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策略探究

2014-04-03 20:18蒙飚邵丹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组织管理技能竞赛高职

蒙飚+邵丹

【摘 要】阐述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作用和意义,分析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 技能竞赛 组织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26-02

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赛项达36项,内容覆盖制造、汽车、电子、信息、食品和化工等18个大类。随着全国各级各类学生技能竞赛举办的规模扩大,各高校开始重视建立和完善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组织管理制度,这对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作用和意义

举办和参加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具有以下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一)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全国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赛项和赛题设置,更加注重融入专业学科前沿知识、行业先进技术、企业职业元素等内容,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职业态度和创新意识。因此,学生技能竞赛可促使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等,充分结合产业发展引入企业真实案例,采用和实施“项目”、“一体化”、“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

(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学生技能竞赛的开展,可促使高职院校完善技能竞赛相关体系和制度,激发竞赛组织指导教师团队积极性并开设相关课程和训练项目,让学生通过赛前培训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在知识水平、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等各方面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三)促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按照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开展学生技能竞赛,必须配备与之对应的高性能、高规格的实训设备和软件。因此,在充分调研专业发展需求和竞赛设备要求的基础上,学校需要结合行业先进技术和企业实际生产要求,补充和完善实训条件,不断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四)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推动教师参与学生技能竞赛的指导工作,有助于教师根据竞赛赛题涉及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行业前沿动态,并且不断学习和丰富相关技术,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指导学生进行比赛训练,在提升学生竞赛能力的同时也使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得以提高。

(五)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职业教育是“就业导向”的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合企业的需要。学生技能竞赛能够展示学校办学的质量,展示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展示学生专业和职业能力的水平,因此,人才的培养必须紧密结合企业。作为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技能竞赛更应该深入企业,与企业充分开展合作,利用企业专家、企业设备、企业环境,共同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条件建设等工作,校企双方共同打造高水平的技能竞赛指导教师团队,提高学生的训练质量并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二、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目前,高职学生技能竞赛规模不断扩大,竞赛项目逐年增多,举办的比赛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和院系等各个级别,主办或承办方包含政府、院校和行业协会等各级组织,同时各类技能竞赛的制度得以初步确立,竞赛内容丰富多彩,社会影响逐步加深,对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技能竞赛的深入开展,技能竞赛在设计、组织、实施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现实问题:

第一,竞赛配套制度不完善。以落户天津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为例,虽然从2008年至2013年,教育部逐步完善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和《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章制度汇编》等制度,但是对赛项的选定方法、报名的选拔机制、专家和裁判的选聘标准等方面还需要进行补充和完善。

第二,竞赛参赛方过于功利化。竞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途径之一,部分参赛院校过于看重竞赛成绩,把成绩当做办学的特色和招生的亮点,为了竞赛而竞赛,脱离了正常教学而去追求竞赛的成绩,在竞赛中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和各种资源,这种应试化的竞赛组织方式对学生的培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三,竞赛组织赞助方商业化。某些赞助方把技能竞赛单纯看成一种商机,由于竞赛主办方对大赛的经费投入有限,因此承办方必须去拉赞助,由赞助方提供参赛设备。赞助方往往指定要求各院校自行购买设备,部分比赛项目更是根据赞助方提供的规定设备设置赛项题目,脱离了参赛院校的专业发展方向,违背了竞赛设立的初衷。

第四,竞赛项目设置不合理。竞赛项目应反映行业先进技术,但是过于追求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往往脱离了实际的教学和生产过程,很多情况下设置了一个新的赛项,绝大多数参赛院校根本没有用过该技术也没有见过该设备,造成竞赛和实际教学的脱节,参赛院校被迫进行应试化竞赛。

第五,竞赛赛项设置不稳定且题目公布时间过迟。部分赛项每年都在变化,往往今年有但第二年又不开设了,造成今年购买的设备明年就不能使用了,资金的反复投入和设备资源的浪费非常严重。另外,虽然发布了赛项名称,但是很多赛项的具体竞赛规程发布很迟,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为例,通常每年3月底才公布技术文件,5月份就要参加省区级选拔赛,然后6月份参加全国比赛,按照专家的说法,该赛项的机器人如让本科的学生制作都需半年才能完成,何况高职的学生短短两个月很难完成,除非提前透题或者由多位教师和学生一起昼夜不停地做才可能完成。

第六,竞赛标准和监督环节不完善。某些赛项存在竞赛标准不明确或者不透明,并且存在竞赛的主办方或者承办方组队直接参赛,造成竞赛过程中的监督存在严重漏洞,如赛题提前透露、裁判选聘不公开、设备选用不公正等问题,这些制度的不完善不利于学生技能竞赛的良性发展。endprint

三、加强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参赛院校应在当前的条件下建立学院自身的竞赛管理制度,推动专业的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技能竞赛组织水平的提高。

(一)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制度。技能竞赛的制度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组织机构,组建校内“双师型”教师和校外兼职专家相结合的竞赛指导教师团队,落实竞赛经费来源及保障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和奖励制度。同时,完善学生技能竞赛的赛前、赛中、赛后各项工作的实施流程和责任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学生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把赛项成果应用到教学改革中,有效推进技能竞赛项目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相结,竞赛涉及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技能都应该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有所涵盖,充分结合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和项目,完善课程实践项目,并研究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同时,不断完善实训条件,建设和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满足开展实践教学和技能竞赛项目的需要。

(三)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竞赛参赛项目遴选机制。由于当前各级各类学生技能竞赛项目繁多,专业涉及的赛项多达十余项,因此作为参赛院校,应根据学校所处地域特点和专业特色,有选择地参加适合专业自身发展的赛项。完善专业参赛项目遴选机制,根据专业定位目标、发展规划、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等指标,设置权重进行评比,最终确定参赛赛项。

(四)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和学生参赛选拔机制。学生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技能竞赛的训练必须日常化,千万不能搞突击式训练。为此,应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常规化训练机制,充分构建正式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课内实训项目和课外训练项目相结合、分项训练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相结合的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学生技术协会的作用,通过系部层面和学院层面的竞赛选拔,最后选出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作为参赛候选人。图1所示为学生参赛选拔机制体系图。

图1 学生参赛选拔机制体系图

(五)建立完善的教师培养机制和“师带徒”传承机制。能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参赛队伍,背后必有一支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因此应完善委外培训、技能攻关、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教师培养机制,切实增强教师团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完善“师带徒”传承机制,不仅仅是老师带学生的“师带徒”,还应包含“老资格”教师带“中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师带徒”机制,避免每一届参赛团队的重复培养,提高优秀学生参赛队伍的培养效率。

总之,应以组织参加学生技能竞赛为契机,充分建立和完善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组织管理制度,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完善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和师资培养机制,建立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和选拔机制。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能让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勇,王谦.高职院校技能竞赛运行机制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2(2)

[2]刘广武.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

[3]雷文彬.职业技能竞赛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6)

[4]万玉文.对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的思考[J].广西轻工业,2011(7)

【基金项目】2013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334)

【作者简介】蒙 飚(1981- ),男,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邵 丹(1982- ),女,四川西昌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

(责编 黎 原)endprint

三、加强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参赛院校应在当前的条件下建立学院自身的竞赛管理制度,推动专业的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技能竞赛组织水平的提高。

(一)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制度。技能竞赛的制度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组织机构,组建校内“双师型”教师和校外兼职专家相结合的竞赛指导教师团队,落实竞赛经费来源及保障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和奖励制度。同时,完善学生技能竞赛的赛前、赛中、赛后各项工作的实施流程和责任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学生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把赛项成果应用到教学改革中,有效推进技能竞赛项目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相结,竞赛涉及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技能都应该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有所涵盖,充分结合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和项目,完善课程实践项目,并研究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同时,不断完善实训条件,建设和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满足开展实践教学和技能竞赛项目的需要。

(三)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竞赛参赛项目遴选机制。由于当前各级各类学生技能竞赛项目繁多,专业涉及的赛项多达十余项,因此作为参赛院校,应根据学校所处地域特点和专业特色,有选择地参加适合专业自身发展的赛项。完善专业参赛项目遴选机制,根据专业定位目标、发展规划、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等指标,设置权重进行评比,最终确定参赛赛项。

(四)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和学生参赛选拔机制。学生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技能竞赛的训练必须日常化,千万不能搞突击式训练。为此,应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常规化训练机制,充分构建正式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课内实训项目和课外训练项目相结合、分项训练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相结合的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学生技术协会的作用,通过系部层面和学院层面的竞赛选拔,最后选出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作为参赛候选人。图1所示为学生参赛选拔机制体系图。

图1 学生参赛选拔机制体系图

(五)建立完善的教师培养机制和“师带徒”传承机制。能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参赛队伍,背后必有一支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因此应完善委外培训、技能攻关、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教师培养机制,切实增强教师团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完善“师带徒”传承机制,不仅仅是老师带学生的“师带徒”,还应包含“老资格”教师带“中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师带徒”机制,避免每一届参赛团队的重复培养,提高优秀学生参赛队伍的培养效率。

总之,应以组织参加学生技能竞赛为契机,充分建立和完善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组织管理制度,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完善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和师资培养机制,建立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和选拔机制。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能让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勇,王谦.高职院校技能竞赛运行机制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2(2)

[2]刘广武.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

[3]雷文彬.职业技能竞赛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6)

[4]万玉文.对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的思考[J].广西轻工业,2011(7)

【基金项目】2013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334)

【作者简介】蒙 飚(1981- ),男,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邵 丹(1982- ),女,四川西昌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

(责编 黎 原)endprint

三、加强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高职学生技能竞赛存在的问题,参赛院校应在当前的条件下建立学院自身的竞赛管理制度,推动专业的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技能竞赛组织水平的提高。

(一)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竞赛组织管理制度。技能竞赛的制度建设必须充分考虑组织机构,组建校内“双师型”教师和校外兼职专家相结合的竞赛指导教师团队,落实竞赛经费来源及保障机制,完善激励政策和奖励制度。同时,完善学生技能竞赛的赛前、赛中、赛后各项工作的实施流程和责任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学生技能竞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把赛项成果应用到教学改革中,有效推进技能竞赛项目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相结,竞赛涉及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关键技能都应该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有所涵盖,充分结合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和项目,完善课程实践项目,并研究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同时,不断完善实训条件,建设和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满足开展实践教学和技能竞赛项目的需要。

(三)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竞赛参赛项目遴选机制。由于当前各级各类学生技能竞赛项目繁多,专业涉及的赛项多达十余项,因此作为参赛院校,应根据学校所处地域特点和专业特色,有选择地参加适合专业自身发展的赛项。完善专业参赛项目遴选机制,根据专业定位目标、发展规划、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等指标,设置权重进行评比,最终确定参赛赛项。

(四)建立完善的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和学生参赛选拔机制。学生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技能竞赛的训练必须日常化,千万不能搞突击式训练。为此,应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常规化训练机制,充分构建正式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课内实训项目和课外训练项目相结合、分项训练项目和综合训练项目相结合的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和学生技术协会的作用,通过系部层面和学院层面的竞赛选拔,最后选出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作为参赛候选人。图1所示为学生参赛选拔机制体系图。

图1 学生参赛选拔机制体系图

(五)建立完善的教师培养机制和“师带徒”传承机制。能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参赛队伍,背后必有一支优秀的指导教师团队,因此应完善委外培训、技能攻关、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教师培养机制,切实增强教师团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完善“师带徒”传承机制,不仅仅是老师带学生的“师带徒”,还应包含“老资格”教师带“中青年”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的“师带徒”机制,避免每一届参赛团队的重复培养,提高优秀学生参赛队伍的培养效率。

总之,应以组织参加学生技能竞赛为契机,充分建立和完善高职学生技能竞赛的组织管理制度,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完善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和师资培养机制,建立学生技能训练体系和选拔机制。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能让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晓勇,王谦.高职院校技能竞赛运行机制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2(2)

[2]刘广武.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

[3]雷文彬.职业技能竞赛促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6)

[4]万玉文.对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的思考[J].广西轻工业,2011(7)

【基金项目】2013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334)

【作者简介】蒙 飚(1981- ),男,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邵 丹(1982- ),女,四川西昌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

(责编 黎 原)endprint

猜你喜欢
组织管理技能竞赛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周口市人工影响天气组织与管理机制建设现状与经验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创客+竞赛”视野下中职《电子线路》实验设计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分组合作教学在数控铣床实训中的应用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浅析高校英语专业考试组织管理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