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伶俐
(南京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中央、地方和学校共同建立起包括“绿色通道”在内的“奖、助、贷、勤、补、减”等经济资助措施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1]有力加强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但该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界定难。教育部明确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但由于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开展过程中存在评定标准不统一、取证工作开展难等因素制约,出现了一些不符合相关评选条件的学生通过资料造假的方式获得资助,而一些真正贫困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相应资助的现象。[2]
二是,精神层面关注不够,缺乏可持续性。目前资助工作的目标,更多的是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除物质的后顾之忧,顺利完成学业。尽管资助种类较多,但基本都是单一的、赠与性的直接资助。这种即时性的助困机制容易滋生经济困难生的依赖思想。甚至有些学生拿着资助款进行高消费,起到反面宣传作用。物质资助远大于精神资助的不平衡性更加明显。学校、国家政策对精神领域的帮扶不够重视,家庭经济困难生群体不良心理特征表现日益突出。
三是,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的体制机制。目前高校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帮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比如勤工助学岗位的设定和提供是大学生自助与他助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但由于岗位数量少、待遇低、工作简单体力化等问题,实际运行中,尚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又如助学贷款中存在的手续繁琐,面对不按时还款的学生如何有效地催缴等,尚待进一步完善。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的家庭困难程度、成长环境、性格特征、心理状况等差异,造成“精神贫困”的原因与表现也各异。
1.社会价值评价体系错位是深层原因。从大环境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着改变。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充斥着人们的思想,容易造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价值错位。从小环境看,经济困难学生步入大学后,原本的成绩优势不再明显,且成绩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社会活动等都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家庭经济困难生受经济状况的影响,往往在新环境中只能获得较低的社会评价。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很容易使他们无法适应,变得更加敏感自卑。
2.经济压力是根本原因。据资料显示:我国各类高校扩招并轨以来,大学生人均缴费平均在 3 000-8 000元左右,其中,师范、农林类尚需2 500-5 000元左右,普通高校普遍为4 000-8 000元左右,重点院校和热门专业则高达万元左右,再加上住宿费和生活费用,培养一个大学生平均费用每年为一万元左右。[3]学生因此背负更大的心理压力,加剧了他们的精神负担。
3.学习压力是重要原因。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数来自经济落后地区,进入大学以后,实践课程基础薄弱的缺点就显现出来。比如计算机应用、外语听力、口语等课程普遍不如其他学生,要迎头赶上则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与此同时,很多学生除学习之外还在四处兼职,想努力减轻家庭负担,这势必大大减少了学习的时间。这种矛盾使他们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易形成学业焦虑。
4.就业竞争压力是潜在原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总体就业岗位不足的前提下,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对学生的就业影响也日益增大。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黯淡的就业前景加重了消极悲观情绪。
在资助工作中,我们发现经济困难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远高于普通学生。物质的贫困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导致了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的陷入不同的心理困境。
一是自我认知偏差产生的心理障碍。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来自经济落后地区,步入大学后,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面多条件优越的大学同学,不少经济困难学生内心会滋生强烈的自卑感。在经济压力、学业压力、交往压力交织的情景下,继而产生焦虑、孤僻、敏感等心理问题。
二是心安理得、不劳而获的心态。调查显示,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学校减免学费是应该的,国家助学贷款可以不还。还有的学生把自己的贫困当作一种手段换取别人的同情,认为领取补助和享受别人照顾理所当然。并对资助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缺乏。更有甚者,极少数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在生活上盲目攀比,花钱大手大脚,在学生中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三是缺乏诚信意识。比如,在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方面,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投机取巧,夸大甚至捏造家庭经济困难事实,获取资助。调查表明,学生对学校奖助学金制度最不满意的是:有的受资助者并不真正符合条件。还有些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毕业后不履行偿还义务,甚至恶意拖欠、逃避还款。
资助的目的还在于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懂得感恩,在学有所成后能回馈社会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实现高校资助工作良性循环与可持续性发展。要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可持续性,具体来说:
“贫困”也是一种隐私,一些家境不好的学生宁愿四处举债,也不愿意接受社会或政府的资助。因此,在资助工作中,我们要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采取人性化操作。弱化“贫困生”概念,有意识地避免将学生的家庭贫困暴露于公众视线,避免让被资助者背上贫困标签。变“高调资助”为“无痕扶志”,让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受助过程的温暖与关怀。针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但是自尊心很强,宁愿四处打工兼职也不愿接受资助的学生,老师更应主动介入,积极了解情况。
此外,在跟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展现平台。例如,学习方面,在课堂内外可有针对性地多关注学习薄弱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发现学习问题并给予指导。也可安排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在评奖评优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等。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给予他们更多展现的机会。在就业方面,及时为贫困生提供就业信息,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
高校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资助工作可持续性的保证。可以开展的工作有:(1)建立并完善心理咨询工作室,面向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与引导,教会他们正确看待贫困,鼓励他们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与自强不息的精神;(2)将心理教育纳入教学体系,系统地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大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树立正确价值观;(3)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有益的心理讲座,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各种方法,让他们有能力结合自身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自我调适;(4)通过举办“寻找身边的榜样”、“我的青春故事评选”等主题教育活动,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创造性地开展资助工作,改变原来单一的、直接性的物质资助。一方面,我们可以奖代助,以奖励的形式鼓励经济困难学生。在持续性地分阶段给予“奖励”的过程中,逐步引导他们建立自信。另一方面,我们倡导“劳有所得”的资助方式,增加“有偿资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管是享受哪一类资助的贫困生,应要求其在勤工助学的岗位上工作一定时间。对此,我们可以根据贫困生的意愿和特长设置不同的岗位,让受助学生以义工方式付出自己的劳动。真正在劳有所获的情况下体面地接受资助。我们更鼓励他们能积极投身到校内外的志愿服务中去。通过这些岗位和活动的锻炼,不仅能愉悦身心,健全人格,更能锻炼同学们的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学生工作网站、校园论坛、人人网、QQ群、飞信群、微博、微信等途径,传播正确的思想,提供有效的作用,树立正面的典型。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的感染和熏陶下,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通过网络我们还可以有效的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财力一起投入到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中来,从而大大提升资助工作的可持续性。
精神资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有效结合,将资助与自助有效结合,将资助与育人有效结合,在此过程中,不断探索并积极构建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只有做好了精神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和谐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绍玉,夏侯建兵.关于我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1,(1).
[2]王蓉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创新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12).
[3]张晓东,张超,王鑫.浅议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