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琴
(运城学院 教育与心理科学系,山西 运城 044000)
以人为本是当今时代主题之一,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帮助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生命乃教育的起点,亦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只有回归生命,才能展示其应有的魅力。然而,时下高等教育理念正在发生错位,教育产品化的培养模式过度注重人的工具性,忽视了人的主体性,抹杀了人的创造性的潜能,教育的物化价值已经凌驾于生命价值之上,许多风华正茂的大学生陷入消极悲观、自我价值缺失、情绪冲动、淡漠生命等茫然境地,甚至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陨落,令人扼腕叹息。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生命困境,是教育的应有之义,能充分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
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对生命教育的理解首先应立足生命的世界,回归到人的生命本体特征来理解,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马克思曾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如果不以生命为本就无从真正认识与理解人的生命。人的生命具备二重性,既有动物体性特征也有人之特有的体性特征,人的生命活动最基本的是源于其本能活动,生命是人存在的基础,惟有此,人才能充分发挥和提升生命的价值,所以生命教育理应以生命为教育之本,这也是生命教育诞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这种理解并非能将生命教育作为防止生命伤害的权宜之计,使生命教育仅停留在关爱生命的层面上,有时甚至等同于安全教育,这也使生命教育初期许多教育者认为,“为了教育学生更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教给他们生命安全和生命自救的方法、技能。”[1]对生命教育产生了误读。
人之为人,与动物不同之处在于人的特殊性。因此要理解生命教育理应从更深层次挖掘人的生命之意。我国哲学家高清海指出:“人之特殊就‘特’在,人虽来自于物,却能超越于一切物之上,人是生命的催仔,却又超越了生命的局限。”“人是不会满足于生命支配的本能的生活的,总要利用这种自然的生命去创造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人之为人的本质,应该说就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价值性实体。人的生存和生活如果失去意义的引导,成为无意义的存在,那就与动物的生存没有两样。”[2]故而教育应坚持以人的生命为本,这是以人为本教育主张的进一步深化。人本教育是当代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教育究竟应以人的什么为本,那么“以人之生命为本”则是最佳选择,否则人本教育难免流于形式,从而造成“当今教育之实证化、功利化、技术化和模式化的倾向:教育活动的中心似乎只是实证化和功利化的知识,而不是活生生的人;教育的过程仿佛是过度技术化和模式化的生产流程,而不是对人的全面而充分的培养。”[3]
以人之生命为本的教育则是生命教育的本真,只有以人的完整生命作为教育的基点才能真正构筑生命完整的人的教育,只有以人的完整生命作为教育的根基才能彰显出教育对生命的关注。生命教育既要借助生命本身的力量来实现,同时更要借助教育来实现完整的人的生命价值。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生命教育可诠释为:是一种以人的生命为起点,借助教育的力量,充分开发和挖掘生命本身的资源,引导人们认识生命、敬畏生命、悦纳生命、体验生命和丰富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充分实现自我潜能为宗旨的一种新型教育。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是事故易发阶段,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然而生命教育在我国大陆教育界属于新兴教育,大学阶段开展生命教育是一种新的领域开拓与尝试。
1.生命教育理念滞后,强调“实用主义”而忽略“以人为本”。
受传统教育模式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理念过于强调人的实用性、工具性,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教育中仍是以单项知识传授为主要形式,较多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与竞争能力,从此映射出我国高等院校生命教育理念滞后,意识薄弱。如目前许多高校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应用性的人才”,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完全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课外活动也以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为主导,将学生看作是静止的、抽象的人,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生命需求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导致学生学习无动机、生命无活力,失却了大学生本应的光彩。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学校教育的一切目标都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处理好“成人”与“成材”的本末关系,回归教育的本原,使生命教育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点。
2.生命教育体制缺乏,局限“唱独角戏”而缺少“整体建构”。
近年来,随着各类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生命教育已被广泛关注,人们不止一次地追问,大学生漠视生命的原因何在?往往结果是家长与学校互推责任,甚至不惜诉诸法律。殊不知,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支持协作与共同参与,而这三方在生命教育实践中,却是各行其是,达不到相互配合与互动,更谈不上走向社会,难以形成教育合力,缺乏生命教育氛围,当学生面临生命问题与困惑时不能及时沟通,往往错失教育良机,酿成了一幕幕无法挽回的悲剧。
3.生命教育形式陈旧,重视“表面工夫”而忽视“实际成效”。
虽然大学生生命教育已受到部分高校的关注,但大多数学校只停留在做表面工作,敷衍了事,形式陈旧,收效甚微,如有的学校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或每年一次两次的心理讲座简单地“注入式”式地说教渗透;或是在大学新生开学之初进行有限的心理普查、心理测验,难以深入关注;或是通过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的心理咨询辅导与危机干预等,难以扩大范围;也或是通过每年“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心理宣传教育中简单提及,而未真正关注各项活动的生命教育实效。诚然,生命教育关乎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要重视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结合,又要重视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注重生命教育实践环节的实效性。
4.生命教育师资匮乏, 热衷“理论研究”而冷落“实践技能”。
生命教育课程在我国还未真正提上日程,缺乏相应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师资。其一,生命教育往往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心理学等教师在相关课程上简单渗透,教师之间相互推诿,责权不明,无法积极提高自身生命教育技能;其二,目前高校采取教师评价科研成果至上原则,为完成科研任务获得科研奖励,教师大多时间会花费在理论研究,忽略了生命教育技能的实践;其三,当前高等教育理念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师“以生为本”的生命教育意识,教育实践中忽略了对学生生命的启迪与关注,压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可见高素质高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有力保障。
5.生命教育内容单一,关注“生的教育”而缺乏“死的教育”。
死亡是生命的导师,正因为有了死亡,才有对生命的思考;正因为有了终结,才凸显过程的可贵。受中国传统文化“未知生,焉知死”的影响和束缚,很少有人愿意谈论死亡,生命教育也仅限于对学生进行“生的教育”,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与光彩来珍惜生命。然而当前“郁闷”“无聊”“压抑”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流行词,许多大学生认为人生平淡无奇甚至乏味,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意识不到死亡,体会不到生命的意义。事实上,“向死而生”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自然规律,学生只有理性认识“死”,才能感知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不可逆转性,提升生命的价值。
叶澜教授指出,人的生命性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4]
1.树立人本化的教育理念,营造生命教育氛围。
转变教育理念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前提条件。如前所述生命教育的内涵界定,人本化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而且是与当前实用性、工具性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如果现行的错位理念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所开展的一切生命教育活动将有可能作为应付检查与评价的一种新“工具”或“指标”,真正的生命教育理念就很难贯彻落实,所以必须树立人本化的生命教育理念,将生命教育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点,将生命教育的内涵与理念具体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活动中,营造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有效结合、隐性环境和显性环境的有效结合,使学校时时有生命,处处有生命,彰显大学文化的生机。
2.建构系统化的教育主题,丰富生命教育内容。
系统化的生命教育主题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关键,旨在以生命系统为核心成分,通过各种教育主题来构建起来的一整套符合我国大学生特色的生命教育系统,具有可操作性,丰富了生命教育内容。大学生生命教育主题包括:
(1)生死观教育。生死观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生死观涉及到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个生命个体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影响着大学生对待生活的态度及人生意义。生死观教育既有“生的教育”,也有“死的教育”,两者相辅相成,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短暂与可贵,引导其树立生命意识,尊重生命规律、开发生命潜能、丰富生命体验、提升生命价值,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达到自我实现。
(2)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生命教育的有益补充。人生道路荆棘坎坷,薄弱的抗挫力使大学生缺失生命意识,其实,没有挫折就没有人生,挫折中孕育着生机和希望,充满着智慧和力量,挫折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学会利用挫折,将挫折变成成功的经验、智慧的来源和前行的助推器,从而更加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情感,拓展生命境界。
(3)德孝教育。德孝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诠释和升华。当大学生以生命的终结来逃避挫折时,除了意志薄弱和心理素质差外,背后隐藏的却是孝道的缺失。孝道中虽然没有生命教育的概念,但却与生命教育一脉相承,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与契合性,德孝教育中充盈着生命教育的思想和智慧。德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德孝教育可让学生明确作为人自己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懂得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本体,同时提升自我的生命价值来回报父母,从而泛化至对世上所有生灵的尊重和珍惜。
(4)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前提保障。《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特别指出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鲜明地指出了生命教育应放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并且成为教师讲授的重点。大学生漠视生命往往是无法承受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各种压力,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加心理学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完善自我人格,提升心理素质,同时也为生命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3.开展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强化生命教育实践。
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是生命教育实践的重要平台。生命教育是以大学生珍惜生命本体、提升生命价值和实现自我潜能为目标,而高校作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努力挖掘学校的教育潜能,使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途径保持一致,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开展具有特色的生命教育活动,使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生命教育的主渠道。这也是高校实施生命教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主要途径有:
一是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因生命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等特征”,[5]造成生命教育专门课程难以开展和实施,因此要紧扣生命教育内涵,充分认识到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其本质是教育回归真正的原点,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切不可重蹈以往教育的覆辙,忽略学生的个性,应让学生在生命教育课程中明白:如何展开自我的生命之路,如何应对人生的挑战,如何体验生活的乐趣,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这才是生命教育的意义所在。
二是学科渗透。鉴于各高校条件不一,生命教育课程的确立被形式化、边缘化,教学方式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在未正式出台生命教育政策之前,可通过其它学科的渗透作为生命教育专门课程过渡。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法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课程中进行学科渗透;或在专业课程通过案例方式渗透,潜移默化地进行生命教育。
(2)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生命教育的主要形式。人是具有灵动生命的主体,人的生命是来自对生活的亲历和体验,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实践要善于依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生命主体意识,提升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如通过广播、校刊、文艺活动、社团活动等宣传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树立爱生形象,营造和谐的校园生命环境;与医院、陵园、养老院、纪念馆等多方共建生命教育基地,让学生亲临其地感受生命的可贵;组织经常性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责任感;充分借助“525”“母亲节”“教师节”“重阳节”等各种节日,让学生学会感恩,欣赏自我生命的价值。
(3)生命教育讲座与咨询。生命教育讲座与咨询是生命教育的重要方式。经常性的生命教育专题讲座应及时有效地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生命需求,为大学生生命困惑指点迷津;咨询热线虽多是个案咨询,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起到了危机干预的效果,挽救了少数学生对生命的不解与困顿。此外可充分发挥团体心理咨询或团体心理活动的能量,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生命,一起相伴成长。
多元化的生命教育形式要真正实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形成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生命教育模式,凸显生命教育的特征,让学生时时处处都可以理解和欣赏到生活的美好,领略和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充分激发学生感悟生命的意蕴。
4.启动立体化的教育体系,明晰生命教育职责。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生态系统理论将人生活于其中并与之相互作用不断变化的环境分为四个系统,且由微系统到宏系统对儿童的影响也从直接到间接。生命教育是个系统工程,生命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需要充分发挥三方合力,互相配合、合理分工,明晰职责,建立有效的全民性、终身性生命教育体系。
家庭是生命教育的微环境。父母既要关注学生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而且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同时要以身作则,给予学生生命力量,做好学生的生命导师。
学校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与评价机制,鼓励全校师生全员参与,营造柔性的人文的校园文化,开展多样化的生命教育活动,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做生命教育的领头军。
社会是生命教育的宏环境。社会为学生的生存和生活提供了大舞台,是最好的生命教材和生命教育课堂,因此要加大生命教育的宣传力度,开拓网络、媒体、电影和电视等渠道,引导社会全员树立生命意识,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创造广阔的生态环境,帮助大学生学会感悟生命,实现幸福人生。
大学生是生命教育的主体。大学生自身要学会感悟生命,学会将外在的生命教育内化为自我的生命意识;学会尊重生命,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学会悦纳生命,体会生命的美好与存在的价值;学会珍视生命,身处逆境决不轻言放弃;学会丰富生命,积极乐观,激发生命的潜能。
5.培训专业化的教育师资,提升生命教育质量。
专业化的生命教育师资是生命教育的实施者与保障者。生命教育在我国是新生的力量,生命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得以实现,而是需要不断地理论更新与实践探索,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不可或缺,编写专业性的、系统性的、实践性的生命教育教材,以期为我们的教育输入新的血液、新的活力,同时也可激发所有教师提升生命情怀,理解生命的真谛,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帮助学生构建精神家园来实现生命价值。
生命是教育的回归,现代大学教育应坚持以生为本,遵循生命之道,营造生命校园,努力探寻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生命潜能,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具备生命朝气的栋梁之材。
[1]冯建军.生命教育与生命统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
[2]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3]付永昌.单向度人的教育之批判——以马尔库塞学说为中心 [J].教育评论,2009(1).
[4]为“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而努力—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研究,2004(2).
[5]黄培清.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