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动静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

2014-04-02 02:59欧阳颀魏智钧
河北中医 2014年2期
关键词:经穴痉挛性斜线

欧阳颀 魏智钧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理疗科,北京 100700)

浅议动静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

欧阳颀 魏智钧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理疗科,北京 100700)

中风;脑性瘫痪;针刺疗法

《医门法律》云:“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重,莫有过于此者。”中医学中“中风”又称“卒中”,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眼歪斜为主证的病症。因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1]。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多种脑血管病。

偏瘫痉挛状态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3周内有90%的患者会发生痉挛,其中以上肢痉挛最为常见[2]。上肢痉挛性瘫痪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及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尽早寻找有效的解痉方法,打破偏瘫痉挛模式,对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1 对中风病机的再认识

目前对中风病机的认识,已经摒弃了过去只从外风、只重一家之说或只从一脏入手的片面格局,逐渐认识到中风的发生是多因素、多脏腑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有病理因素,如风(肝风、外风)、火(肝火、心火)、气(气逆)、痰(风痰、湿痰)、虚(阴虚、气虚)、瘀(血瘀)六端,而且还涉及经脉、经筋及心、肾、肝、脾、脑等诸多脏腑。同时,中风在其病理的各个阶段,也有着各不相同的病机和病理表现,使得中风的病机显得纷繁复杂,没有主线。然而,中风的关键病位在“脑”,诸多病理因素和相关脏腑,都要通过“脑”才能发挥作用,才能产生各种病理改变[3]。

中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枢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主司人的思维、意识及情志活动[4]。《灵枢·海论》指出“脑为髓之海”,人的精神、意识、感觉、认知运动,虽然在脏腑方面各有所主,但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和控制中枢在脑髓,脑髓充盈与否与脏腑的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同时,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指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脑也通过十二经脉、络脉等与脏腑器官相连,气血相通,并借以调节全身的生理病理功能。因此,中风的病变部位“脑”自身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将最终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无论中风病因如何有异,但其关键病机是脏腑阴阳不调,导致“窍闭神匿,肢体失用”[5]。有鉴于此,万变不离其宗,抓住了“脑”这一关键部位,也就把握了中风治疗的捷径。

2 上肢痉挛的针刺原则

《素问·痿论》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根据经络辨证,中风后上肢痉挛状态为阴阳失衡之“阳缓阴急”,即上肢伸肌(三阳经所过之处)的相对弛缓和屈肌(三阴经所过之处)的相对拘急[6],呈挛缩屈曲状,属“经筋病”范畴,为阳虚阴盛之证。此时,治疗重点在于泻有余补不足,调整阴阳,恢复伸屈肌群之间肌张力的相对平衡。

因此,对上肢痉挛异常模式,治宜采用阴阳经相配“补缓泻急”的针刺原则[5]。即同时选用上肢内侧阴经和外侧阳经的有效穴位,施以不同动静手法,阴阳并治。一方面,如《灵枢·官针》所言“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恢刺(动刺法)瘫侧上肢阴经穴“以动求静”抑制痉挛肌群;另一方面“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浮刺(静刺法)瘫侧上肢阳经穴“以静待动”兴奋拮抗肌,以扶阳抑阴,协调和恢复伸、屈肌肌张力的动态平衡,从而促进随意自主的分离运动早日出现,抑制痉挛模式,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上肢痉挛异常模式,针刺的“良性双向调节作用”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但若针刺手法不当,还是极有可能引起局部肌肉抽搐,导致滞针、弯针甚至断针,加重偏瘫肢体痉挛,影响偏瘫的恢复。另外,考虑到中风后上肢痉挛模式虽表现在上肢经筋,但病变关键在脑,同时针对中风“窍闭神匿,肢体失用”的病机要点,治疗宜以启闭醒神为主,柔筋通络,调阴和阳为辅。因此,对于痉挛期患者,除了应遵循“补缓泻急”外,其针刺原则还应遵循头针为主,肢体针刺宜少、宜轻的理念。在肌张力过高时,甚至可以考虑单纯针刺头部而不用体针。

3 上肢痉挛的针刺方法

3.1 头针 旨在启闭醒神,促进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的改善。头穴:顶中线(自百会穴向前1.5寸至前顶穴的连线)、顶颞前斜线(从前顶穴至悬厘穴的连线)及顶颞后斜线(从百会穴至曲鬓的连线)。

3.2 体针 旨在起到调阴和阳、柔筋止痉的作用。体穴:阴阳经穴相配,上肢伸肌侧取肩髃、手三里、外关、阳池、合谷(取双侧)、后溪等阳经穴;屈肌侧取极泉、尺泽、内关等阴经穴。

3.3 操作分步实施 先针刺头部,常规消毒后,取毫针以15 °的针刺角度沿头皮刺入约2寸。针后小幅度快速捻转200次/min以上,每针捻转1 min,间隔10 min重复捻转一次,动留针40 min。接着上肢阴经穴采用“恢刺”法,取毫针深刺,得气后行捻转提插泻法,再退针至皮下,以此为中心沿神经肌肉走向更换角度和方向,得气出针。最后,上肢阳经穴采用“浮刺”法,取毫针沿经络走向斜刺,浅刺捻转补法,得气后静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5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连续治疗3个疗程。

4 讨 论

中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府”。百会居头之巅,为手足三阳、督脉及足厥阴肝经之会,为振奋阳气之要穴,内系于脑。透刺顶中线(百会至前顶),可鼓动头部经气运行,通调一身之阳。《素问·生气通天论》的“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可起到启闭醒神、柔筋疗瘫之功效。

顶颞前斜线(前顶至悬厘)及顶颞后斜线(百会至曲鬓)贯穿顶、颞二区,跨越督脉、足太阳膀胱、足少阳胆经三条经脉。根据《灵枢·经筋》的“维筋相交”理论,透刺健侧的顶颞前斜线及顶颞后斜线可疏通经络之气血,平肝熄风潜阳,鼓舞少阳生发之气,有利于中风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而且从解剖结构上来讲,顶颞前斜线及顶颞后斜线靠近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在脑表面的投影,运用适当的针刺手法能够相对特异地激活脑部功能区,促使大脑皮层与皮层下联络的建立,纠正上肢痉挛异常模式[7]。总之,头针刺激不但能扩张血管,而且针刺头皮部位时产生的生物电还能影响到大脑皮层功能状态,促使痉挛的肌肉神经冲动的传导,有利于周围神经修复、再生、激活,又可抑制神经的异位兴奋,可有效缓解痉挛状态[8]。

体针治疗可起到调阴和阳、疏经通络、柔筋止痉的作用,促进上肢痉挛的缓解和精细运动的康复。根据现代神经肌肉生理,针刺手法不同,即刺激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效应[9]。痉挛属实,弛缓属虚,针刺治疗当泻实补虚,即泻阴补阳。故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意“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同时选用上肢内侧、外侧的穴位,阴阳并治,共奏调和气血、通经活络之功,调节阴阳经筋之间的平衡,纠正痉挛部位不协调的力学关系,以缓解痉挛之势。因所选穴位位于引起痉挛的主要肌肉或拮抗肌上,采用适当的刺激方法,能有效地缓解肌肉的紧张度,或者增加其拮抗能力,缓解肢体痉挛状态或程度[10],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经临床验证,动静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疗效确切,符合神经、运动生理及Brunnstrom偏瘫恢复原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中医治瘫好方法[5]。

[1] 王志辉.中医学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24):90.

[2] 黄如训,苏镇培.脑卒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

[3] 李青卿,颜新,潘新,等.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5):648-650.

[4] 刘永平.从络病论治老年性痴呆[J].四川中医,2012,30(2):33-34.

[5] 欧阳颀,魏智钧,张春梅,等.分期动静针刺对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增强作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0):3-5.

[6] 李芳玲.针刺拮抗肌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794-796.

[7] 吴俊贤,黄泳,赖新生,等.常规针刺与皮部浅刺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比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8):1625-1628.

[8] 张红岩,李佩芳.针刺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0):73-75.

[9] 娄必丹,刘伍立.泻阴补阳法论治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12):1-2.

[10] 高洁,欧阳八四.恢刺加电针对中风患者痉挛状态缓解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07,23(6):3-4.

(本文编辑:李珊珊)

欧阳颀(1968—),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

R255.2;R742.3;R245.31

A

1002-2619(2014)02-0257-02

2013-03-20)

猜你喜欢
经穴痉挛性斜线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痉挛性斜颈伴焦虑状态案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的机体反映和效应差异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五心穴”刺法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
疯狂的游戏
古代文献中各类病证的常用经穴探讨*
趣味数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