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兼顾”、“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2014-04-03 02:03刘锐
关键词:恩格斯城乡马克思

刘锐

(1.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2.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

“城乡兼顾”、“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实践

刘锐1,2

(1.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2.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

“城乡兼顾”、“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吸取苏联城乡发展的经验教训,依据中国的国情和发展状况而探索制订出的一系列城乡发展策略和政策。“城乡兼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初级阶段,“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城乡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城乡发展;城乡兼顾;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

城乡关系一直是马克思主义者所关注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城乡关系的发展过程及趋势:城乡浑然一体——城乡分离和对立——城乡融合,分析了城市和农村的功能与作用,提出了城乡融合的路径和措施。列宁、斯大林实践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发展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城乡发展的经验教训,依据中国的国情和发展状况,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制定了从“城乡兼顾”到“城乡统筹”再到“城乡一体化”的一系列城乡发展的策略和政策。回顾并分析这些策略和政策,对现阶段中国城乡关系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及其发展问题的研究

“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影响全局的环节。他们先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共产主义原理》、《论住宅问题》、《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论述了城乡问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生产方式演进为视角,分析了城乡关系的发展过程: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还没有分离,整个社会无城乡之别,城乡浑然一体。当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社会分工深化了,于是出现了城市,开始了城乡分离甚至对立的历史。这种分离和对立不是固化的,而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平衡、协调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工和私有制的消灭,城乡关系必然最终实现融合。

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城市发展对于扩大城乡差别的消极影响,“由于农业和工业的分离,由于大的生产中心的形成,而农村反而相对孤立化。”[1]但也实事求是地高度评价了城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城市是时代进步的产物;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标志;“城市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2];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经济效益;城市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利场所;城市及工业对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有带动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不但导致了农村居民的贫困、愚昧,还直接损害了农业这一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落后状态必将拖整个国民经济的后腿。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系统地阐述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劳动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农业,特别是食物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农业是社会分工和其他经济部门独立化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会重新在更高级的形态上实现融合,以致形成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两者的偏颇和缺点的新的统一体,这不仅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摆脱愚昧落后的要求,也是大工业发展的要求,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关于如何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提出了以下措施:一是废除私有制。二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三是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融合需要发展农业和改善乡村,而城市在农村进步中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四是统筹城乡产业,尤其是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要打破“工业只能布局于城市”的观点和现实。“要使这些被排挤出田野耕作的人不致没有工作,或不会被迫涌入城市,必须使他们就在农村中从事工业劳动”[3]。其次要加强城乡及其产业间的联系,“只有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紧密的联系,并适应这一要求使交通工具也扩充起来——同时这要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在其中受煎熬的那种与世隔绝的和愚昧无知的状态中挣脱出来。”[4]马克思、恩格斯还敏锐地看到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城乡关系的影响,认为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二)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发展思想被列宁、斯大林运用到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城乡分离的根源,社会分工是城乡分离的基本要因。列宁进一步认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城乡差别存在的原因,其发展就是一个个工业部门同农业分离,也就意味着工业人口增加,农业人口减少;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力不发达也是城乡差别存在的原因;在生产力发展到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实现同等富裕水平之前,城乡差别必然存在[5]。列宁、斯大林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注意到了城市的重要作用。列宁认为,“在所有现代国家甚至在俄国,城市的发展要比农村快得多,城市是经济、政治、生活的中心,城市是进步的主要动力。”[6]斯大林则认为,城乡对立消灭以后,“不仅大城市不会毁灭,并且还要出现新的大城市,它们是文化最发达的中心,它们不仅是大工业的中心,而且是农产品加工和一切食品工业部门强大发展的中心。这种情况将促进全国文化的繁荣,将使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7]

列宁也重视科技在城乡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列宁说随着科学进步,“我们必须让农民看到,电气化将把城乡连接起来,在电气化这种现代最高技术的基础上组织工业生产,就能消灭城乡间的悬殊现象,提高农村的文化水平,甚至消除穷乡僻壤那种落后、愚昧、粗野、贫困、疾病丛生的状态。”[8]

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交往理论,大力倡导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商品交换。他认为要改善农民的经济地位,满足农民的要求,必须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基于以上认识,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实行了新经济政策,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强制性征收农民过多粮食的错误,使农民有了更大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稳定和发展了农业生产。

苏联在斯大林时期,由于特别强调了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在计划中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导致了苏联的商品供应一直很紧张,农民不能从建设中看到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结合,这种僵化的“苏联模式”阻碍了苏联的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但是列宁、斯大林注重城市的带动作用以及关于发展商品经济、运用科技的力量等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发展思想重要的补充和完善,对中国城乡关系发展起着直接影响和指导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发展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发展的思想和实践,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的国情及时代特点,对城乡发展理论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城乡发展道路。

(一)城乡兼顾,平衡发展

1949年3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针对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后有可能会出现忽视农村的倾向,毛泽东同志就告诫全党:“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9]城乡兼顾,城市和农村、工人和农民、工业和农业紧密结合,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城乡发展问题上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着手发展工农业生产,经过几年的经济恢复,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强调“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都是辩证的两方面,决不能取消或忽视任何一方面”[10]。中央的发展战略重点是工业,但也指出:“在恢复中国的经济并尽可能发挥已有的生产能力之后,第一步发展经济的计划,应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心。因为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供给工业以足够的原料和粮食,并为工业的发展扩大市场。只有轻工业的发展,才能供给农民需要的大量工业品,交换农民生产的原料和粮食,并积累继续发展工业的资金。”[10]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发展工业为主导,以发展农业为基础,力图以工业和农业共同良性发展作为支撑来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可以说,这一历史阶段,党虽然强调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但对农村仍然是重视的,通过平衡城乡之间的关系,做到城乡稳定,合作交流,巩固了新生的革命政权,保证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

但令人遗憾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工业化的经济战略以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狂热开展,党关于城乡兼顾思想的重心发生偏移,尽管强调发展工业与发展农业并举,但却把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的重心放在了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方面。因而,在资源投放方面,尽可能地向城市倾斜,使农村承担起支持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重任,农村和城市在功能、定位、作用上的差异进一步加大,城乡二元结构也逐渐形成。

(二)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和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路,逐步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我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党处理城乡关系的思想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即从重视城市转向对农村给予更多关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城乡改革,实现城乡良性互动。

以农村为先导的改革拉开了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尊重实践、尊重群众这一指导农村工作的基本原则,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他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乡镇企业容纳了5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11]邓小平同志以一个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者的眼光和勇气,使这两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改革迅速推广到全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城市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顺利进行积累了重要经验。但是工业化主导的战略惯性仍然发挥强大的作用,在农村改革初期改革动能释放以后,农村生产力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高潮后又陷入缓慢发展阶段,中央适时因势利导,鼓励和支持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在农村地域实现了农业劳动力和工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城乡发展找到了新的切入点。

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协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开始出现,农村健壮劳动力和富余劳动力也逐步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为解决如何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问题,中央首先提出了“城乡互动”的思想,在谋划“十五”发展规划时,中央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进城镇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12]。中共中央认识到了农民增收难的深层问题,即农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从事农业人数太多,城镇化水平低,直接影响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中央适时作出战略调整,一方面,党和政府积极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着力减轻农民负担,另一方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13]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14]以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这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在总结我党几十年来在处理城乡问题上的实践经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为我们找到了长期困扰农民增收的症结所在。

(三)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速转型阶段,城乡差距扩大,城乡之间及其内部都存在矛盾与冲突,“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和严峻,中央认识到要用新的方式来统筹协调农业和工业、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以利于更好地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工农、城乡之间关系的发展史后,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1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认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15]还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15]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中央财政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等一系列惠农措施,中央也加大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转变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的政策,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的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三农”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虽然在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作用下,农村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农民收入增长明显提速,但是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继续扩大,这一事实说明不是仅靠有限的政策调整就能够解决“三农问题”,根本问题是体制问题,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已经成为农村发展、农民收入增加的最大制约,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提出“尽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16]。

从“城乡兼顾,平衡发展”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城乡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实践,这些探索和实践是在极度贫穷落后的社会经济现状和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开始的,是随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中国城乡的发展尽管存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些政策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纵览历史,整个国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和广大人民得到了实惠,经受了历史和实践的考验。所以,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城乡发展的政策是成功的①以上“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发展理论的探索与实践”的内容参见:蔡文华《建国以来执政党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2009年7月28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1/9738026.html。。

三、对中国城乡发展道路的思考

(一)中国城乡发展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发展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中国城乡发展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城乡发展理论的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揭示了城乡关系由城乡混合到城乡分离(对立)再到城乡融合的演变规律,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分析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必然性,指出城乡关系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最终实现融合。中国共产党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根据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对城乡关系进行调整。在调整城乡关系时,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并不是打破城乡分工,而是实现城乡互动发展的思想,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注重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以及农村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

中国城乡发展道路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关系思想和城乡发展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性,结合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实际,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乡关系理论。新中国成立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国家经济建设时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作为一个经济极端落后而又人口众多的国家,如何在农业比重大,城市和工业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同时又面对西方敌对国家的封锁的情况下,完成现代化进程。中国共产党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是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发展,但是发展工业得有资本的原始积累,中国面临的现实,使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选择了为推进工业化而使农业和农村作出一定的牺牲的国家发展策略。改革开放后,中国城乡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快速发展,然而,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农民在工农业产品交换中总是处于劣势。为此,中央鼓励和支持农村乡镇企业发展,在农村实现了农业劳动力和工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后,为解决如何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问题,中央提出了“城乡互动”的思想,逐步推进城镇化。进入新世纪,农村在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作用下发展明显加快、农民收入增长明显提速,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继续扩大,从这一事实出发,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中国共产党人对城乡发展问题的探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理论品质。

(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高层次,也是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的目标

马克思认为城乡关系的发展演变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紧密相关,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乡必然走向融合发展。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趋势起来越起主导作用,城乡间存在着密切的依赖性和深刻的渗透性,离开了一方的支持和依托,另一方的运行和发展是不可能的,至少是很困难的,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思想。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打破城乡界限,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惠、共同发展的格局。

我国的城乡关系发展是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工业化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即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期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实现阶段。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大体也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工业化为主导统筹城乡关系,其立足点是实现工业化,解决城市问题,对农业、农村问题关注则置于从属地位。第二阶段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阶段。城市凭借其先进生产力的积聚和辐射带动优势,实现对其周边乡村区域经济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而乡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原料和广阔的市场支持,使城乡各经济主体、各产业以及各资源要素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合、城乡互动的格局。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进入这一阶段,经济结构变化引起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变革开始向深层次拓展,原有的经济优势将会消失或弱化,传统体制增长的空间已接近极限,特别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造成的城市与乡村不同待遇、不同标准、不同发展路径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有学者将目前的城乡发展现状比喻城里人开的是汽车,跑的是高速路,农民开的是拖拉机,跑的是沙石路。在这种不公平制度规则下,城乡发展差距不可能缩小[17]。鉴于此,中国城乡社会发展必将进入第三阶段——城乡发展一体化。中国社会必须打破“二元体制”,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制度、统一的政策、统一的市场,使城乡在更高级的形态上实现融合,形成一个“将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1]的新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城乡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城乡统一与融合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终目标[18]。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现阶段中国城乡发展的任务,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中国城乡发展要达到的目标。

(三)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指出不论是城乡分离、对立还是城乡融合,都是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生产力的不充分发展使城市和乡村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差距,使农业人口更加分散,城市人口越发集中,使城乡间的差距拉大起来。如果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劳动效率提高,能够使每个人的劳动生产可以提供给更多的人来消费,那么城市工业可以更好地带动农业发展。所以只有当生产力高度发展,为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提供了更高级的物质基础,才能使城乡之间实现融合。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把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城乡及其产业间的联系,实现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片面地强调工业生产,或片面地强调农业生产,均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首先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规划。在制定产业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产业政策的时候,不要单纯就农村说农村,就城市说城市,而是确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从城乡各自的小循环、小系统走向城乡统一的大循环、大系统。通盘筹划城乡产业战略、产业布局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政策等,促进城乡产业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惠、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同时,还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四)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

马克思不仅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城乡分离的根源,而且还指出私有制的产生使城乡对立尖锐化,“资本主义社会不能消灭这种对立,相反,它必然使这种对立日益尖锐化。”[4]要想实现城乡融合必将首先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劳动平等代替阶级剥削,而且使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工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历史上,居住在城市的剥削和统治阶级依靠政权力量,不仅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维护城乡分割状态,而且用其特殊的经济政治地位剥削乡村劳动人民,使乡村陷于贫困落后和愚昧状态中。因此,只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人民当家作主,依靠人民政权的强大力量,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上层建筑的保障作用,才能根除剥削制度,才能铲除城乡对立的经济基础,实现城乡融合。

在我国现阶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脱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会背离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的正确道路。

实现城乡一体化不仅要依靠政府,更要依靠人民。只有把城乡一体化与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相结合,才能形成长期、持续和巨大的社会力量,最终实现这一目标;实现城乡一体化就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如果搞单一公有制,就会超越现有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觉悟程度,犯“左”的错误,重蹈“人民公社化”的覆辙,如果搞全面私有化,就会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结果只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实现表象的城乡一体化。只有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当然,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党的领导。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18-68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58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3-326.

[5]吴学凡.简论列宁的城乡差别思想[J].理论探索,2008,(3).

[6]列宁.列宁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58.

[7]斯大林.斯大林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617.

[8]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17.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27.

[1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79-528.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2.

[12]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371.

[1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9.

[1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7.

[1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311-1066.

[1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

[17]郑梦熊.城乡统筹问题研究——基于实地调研的若干思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6).

[18]向泽映.重庆城乡文化产业统筹发展模式及分区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28.

(责任编辑:任屹立)

Balance,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Exp 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Development Path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LIU Rui1,2
(1.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Jiaozuo 454000,China;2.School of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Education,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Balance,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a series of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which are explored by the Chinese communists in light of China’s domestic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after they inherited the theory of classical Marxist theorists and draw lessons from the Soviet experience i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Balance is the basic level and integration is the highest level as well as the goal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Only through vigorously developing the productive forces,adhering to the socialist system and the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an we finally realiz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Balance,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D61

A

1671-0304(2014)02-0061-07

2013-11-10

刘锐(1979-),女,河南南阳人,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恩格斯城乡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