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燕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1464)
服务是指生产和消费同时交易的、无形的、不可储存的商品。我国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将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第三产业称为服务业。“城市化”一词在1867年由西班牙人艾塞德提出,通常是指由农业为主的社会形态逐步向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城市转变的过程。随着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化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看,当一国或地区人均GDP 超过1 000 美元时,其城市化率为65.8%以上,服务业产值占GDP 比重为49.5%以上,第二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会逐步减少,也就是说当某地区城市化比率不断提高的时候,服务业逐步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012年,河南省人均GDP 达到4989.94 美元,超过1 000 美元,但城市化率仅为42.4%,服务业产值占GDP 比重为30.94%,相对较低。因此,研究河南省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影响程度,对两者协调发展,促进河南经济发展和郑州航空大都市的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1.1.1 服务业总值不断增加
1978年,河南省服务业生产总值仅为28.61 亿元,2008年突破五千亿大关,为5271.06 亿元,到了2012年,达到9157.57 亿元。1978-2012年的35年间,服务业生产总值年均增加260.83 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7.92%,整体呈不断提高态势。1995年以前,河南省服务业处于缓慢积累阶段,服务业总值较低,1995年仅为830.4 亿元;从1996年开始,河南省服务业总值呈稳步上升趋势,由1996年的1004.56 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181.27 亿元,平均每年总值增加217.67 亿元;2006年前后,服务业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其总量快速增加,由2006年的3721.44 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9157.57 亿元,年均增加值为776.59 亿元。
1.1.2 服务业在河南省的经济地位不断攀升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格局不断变化。1992年前产业格局不是很稳定,“二、一、三”格局和“一、二、三”的格局不断交替,这段时期,农业和工业比重较高,服务业比重处于较低水平。1992年以后,基本呈现“二、三、一”的格局,即工业比重不断增加,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大;服务业比较稳步上升,逐渐超过农业成为第二大占比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1978年的仅17.56%提高到2012年的30.94%。同时,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差距在不断减小,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者差距一度减小到5.86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城市化的不断提高,两者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1.2.1 服务业总值居全国前列
本文将2012年全国31 个省、直辖市的服务业生产总值进行统计整理发现,河南省服务业的发展态势与经济发展态势基本吻合。2012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之后,位居全国第五位。同年,河南省服务业总值9157.57 亿元,位居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之后,位列第九位。同时,河南省服务业与排名靠前的省份存在一定的差距。河南省服务业总值与排名前四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省相比,分别相差17362.12 亿元,14360.41亿元,10838.24 亿元和6523.56 亿元。服务业总值分别占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省的34. 53%,38.93%,45.80%和58.40%,这与人口占比差距不相匹配。
1.2.2 服务业占GDP 比重在全国排名靠后
服务业占GDP 比重是衡量某国或某地区服务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这个国家或地区服务业的发展程度,从侧面反映其经济发展阶段。本文将2012年全国31 个省、直辖市服务业产值占GDP 比重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发现,2012年,河南省服务业占GDP 比重仅为30.92%,居全国末位。服务业总值占GDP 比重排名前十的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省市,有着经济、政治、区位和历史等多方面的优势,服务业比重相对较高;西藏、贵州、海南等省经济规模较小,工业化水平低,因此,其服务业比重较高。与河南情况较为接近的湖南、湖北、江西、山西、安徽等中部其他五省,服务业产值占GDP 比重总体较低,但仍高于经济总量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一的河南省。河南服务业比重比六省中排名较为靠前的湖南省低8.08%。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经济发展经历了由第一产业农业为主向工业和服务业为主逐渐转变的过程,其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步伐基本一致。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城市化进程随着相关政策的调整得到一定发展,城市化从1978年的13.6%增长到2012年的42.4%。从改革开放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是河南省城市化发展的起步阶段。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3.6%上升到1995年的17.2%,十七年间提高3.6 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2 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城市化水平增速较慢,但城镇数量增长较快。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5年左右,这一时期各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经济,产业的集聚带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2005年河南省城市化率为30. 7%,高于1995年1.23%,这一时期仍以数量为城市化的主要体现,但城市化的质量问题已逐渐为人们所意识。近几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生活质量,城市化发展以经济转型为主要特征。2012年河南省城市化水平达42.4%,与2005年相比,年均提高1.46 个百分点。城市化不再是数量上的简单增加,城市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河南省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2012年河南省地区总产值为29599.31 亿元,人均GDP 为4989.94 亿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河南省总人口9406 万人,其中市镇人口3991 万人,城市化率为42. 43%,低于全国平均52.57%的水平。城市化率排名靠前的依次是上海、北京、天津、广东、辽宁和浙江五省市,城市化率分别比河南省高出46.87%,43.77%,39.12%,24.97%和23.22%。河南省城市化率排名较为靠后,发展滞后于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这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符,同时也说明河南省城市化发展存在较大潜力。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别从三产对城市化进程影响力大小、时序序列回归分析等角度对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关系进行数量模型统计分析,以求发现并量化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由邓聚龙创立的一种边缘学科分析方法,是根据两个系统间的因素发展趋势来衡量其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若因素呈同步变化,其关联度较高。
本文将城市化和三大产业结构作为比较数列,确定其灰色关联程度,关联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对城市化影响越大。本文以1978-2012年35年间的数据为样本,以城市化率序列作为参考序列,X0 ={X0(i)| i = 1,2,3,...,35},以第一、二、三产业总值分别占GDP 比重做为比例序列,Xk = {Xk(i)| i= 1,2,3,...,35;k = 1,2,3}。采用区间值变换法对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公式为:
Xk(i)= [Xk(i)- minXk(i)]/[maxXk(i)-minXk(i)],i = 1,2,3,...,35;k = 0,1,2,3
记Δk(i)为第i 个时刻X0 与Xk 的绝对差,等于| X0(i)- Xk(i)|,i = 1,2,3,...,35。
记两极最小值为m,m = min{minΔk(1),minΔk(2),...,minΔk(35)| k = 1,2,3}两极最大值为M,M = max{maxΔk(1),maxΔk(2),...,maxΔk(35)| k = 1,2,3}。
则关联系数为(m + μM)/(Δk(i)+ μM)。其中μ 为分辨系数,μ 越小,其分辨能力越大,μ 的取值区间为(0,1)。本文取中间数0.5,最后计算出关系系数矩阵,并将每一比较序列的各个时刻的关系系数进行平均,所得出的数值为灰色关联度,结果为:城市化率={0.5193,0.75845,0.61847}。
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与河南省城市化进程的关联程度最大,系数为0.75845。其次为第三产业,与河南城市化的关联系数是0. 61847。关联程度最小的是第一产业,关联系数为0.5193。目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是经济和城市发展的主力军。而实证结果也说明,目前河南省城市化发展进程主要由第二产业工业来推动,服务业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低于工业的影响。这一结果符合了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过程的经验,即城市化发展中期,工业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力量,随着城市化比率不断提高,服务业逐步成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随着河南省城市化比率的不断提高,服务业将与城市发展将有更为紧密的发展关系。
伴随城市化水平不断地提高,河南省第一产业占GDP 比重逐年下降,因此,城市化水平与第一产业呈负相关性。从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律来看,第一产业的不断下降是一国或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过程。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所占GDP 比重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上升,总体呈正相关关系。
本文选取1978-2012年的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分析了河南省三次产业占GDP 比重与城市化比率的相关性,对河南省城市化与三次产业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测算,以明确其具体相关程度。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化与三次产业相关系数
结果显示,河南省城市化水平与第一产业农业呈负相关,相关系数是-0.888;与第二产业工业呈高度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是0.920;与服务业也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是0.562。这与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一致,目前,服务业对城市化的影响显著,但低于工业。
灰色关联分析得出河南省城市化与服务业地区产值占比之间灰色关联度较大,具有正相关性。接下来对1978-2012年间河南城市化率与服务业比重进行双回归分析,以量化两者间相关性。
首先,建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 = AX+B,其中因变量Y 为河南城市化比率,自变量X 为服务业产值占地区产值比重。运用SPSS12.0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果为:Y = 1.151X- 8.96。其中,R2 为0.316,F 值为15.269,P 值为0.000,说明两变量的共变量比率较高,拟合度较好,结果显著,方程有效。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河南省服务业产值占比提高1%,可以使城市化率提高1.151%。
再次,设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 = AX +B,因变量Y 为河南服务业产值占地区产值比重,自变量X为城市化比率。运用SPSS12.0 软件对1978- 2012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为:Y = 0.275X +20.956。其中,R2 为0.316,F 值为15.269,P 值为0.000,可以发现,此方程设定合理,样本回归线对样本值的拟合程度较高,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意义。根据方程结果可发现,河南省城市化率每提高1%,服务业产业比重增加0.275%,因此,提高河南城市化水平可以有效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从以上双向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城市化与服务业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城市化进程加快会促进服务业发展,而服务业发展也能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服务业要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必须依靠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力量。市场在获取需求信息方面有着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的优势,但由于市场上各主体的趋利性,往往会遇到“囚徒困境”等两难境地,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及浪费,制约了市场协调功能的发挥。政府在规划、制定发展目标方面有着微观市场主体所不具有的资源、数据等基础,有着庞大的研究团队,政府的方针政策对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存在反应滞后,应对僵硬、利益主题模糊等问题。因而,要将两者合理结合起来,真正把握服务业发展脉络,做到宏观计划与微观市场的互补推动。
工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服务业是工业发展的外延需求,同时,工业能够带来人口的集聚,促进城市化进程。因此,夯实工业产业是河南省城市化发展和服务业进步的基石。河南省处于工业化阶段中期,以汽车、煤电、食品、矿物制品等传统工业为主。一方面继续发挥传统工业的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工业的结构调整,从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新材料、新技术的先进制造业升级,为金融、通讯、物流、信息咨询等生产型服务业提供更多的市场空间。
河南省有18 个省辖市、21 个县级市,城市规模不同,其主要发展产业基础不同。因此,应结合不同城市规模和特点选择发展相关服务行业。郑州是河南省会,也是河南的经济中心,应充分利用国际和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着重发展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和设计研发、计算机软件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同时利用郑州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航空大都市的机会,构建完善的城市规划,制定合理的产业布局,通过航港产业发展带动相关服务业如物流、住宿餐饮、总部经济等发展。而中小城市应充分考虑本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现有优势,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如旅游业、文化产业,着重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虽然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城市化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人力需求。但不能盲目扩大城市化率以推动服务业发展,也不能无基础地进行产业升级来发展城市化水平,应根据河南省实际情况发展相关产业,促进服务业和城市化持续健康地协调发展。
[1]商海岩,吕冰茹. 人口城市人与服务业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5):37-42.
[2]曾国平,刘 佳,曹跃群.中国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区域差异[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32-37.
[3]曾淑婉,赵晶晶. 城市化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机理及其实证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6):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