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4-04-03 14:33王方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广西

王方

【摘 要】基于广西L县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分析广西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为国家课程开设标准在广西的全面落实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广西 义务教育 课程设置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14-03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同时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校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全面、教学资源配备是否充足、教学评价是否科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然而课程设置标准总是在打折的过程中实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本文基于广西L县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为国家课程开设标准在广西的全面落实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在对L县的调研中共访谈教师153人,发放教师调查问卷153份,访谈学生155人,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55份,访谈管理人员101人,发放学校管理人员调查问卷101份。本文中所涉及的数据是本次调研后统计分析所得出的真实数据,希望可以为接下来的课程设置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课程开不齐,规定课时开不足

在L县调研过程中发现,国家新课标所规定的课程基本上能开齐,但是课时不足。有些课程即使能正常开设,但大部分副科都是由语文、数学等主科教师去兼任上课,质量无法保证。调查显示,60.3%的受调查教师认为他们所在学校开齐了国家规定的课程,课时基本开足;有25.3%的教师认为他们所在学校已开齐课程但课时不足,14.4%的教师认为课程能开齐,课时能开足但有些课没有教师上。

(二)课程设置观念滞后,对新课标重视不够

一些领导对小学开设英语课在认识有偏差、重视不够。特别是在特岗教师招聘时对初中的史地生、音体美教师和小学英语教师招聘的数量方面考虑得不够充分。这导致学科教师的失衡,间接导致一些课程无教师上课。除此之外,由于课程设置问题对自己的影响不是很大,有些校长对英语,音体美、地方课程等能否开设、能否正常上课不甚关心。只是一味地重视传统的语文和数学科目。

而对于语文、数学教师来说,他们认为考试主要考语数两个学科,对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课时开的也很足。为了提高学生这两科的成绩也会坦然地侵占音体美、英语、地方课程等科目的课时。而这些学科的教师也是心领神会地把课时让给主科。对教师的调查显示,有 42.5%的受调查教师认为他们偶尔占用其他课程上课,从不占用其他课程上课的教师为54.9%,只有2.6%的受调查教师认为他们经常占用其他课程上课。有31.4%的教师认为他们的课程偶尔被其他课程占用,从不占用其他课程的教师为67.3%,只有1.3%的教师认为他们的课程经常被其他课程占用。对学生的调查发现,超过50%的受调查学生认为他们的课偶尔被其他课占用,该比例为52.0%,认为从未被占用的占38.5%,认为经常被占用的占9.5%。而笔者认为学生对问卷的填写还是在受学校影响的情况下做出的保守回答。

在对问卷的分析中还发现,教师对新课标认识明显不足、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根据对153名教师的调查显示。55.8%教师认为他们对国家课程标准的了解程度为一般,15.9%的教师不了解,非常不了解的教师占2.0%,即认为“不了解”和“很不了解”的教师共占17.9%;而认为“非常了解”的占2.6%,认为“比较了解”占23.8%,即认为“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教师共占26.4%。

(三)学科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课程开设的物质资源缺乏、利用不当

1.学校人力资源配置不可理体现在:大部分学校语文数学教师超编,而其他学科几乎没有专业教师。具体表现为:农村初中历史、地理、生物、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小学英语教师匮乏;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几乎没有。这些课程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根据对153名教师的调查显示,每周教师兼课的课时数在5节及以上的教师有75名,占受调查对象的49.3%,即近50%的教师每周兼课5节课甚至更多。没有兼课现象的教师有41名,占受调查对象的27.0%,即73%的受调查教师都有兼课现象。由于音体美等课程都是由非专业教师兼任,课堂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很多小学甚至存在包班制或复式班的情况,比如L县X镇共有16所小学,因规模小,在117个教学班中就有28个班是包班教学。教师成了“全能”教师,而教师能力有限,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的质量。

2.学科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还体现在想要的教师招不到、进不来,不需要的教师有时候会被塞进来。学校没有招聘、解聘教师的自主权也是学校缺乏需要学科教师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由于条件限制,许多愿意留在农村小学的人才进不了高等师范院校,而进入高等师范师范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不愿意到农村小学教学,而在大城市又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最后造成一种假性失业状态,造成了教师资源的浪费。

3.在课程设置物质资源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乡村学校缺乏教学设备和器材,有些学校虽然有但是已经非常陈旧。这严重影响了课程开设质量。除此之外,有设备的学校缺乏专业的维修和管理人员,损坏之后报修无门。同时农村小学没有科学功能室,导致科学课无法开设。调查中发现,虽然有些学校的教室已安装了电多功能电视、音频播放设备等电教资源,部分学校还有远程教学设备,但是在调研过程中得知,这些资源都很少使用,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四)评价机制影响课程设置,教学任务限制正常课时

1.对主客体的评价机制不完善直接影响课程设置不合理。主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取决于其所教学生考试分数,学校的教学水平取决于升学率的高低。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下,主课教师一定要求增加本学科的课时,学校难免在课程设置上有侧重的偏向一些主要学科。这样的结果是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只注重所谓的主科学习,而忽视德育、美育、体育等方面的提高。同时学校对不同学科教师的课程重视度不同,也打击了那些副科、闲科教师的积极性。评价机制可以说直接引导了学校的师资配备,也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形成了错误的导向,由此课程设置也将难以趋向合理。受调查教师(153人)中觉得当前要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最大的困难排在第一位的是师资问题,占69.3%,排在第二位的是社会认识问题,占43.8%,排在第三位的是考试评价问题。endprint

在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方面比较单一,导致学生一条腿走路。教师认为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语文数学等主科考得好就可以进入重点学校。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选择性的去学习,导致了学生的偏科现象以及对音体美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轻视。中考指挥棒对学生的影响更是明显。毕业班的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占用音体美以及信息、地方等课程的课时的现象比比皆是。大部分学校,到了期末期中考试的时候,只学习语文数学课程,其他课程几乎全部被忽视。如此学生将难以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2.教学任务的硬规定导致课时的随意增减。调研中许多教师反映,语、数教材加上音乐、美体和地方特色课程以及校本课程,教材内容太多,而规定的课时不够,学校会选择增加语文、数学科的课时,而减少用音体美、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等学科课时。调查小组于是开始考虑,为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而开开设是否合理?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是,绝大多数受调查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各门课程的课时安排是合理(含基本合理)的,占74.5%,只有7.9%的教师认为课时安排不合理。其中认为课时安排很合适的占12.4%,认为基本合理的占62.1%,认为一般的占17.6%,认为不合理的占5.9%,认为合不合理的占2.0%。这些数据说明,在一些学校新课标的规定未必是适合学校自身需要的,新课标应该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调整。

二、相应对策及建议

以上诸多问题的存在,限制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开设和保障,对于如何解决以上问题,调查小组经过分析和讨论后,针对这些问题总结出如下建议:

(一)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国家新课标所规定的课程是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基本保证。所以学校应该在本校既有的资源下,进行有效的整合,首先保证应开设课程的正常开设。在以后资源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开足课时。学校不可以以缺乏资源为借口只开设所谓的主科,而忽略音体美等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二)更新课程设置观念,重视新课标的作用

1.教育行政领导应该更新认识,重视课程设置。加强督导检查,督促学校落实课程规划。建议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开设课程情况的督导检查(或质量监控),及时通报督导情况。对情节严重的应约谈校长和学校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并限期整改。同时,在特岗教师的招聘上,要有针对性,对缺乏的学科教室,提供更多优惠措施,鼓励引导他们到急需他们的学校去服务。

2.校长在成长过程中要加强自我学习,增强自己的课程设置重要性的意识。在办学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校已有资源做到最优化利用,同时想法吸引校外的资源为我所用,保证课程合理设置。

3.教师应熟悉国家的新课标,对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律要烂熟于心。在工作中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学会在上课的过程中增加课堂容量;有意识的培养自己教学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把好的兴趣爱好运用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上面。暂时缓解一些音体美、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欠缺的现象。

(三)合理配置教育人力、物质资源,保证课程的正常开设

1.完善教师招聘和解聘制度,优化师资学科结构。师范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培养教师,学校可以根据需求对口招聘。由学校按照空编数量和学科教师缺额情况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招聘计划。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学校提出的计划进行汇总,编制和公布招聘总计划(统一公布各学校招聘人数、学科和条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新聘教师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培养一专多能、素质过硬、思想素质高,能够长期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不要最优秀,但是可以很好地教授小学课程。这样就要求师范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模式做出相应的改变来承担这项任务。同时对在校富余教师进行专门的转岗培训。建议自治区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全区中小学各学科教师余缺情况、自然减员情况和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发展预测,调整师范院校专业设置,加大紧缺学科(专业)招生数量(当务之急是史地生、音体美和小学英语等专业),为义务教育提供适合的师资来源。

2.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资源筹集渠道,完善和更新教学设备。促进学校功能教室的增加,学校教学设备和器材的完善,以及学校活动场地的扩大。这样才可以保证学校有必要的硬件来开设相关的课程。在教学设备管理方面,需要培养一批专门的教育设备和器材维修人才,同时还要建立一种完善的保修渠道和制度。在办学方面不能仅仅只是依靠政府,同时需要依靠社会各界人士帮助和支持。例如,可以借办校庆的机遇,邀请本校毕业的杰出校友,这些杰出校友往往有许多的资源。在办校庆的过程中,他们能给予学校很大的捐助,不仅捐助资金,还为学校置办校车,设置各类奖助学金,帮助学校办学。

(四)完善对师生和学校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课程设置合理化

1.发挥好考试指挥棒的作用。适当增加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科目的考试。增强相关领导和教师对这些课程的认识,端正他们对待这些科目的态度,从而不会随意应付这些课程的设置,也不会随意减少或者占用这些“弱势群体”的课程。从而可以促进这些课程开齐、课时开足。

2.扩大课堂容量完成规定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尽量压缩精简课程内容,保证课程开齐,务必要求足够的课时来保证教学质量,而实际情况是教材内容比较繁冗,重点知识点不突出,那么在教材的编排上就需要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压缩精简教材内容。同时在现行条件下,教师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效增加自己的课堂容量。

3.建立完善的学校、教师、学生评价系统。在学校的评估上面要立足学校的长远发展,不能只看当前升学率,应着眼于学校的未来,不能只用升学率说话,要树立一种社会形象,注重内涵发展;在教师评价体系上要关注教师的发展,单靠学生分数说话的评价体系并不科学,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纵向成长也可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学生的发展是学校的中心目标,分数不高成绩不好就不一定是差生,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需求,关注学生的特长发展,合理引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嘉毅,赵志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0(11)

[2]武丽娜,文军萍.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现状及对策[J].教育实践研究,2011(9)

【作者简介】王 方,男,广西师范学院 2012级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曾 颖, 女,广西师范学院 2012级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广西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