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杰
(福州大学 党委、校长办公室,福建 福州 350116)
近年来,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持续增长,高校筹措办学经费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高校可利用的资金也越来越多,虽然高校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和资金使用效率均有了明显提高,但高校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还无法满足高校的内涵式发展要求。为此,探讨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事关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对财务工作不够重视,作用发挥受限。作为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下的校长的一项重要行政管理职权,与教学、科研工作相比,财务工作在高校中居于从属、偏低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一是很多高校主要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有些领导基本不懂财务工作,他们对财务的理解和关注的重点仅在于如何筹措更多的学校发展资金,而很少从经济效益、成本核算的角度去考虑财务工作,高校财务管理缺乏成本效益理念和经营环境。二是财务人员在财务工作中扮演着平衡角色,他们既要满足师生对财务工作提出的更高服务要求,又要克守财经法律法规,财务人员的尴尬地位以及财务工作本身所处于的从辅、偏低的地位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有效发挥。
(二)过于强调财权的运用,权力和责任失衡。在校长负责制下,财权由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分块掌控分配,但却未建立与之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导致出现权力与责任“两张皮”现象。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在行使资金支出审批权力时,经常是单纯地按照开支标准和需要来安排资金,而没有充分考虑本单位的收入情况和支出资金的使用效益问题,把开源节流的义务和责任推到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身上,极易造成学校资金极大浪费。
(三)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存在一定隐患。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保证高校会计质量而设立的一种有效管理体系。当前高校虽应上级有关规定和要求均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因主观上不够重视,致使在实践中执行不严格,内控制度流于形式。高校内控制度建设上普遍存在重财政资金管控、轻财务预算和外部资金管理,重收支账目管控、轻往来账款管理的问题。一些高校在基建和大额采购项目的监督、论证和决策方面尚未建立有效的财务内控机制,投资风险增加。有些高校甚至直接用审计部门来取代财务部门的监督职能。
(四)预算管理不完善,使用缺乏计划性。对资金进行合理的预算安排是进行科学财务管理的前提。高校在预算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将预算编制、预算目标确定和经费使用评价等错误地认为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无关,各相关部门没有共同参与预算编制,导致预算编制不够全面科学,预算实际执行效果不佳,不能有效指导学校资金运行。二是未将非税收入全部纳入学校预算范围内,无法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状况。三是预算资金使用缺乏必要性论证,未建立起预算资金使用的跟踪、分析、评价机制,无法确定资金的使用绩效。四是预算变更随意,往往决算和预算有较大出入,尤其在科研经费预算方面更为突出,存在随意报帐现象。
(五)资产配置结构失衡,资源浪费现象突出。在管理理念上,存在重需求、轻效益,重社会效益、轻经济效益,重新购资产作用的发挥、轻已有资产的充分利用的问题,有偿使用观念意识淡薄。在管理制度方面,资产配置缺乏统一标准,资产使用率低,难以做到共享,重复购置问题突出,且没有建立资产配置不当的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资产入帐、销帐不及时,会计信息登记不准确,没有完整的对资产购置成本、折旧、重置成本和市场价值等信息。存在资产管理部门资产帐与财务部门资产帐间帐实不符现象,资产流失现象突出。
(六)财务人员素质偏低,制约管理水平提升。具体表现在:一是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平均学历层次较低,且年龄结构中老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财务专业知识结构也不完善。二是财务人员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不强,无法对一定时期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不能科学考核学校整体和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效率,为学校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参考。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重视财务管理作用发挥。高校财务管理在高校事业发展中重要作用表现在:一是可以合理使用资金,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营运效果。二是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三是可以拓展高校资金管理和运用新思维。四是可以加强内部监督,维护财经纪律和财务监督 。因而要正确认识财务管理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把财务管理提升到与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积极转变财务观念,树立经营理念以及办学效益优先的理财意识,切实实现财务职能转变、财务人员角色转变和领导干部思想转变等,为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优化财务管理方式和途径。财务信息化建设,是财务部门改进财务手段、扩大财务服务宣传、增强财务管理信息透明度的重要途径。通过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高校财务管理软件的结合,实现财务信息处理网络化,夯实会计信息基础,满足财务信息多样化需求,减少信息不对称,增进学生与财务、教工与财务、各相关职能部门与财务之间的沟通协调、有效化解矛盾,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和财务服务水平。如利用网络向学生、教工和职能部门等各相关财务主体公开财务业务流程和各类相关财务信息;通过采用网上排队、网上预约报帐、网上票据预先审核、无现金报帐等方式,缓解和解决财务报帐排队时间长、报帐难的问题。
(三)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增强管理能力。首先,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对高校内控制度建设方面的指导意见,健全和完善高校各种内控制度。其次,要突出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事后控制为辅;以程序为主,结果为辅;以责任牵制为主,追究查处为辅的内控制度。最后,要切实强化学校对经济事项的统一领导和集中管理制度,要严格按照决策议事程序审核批准资金使用,严禁跨流程办理。
(四)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奠定刚性执行基础。一是合理设置高校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坚持公平透明、稳妥可靠、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对下拨经费实行总量控制,大小学院统筹安排;以人为本,确保教职工福利待遇、学生专项支出和基本公益性服务项目;优先安排培育与提升办学品牌的支出,加强骨干人才培养和引进配套等。二是建立预算申请和答辩制度。强化预算管理的分配和监督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制定学校预算管理、专项经费等管理办法,通过校长办公(扩大)会议,由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集体听取各职能部门上年度专项经费预算执行情况汇报,实行绩效评价和必要的问责或激励;对新申请的年度专项经费预算就内容、额度和用途等进行预算提问、征询和答辩。三是实行预算执行通报和年末结余经费清零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政策,定期通报财政资金执行情况,盘活校内存量资金;对各职能部门专项经费统一规划、专款专用,当年预算、当年执行、结余回收,将预算经费执行情况、建设效益与年度绩效考核和下年度专项经费预算安排直接挂钩。四是完善校院两级预算管理制度。健全学院执行预算管理的体制,形成对学院执行预算管理具体责任“一支笔”制度。
(五)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试行资产项目化管理。一是重点完善资产购置制度、无形资产评估制度、资产的使用及保护责任制度。二是健全办学运行成本核算管理制度,鼓励开源节流,对办学办公使用空间、水电资源等按照核定标准收取空间、资源使用费,并设立专项配套资金,根据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项目性质和贡献给予部分或全额返还,以示鼓励。三是运用项目管理理念,从资产项目立项、项目预算编制、项目预算控制和项目资产运行绩效等方面入手探讨试行资产项目化管理,提升对办学资源的运作和管理能力。
(六)通过引进和培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财务团队。一是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局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在高等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的要求,借鉴已实行总会计师制度高校的经验,在其它高校推行总会计师制度,选拔懂财务、会经营、善管理的人员专职从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总会计师的专业优势,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科学化程度。二是加快财务骨干的培养。一方面要充分考虑高校财务管理岗位所具有的专业性较强、财务人员晋升较慢、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等特点,在财务干部的配备上和职称的晋升上给予适当增加比例。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年青财务骨干,特别是设置有财经和管理类专业的院校,可通过专兼职形式,鼓励一些年青的专业教师转任财务管理岗位。三是通过外部邀请和利用内部优质师资资源,系统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财务人员的会计核算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强化财经纪律要求,提高防范和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海威,张川,张景可.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研究[J].财会通讯,2013,(10)中:52.
[2]赵善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对策[J].财会通讯,2013,(7)中:84.
[3]梁勇,干胜道.论高校“大财务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87.
[4]叶青松,赵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及整体改进研究[J].会计之友,2013,(9)下: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