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芳,张华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肾功能衰竭、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2]。截止2013年5月31日,全国各地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131例,死亡39例,死亡率29.8%。2013年3月至5月,本院收治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17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38~86岁,平均年龄66.5岁;入院时患者均表现为胸闷、气促,脉搏氧饱和度(SpO2)低于90%,X线胸部摄片显示双肺弥漫性渗出改变,实验室检测H7N9均阳性[2]。其中10例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
1.2 治疗与转归 患者入院后开放静脉通路,遵循“四抗二平衡”(抗病毒、抗感染、抗休克、抗低氧血症及水电解质平衡、微生态平衡)的治疗原则,并予营养支持、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治疗措施。本组使用ECMO和机械通气11例,单纯使用机械通气6例。经治疗及护理,9例痊愈出院、4例病情好转、4例死亡。
2.1 病情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情发展迅速,显著特点是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与组织细胞供氧不足及病毒变异有关。因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对病情进展评估十分重要。本组17例患者均收住单人病房、专人护理,密切观察及记录意识、体温、血压、SpO2、呼吸、心率、尿量、中心静脉压、血气分析、活化凝血时间(ACT)、肝肾功能、血糖、咽拭子细菌培养等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通过积极治疗,13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情好转;4例患者年龄较大合并多种疾病,最终因MODS抢救无效死亡。
2.2 机械通气护理 机械通气能降低呼吸作功,提供足够的肺泡通气量及动脉氧合[3]。采用能发挥自主呼吸优势的模式,保持吸氧浓度50%,控制通气频率在10~12次/min,气道峰压30 cmH2O,呼气末正压(PEEP)为10~15 cmH2O。密切监测患者呼吸、SpO2,每4 h测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设置,监测并记录潮气量、气道峰压、气道阻力和呼吸系统顺应性,如出现呼吸频率>30次/min、气道峰压>30 cmH2O,立即报告医生,按医嘱给予镇静药或肌松药,预防气压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每4 h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并保持气道的湿化,检查气管插管深度及导管固定情况,严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本组患者实施ECMO联合机械通气11例、单纯机械通气6例,机械通气治疗7~35 d,有效改善了患者呼吸费力的状态,胸闷、气急症状明显好转,均未发生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2.3 ECMO护理
2.3.1 ECMO管路管理 ECMO治疗可代替正常肺的气体交换,使病变肺组织得以修复,降低死亡率。每班护士认真检查导管位置及固定情况,防止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给患者更换体位前先检查导管固定情况,再由3~4名护士协作进行轴线翻身;对躁动患者使用约束带保护性约束双上肢和置管侧下肢,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咪唑安定3~5 mg/h)持续静脉微泵推注。本组2例患者镇静剂减量后出现躁动,用约束带制约后未发生导管脱落、移位。
2.3.2 ECMO压力及血流量监测 泵前压力:测量由股静脉导管将血液引出体外的压力,反映静脉引流是否通畅,要求压力<30 mmHg[4],泵前压力>30 mmHg时可导致溶血,常见原因有机体容量不足、导管位置不当等,可见引出血流不畅、血流量下降、管路抖动,出现压力报警,立即查找原因,补充机体容量或调整导管位置。氧合器前压力:氧合器前压力一般<300 mmHg,压力过高提示氧合器内有血栓形成,可造成溶血,可考虑更换氧合器[5]。ECMO治疗期间每小时记录泵前压力与氧合器前压力变化。本组11例ECMO治疗时间5~28 d,其中2例患者分别在ECMO治疗第2天、治疗82 h出现出血端管路抖动,提示引血不畅,经调整置管深度后好转。
2.3.3 并发症的观察
2.3.3.1 出血 出血是ECMO最严重的并发症。ECMO治疗时因血液引出体外后需要与氧合器、管路等大量非生理性的异物表面接触,因此必须采用全身肝素化的方法进行抗凝治疗[5],加之转流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减少、血小板破坏及凝血因子变性,是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6]。定期监测ACT,并按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肝素用量,以预防出血;治疗过程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全身皮肤及黏膜有无淤点淤斑、大小便中是否有血性液体、两侧瞳孔大小变化等;为防止出血,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本组1例患者在ECMO治疗8 d后出现腹腔内大出血,经急诊手术治疗出血控制,术后1 d因MODS抢救无效死亡。
2.3.3.2 血栓形成 长时间ECMO支持导致大量血液成分破坏、抗凝不足,均可诱发血栓形成,在四肢或脑部等血流缓慢、血管腔狭小处易形成栓子[7];ECMO期间由于血细胞破坏及管道对血管壁的刺激,易形成血栓。每4 h检查并记录患者肢体感觉,观察有无缺血、皮肤发白等情况;每8 h使用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8]评估患者意识状况,及时发现脑血栓;每4 h观察ECMO循环系统内有无血栓形成,用手电筒照射整个体外循环管路,如出现>5 mm血栓或仍在继续扩大的血栓考虑更换ECMO系统。本组1例ECMO治疗39 h时观察到泵内出现约4 mm血栓,未特殊处理,加强观察,6 d后病情好转停ECMO治疗;16例未出现体内血栓及管路内血栓形成。
2.4 用药护理 人感染H7N9禽流感治疗多使用奥司他伟及抗生素[2],遵医嘱按时给药,以保持药物的有效浓度,微泵控制静脉给药时定时观察微泵控制速度与实际速度是否相符,加强药物使用的疗效观察及不良反应观察;根据患者病情,备好抢救药物,必要时提早抽好备用;使用百普力营养液鼻饲时每4 h回抽胃内残余量,超过150 ml时停止鼻饲,防止误吸的发生。本组17例患者按医嘱使用奥司他伟200 mg、2次/d抗病毒治疗;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mg、1次/8 h抗炎治疗;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400 mg、3次/d调节内环境平衡;肠内营养混悬液营养支持治疗。
2.5 感染检测及护理 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由于侵入性管道多,如股动脉和静脉插管、颈外静脉插管、中心静脉插管、桡动脉插管等,易成为病原菌侵入血液的途径,同时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增加了感染的机会[9]。每班观察置管部位有无红肿和脓性分泌物,每3 d更换敷料,有渗血、渗液时及时更换;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定时拍背;各项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减少侵入性操作,使用密闭式吸痰器;遵医嘱定时作血、尿、痰细菌培养;将患者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负压病房,单间隔离,禁止探视,保持室温在22~24℃、湿度55%~60%,室内每2 h行空气置换1次;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穿隔离衣,戴好防护口罩。本组17例患者均无严重感染发生。
2.6 心理护理 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首次发现的病毒感染疾病,加之病情发展迅速,确诊后立即单间隔离,患者内心充满恐惧及无助。实行一对一护理模式,密切关注患者内心感受,昏迷患者做好生活护理,清醒患者加强心理疏导,主动关心患者,认真倾听患者感受,告知疾病的治疗方法及转归以及同类患者的治愈情况,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病情发展迅猛,预后差,病死率高。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机械通气护理,保证ECMO治疗的管路通畅在位,密切观察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加强用药护理、感染检测护理,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是提高重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抢救成功率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Gao HN,Lu HZ,Cao B,et al.Clinical findings in 111 cases of influenza A(H7N9) virus infection[J].N Engl J Med,2013,368:2277-2285.
[2] Chen Y,Liang WF,Yang S,et al.Human infections with the emerging avian influenza a H7N9 virus from wet market poultry:clinical analysis and characterisation of viral genome[J].Lancet,2013,381:1916-1925.
[3] 边雪梅,于杭英,吕玲.暴发性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4):347-349.
[4] 张春艳,王淑芹,权京玉,等.5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46-48.
[5] 傅丽琴.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5):387-388.
[6] 朱雪芬,徐锡凤,王永功,等.7例肺移植患者围术期应用体外膜肺氧合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1011-1012.
[7] 周红琴,林夏琴,童祥飞,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儿童暴发性心肌炎1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11(9):900-902.
[8] Winship C,Williams B,Boyle MJ.Should an alternative to the Glasgow Coma Scale be taught to paramedic students[J].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2013,30(3):19-24.
[9] 林菊,周红琴.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治疗1例儿童重症肺炎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5):46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