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主神明源流探析

2014-04-02 02:59
河北中医 2014年2期
关键词:泥丸张锡纯脑髓

海 英 王 帆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辽宁 沈阳 110032)

1 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级本硕连读生,辽宁 沈阳 11003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焦虑等神经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神志病学科已经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著名的精神心理学专家,国医大师王彦恒先生因西医精神科医生戏称中医论治神志疾病是“有心无脑”而提出,倡“脑神”不废“心神”,力主“脑主神明”说。的确,中医学运用“心主神明”理论要拐弯抹角才可以解释很多精神症状,这尤其凸显了脑主神明理论对中医神志病学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弄清脑主神明理论的历史源流对中医神志病学的发展是十分必要和棘手的问题。现按照历史发展顺序追溯脑主神明理论的源流及其发展过程。

1 夏商周时期中医学仅言脑髓不言脑神

在此时期,诸子百家兴起,学术思想比较活跃,形成了“以脑髓为脏”的学术流派。但是随着《黄帝内经》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同时确立了心主神明在中医学中的经典地位。作为中医经典理论著作的《内经》一书中,言及“脑”者,凡21篇,27处,然无一处与神志有关[1]。如《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说明《内经》中虽仅言“脑髓”而不言“脑神”,脑并不主神,主神者心也。但是即便脑不主神,此时期已认识到脑是精神之处所,脑与感觉、知觉乃至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如西汉《春秋·元命苞》中提到“人精在脑”、“头者,神之所居”。《素问·脉要精微论篇》谓“头者,精明之府”。现从以下2个方面分析此期古人对脑主神明理论的认识。

1.1 “脑髓”在内的中医九脏学说 在先秦医学中就已经有“以脑髓为脏”说的学术流派,如《素问·五脏别论篇》中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另《周礼·天官·豕宰》谓:“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说明在此时期已经注重到脑髓的重要性,并将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加肝、心、脾、肺、肾合成九脏。先秦医学的“以脑髓为脏”说为脑主神明理论的早期雏形。

1.2 发达的先秦“脑原始解剖学” 在先秦时期“国之大事,在戎与祀”,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促使了人们对脏腑器官的解剖认识。《灵枢·经筋》谓:“足少阳之筋……支者,结于目毗为外维……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此认识与现代解剖学及现代生理学家借助于临床对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定位的论断,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在解剖结构上也与现代解剖学对脑的认识“锥体交叉”相符。说明先秦的原始解剖学是相当发达的[2],对脑的组织结构及解剖是有着令后人意想不到的熟识。

2 秦汉到宋金元时期的脑主神明认识论

2.1 道教典籍对中医学脑主神明说的承前启后作用 在此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道教典籍对脑与神的独特认识对中医学脑主神明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中医学至明清以后才提出脑主神明说,而道教则在东晋以前出世的《黄庭内景经》中对脑主神明有了明确的认识,脑主神明说是道教炼养学的医学理论创造[3]。其对“泥丸”即脑的功能可谓是推崇之至,如《道藏》中记述人脑分为“九宫”,“四方四隅,并中央”,这是对大脑的沟回状态的认识。如《黄庭内景经》:“至道不烦决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发与(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陇字灵坚,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齿神姆峰宇罗千,一面之神宗泥丸……”,此段列举了头面部主要的七位神真,即发神、脑神、眼神、鼻神、耳神、舌神、齿神。此七位神真分司视觉、呼吸功能和嗅觉、听觉、吞咽津液和味觉功能,最终“一面之神宗泥丸”简而概之,确立了脑神泥丸处于诸神的宗主地位[4],正如梁丘子注云“脑神丹田,百神之主”,说明脑神为众神之宗,体现了道教学派对“脑主神明”的医学认识。又如“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同服紫衣飞罗裳,但思一部寿无穷。”说明泥丸神具体又包括九位神真,处于脑九宫中,这是对大脑藏神功能的进一步说明。

道教理论确立了脑至高无上的地位,提出了脑主神明的理论的同时,并没有否定《内经》关于心主神明的论述,而是提出了一个心神与脑神的辩证关系,认为心主神明而统帅五脏六腑一身之生理运行;脑主神明而为百神之主宰。脑神与心神相比较,脑神尊贵而为百神之主,但安静而没有具体职责;心神主宰调理人体生理的运行,职能复杂而运动不已,即脑神静,心神动;脑神无为,而心神有为。此认识为后世医家在论证脑神与心神的辩证关系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如清代医家张锡纯用心脑相通理论解释神志病病机时将道家的元神、识神论引入中医学,为中医神志病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2 受道教影响的中医学家对脑主神明的认识 这一时期中医学家受道教思想影响深远,著名中医学家晋·葛洪、梁·陶弘景、唐·孙思邈都同时精于道家学理,诸多医家都提到了对脑神的认识。《金匮玉函经》中曰“头者,身之元首,人神之所注”;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指出“头是心神所居”;“七窍者,精神之户牖也”;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谓:“头者,身之元首,人神之所注,气口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六·头痛证治》谓:“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官,百神所集。”宋·《颅囱经》也谓“太乙元真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北宋·《圣济总录》谓:“囟者物有所受命。”但是即便如此,中医学关于脑主神明说一直到了明清时期经王清任、张锡纯等诸多医家的弘扬才日渐受到关注和肯定,明清以前仍以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的心主神明说为主流思想。

3 明清时期的脑主神明说

明清时期脑主神明说有了较完整系统的论述,并由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首次明确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成为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位真正提出“脑主神明”且影响力较大的医家。此期对脑主神明理论影响较大的当属王清任的脑髓说和张锡纯的心脑互通理论,现分述于下。

3.1 清·王清任脑髓说 从整体来看,虽然以前历代医家对脑主神明说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继《内经》之后,因墨守于“心主神明”之说,脑的功能基本上是被分解淡化到五脏功能之中,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直到王清任不拘古训,重视解剖,在《内经》及先贤的基础上,著成《医林改错》重提并确立了脑髓说。王清任以“脑髓说”为指导思想,把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脑,认为脑具有产生视、听、嗅等感觉和支配语言的功能,记忆功能,管理躯体运动等[5]。并对“心主神明”的观点,公开提出质疑:“其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据所论,处处皆有灵机。究竟未说明生灵机者何物,藏灵机者何所?若用灵机,外有何神情?其论心如此含混。”其在《医林改错》中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王氏认为“精汁之清者”是构成脑髓的基本物质,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而脑为髓海,是精髓聚集之所,这便是灵机记性得以产生并贮藏的所在,故脑髓的充盛与否和灵机记性的旺盛是密切相关的。

3.2 清·张锡纯心脑相通理论 张锡纯的心脑相通理论认为神明有元神与识神之分,“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心脑之间相通,这个通路就是神明运行、神机升降的道路[6]。生理状态下,心脑之间“息息相通”,则神机通达,神明清灵,因此能“独照庶务,鉴别是非,而毫无错谬”,“人欲用其神明,则自脑达心;不用其神明,则仍由心归脑”。心脑之间相通的道路畅通无碍,则是神志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病理状态下,“心脑不通,神明皆乱”,而导致各种类型的神志疾病。张锡纯的心脑相通理论,是对传统中医神志病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创新。其将道家的元神、识神论引入中医学,创见性地提出神明体用观点,弥补了传统中医学对脑认识的不足,对中医神志病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 小结

脑主神明理论一直贯穿在中医学发展的过程中,从先秦医学的“以脑髓为脏”说,到道教对脑主神明理论的推崇发扬及其对中医学家的深远影响,再到明清时期李时珍首提“脑为元神之腑”、王清任“脑髓说”、张锡纯心脑相通理论使“脑主神明”说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并逐渐被关注和肯定。可见脑主神明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医学经过上千年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历史产物,是符合现代科学的正确理论。我们厘清“脑主神明”的历史源流以期为中医神志病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更好的服务于中医神志病学的发展,为中医神志病的临床辨证、辨病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1]任继学.脑髓述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3):1-4.

[2]郝保华,张喜德.论早期中医学对“脑”及“脑主神志”的认识-对“心主神志”观念的重新探讨(上)[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3):144-148.

[3]卿希泰.中国道教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3.

[4]刘永明.《黄庭内景经》的脑学说和心脑关系[J].宗教学研究,2005(1):11-14.

[5]胡浩,程瑛,张彬,等.《医林改错》与中医神志病浅议[J].中医临床研究,2012,4(4):51-52.

[6]孙文军,唐启盛.张锡纯思想中的心脑相通理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3):427-429.

猜你喜欢
泥丸张锡纯脑髓
伍大华应用脑髓理论治疗痴呆经验*
张锡纯的大气下陷理论
元神 脑神
基于脑髓生成理论探讨补肾化痰法在中风病恢复期的应用
《七律·长征》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宝藏
浅谈张锡纯治疗喘证特色
浅析张锡纯大气下陷证与升陷汤
泥丸
以脑髓理论为指导探讨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