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艳 凤
(渤海大学 学报编辑部, 辽宁 锦州 121013)
张静如教授与中国社会史研究
郑 艳 凤
(渤海大学 学报编辑部, 辽宁 锦州 121013)
分析了张静如教授在中共党史及中国社会史研究方面的主要成就,认为其指出的中共历史研究中存在的“浅、窄、粗”问题是符合实际的,其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历史研究的观点是切实可行的。张静如教授的社会史理论观点对中共历史和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张静如; 社会史; 对象; 中共历史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学研究在经过了30年的停滞后开始复兴,一时间,包括社会史在内的许多问题引起了研究者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也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社会史研究中,高校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占有很大的比重,张静如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张静如先生是中共历史学家而不是社会史学家。因此,他关于社会史的阐述,必然会和中共历史、中国革命史联系起来。他对社会史的研究和阐述,初衷是为了深化中共历史、中国革命史研究。张静如先生曾经说过:“大概从1984年起,我开始注意研究社会,认定必须以整个社会的演化研究为基础探讨中国革命问题。我曾多次在学术报告中讲到过自己的想法,并具体分析过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的变迁。”[1]429在张静如先生集中论述社会史的几篇文章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和革命》一文开篇就说:在以往的研究中,“对社会整体的研究,并据此分析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则没有足够注意。”[1]419在另一篇《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的文章中,他又提出:“我深感,要深化党史研究,太需要借助社会史的研究了。”[1]563
张静如先生为什么提出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历史研究呢?这是和中共历史研究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的。
中共历史研究处在一个很特殊的地位。一方面,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检视社会各个学科,其他学科受党和政府重视的程度,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外,都不如中共历史学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历史的研究人员数量较多,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厚。虽然近几年来,由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兴起,以及中共历史课程在高校开设的锐减,从事中共历史研究的人员减少,研究成果的数量也有所萎缩,但是总的情况还是好的。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中共历史研究受文献资料开放程度限制、受政治影响、受研究者自身素质的影响,成果的质量参差不齐、总体质量不高。存在着诸如创新性不够、研究成果重复、研究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张静如先生在文章中将这些问题归纳为“浅” “窄” “粗”,并具体解释为:“浅者,研究中叙述多,分析少,理论性弱。”“窄者,研究领域小,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粗者,分析不细致,用材不讲究。”[2]780-781这些问题,有的是历史延续下来的,有的是最近一些年出现的;有的是诸多学科共有的,有的是中共历史学科特有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研究者特别是老一辈专家学者在各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作为中共历史学家,张静如先生为解决中共历史研究中的“浅、窄、粗”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措施,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他在《张静如文集》自序中总结自己的学术活动时说:“在有关中共历史研究方面,我提出的新的并在学界产生较大影响的主张有四点: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应属于历史学科;二是以现当代中国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历史研究;三是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角度研究中共历史;四是倡导研究中共历史学理论和方法。”[3]
张静如先生这四点主张,为深化中共历史研究指出了新的路径、提出了新的方法。其中,以现当代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历史研究的观点,受到了中共历史学界许多研究者,特别是中青年研究者的响应,出现了不少成果。这些成果或侧重对现当代社会问题的探索,或侧重如何以社会史为基础重新审视中共历史成果,开辟了中共历史研究的新视域。
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史中的一些基本问题还存在着争议,观点并不统一。要实现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历史研究,就必须对社会史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阐释。在这个问题上,张静如先生的论述有两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地方:①对社会史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作了阐述;②对如何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历史研究作了说明。
对于社会史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各国的学者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看法。郭德宏教授、朱汉国教授、常建华教授等相关学者都对此进行过分析归纳。 笔者看来,关于社会史研究对象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社会史对象是研究社会整体的全过程;另一种观点是研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以外的微观社会。当然,在研究微观社会的观点中,还有各种不同的具体观点。
正如大家都承认的,陈旭麓、张静如两位先生是国内认为社会史的对象是社会整体全过程观点的代表人物。陈旭麓先生认为:“真正能够反映一个过去了的时代全部面貌的应该是通史,而通史总是社会史。”[4]张静如先生认为:“社会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历史学中层次最高的部分,是立于各类专史之上的学科。” “社会史的对象,应该是社会整体发展的全过程,其研究范围极其广泛。”[1]561在这个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研究社会,必须考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考察社会组织、社会阶级和阶层、社会关系、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等等。总之,研究社会,就要研究物质的和精神的社会生活诸方面。所以,研究社会史,也就是研究社会生活诸方面之史的演化和变革。”[1]561
上述观点受到了一些批评。例如,有学者认为:“如果真的按照这种设想去编写社会史的话,那么,将完全失却社会史的本来特征。”[5]笔者认同张静如先生的观点。①要说到社会,就不能不说到经济、政治、文化。这不仅仅因为社会的其他方面要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还因为经济、政治、文化本身就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部分。②与此相联系,如果社会史抛却了经济、政治、文化这些最重要的部分,那么社会史的内容必然会缩减,社会史研究的社会必然是残缺的。虽然研究社会的全部历史难度较大,但是这并不影响对社会史研究对象的确定。
在阐述社会史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张静如先生对如何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历史研究提出了看法:“怎样为基础?并不是说把党史改为社会史,而是说党史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大的历史事件和有影响的人物的思想及实践,利用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的成果,从社会生活诸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形成某个重大历史现象的复杂的综合的原因,并描述其产生的影响在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反映。”[1]63为了做好这件事,张静如教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①以社会史为基础,不是说党史中的一切问题,都从社会生活诸领域进行分析。②以社会史为基础,也不是说对每个大的问题的分析,都要无遗漏地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而是应该根据某个问题和哪些领域关系密切,有重点地进行分析。③以社会史为基础,还可以体现大的变革在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反映,从而说明这种变革的深度和广度。④以社会史为基础,是为了深化党史研究,而不是叙述社会史本身,目的一定要明确。⑤以社会史为基础,自然要在党史研究中加进去一些过去所不用的材料,特别是一些统计材料、社会调查材料。⑥以社会史为基础,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1]565-568。这些论述,对于中共历史学界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静如先生不仅在理论上阐述了什么是社会史、什么是社会史的研究对象、如何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历史研究等问题,而且身体力行,对中国现当代社会史进行了研究,集中体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和革命》《1949—1956年中国社会的演化、变革与社会现代化》《〈变迁中的心态——五四时期社会心理变迁〉序》《〈近代中国社会演化与革命〉序》《〈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序》《〈构建与嬗变——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社会之变迁〉序》《1949—1956年中国社会的演化、变革与社会现代化》等文章,以及他主编的《中国现代社会史》《中国当代社会史》两套著作中。其中,《中国现代社会史》《中国当代社会史》两套书是张静如社会史理论观点的集中体现。
《中国现代社会史》上、下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是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两本书的基础上,经过修订而成。专家认为:“该书资料翔实、语言平实、分析透彻,从经济、政治、教育与文化、阶级与阶层、社会组织、家庭、社会习俗、社会意识等方面展现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张静如教授关于社会史的基本观点,是近年来社会史研究方面的又一部力作,相信该书的出版必定推进中国现代史和中国现代社会史的研究。”[6]
《中国当代社会史》5卷本是2011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该书出版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光明日报》发表的评论认为:“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状况,是迄今为止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一部著作。”[7]有学者指出:“从学术传承、学术传统的视角看,《中国当代社会史》一书是中国社会史研究开拓之作”,“《中国当代社会史》一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从整体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是宏观社会史编纂的一次有益尝试。”[8]
说这两部书反映张静如先生的社会史理论,是因为这两部书具有自身的特点。
(1) 从整体上论述中国现代社会史和中国当代社会史。这两套书的内容涉及到现代、当代从全局上多层次、多角度地全面展示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情况。这正是张静如教授所倡导的社会史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具体实践。
(2) 分析得当,资料详实。这两套书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学术功力,从整体上说来,书中观点正确,逻辑清晰,对现代中国和当代中国社会的阐述,都体现了作者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得出的结论是站得住脚的。例如,《中国现代社会史》上册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内阁成员中交通总长、农商总长47人的教育背景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历任农商、交通总长中有将近2/3的人接受过新式教育,将近1/2的人在国外留过学,接受过比较正规的资本主义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现代新知识,对于近代潮流有一定的了解。这种素质,对于经济主管官员来说是有益的。”[9]这种分析和结论是令人信服的。尤其是为了说明中国当代的社会变化,本书利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宏观和微观上来阐述中国当代社会的变化历程。利用的文献包括了经典作家的著作、档案资料、报刊杂志、传记、回忆录、研究著作,等等,有些资料是经过深入挖掘才得到的。这样,就将当代中国的各方面变化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对这些变化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3) 书中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新观点。例如,对社会心理的分析是张静如教授特别强调的问题。《中国现代社会史》和《中国当代社会史》这两套丛书体现了张静如先生的思路。这方面的内容是其他书中较少涉及的。这两套书各卷都分章分析了中国现当代历史各个时期的社会心理。例如,《中国现代社会史》第一卷中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心理、道德心理、宗教心理进行的详细分析。《中国当代社会史》第一卷在分析1949—1956年社会心理的分析时,分析了农民在这一时期的心理变化,提出了农民“求富”与“均平”的心理,发展个体经济与参加互助合作的心理,并对农民在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时参加合作社的心理原因进行分析;厘清了这一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从疑惧到兴奋、由恐慌到服从、最后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心理变化。这些分析对于深入研究中国现当代社会史起到很好的作用。
从现有的研究态势看,经过研究群体近30年的努力,张静如先生的倡议已经初见成效。中共历史学界出现了一批这样的成果,如郭学旺的《孙中山与中国社会变迁》《毛泽东与中国社会变迁》《邓小平与中国社会变迁》,在张静如先生学术观点影响下集中研究1949—1956年中国社会的著述,主要有于风政的《改造——1949—195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李立志著的《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师吉金著的《构建和嬗变——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社会之变迁(1949—1957)》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版的《中国当代社会史》第一卷,张静如先生总主编、庞松撰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一卷,程美东的《现代化之路——20世纪后20年中国现代化的历程》等著作,以及大量的文章。据我所知,还有许多人,尤其是青年研究者正在以张静如先生的观点为切入点,进行相关的研究。当然,从现有的成果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正如韩刚教授所说的:“如何以社会史为基础研究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应当说,在当时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现有的一些研究,或者偏向了纯粹社会史方面而游离于党史,或者只是在党史研究中引入一些社会史概念和统计数据。”[10]但是笔者相信,在以后的研究中,这方面的成果会越来越多,成果的质量会越来越高,成果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这也是张静如先生这位中共历史学家对社会史研究和中共历史研究的贡献。
[ 1 ] 张静如. 张静如文集:第2卷[M]. 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6.
[ 2 ] 张静如. 张静如文集:第3卷[M]. 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6.
[ 3 ] 张静如. 张静如文集:第1卷[M]. 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6:15.
[ 4 ] 陈旭麓文集:第2卷[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181.
[ 5 ] 中国现代史学会编.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M].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1998:4.
[ 6 ] 赵朝峰.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新硕果[J]. 中共党史研究, 2005(3):22.
[ 7 ] “专家研讨《中国当代社会史》”[N]. 光明日报, 2012-3-13.
[ 8 ] 曹小文. 自成一家的当代中国社会史研究——读张静如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社会史》[J].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2(5):109.
[ 9 ] 张静如,刘志强. 中国现代社会史:上册[M]. 卞杏英,主编.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4:8.
[10] 韩钢. 基础·视角·准绳——张静如对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的研究[C]∥王跃. 张静如学术与教育思想研究.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29.
【责任编辑:王立坤】
ProfessorZhangJingruandChineseSocialHistoryResearch
ZhengYanfe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Bohai University, Jjnzhou 121013, China)
The main achievements of Professor Zhang Jingru’s research on history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social history are analyzed.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problems he indicated of “shallow, narrow, rough” in the research of CPC history is realistic; and his viewpoint that taking social history as a basis for deepening the research of CPC history is feasible. Professor Zhang Jingru’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social history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esearch of CPC history and social history.
Zhang Jingru; social history; object; historical research o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2014-03-17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BDJ015)。
郑艳凤(1963-),女,辽宁沈阳人,渤海大学学报编审,硕士生导师。
2095-5464(2014)06-0803-04
K 092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