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燕
摘 要:通过对600名大学生的调查,考察了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男、女大学生在依靠性、信赖、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等5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可预测性、生命活力、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等7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2)是否独生子女在可预测性、依靠性、信赖、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等9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生命活力、健康关注、人格成长等3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可预测性、依靠性、依赖3个维度分别与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等8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与健康关注等1个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信任;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51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177-02
有学者认为,用积极的态度对对方的意图和行为进行评价,能够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对方并且相信对方不会嘲笑和利用自己的这些弱点的一种心态就是人际信任,包括信任意向和信任信念两个因素。
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国外从20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正如美国原心理学会主席Seligeman博士所言,关于幸福感的研究,把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从消极模式转入了积极模式,即由不幸模式转入了幸福模式,在心理学的发展史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从快乐论和现实论的角度出发,幸福感包括主观幸福感(SWB,subjiectivewell-being)和心理幸福感(PWB,psychologywell-being)两个方面。我国学者研究幸福感主要从主观幸福感方面进行,因为主观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积极心理学中是一个广受大家瞩目的领域。而心理幸福感除了是快乐外,还强调人的本质的实现和显现,即人的潜能的实现。
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人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自己精神层面的需求。生活幸福感作为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准,也就随之走入了更多学者的视野,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马克思曾经说: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人作为一种群居动物,作为一个社会人,必然要与他人进行交往,产生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出现信任或者缺乏安全感的情况。那么,人际信任是否会影响生活幸福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这是我们将要探讨的问题。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随机选取山西省所有大学中的6所大学进行研究,随机抽取600名被试者,其中,男生271名,女生329名。
(二)工具
1.信任量表
信任量表共有18个项目,包括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信赖三个维度。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行都为0.81,可预测性信度为0.82,信赖的信度为0.80。
2.综合幸福问卷
本研究采用苗元江在2003年编制的《综合幸福问卷》,问卷包括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和人格成长等9个分量表,其效度依次为0.386、0.370、0.311、0.424、0.308、0.313、0.804、0.311、0.492,分半信度依次为0.726、0.758、0.710、0.835、0.763、0.844、0.763、0.906、0.674。
(三)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600名被试者进行团体施测,测试由事先接受过训练的主试主持,统一发放事先准备好的问卷,问卷填答完毕后当场收回问卷。共收回问卷593份,其中有效问卷562份。随后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收回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大学生信任量表与综合幸福问卷人口学维度的差异性检验
对大学生信任量表、综合幸福问卷的得分进行性别的独立样本t检验和是否独生子女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男、女大学生在依靠性、信赖、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等5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即P<0.05;而在可预测性、生命活力、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等7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即P>0.05。独生子女在可预测性、依靠性、信赖、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等9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即P<0.05;在生命活力、健康关注、人格成长等3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即P>0.05。
(二)大学生信任量表与综合幸福问卷的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信任量表、综合幸福问卷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可预测性与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等8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与健康关注等1个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依靠性与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等8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与健康关注等1个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依赖与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人格成长等8个维度存在显著相关,与健康关注等1个维度不存在显著相关。
三、讨论
现在的大学生有半数以上都是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在生活中受父母、长辈的娇惯,并且相比非独生子女而言,独生子女的父母长辈能够在生活中更多地满足他们物质上的要求,所以独生子女在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友好关系等维度上要比非独生子女均分高且存在显著差异,他们对生活更加满意,较多的时间体会到积极、愉快、自豪的情感。但另一面,父母长辈的事事代劳,使得独生子女在自我目标上比较模糊,动手能力也比较差,导致这些独生子女在工作以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以至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影响自信,产生自卑,缺乏成功感和价值感。相反,由于非独生子女在家期间需要从事一些劳动,虽然比较简单,但是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因此,独生子女在自我价值维度上的均分要低于非独生子女且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也造成了独生子女的依赖性。身处同一个时代和同一个工作环境,他们在生命活力、健康关注、人格成长上没有显著差异。从性别上来看,男生的生活幸福感要明显低于女生,这可能是由于这个时代的原因造成的。女生在生活中具有明显的依赖性及对他人的信赖,这是由女生不同于男生的社会角色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另外,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高,积极情绪、生活满意等高的大学生要高于主观幸福感低的学生,表现出来就是比较阳光、开朗,具有这种特点的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人际信任相对来说要好一点。
参考文献:
[1]张建新,张妙清,梁觉.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路径模型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3).
[2]解业达,段海军.主观幸福感研究进展[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3]邱林,郑雪.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应用心理学,2005(4).
[4]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4).
[5]张兴贵,郑雪.青少年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
[6]郑雪,王玲,邱林,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2).
[7]何晓丽,王振宏,王克静.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影响的线索效应[J].心理学报,2011(12).
[8]杨楠.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高职高教研究,2007(7).
[9]卢光莉,陈超然.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研究[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