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光辉
摘要: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行为和方法都要以“爱”为依托,以“情”为先锋,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爱他们的,教师可以是他们心灵的依靠,即使是批评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情和深深的爱。
关键词:爱 尊重 信任 宽容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全体学生中每个人(不分相貌、性别、个性、好生、差生)的热爱和尊重、理解和期待。师爱是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魅力的源泉,是教育的前提,教育没有爱犹如池塘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起于心而止于口,要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一个亲切的称呼、一下轻柔的抚摸、一句温和的话语都可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跟他们平等地交朋友,关注他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他们的心灵,和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沟通,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理解、帮助学生,成为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和引路人。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一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学生很大安慰,增添勇气,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会刺伤学生脆弱的心灵。教师还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机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爱。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师爱呢?
一、爱学生就要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提供优质服务的对象,不尊重、不信任学生,教师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把学生当作是平等、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我们都知道,在任何班级中学生总有好、中、差之分,有些教师对好学生尊重、偏爱,对差生嫌弃、厌恶。这种做法恰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轻者使这些差生越发失去自信,产生自卑,不求上进;重者,则会使这些学生对教师产生怨恨和抵触,造成师生间的矛盾,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我在任班主任期间力求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人无完人,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也都有各自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去发现、去挖掘,只要用心就一定可以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用放大镜去寻找和发现学生的优点,只要找到就让它放大,并以此为契机教育、鼓励、改变学生。
我喜欢我们班的学生,我认为他们都是好学生,因为好坏的界限和标准是人定的,在我心目中好坏的标准是多方面的,我尽可能地制定让每个学生都符合标准的几个方面,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表扬的同时给他们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的目标和希望。当发现学生的进步,那怕只是一点点我也会大力表扬,给他们希望和信心。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在初中学校被放弃或不被重视的那部分学生,在初中学校得不到尊重,所以现在就要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温暖,得到理解和尊重,感受到教师的包容,当他们进步时要及时表扬,让他们有信心可以做得更好,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与重视。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盛气凌人地训斥、辱骂学生,而要善于激励学生、鼓舞学生,最重要的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这是切断后进生源的重要手段。
二、爱学生就要深入了解和关心学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首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要了解学生,教师首先就要与学生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多与学生交流谈心,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减少教育阻力。当学生出现问题、犯错误时,作为教师首先要冷静,要理解学生,允许学生犯错,因为他们还是孩子,自制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很差,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有了错误就怒气攻心、丧失判断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出现问题以后,教师首先要冷静,平静自己的情绪,不要冲动,要劝解自己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因为他们还是孩子,当自己可以平静下来时再解决问题。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先不要急于解决问题,而是要耐心地去了解事件的经过,走进学生的心里发现问题的根源,全面掌握事情的经过。在处理时不能让学生有敌对情绪,让学生自己说明事情的经过,教师要作为倾听者,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就可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教师再由倾听者转变为引导者,首先在错误中找到学生做得对的地方加以肯定和表扬,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抵触心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不是为了批评他,而是在帮助他找到问题的所在,以便很好地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说出自己做错了什么,适时进行教育,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当然,教师绝对不能当众批评学生,有任何问题都要私下解决,减少他们的对抗心理,如果当场解决,学生即使已经认识到错误,但有时为了面子也可能不承认,这样对问题的解决没有好处,还有可能会更糟,不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双方要私下在心平气和的情况下谈话,将问题圆满解决,这样教师也可以得到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喜爱。
三、对待学生要宽容
爱学生就要用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宽严并进,做到“严而不厉,严而有度”。教师对待学生要宽容,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应该理解,但是宽容和理解并不代表纵容、没有原则没有制度。学生本身有一定的惰性,要达到预想效果,教师必须要严,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能形成好的班风与纪律。
作为一名教师,我把我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当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会耐心纠正;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和他们一起面对,去克服、去解决;当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会为他们高兴,为他们喝彩;当他们参加比赛时我比他们更紧张;当他们生病时,我会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我爱他们,但在爱他们的同时,我会更加严格地要求他们,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教育学生。例如,每周一的升旗,学校要求教师穿校服,每次我都穿着校服,学生看着我,无形之中,学生就会感觉到,制度和要求是用来执行的,老师都如此,我们也必须要遵守。所以,我每次都做得很好,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也都能照着学校的要求去做。其实这也是爱与责任的表现,如果没有对学生的爱,那我也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偶尔也可以不穿,那后果可能就是学生觉得不用穿。对学生严,教师就要首先起到表率作用。
我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待人,因材施教,注意全面了解学生动态,经常与他们聊天,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对他们循循善诱,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用真诚感化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可以放心地和我聊心事,我做工作也容易了很多。
只有教师给学生以尊重、理解和信任,才会激发他们的潜能。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往往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而深厚的爱。爱学生,就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每个学生的可塑性都很强,这就要我们去发现和培养,教师要主动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天职,用爱心来浇灌祖国的花朵,去托起明天的太阳!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