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汉语特性的把握开启《论语》哲学的新境界
——评周海春新著《〈论语〉哲学》

2014-04-01 14:44李莉
关键词:古代汉语古汉语范畴

李莉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以古汉语特性的把握开启《论语》哲学的新境界
——评周海春新著《〈论语〉哲学》

李莉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关于《论语》研究的困境,宋志明教授为《〈论语〉哲学》所作的序说得很清楚。宋志明教授说:研究孔子,谈何容易!关于孔子的直接的思想材料,只有一本《论语》。文字不多,大约1万5千多字,如果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大概只用两个版面就够了。可是,就这1万5千多字,被中国人读了2千多年,据说《论语》的注本有3千多种。真可谓众说纷纭,使人莫衷一是。想借助以往的注本求得《论语》的“原意”,显然是办不到的事情。我觉得,研究《论语》,并非探求“原意”,并非探求所谓亘古不变的“道统”,而是对《论语》做创造性诠释,将我们的视界同孔子的视界进行交融、沟通,从而搭建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换句话说,研究《论语》目的在于开发孔子留下的思想资源,因而应当选择哲学的路径,而不能仅靠史学的路径。周海春著《〈论语〉哲学》,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论语〉哲学》颇多新意,并且使得看似零散的语句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系统性。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很重要的一点是作者较为关注对古代汉语语言特性的把握,并把这种把握应用于《论语》的研究之中。古汉语与中国哲学的关系密切,陈汉生的《中国古代的语言和逻辑》、洪堡特的《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高本汉的《汉语的本质和历史》、张东荪的《知识与文化》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论语〉哲学》充分运用了这些成果。

一、范畴多义性的有机整合

中国哲学中的哲学范畴,往往具有很多的意思,如何在具体的文本研究中恰当地把握这种多义性就很重要。《〈论语〉哲学》力求在整合多义性的基础上把握具体的文本。

如作者把《论语》中“学”的概念含义作了系统阐释,把“学”分成不同的层面,认为“学”包括字的象形层面:教授小孩子的具体形象;抽象层面:意义的觉悟,包括自觉和觉他;联结一定的对象的时候延展出的意义层面:模仿、练习、读书、学说、学派等等。具体的觉悟活动很多,包括读书性的学习、道德的活动等等。因此,“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意义体的时候,其核心的抽象意义是稳定的。而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和读书、道德实践、意义领悟等不同的范畴结合。但每一种结合中都有抽象的意义旨归。

这一处理范畴的方式,使得作者把握住了“学”的独立性。在《论语》中对“学”字的运用,作者认为极大程度上是一个独立的范畴,“学”具有独立的哲学伦理学价值。作者指出,在《论语》中,很多情况下,“学”字都是单独使用的,并没有和“道”、“天命”、“礼”、“文”等范畴结合在一起。这也说明了“学”不一定要和“什么”联系在一起才能说明其含义。就“学”与其他范畴的关联性而言,“学”也保留了其独立的哲学伦理学意义。当“学”和其他范畴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学”一方面保持了“觉”的核心意义,另一个方面也强化了延伸的意义。在“学”的“对象”方面构成了一定的价值等级序列。这个价值等级序列由低到高大致就是:学-军旅之事(为圃,稼);学-读书;学-仕(民人,社稷);学-文(礼);学-道。“学”和这些所谓“对象”的关系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现在语言中通行的“某某学习什么”的主客体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某某未之学也”就是说没有把智慧投注到那个对象上,或者没有在某个事情上面获得觉悟。要注意到这里所谓的价值等级是相对的,当一切都被归结为觉悟的时候,低等级的价值活动也同样具有高等的价值意义。作者的这一认识使得《〈论语〉哲学》兼容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又有较大程度的创新,尤其是大大提高了“学”在《论语》哲学思想中的地位,并为把握《论语》的体系性奠定了基础,并改变了以“仁”入手把握《论语》哲学的思路。

二、字义的自足性对句子意义的影响

是让字义淹没句意之中,还是在字义的基础上解读句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把握。“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恶心,人多不说喜也。虽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独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夔一足”中的“一”和“足”间有更为紧密的语法关系,而且有从属于“夔”的味道。“若夔者一而足矣”中“夔”、“一”、“足”间的关系是松散的,并且省略了很多连接词语,更具有句子的意味,而不是主谓词组。孔子的理解更为切合古代汉语的基本特性。

《〈论语〉哲学》强调字义的自足性,而不从合成词的角度来理解很多句子中核心词。“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这段话中的“女子”备受争议,作者不认为“女子”为合成词,而是认为应当为“汝子”。至于“汝子”参指的对象是哪些人则是可以进一步讨论的。

古汉语中很多句子中的字义具有一定的自足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其他句子成分就能准确把握句子的意义。恰恰相反,

自足性的呈现受制于句子的其他部分,不过这种受制往往不是语法意义上的限制。对于孔子是否贬低女子的争议,作者认为完全是忽略了句子的重点,忽略了“女子”“难养”的意义内涵是“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作者认为:“‘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不是简单地给出‘女子’与‘小人’‘难养’的理由和格局,不是简单地对‘女子’与‘小人’作出补充性的说明,而是‘女子’与‘小人’的本质规定。”

作者认为甚至可以忽略“女子”和“小人”,直接把握孔子的主要意思。这个意思就是反对一个人成为“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人。这样的人和“仁”的要求不一致,关系近了就不尊重别人,就忽略了别人的高贵之处;关系远了就怨恨,是典型的个人精神生活不成熟、不独立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作者通过这种解读有效地突出了孔子思想的普遍性,突出了孔子哲学在把握了人类一些基本的经验方面的优势,从而回答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

三、古汉语在场性特征的把握

作者认为古汉语具有强烈的在场性特征。如“见”可以是“出现”,也可以是“看见”,“见”表达了这种“出现”与“看见”的在场性。在场性要求恰当地把握主动和被动的问题,并突出谓词的把握。“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在这里没有明确说明是“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且没有说明“济众”的内容,作者从尧舜入手来说明。尧、舜有权力,有财富,有官位,有名声,有知识,他们可以给人以财富、官位、名声、知识的施舍、救济,并且因为自己是国王,甚至可以给很多人以帮助。但是他们难以做到的事情是什么呢?显然是对人性的改变。作者由此寻得一个线索,就是从人性的改变的角度来理解圣人。作者认为,圣人关注精神的施舍和救济,圣人才能救济所有的人,这种救济和施舍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也不受到自己的财富、肉体、官位的限制。因为圣人给予的救济是精神的救济、心灵深处的救济和帮助,使得人自己可以获得自立、自强的力量,使人自己可以有智慧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显然,这是作者合理的引申,这种引申丰富了文本的哲学内涵,并使得文本看来模糊的语言具有了更多确定的内涵。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汉语的意义表达不限于主谓结构,尤其是主谓结构的命题表达上面,往往是字意自身包含的逻辑延展性导致的范畴体系。字的组合显现一定的过程性。当一个字和其他范畴结合在一起表达思想的时候,并不总是一种严格的对象化的思维模式,而是过程性的思维模式。西方语言是一种声音语言,声音语言显示了主客体关系的断裂,并且保持着一种远距离作用。而中国古代汉语体现了强烈的过程性思维。字和字之构成句子描述一个事物发展的过程。如“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道是“学”的过程性展开,是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和发展程度。如“攻乎异端”中“攻”和“异端”的关系在语法上可以分析成谓语和宾语的对象性关系,也可以分析成过程性关系。在过程性的视野中,“攻”等同于“功”,“异端”是用功夫导致的一个结果。作者用这一理解古汉语的方式对《〈论语〉哲学》进行了很多大胆的哲学探索。尽管这些探索有些是可以商榷的,但它所提供的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哲学思考方式则是极为丰富的。

四、古汉语背后思维进程的追寻

作者坚持认为中国古代汉语有独特的定义事物的方式,需要结合古代汉语独特的定义方式把握语言背后的思维进程。“父子互隐”问题是学术界讨论了很久的一个话题。《论语》中原始句子如下:“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躬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作者关注思维方式的把握,认为叶公已经先验地承认了父子互证就是直,孔子则没有先验地确定某种情况就一定是“直”的,并认为孔子反对叶公更多地是针对一种思维方法,提出了一种相反的情况。

比如对于以下这句话,作者读出了丰富的哲学内容。“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这段话孔子告诉我们“孝”是什么呢?这显然需要一番哲学分析才能完成。作者进行了一番抽象处理,勾勒了孔子的哲学思维进程,从而没有陷入语言表象之中。作者从“弟子”和“先生”的表象中抽象出了上下级关系的抽象范畴。从“酒食”中抽象出功利性,从“劳”和“馔”中抽象出“异化劳动”。经过这样一番抽象,孔子的思维进程就被呈现出来了,也可以给“孝”下定义了。“孝”不是异化劳动式样的关系,显然就应该是一种上下级间的人性关系。

关注对《论语》思维进程的把握有利于对《论语》进行哲学定性。作者宣称孔子是意义的儒家,是启发式的儒家,是榜样的儒家,是开放的儒家。这一结论尽管还可以进一步讨论,但这个定位的意义是很大的。《〈论语〉哲学》有很多新见,有独特的致思,值得仔细品味。

[责任编辑:朱建堂]

猜你喜欢
古代汉语古汉语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