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玲
摘 要: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健康成长是新时代对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关键词:转变观念;激发兴趣;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育方式,常把儿童放在被动的位置,只是机械地接受一些零星知识的灌输,毫无乐趣可言,长此以往,令人担忧。那么如何发挥儿童的主体性,让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习惯于把孩子引入自己设计的“美好”计划之中,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致使儿童的学习以教师的教学目标为起点,又以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为终点,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幼儿依然是被动的学习者。教师需要在实践中细致地观察幼儿的反应,在不断的修改与碰撞中使教学目标具体、明确起来。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激发儿童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兴趣标志着在个人与他的行动的材料和结果之间没有距离,兴趣是它们有机统一的标志。”因此,教师要研究所用的教法,是否能够引向儿童的兴趣,启发儿童的思想,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当幼儿对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提出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时,教师就需反思自己原有的假设,并做出相应的修改,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我班有一次设定了一个交警的角色,就在活动区放了一顶交警的大盖帽,但一直无人问津,更没有人将帽子同“马路”上的种种布置联系起来。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或许孩子们对这种角色经验不感兴趣,或许他们并不了解或根本没留意过马路上的交通警察,或许这一内容对我班孩子不合适,于是,我果断地收起了大盖帽,取消了预定的交警活动。
三、经常带孩子走出课堂,让孩子去接受大自然、大社会
大自然、大社会是一个活材料,能让儿童在实践中成长。例如,我班的明明画的汽车和别人的都不一样,他的汽车侧面有个大圆圈。明明说这是汽车的备用胎,于是孩子们对备用胎产生兴趣。我决定带孩子们到马路上观察汽车的备用胎。孩子们回来后告诉老师:吉普车的备用胎是挂在车后的,公共汽车的备用胎是藏在车身下的等等。在实践中发挥了儿童的主体性,这种方法远远胜于教师在课堂上生硬地说教。
陈鹤琴先生说:“世间有一种书呆子,不辨菽麦不辨美丑,这些人并不是因为读书才变成书呆子的,而是因为他们只晓得一味读书,而不去同真正的书——大自然、大社会接触,才变成书呆子的。”那么,就让我们发挥儿童的主体性,让他们在实践中快乐健康地成长吧!
(作者单位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第一幼儿园)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