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婷
反拨效应(wash-back)是指语言测试对教与学的影响(Alderson&Wall,1993)。作为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一直以来都备受国内学者的关注和研究。辜向东(2007)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整体视角认为其同时产生了正面和负面效应;金艳(2000)、侯新民和王伟力(2008)和叶碧慧(2008)分别从口语、听力、“选词填空”题型考试视角探讨其产生的积极反拨效应。随着现代化的技术应用于考试,许多学者 (曹勤,2009;蔡基刚,2009,郭遂红等,2012)开始更多关注网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但近来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题型实行了改革,由原来短语、短句翻译改变成段落翻译。那么,这种翻译题型改革(以下简称“改革”)是否会对大学英语教师(以下简称“教师”)教学产生反拨效应,正面还是负面?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剖析原因、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有所裨益。
本研究以广东海洋大学、湛江师范学院、广东医学院和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46名大学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这些教师中,男女教师比例为1:3,教龄最高为21年,最低为3年。教师职称也覆盖了教授、副教授、讲师,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可信度。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性别与职称结构
本研究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1)问卷调查。本研究根据Alderson&Wall(1993)的反拨效应假设及Hughes(1993)的三分法反拨效应研究模式为理论基础,参考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的有关要求,设计了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题型改革对教学的反拨效应问卷调查表。问卷中的题项含五度量表、填空和开放型问题等。主要内容包括:教师个人基本情况,教师对翻译题型改革的了解程度及态度,翻译题型改革对教师教学态度的影响、翻译题型改革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的影响,以及利用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测试正面效应的建议等。
(2)深度访谈。本研究在四所高校各选择了3名教师为访谈对象,访谈内容包括:教师对翻译题型改革的认知和态度,以及翻译题型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受试者对测试的了解程度是反拨效应产生的重要前提(Huges,1993)。为此,我们从分值比例、题材、体裁及评分标准四个角度调查了教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题型改革的了解程度,结果发现(见表2),教师对改革情况还是比较了解。深入访谈结果也进一步印证这一点。究其原因,许多教师表示,“一方面是教师有了解的意愿,另一方面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检验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途径,大部分学生很重视,而且对教师课堂讲授四、六级考试答题技巧也有很强烈的需求,这也迫使教师不得不去了解其变革,其中当然也包括翻译题型。”
表2 教师对改革的了解程度
从表3可见,教师对翻译题型的改革总体上持积极态度,大部分教师认为改革对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有利,且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引导和反作用。这说明改革对学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具有正面反拨效应。访谈中,教师A表示“改革避免了过去学生简单的背诵短语及语法的弊端,更能测试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对语篇的把握能力”;教师B表示“新题型测试效度和信度都明显增强,但也给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提出了一个新课题,比如语法翻译法在课堂中的运用,以及翻译中讲解涉猎文化方面知识问题等”;教师C表示“有些学生对改革还不太适应,对此有焦虑的情绪。”不难发现,新题型的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压力,比如教学内容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怎样调整,教材如何运用,文化知识如何渗透等,这也与Alderson&Wall(1993)的反拨效应研究结果一致。
表3 教师对改革的态度
从表3中,我们还发现“新题型对教学的影响程度”的平均值最低,教师的意见存在较大分歧,甚至有些教师认为其对教学影响不大。导致这种现象原因:一是有些老教师不愿意改变原有的教学思想和模式;二是有些教师认为翻译是测试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没必要单独对翻译技巧等知识进行专题或专门讲解。
从表4可见,大部分教师表示将更加重视翻译教学,说明该测试具有明显的正面反拨效应,这与辜向东(2007)的反拨效应研究结果一致。但也有教师表示不会专门注重翻译教学,原因有三:一是2007年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过分重视翻译教学与教学目标不符合;二是作为产出性技能,翻译能力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需要靠学生的平时积累。当然访谈中,也有教师表示,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是加强翻译技巧教学和寓文化于翻译教学中等。
表4 改革对教师翻译教学态度的反拨效应
从表5可见,教师对改变目前课堂教学方法的意愿并不强烈,说明改革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拨效应并不很大,这与辜向东(2007)的反拨效应研究结果一致。深度访谈中,不少教师表示“英语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服务整个教学目标要求、满足社会和学生需求,目前不必刻意去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翻译新题型的改革”。但当问及“如果能帮助学生提高测试成绩,是否愿意改变教学方法”时,大部分教师还是表示了支持和愿意,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考试的指挥棒仍然存在,它直接操控着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行为,以考指教、以考评教及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教师心中不同程度存在,这也凸显了该测试的负面反拨效应。
表5 改革对教师翻译教学方法的反拨效应
从表6可见,改革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的反拨效应较为明显。数据表明,教师在课堂中愿意更多地关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注重讲授翻译技巧,分值最高,在时间安排上也比以前更有所倾向,也注重学生课堂翻译训练。但大部分教师都表示不会因此而改变课堂更多使用英语授课的方式,这是由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本质所决定的。与此同时,从标准差值可看出,许多教师对“改革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的反拨效应问题”的意见也存在较大分歧。访谈中,许多教师表示,会把往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中出现的单词、短语、句子作为例句讲解,也会以此作为专题训练试题,这表明改革对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反拨效应,也进一步佐证了问卷调查数据。但也有少数老师表示,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要取决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能仅仅应付四、六级考试,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多注重学生听说能力,教学时间应更多花在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上,因此不能在课堂上过多使用汉语,这样也不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表6 改革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的反拨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正面反拨效应,主要表现在:教师对翻译题型改革知识了解程度普遍较高;教师对翻译题型改革总体上持积极态度;更多教师关注到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翻译技巧的教学;更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翻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上有所倾向。但不可否定的是,该改革也同时产生了负面反拨效应或无反拨效应,比如有些教师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指挥棒,盲目应对考试,为考而教,忽视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宗旨;改革对英语教学方式未产生明显反拨效应等。为此,我们建议:一是大学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大学英语四、六考试翻译题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其演变、发展的历程,把握其目标和本质,并深入挖掘测试背后的教育理念,合理运用测试的结果并指导于教学,做到以考测教,以考促教,考教结合,真正发挥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题型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同时,教师应以翻译题型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二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题型命题者要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和要求出发,在了解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的基础上,将考试内容与大学英语教材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考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科学合理,进一步提高翻译题的效度和信度,从而更加有利于发挥考试的正面反拨效应。
〔1〕池银良,吴一庆.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GRE)评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5(3).
〔2〕林伟基.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构想〔J〕.教育评论,1994(2).
〔3〕陈睿.美国新版GRE考试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改革的启示〔J〕.中国考试,2006(6).
〔4〕陈睿,陈瑞武,关丹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设置一般能力测试的调查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7).
〔5〕马玉臣.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统考科目命题改革刍议〔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
〔6〕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7〕陈睿.中国硕士研究招生考试内容改革的实证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