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峰,廖 辉,王 慧
尾蚴皮炎是指由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皮肤引起以瘙痒性丘疹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炎性皮肤病,包括人血吸虫尾蚴皮炎和动物血吸虫尾蚴皮炎两大类。人血吸虫在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人血吸虫尾蚴在体内继续发育为成虫,引起血吸虫病。动物血吸虫尾蚴则在人体皮肤内死亡[1],它不会再继续发育寄生人体。临床上,对于来自日本血吸虫病疫区皮疹患者,除进行皮肤科治疗,还应结合当地流行病资料,进行日本血吸虫病病原检查治疗。现将我科2009年5月-2013年4月期间门诊诊治15例尾蚴皮炎情况和体会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本组15例患者中,男13例,女2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8岁。临床症状以瘙痒为主,下水数分钟至2~3 h后,自感浸水部位有痒感,呈进行加重,均自购止痒皮肤外用药外涂,不能缓解;皮损处可见针尖大肤色丘疹或丘疱疹;呈散状或密集分布,有抓痕;4例因瘙痒抓破造成皮肤脓疱。皮损部位:多限于接触水部位,右小腿处3例,左小腿处2例;双小腿处5例,右手及前臂部位1例,双手及前臂部位3例,左小腿合并双手前臂部位1例;病程为2~5 d。无发热等其它合并症状。
1.2诊断标准 患者均来自本地区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域,曾在钉螺滋生的沟渠、湖滩等环境下水。其中,有的钉螺环境当年曾捕获到阳性钉螺。排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和其它接触性引起皮疹。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结合临床表现诊断[1]。
1.3治疗方法 (1)皮肤科治疗:以口服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炉甘石洗剂外涂患处,续发感染者,同时行口服抗生素,交替外涂抗生素药膏于患处,一般5~8 d可痊愈。(2)病原学治疗:愈后1~2周后患者均在当地血防部门的下乡普查日本血吸虫病活动中,行血吸虫病间接血凝试验(IHA)。其中IHA示1﹕10为5例;1﹕20为2例;4例愈后4周IHA 1﹕10为4例IHA查均示阴性。阳性患者均行血吸虫病原治疗,按成人总剂量吡喹酮60 mg/kg体重(儿童体重不足30 kg总剂量可加至70 mg/kg),2日疗法,每日量可分3次在餐间口服,体重超60 kg不再增加剂量,仍按60 mg/kg服药[2]。阴性患者也如法行吡喹酮药物化疗处置。
本资料15例患者均来自本地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地区,据日本血吸虫病生活史示,尾蚴感染终宿主人的阶段是其自钉螺体逸出进入水中(此时水体称为疫水),浮悬在水面上,极少游动在水中,或沉于水底,当人在生产生活中接触疫水,即使停留时间短,只要皮肤尚留一层水膜,尾蚴也能迅速主动粘附人的皮肤,尾蚴侵入人体主要由于前钻腺、后钻腺及头腺的化学因素与尾蚴体表体棘及尾部肌肉不断钻动的物理因素协调来完成。前钻腺的分泌物能降解哺乳动物皮肤的角质层、表皮细胞和血管壁间的粘合物、基底膜、真皮的基质,从而为尾蚴侵入皮肤和微小血管打开通路。后钻腺含有糖蛋白成分,它遇水膨胀而黏稠起粘附皮肤的作用,使前钻腺分泌酶性物质定向封闭在尾蚴头器周围,避免酶的流失。头腺分泌物在尾蚴钻穿时,对其体表损伤起到修复作用,保护尾蚴体壁在不同介质(水体或终宿主体内)保持完整[2]。在侵入皮肤中,由于头腺分泌的溶组织酶作用及钻腺体分泌物的酶促作用,虫体钻穿时全身肌肉运动的机械作用造成的机械性损伤以及虫体所致人体的超敏反应,造成皮肤局部的炎症,这是一种过敏反应,既有速发型(I型)超敏反应,也有迟发型(Ⅳ型)超敏反应。引起了机体产生以瘙痒为主的急性炎性皮肤病,多限于接触水的部位,以上下肢浸水部位为主,其反应程度因人而异,有人对尾蚴侵入不敏感,无症状反应或轻微,也有以往曾被感染者,其反应较初发者为重,需以消炎止痒,防治继发感染为治疗原则[3]。由于日本血吸虫尾蚴经钻穿活动进入人皮肤则为童虫,经过移行和发育,最终到达肝肠血管内定活寄生,并发育成为成虫产卵,引起血吸虫病。所以治愈后,要及时建议患者到当地血防部门或疾病控制中心进行血吸虫病免疫学检查,防止因继发急性血吸虫病而误诊误治[4],即使IHA检查为阴性,只要有疫水接触史,也要进行吡喹酮药物化疗防止继发血吸虫病[5]。同时,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域,应加强健康教育,如在钉螺滋生环境四周树警示牌,避免非生产生活下水,须下水生产劳动时,要加强个人防护,可外涂防蚴油等。控制发病最有效的是灭螺灭蚴,加大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来预防血吸虫病。本资料15例患者诊治过程中,因技术条件有限,均未行病理检查,只能结合流行病资料,询问疫水接触史及临床表现来诊断。
笔者认为,凡在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流行季节中,遇有疫水接触史起皮疹者,除了进行常规皮肤科治疗,还应该进行血吸虫病有关检查和治疗,防止患者继发血吸虫病,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2-9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主编.血吸虫病防治手册[M].第3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11-12.
[3] 赵 辨,主编.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出版社,2001:466.
[4] 资 佐,吴健萍,唐 坚,等.9例血吸虫病人误诊分析[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1,13(5):308.
[5] 何家昶,张旭光,郑伯祁,等.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以疫水接触史作为化疗指标的评价研究[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1999,28(1):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