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吴志飘(1978-),男,河源市和平县职业技术学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摘 要:咬文嚼字是挖掘课文内涵,凸显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从情境揣摩、诵读赏析、激发想象等方面解读咬文嚼字的具体内涵,探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以期达成培养学生品读语言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咬文嚼字;策略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56-02
中国汉字古老而精深,历久而弥新。语文阅读教学若能追求有效的“咬文嚼字”,必将带领学生品味到语言的奥妙。
一、案例背景
当下语文课堂普遍存在形式化的“对话”,它流于浮泛,漠视文本,疏于教学内容研思,助长了教学中“内容”的不确定性并造成混乱,走向随意性大,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根源之一。
我们往往将“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主体地位”摆在首位,关注“从阅读数量着手,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也能肯定学生的个性阅读。可最关键的一环脱节了,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缺乏对关键词句的反复咀嚼,即使获得了感悟和体验,也不过是无源之水罢了。尽早扭转这一本末倒置的做法,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语言理解的指导。
二、解读理念
“咬文嚼字”按词典解释是个贬义词,指过分的斟酌字句,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但在语文课堂上,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以言语形式的教学为核心,对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子进行咀嚼、品味和感悟,在读熟读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言语的意图感、意义感和意味感,深入到语境中去,感受语言的蕴味,把握语脉,学习和积累言语经验。
语文课堂讲究的“咬文嚼字”具有双向性:它通过引导学生对字、句、段本身细致的咀嚼来读懂文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又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咀嚼让文章本身哺育学生,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提升和感情上的熏陶。
三、策略设置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准确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或精彩语段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有时抓住了其中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品味作品的美妙之处。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呢?方法众多,我们可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去阅读,或反复诵读赏析,或充分展开想象,从而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感知、理解、感悟等能力,进而形成一定的方法和习惯学会阅读。笔者将自己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策略与体验总结如下。
(一)咬文嚼字与情境揣摩
阅读教学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它主要是靠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语言揣摩生成的。咬文嚼字能帮助读者体味作者的喜怒哀乐、领悟文本内容的深层含义,提升、跃入具有创造性的阅读境界。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咬文嚼字,就必须与文本紧密结合,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其表达效果。
例如:中职课本所选《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出场最为精彩。其中有一句话尤其值得咀嚼一番,“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凤姐说了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远客”即“远方的客人”,语含尊贵之意,扑面而来的感觉是凤姐为人热情周到。但仔细咀嚼不难发现,一“客”字将黛玉的身份定了位,在贾府她永远只是“客”而不可能变成“主” ;一“远”字又将黛玉与贾府中人的距离拉开,让人亲近不得。这句话笑中含威,似近实远,外热内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王熙凤八面玲珑、内心冷酷的性格特征。只有指导学生结合语境阅读,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甚至弦外之音。
(二)咬文嚼字与反复诵读
在职业学校,一些学生读文质兼美的课文却味同嚼蜡,流利及准确程度都达不到,更谈不上有感情。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得少,学生大多停留在对文字浅层次的把握上,所以他们对文字感悟自然浅,对文字所蕴藏的内涵挖掘也相应地少。这样的阅读就陷入了尴尬局面,徒有次数增加而不见效果了。
语文是有声的艺术,语言不是静寂的字符。文章要诵读,在诵读中才能感受辞句章法,风格情调,意蕴理趣,才能让学生真正从语言入手去对文本进行主观的消化和吸收。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咀嚼语言文字,在一次次有感情地诵读文本的过程中,实现对语言的深层感悟,进而再通过朗读将这种感悟传达出来,领略语言的精妙,体会其中的深层含义和思想感情。
例如,李密的《陈情表》出于情字,归于理字,融理于情,融情于事,铺叙委婉曲折,抒情诚挚深沉,叙事具体感人,令人读之怅然。教学中可把握这个写作特点,加强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融于字里行间的心绪、感受、愿望等。文章字字句句重若千金,掷地有声;言情说理力透纸背,催人泪下。而所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的专心、反复、深情诵读,深入咀嚼其言其文基础上。诵读可以充分调动读者诸多感官接受信息,能使读者充分进入文本世界咀嚼并沉醉其中,从而准确地把握课文内涵。
·教学教法·咬文嚼字 “嚼”出蕴意
(三)咬文嚼字与激发想象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可激活文字,创设形象。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不可能全是图文并茂,大多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抽象概念,而无法组成生动的画面,更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不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又何来欣赏乐趣可言?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一千古名句,我们在理解诗句、体会意境时,就可以大胆地进行想象。先出示文本,在学生充分想象和感悟的基础上,再出示意境图,让学生们沉浸在那壮观、秀美的秋景中。这样的设计避免了因画面出示太早而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更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再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正下得紧”一句。学生很容易就抓住了关键词“紧”,只是对于这个词的运用总觉有点突兀。这时就可调动他们的想象,一个“紧”字写出雪降落的力度、速度、密度,令人想象出雪势之猛。丰富的想象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亦促成了咬文嚼字的深入。
四、总结寄语
当我们坚持经常性地咬文嚼字,必定能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很多时候,我们在运用语言听说读写时并不需要咬文嚼字、反复思索,就能直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领悟了文本的含义,这就是厚积薄发的写照。
当然,“咬文嚼字”并不是死抠每一字每一句。要“咬”的,要“嚼”的,应该是语言运用美、反映主题准的重点语段。在一堂课上,时间是个常量,如果阅读量大了,思维量就相应地小了。因此适当地选择一两个重点段落作精细的分析品味,让学生反复读读,仔细推敲,通过争论,互相启发,增强了对文章的理解。
总之,“咬文嚼字”法呈现在课堂对话中,最需要教师想方设法调用各种手段,精设各种情境,盘活教学资源去引导学生把文字咀嚼出深度、咀嚼出层次,从而激活学生的深层次思维。
参考文献:
[1]石璟.深入解读文本 还需咬文嚼字[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0(6).
[2]宋如郊.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走出 “对话”的误区[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a615420100ple4.html.
[3]叶月兰.阅读教学不求甚解还是咬文嚼字?[J].语文教学通讯,2005(13).
责任编辑 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