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清
(湖南商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1.分层教学理论综述。
分层教学,指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差异,划分层次,并相应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法。[1]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观点,其实质与分层教学有许多相似之处。现代教育学对因材施教涵义的解释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下,根据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长、性格、原有基础等具体情况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的教育。[2]显然,现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具有“分层”的内涵。
17世纪中叶,捷克“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1632)一书中阐述了“班级授课制”, 即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这其实就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教学分层。“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大大地降低了教育成本,加速了教育的普及。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在《为掌握而学习》(1968)一书中提出了“掌握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95%的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3]布卢姆的教学理论突破了“好学生才能学会学好”的陈旧教学观念,为学校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1931-1932),更是分层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只是因为政治原因,该理论直至上世纪60年代才得以传播。“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两者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地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4]“个体差异”是分层教学的基础;“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是其目的。同为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在其《教学过程最优化:预防学生学业不良的方法》(1972)一书中,阐述了“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该理论强调:在传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进行书面练习和实验时采用个别教学最好;在必须采用不同深度的新教材或练习演算时,可进行不同方案的临时分组;当讲授复杂、分量较多的新教材时,应采用集体讲授或集体谈话的形式。他主张实行上述三种教学形式的最佳结合。[5]巴班斯基的观点为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参考。
2.分层教学的发展与实践。
20世纪初,美国面对背景不同的移民开始了分层教学的实践。到了50年代,英国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进行了分层教学。与此同时,因种族、低能儿童的歧视等问题,分层教学当时也颇受争议,并就此进入了短暂的低谷期。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上天,使西方国家产生了紧迫感,并对“精英”教育重新审视和重视。在教育家们看来,儿童之间智力和能力客观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再加上工业化国家的高度分工需要各式各样具有不同能力、资格和水平的人才的观点的支持下,分层教学在西方再次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并实践了分层教学理论。国内各省市许多学校进行过分层教学的探索,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均有。可喜的是,各地在实施英语类课程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不少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但早期的研究和实践,基本上都是在中小学里展开。9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等院校纷纷开展了分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从而推动了该领域的研究在国内的发展和繁荣。其研究的深、广度也在近些年得到了不断拓展,有针对单门课程的、也有针对某一门学科的;有研究其发展历史的、也有实证研究其效果的,但整体上对英语教学的研究依然占据较大比重。
3.分层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分层教学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部分。1.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特征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等几个层次,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2.目标分层。制定出与各层次学生学习可能性相匹配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促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实现相应的目标。3.方法分层。分层教学过程中,要承认个别差异的存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灵活多样的分层教学方法。4.问题分层。教师设置课堂提问时,要根据学生水平、接受能力的高低,由易到难台阶式设置,分层提问,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5.作业分层。课堂内外的作业,应根据大纲和教材的基本要求及较高要求,分为必作题和选作题。6.评价分层。教师应准确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课堂评价的针对性,以期更好地推动优秀生更上一层楼,并保护后进生的自尊,提高其学习兴趣。
这种教学法的特点是:教学内容的梯度性,教学对象的全面性,教学程度的针对性,教学效果的同步性。[6]它能较好地突破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局限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进,并最终共同发展。
1.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目标。
商务英语翻译教材大都包括五部分。第一是简述翻译历史、中外著名翻译理论及商务英语翻译的基本特征及涵盖内容。第二是国际商务英语的基本特征及内容。第三是商务英语翻译的一般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第四是商务口译的理论及基本技巧。第五是对商务合同、商务广告、商务报告及商务信函等重要文体的了解。该课程教材内容理论与实践均有,但更侧重于应用。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翻译理论,为日后工作的展开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二是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地翻译有关商务英语方面的材料,如,名片、商标、公司简介、产品说明、广告等;三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组织机构的翻译方式,了解不同行业的一些翻译常识;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翻译技巧熟练翻译各类相关文稿、商务信函和单证材料以及各种常见商务报告等。当然,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英语及商务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增减,以适应特定教学目的的需要。
2.独立院校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的现状。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要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多开设当前我国各行各业急需的短线专业。独立院校的师资队伍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部分组成,专职教师主要是理论型的传统教师,兼职教师主要是具有行业背景的经验型教师。对于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而言,这些教师要不缺乏行业背景,要不就英语功底不厚。独立院校的学生也大体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 “花高价钱、学好本科应用型专业的”;另一部分是出身“贵族”的独生子女,“混个文凭”是其主要目标。因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也比较分明。这些因素既是独立院校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特征,也是其分层教学实施的重要基础。
商务英语翻译是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涉外贸易所必须掌握的关键知识。课题组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5所独立院校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从教师的情况来看,专职与兼职教师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方面虽各有所长,但并没有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各院校均是由一名教师从头教到尾。从课堂教学情况看,各院校都是按行政班统一授课,作业、提问以及测试对学生均是“一视同仁”。效果上,课题组对60名大三学生的商务英语翻译技能掌握情况调查后发现,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极不乐观。在该调查中,能现场较为准确地书面翻译商务文本的学生只占10%,基本不能翻译的占到了70%,能现场口译的只有5%。应该说,这离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差较远。
课程分层教学的实施,必然要存在几个基础。一是教学管理者和主导者要有教学改革的勇气和耐心,管理层能为推动改革制定相关政策,而主导者则能在政策的指导下实施、改进和完善相关改革策略;二是课程可以科学地进行分层,并有不同层次的教师资源可供调配;三是学生在各方面存在分层的必要。
1.基础分班与动态分班相结合。
从课题组所调查的5所独立院校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开设情况看,该课程都是在学生大二上学期开始必修,学分因专业不同而有所不同,从3学分到6学分均有。经过大一学年的学习,部分学生的基础英语知识有了一定的进步,并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英语语言类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而部分学生因语言天赋或学习态度问题导致差距更大。鉴于独立学院学生的两极化特性较为明显的事实,传统的全班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显然对两端的学生都不利,“吃不饱”和“吃不消”的现象普遍存在。
基础分班是根据学生第一学年基础英语水平的差别,结合每个班级人数多少进行适当层次的划分。当前独立院校的行政班人数基本都在40人左右,一个行政班一般分两个层次即可,一部分为高级班,另一部分为基础班,层次太多不易操作也不易管理。基础班的教学内容可以按教学大纲执行;高级班则要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适当拓展知识面。分班也不能一成不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甚至测试成绩,对分班进行动态调整,基础班学习态度认真、进步较大的应该调入高级班,而高级班明显跟不上的同学应该调入基础班。基础分班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提高,创造并跨越各自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而动态分班则是基础分班的一种“修正”,也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激励。
2.教师分层与课程分层相结合。
同一门课程由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教师来讲授,在我国高等学府里并不常见。独立院校的创设本来就是我国高等教育机制的一种创新,因而其教学模式、方法、手段也应该大胆改革。对于理论与实践较为分明的课程,完全可以尝试由风格和背景迥异的教师来协同、分层完成,以保证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
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材基本都可以分为两块,一是基础理论性较强的部分,二是侧重于实践应用的部分。教材中的“翻译概论、商务语篇的文体和翻译、英汉文化与商务翻译、英汉词语对比与翻译、英汉语篇的衔接与翻译文献的翻译”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学术性,该部分内容可由经验丰富的高校传统型教师来讲授。该类型教师理论扎实、学术深厚,可以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教材中的“商标和广告的翻译、商品说明书的翻译、英语商务信函的翻译、商号和商务名片的翻译”等内容实践性较强,可由具有企业或行业背景的兼职教师来讲授,该类教师实践经验丰富、对于翻译实践有独特的体会。偏重理论的部分先行讲授,课时分配上,两部分各占一半较为合理。独立院校具有企业或行业背景的兼职教师较多,这种由不同教师来讲授不同层次课程模块的范式,其操作难度也不是太大。这种教师分层与课程分层的结合,既有利师资的充分利用和教师特长的发挥,也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步提高。
3.考核分层和评价分层相结合。
课题组还查阅了上述五所独立院校商务英语翻译课程近三年共30门次的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报告,其分值极差均超过50分,最高的有76分;平均标准差达到17.6,最高的达到了24.6。这说明了学生考试成绩的两极分布情况较为严重的同时,也说明了考核方式存在不合理性。因而,考核分层的必要性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首先,基础班和高级班的考核内容和侧重点应该有明确的分层,基础班的考核应以检测学生基础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重点以课本知识为主,以记忆和模仿性试题为宜。而高级班则要以课本内容为蓝本,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增加有一定难度和创新性的测试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比如,考核时如要求学生对某一商务文本进行翻译,基础班能简单直译即可,而对高级班则要提出语言流畅、翻译技巧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其次,无论是过程中还是结果中的语言或是书面评价,教师都应该注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对基础班的学生,教师可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而对高级班学生,特别是自觉性较强的学生,则要更多地引导其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化和拓展。动态分班本质上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客观评价方式,是结果评价。
课堂提问分层、作业分层等也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需要教师们的精心备课和辛勤付出。独立院校课程分层教学改革的管理层,要激励教师们以踏实、严谨的态度投入教学,以专业的素养、创新的精神投入到教学改革的事业之中。
[1]陈秀丽,宋志华.以人为本 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层教学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5):56.
[2]宋宝亮.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208.
[3]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 教学与管理,2006(08):54.
[4]宋秋前.关于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论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00(03):P47.
[5]程艳红,朱汝葵.“分层递进教学” 研究综述[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6):30.
[6]杨毅,饶学舟. 分层教学在任职教育院校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 网络财富,2010(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