到的参数确定的问题和学生所作的典型作品图片资料,作品制作的心得体会,并提供作品制作过程交流平台。
相关网站链接板块可通过QQ书签功能得以实现,这里收藏一些有关模拟电子课程知识,作品制作等相关的优秀网站,不管学生在哪登陆QQ都可随时随地使用收藏的网址,避免用IE浏览器收藏网址后在其他电脑不能使用的情况。学生在使用以上资源时在QQ平台里可获得非常多的支持,如聊天功能,讨论组功能,播客微博功能,视音频功能等,体现泛在学习环境的情境性,学生如同在真实情境中一样,做到无缝切换,使学习者不易觉察。
2003年国外教育研究者开始着手研究泛在计算影响下的泛在学习,2008年泛在学习成为我国重点而广泛研究的课题,到目前,理论研究已比较成熟,而为泛在学习方(下转第143页)(上接第128页)式建构的针对性强的课程资源框架模式却严重滞后,2012年起国家重点提倡和资助精品课程资源共享项目建设也是在泛在学习模式下探索的资源建构模式方向。因此,探索泛在学习理念下模拟电了课程的资源构建模式,也是对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一个实践转化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潘基鑫,雷要曾,程璐璐.泛在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2(2)
[2]陈敏,余胜泉,杨现民.泛在学习的内容个性化推荐模型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1(6)
[3]李士强,孙红光.泛在学习理论下QQ学习工具集的应用探究[J].教育技术,2011(6)
[4胡艺文,杜超,陈绍东.泛在学习中的教学系统设计:后现代主义视域[J].教育技术,2011(6)
【基金项目】2013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447)
【作者简介】李素玲(1975- ),女,南宁学院机电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与研究。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