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素梅治疗颈源性头痛经验

2014-04-01 22:05王庆华
河北中医 2014年1期
关键词:针感选穴泻法

冯 涛 王庆华

(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山东 菏泽 274000)

任素梅治疗颈源性头痛经验

冯 涛 王庆华

(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山东 菏泽 274000)

头痛;中医疗法;名医经验;任素梅

任素梅副主任医师系山东省菏泽市中医医院著名针灸专家,从医近30年,以其医术精湛,治学严谨,造诣深而著称。任老师针推并用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们有幸跟师学习,收获颇多,现介绍如下。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或双侧反复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其临床特征是疼痛位于病变侧的额、颞及眶部,同时伴颈部僵硬,活动范围受限,有颈部活动和(或)头部维持异常体位时,或按压头痛侧眶上神经、上颈部或枕部时头痛症状加重;同侧的颈、肩或上肢的疼痛,或偶有上肢根性痛;触诊颈椎椎体棘突偏歪,生理曲度异常,压痛阳性;或诊断性麻醉阻滞可明确诊断;影像学上可见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关节突关节异常或颈椎骨质增生等变化。颈源性头痛的发生可能与颈部韧带的牵拉、撕裂、钙化,颈部肌肉的持久痉挛和收缩,颈椎退行性变或颈椎间盘突出造成神经根受压、交感神经受刺激及椎动脉受挤压有关。

1 明经络,助诊断

任老师认为,治病首先要明确诊断,诊断明确,才能选穴中的,治疗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仅正经穴位就有361个,每个穴位又主治多种疾病,同一种病症存在多个穴位可以选择,使临床选穴往往无从下手。故以经络为经,以病症为纬,借助经络辨证,才可以从中选择最适当、最精简的穴位,而收到最好的疗效。

头部为诸阳之会,《灵枢·逆顺肥瘦》曰:“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手足三阳经俱在头部有自己的分野。《经络全书》曰:“头有五行,中行前自发际,循顶下项至大椎,属督脉。前发际上一寸,名神庭穴,属足太阳膀胱、阳明胃经、督脉之会。后发际上一寸,名风府穴;五分,名哑门穴,并属督脉、阳维之会。第二行,去中行左右各开一寸五分,前后各以发际为度,属足太阳膀胱经。第三行,左右各直目瞳子上,前后亦以发际为度,属足太阳膀胱、少阳胆经、阳维之会。”又《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与巅。”故又属足厥阴肝经,兼属足少阴肾经,《素问·五脏生成》曰:“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故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部和前额,手足少阳经分布于头侧方,手足太阳分布于头顶、后头及颈项部,而巅顶头痛则可责之于足少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督脉分布于颈项正中、后头正中、头顶及面部。故根据头痛的位置可以确定配属何经络上的穴位。

《东垣十书》曰:“太阳头痛:恶风寒,脉浮紧,痛在巅顶、两头角。少阳头痛:往来寒热,脉弦细,痛连耳根。阳明头痛:发热自汗,脉长大,痛连目、颊、齿。太阴头痛:有痰,体重,脉沉缓。少阴头痛:足寒气逆,脉沉细。厥阴头痛:吐痰沫,厥冷,脉浮缓,痛引目系。此六经头痛。”从脉症上明确了各部位头痛的六经所属。若前额、巅顶、枕部疼痛连及项背,或由项连肩,脉浮紧者,为太阳头痛。若疼痛以头侧方为主,可连及耳根,脉弦细,寒热往来者,为少阳头痛。若疼痛位于前额、面颊、眉棱骨,或痛连齿龈,或颜面疼痛,脉浮长者,为阳明头痛。若头痛部位不定,或为全头痛,或为局部疼痛,同时或伴有痰涎,或伴有体重,腹痛,脉沉缓,为太阴头痛。若痛在巅顶,伴有足寒气逆,脉沉细,为少阴头痛。若痛在巅顶,吐痰沫,冷厥,脉沉缓,为厥阴头痛。

2 治疗方法

任老师认为,颈源性头痛有虚实之分,在临床选择疗法时,亦要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审症求因,因其证求而治之。

2.1 倡导表里经络、手足同名经配穴 任老师倡导在临床辨证的基础上,运用病变部位所属的表里经络或手足同名经每取一穴,治疗头痛常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2.1.1 太阳头痛 取后溪(双侧)、束骨(双侧),后溪直刺1寸,行紧提慢按泻法,反复行针,使针感上传;束骨直刺0.5寸,亦用提插泻法,使针感扩散。

2.1.2 阳明头痛 取合谷(双侧)、内庭(双侧),合谷直刺1寸,得气后将针斜向上方,行提插泻法,使针感向上传达至臂部;内庭直刺0.5寸,行快数有力的捻转泻法,使针感向上下扩散。

2.1.3 少阳头痛 取外关(双侧)、足临泣(双侧),外关直刺1寸,用紧提慢按泻法,使针感向上下传达;足临泣直刺0.5寸,亦用提插泻法,进针后反复行针,使针感上传。

2.1.4 太阴头痛 取阴陵泉(双侧)、丰隆(双侧),阴陵泉斜刺捻转泻法,得气后将针提起,向上、下、左、右方向斜针,反复行针,使针感向四周扩散;丰隆直刺0.5寸,行紧提慢插泻法,针感向上下传达。

2.1.5 少阴头痛 取肾俞(双侧)、太溪(双侧),肾俞向脊椎方向斜刺1寸,烧山火法,使针感向腰前传达;太溪直刺1寸,针向右快速有力的捻转泻法,使针感向上传达。

2.1.6 厥阴头痛 取太冲(双侧)、内关(双侧),太冲向上斜刺1.5寸,使针感传至足掌,以透涌泉,用慢提紧按补法,达到肝肾同补的作用;内关直刺1寸,亦用提插补法,使针感向上下传达。

2.2 重视局部选穴 任老师选穴时重视局部选穴。颈源性头痛常伴有颈部不适,颈部经络气血痹阻,故常选用局部颈夹脊穴、百会、风池等,以促进局部经络气血循行,使气血可以上达清窍、髓海,以改善髓海失养的情况。颈夹脊穴既可以于局部达到舒筋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又可以调理膀胱经和督脉经气。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经穴,为头痛要穴。百会为督脉要穴,为诸阳之会,位于人体的最高正中处,为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阳维脉的会穴,为三阳五会之所,灸之可以使人体气血趋于条达平衡,贯通督脉、膀胱、三焦及肝胆各经。

2.3 理筋调脊通督法 由于颈源性头痛常伴有颈部棘突偏歪、肌肉痉挛紧张,任老师认为配合手法纠正失常的解剖位置,使失衡的生物力学结构复归于动态平衡。此外,手法还能够调和气血,舒筋活络,缓解针感带来的不适感。任老师提出了理筋调脊通督法与针刺相配合。首先理筋活络用扌衮法、一指禅推法作用于颈项肩背部,拿揉患肢(以大肠经和三焦经为主)约5 min,拿揉项部大筋,按揉风池、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位约5 min,弹拨极泉穴2~3次。其次采用颈部斜扳法、端提法、定点旋转复位法以调脊。最后采用捏脊法、沿督脉旋转推法以通督,拍法作用于肩背患肢,搓抖患肢,钳手指,拿肩井结束。《素问·调经论》曰“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马莳注曰:“邪客于形,而初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则乘其微而刺之者,当按摩其病处,勿释其手,著针其病处,勿推其针,使移邪气于不足,而为衰复其真气之如故而无亏,则神气自全矣。”说明了针刺配合推拿重要性。

小结任老师治疗颈源性头痛强调审证求因,辨证论治,重视综合各种病因,多从经络加以辨治,强调局部取穴与辨证选穴相结合,针灸、推拿并用,有内外同治,协同发挥作用之妙,应用于临床上屡屡奏效。

[1] 倪家骧,段红光,裴爱珍.颈源性疼痛诊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58.

(本文编辑:董军杰)

冯涛(1981—),男,主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

R224.2;R741.041

A

1002-2619(2014)01-0006-02

2013-06-06)

猜你喜欢
针感选穴泻法
针感量表的研究现状及新量表的设计思路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选穴规律研究
选穴温灸法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针感及其物质基础相关研究进展
视觉针感量表在脑卒中手痉挛状态治疗中的应用※
新型安慰针产生“安慰针感”的随机对照试验*
太阳穴
以基因芯片探究针刺泻法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