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 杨娥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我国高校目前课程考核的几种方法和考核中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分析,并就我国高校目前学生课程考核改革研究动态及主要方向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高校学生课程形成性考核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高校课程 形成性 考核 改革 研究
高校对学生所学课程的考核应该要全面、客观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在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学生课程考核改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课程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式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课程如何考影响学生如何学。传统考试只考教材,已成为妨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变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
一、我国高校目前课程考核存在的弊端
(一)考核内容局限
学生课程考核的内容大多是教材上的内容,只是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没有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这样的考试使学生平时不努力,考试前死记硬背并产生考试作弊的想法,不利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考核形式单一
传统考试形式单一,考试时大多只分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两种形式,而且闭卷多,开卷少。大多数采用笔试,很少采用口试或答辩方式,不重视对实践、操作、创新能力的考核。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方式完全没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才能,并且可能导致学生产生考试作弊的动机和行为。
(三)课程考核分数决定所有能力
大多数高校存在“分数至上”的评价情况,在进行学生能力鉴定时只考虑考试成绩,导致学生不重视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缺乏课程考核后的综合分析
课程考核结果分析,是对教师教学成果、学生总评成绩、考核方式等进行综合分析,是指导任课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修改、完善的重要依据。但是,大多数高校缺乏这样的综合分析,只对考核的总评成绩进行分析,没有分析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更谈不上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了。
(五)缺乏考核改革管理制度
改革在一些高校得不到任课教师的支持,因为传统的考核方式简单易行,如果进行考核改革,将带来管理难度和增加工作量。大多数高校重视课堂教学改革,但忽视课程考核改革,对课程考核改革缺乏具体管理制度。
二、高校学生课程形成性考核的重要意义
(一)督促教师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改革
实施课程形成性考核,要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这样能督促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实施指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从而使以往的“上课看课本,下课关课本,考试背课本,考完忘课本”的方式得到改变。
(二)通过学习过程考核,及时发现教学问题
实施课程形成性考核能及时反映学生阶段性学习的状况,使学生能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以阶段性的考核结果指导下一阶段的教学活动,控制和促进学生学习过程。
(三)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形成性考核把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看作重点,强调学生学习时的理论联系实践。从过程考核中发现教学问题,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方便教师进行自我教学效果检查、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四)有利于常规教学管理和教学能力考评
教学管理部门可阶段性地监控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成果,是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五)有利于营造良好学风
课程形成性考核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情况,也使学生减少了违纪作弊的想法和行动。
(六)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成绩
课程形成性考核的重点是对知识和能力的形成过程考核,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学习过程和考核过程。把学习过程的考核结果与期末考试的结果相结合,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课程学习成绩。
三、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方法
(一)分阶段考核
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和教学时间安排,把课程考核分为三个阶段:理论知识考核、基本技能考核和综合应用考核。
1.理论知识考核。时间安排在整个教学时间的前三分之一,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基本技能考核。时间安排在中期之后,主要考核学生在理论知识基础上运用基本技能的能力。
3.综合应用考核。时间安排在期末,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学习后的总结、综合应用能力。
学生的总评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完成考核的次数和质量评定。
(二)分层考核
对于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改革时可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考核内容,既要考核高层次学生的应用能力,也要引导低层次的学生逐渐提高对自己学习的要求,并鼓励学生向新的要求挑战。
(三)分组讨论
对教学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组学生在指定时间内,围绕一定的主题,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或者是拓展性内容集中进行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参加讨论、总结发言等记录情况给予评价并评定成绩。
(四)自学记录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阅读课程相关书籍、浏览光盘视频、查阅网上论文等方式进行自学,并记录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掌握知识程度,以及对难点、重点以及疑难问题的理解等。这是考核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师根据学习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习指导,评价学生的进步并进行成绩的评定。
(五)知识迁移能力考核
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时所体现的素质和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利用课程所学知识,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找到知识连接点,进行知识转化的能力。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结合学生专业进行知识迁移能力考核。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的思考
课程考核是为了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是评价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所以,课程形成性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应根据课程类型及教学内容做到知识和技能并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习后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考核学生创造性思维水平。
高校应大力开展课程考核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