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红
摘要 详细介绍了周口市人工影响天气组织与管理的发展现状,在总结分析人工影响天气组织管理工作经验体会的同时,针对当前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建立合理的人影工作运行组织与管理模式。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组织管理;发展现状;经验;河南周口
中图分类号 P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0-0236-01
2002年3月,我国颁布《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提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要按照作业规模和影响范围,在作业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由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实施和指导管理。自此,全国各地开始积极探索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运行组织与管理模式,从而促进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健康发展,对地区防灾减灾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周口市人工影响天气组织与管理现状
周口市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粮、棉产量均居全省第一,素有“豫东粮仓”之美誉。该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干旱是其主要气象灾害,常对农民增产增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此,周口市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1994年,周口市政府出资50万元购买了37高炮10架;1996年,周口8个县(市)政府投资135万元购买高炮27架;2014年,8个县(市)政府投资55万元购买BFJZ4-1Q全自动火箭发射架12部。目前,全市拥有作业高炮20门、火箭发射装置18套、雨滴谱激光仪5台、“两库二室一台”标准化固定炮站16个,建成了反应迅速、功能先进、联动高效的全市人工增雨作业网[1-2]。
1.1 组织机构管理
1996年12月5日,周口地区行政公署印发《关于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市)都成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并以气象部门为依托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做到编制、人员、经费“三落实”,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目前,市、县2级分别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制定工作规则,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全市共核定地方人影编制机构9个,人员编制90名,人员和工作经费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3-4]。
1.2 作业人员培训管理
高射炮、高频对讲机、火箭发射架、炮弹、专线电话等设备是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设施,必须要由专业作业人员进行操作。近年来,周口市人影办针对作业人员情况,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加强人影作业人员全员培训学习,重点对人影政策法规、人影作业基本业务知识、人影安全管理规定以及高炮火箭操作流程及维护等知识进行培训,增强作业操作熟练程度,提高作业技术水平,强化作业安全意识,逐步建立了一支由30名作业指挥人员和107名作业操作人员组成的“拉得出、冲得上、打得响”的高素质人影作业队伍。
1.3 工作制度管理
市、县人影办进一步完善人影作业装备、作业人员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人影各项安全措施和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坚持高炮、火箭维护保养年检等人影制度;组织学习落实各项制度,并上墙,逐级签订人影安全责任书,加强作业公示、空域申请、弹药储运、转场交通、作业安全等重要环节的管理监督检查。多年来,周口市逐步建立了责任明确、操作规范、制度严格、措施到位的人影管理体系,确保人影工作规范、安全、科学、高效地顺利开展。
2 周口市人工影响天气组织管理工作的经验
2.1 健全人影作业队伍管理是基础
目前,周口市中级职称13人,仅占人影作业人员总数的10%,无职称人员偏多;作业人员平均年龄42岁,50岁以上的接近20人,人员年龄老化;作业人员本科以下学历103人,占总数的75%,低学历现象严重,难以胜任当前开展的科技含量较高的业务,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人影事业的发展。因此,要加强培训,提升地方编制人员综合素质;要充分发挥市、县人影地方机构和编制已落实的优势,尽快建立地方编制人员和气象编制人员之间的科学流通和使用机制;建立健全地方编制人员职称晋升渠道,分级、分类设置人影业务、管理岗位,最大限度调动地方编制人员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周口市作业队伍管理试点工作科学持续发展。
2.2 规范人影工作制度管理是保障
地方政府领导要充分重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资金、人员、技术方面给予支持。其次,人影部门在作业人员招聘过程中,应选用综合素质高的作业人员,然后聘请专业教师,对其进行集中培训,确保人员培训率100%,持证上岗率100%。加强人影工作日常考核管理,内容包括作业点基础设施建设、作业实施情况、人员管理等,采用日常考察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结果进行奖惩。健全市、县、站点3级人影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重点环节的日常管理和监管,抓好人影装备、弹药采购、储存、运输安全工作,确保人影事业健康发展。
3 参考文献
[1] 李桂梅.人工影响天气的组织与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14(6):43-44.
[2] 周国强,董保华.我国综合减灾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探讨[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1(2):86-89.
[3] 邵洋,刘伟,孟旭,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研发和应用进展[J].干旱气象,2014(4):649-658.
[4] 袁野,杨光,李爱华,等.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管理与作业指挥系统设计与开发[J].气象,2011(11):1459-1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