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伟
(黄山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黄山 245000)
徽州地区,常指代由一府六县构成的古徽州,为今安徽省黄山市前身,同时还包括泛徽地区,如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两地。古往今来,徽州地区以其山水灵秀、人文荟萃享誉内外,以其文化历史醇厚、民间艺术繁盛响名华夏。与此同时,它也作为中国民间艺术大家族中的一员,值得我们欣赏、保护、传承与发扬。
民间艺术,属于艺术领域的一个范畴,被冠以“民间”的头衔,主要是为了区别与所谓的宫廷艺术、贵族艺术等。它取材于民间,利用于民间;创作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它是人民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总结创造的。笔者欲对徽州地区民间仪式歌曲进行其生存现状与传承发展的研究,将做多个方面的论述,形式一系列的研究论文。本文则将焦点放在民歌艺术的范畴内,从现状分析、形态分析以及保护形式做多方位、多角度的述评。从一个侧面为大家打开徽州地区民间艺术的形式打开一扇理性认识之窗。
按照传统的民歌体裁形式分类,主要是将其分成:劳动号子、山歌以及小调[1]。但是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可能需要在其基础上,作出一些细微特殊的分类,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展现该地区民歌的特点与优势。一首民歌或者一类民歌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分析,例如色彩方面、体裁方面、内容方面、音乐形式构成因素方面等[2]。如何有效地将其纳入到一个范围之内,并与其相关的民歌作比较对比分析,将更加能够透析其中一些内在特点。
纵观徽州地区的仪式民歌,大体都是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有再现人们劳动场景的,例如:劳动号子《兄弟们加油干》;有描绘生活细节的,例如:《十月怀胎》;有反映地方风俗的,例如:《交杯》等。但是,从徽州地区整体民间仪式艺术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某些方面的突出来看,可以在民歌艺术方面设定一种较为有特色的歌舞型民歌,主要是因为在遥远的年代,红极一时的“徽班进京”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地方戏曲音乐的盛行(至今在黄山地区还盛行一些地方傩戏的演出)。同时与普通的民歌艺术分类中,本文所指出的分类,还有一种较为具有特点的记事型民歌。设定该种类型的出发点在于,在古徽州地区发生了太多具有意义的往事,不胜枚举的高榜中第、层出不穷的励志创业、影响深远的历史记事,都在一些民歌的传诵过程中,留下了抹不去的烙印。因此该种形式的分类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伴随着劳动人民生活的各种形态的民歌,时刻都在应对艰苦的生存状况。作为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在传承与发展某些历史遗留的文化产物时,总是遇到不同类型的困难。
其中有人们改变自然规律能力的提升,劳动形式的变化,集体型劳动过程的蜕变等原因,这些原因都在影响着民歌艺术。根据笔者长期从事一些徽州地区民歌收集与整理的工作感受,总结一些关于徽州地区民歌艺术的现状的总结体会:其一、生存环境;其二、审美认可;其三、传播途径;其四、形式转变。
仪式中的民歌艺术属于历史中的,会随着历史中其他事物的变更发展而产生变化。无法适应的,就会被历史所遗忘。作为与劳动生活紧密关联的民歌艺术,在现阶段的生存现状,令人担忧。
在排除所谓的恶劣的生存环境的主要原因以外,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问题如何在其基础上,改变审美认可度,多渠道、多方位的挖掘传播途径以及注重其形式的转变,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堪忧的民歌艺术现状。
快餐式的消费文化、后现代主义审美的非深度性,决定了目前很多保存古老艺术况味的民歌艺术必须寻找突破。并非像某些专业人士的理解,认为改变民歌的艺术,是对古老艺术的一种亵渎。因为无法适应社会的某些艺术,也许不存在生命力。于是,在民歌艺术的现状上,首先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平面化、片段化,也许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延续方式。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根本上去理解民歌艺术,并且也可以借助民歌其中的歌词、旋律、结构去了解地域文化特征,借助民歌中的腔调、演唱形式等去感受当地的民俗。作为中华文化代表之一的徽州文化,有许多方面影响着中华文化的进程。这些都无不在一首首简单的小调中,哼唱歌吟。
也许最为直接的可能是作为民歌艺术典型的“传承方式”的口传心授,慢慢在历史进程逐渐流失。但是各种各样的新鲜的传播方式,会让它们裸露出来,带着一身的芳香,弥漫在我们身旁。
作为民间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仪式中的民歌艺术就像一个窗口,既可以让外界看到它们的世界,同时也可以把自身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时代的变迁,仪式民歌的本质、形式、功能等诸多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在传承发展方面,我们该如何选择,如何取舍,一直是困扰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问题。本着积极保护“原生态”的目的,我们应该保留着仪式民歌艺术的原始况味;本着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迎合普通大众的审美情趣,我们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追寻它的改革发展,从而找到其内在的生命力与艺术性。这两者不矛盾,但是在现实的做法上,却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结合徽州地区的地域特色,大体总结出如下几点:
1.利用地域优势,开发旅游民歌,使得徽州仪式民歌艺术走向世界
在中国旅游市场中,黄山作为标志性的旅游景点,成为众多人民群众选择之一。如何借助黄山的旅游方面的优势,开发民歌艺术的形式,将使得它成为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平台。民歌视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挖掘开发、包装利用,如深圳文化民俗村,国内最早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各民族各地区的民俗都在这里集中展示。旅游者不再仅仅满足于景观旅游,而更希望通过旅游体验全新文化,充实和丰富文化生活。于是,传统仪式民歌在文化旅游市场中找到了一片新的生存空间。但与此同时,传统仪式民歌也势必根据众多游客的欣赏习惯、经营者的要求、文化市场的规律等有所变化,以不同的面貌在这一新的舞台上重新散发出活力。
2.借助高校课堂,进入音乐欣赏的课程范畴
高校作为教学与科研并存的一个特殊的教育机构,始终对一些仪式民歌艺术的研究保持一种新鲜的状态。在经济腾飞的大趋势下,雨后春笋般的高校发展开始经历一个内省的过程。因此,作为一些地方型院校开始找寻一种地域特色办学方向。取材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因此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将当地一些民歌艺术引入高校教堂,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曾经有过一份关于民歌艺术的调查问卷,在被调查的264名高校学生当中,只有14.5﹪人常听中国民歌,而选择流行音乐的人数高达53.8﹪。这样一个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在生活当中的音乐欣赏能力有局限性,对音乐的选择有共同性。加强大学生音乐欣赏课中的民歌艺术的欣赏,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歌音乐作品的准确感受和理解能力,使他们了解民歌中的文化养分,对其文化内涵有更深的体会和把握。于此同时,对推广、发展、传扬该地区的民歌艺术也有强大的保障。
3.融入一些音乐创作,进行一些新民歌的实验性创作
博大精深的徽州地区孕育着不同种类的民歌艺术,其内涵丰富,影响久远。如何有效地传承与发扬徽州地区的该种文化遗产,以及如何引发音乐创作关注点置于其中,以及如何有效地从价值观念、精神内涵、开拓意识等诸多方面去释析音乐(歌曲)创作的价值等,一直是笔者近期所密切关注的焦点。姑且将这种创作定位为“新民歌”。创作要取材于民歌,服务于人民。可以借助其中具有地域性代表的旋律继续创作,使得它让更多的人认识,例如作为安徽具有代表性的《黄梅戏》,就出现在不同艺术形式当中。甚至在某些流行歌曲当中,都出现它的影子。我们应该进行有效的新民歌的创作,向世界展现徽州文化的真正风采。
仪式民歌的发展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徽州地区仪式民歌艺术属于其中的一份子。如何保护、传扬、发展地域性民歌艺术,将为新时代的仪式民歌艺术的重新认识增添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研究分析,将更加深刻地了解徽州地域文化属性与地域风情。
参考文献:
[1]宋春燕.对山东民歌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齐鲁艺苑,2011,(1).
[2]张程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当涂民歌保护与传承研究[J].音乐探索,2011,(4).
[3]伍国栋.原生态民歌保护的“生态群落”观[J].人民音乐,2012,(1).
[4]王兴斌.科尔沁地区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5]彭栓红.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刍议——以河曲、左权原生态民歌保护为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2).
[6]段友文.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歌保护模式研究——以山西河曲“山曲儿”、左权“开花调”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3,(1).
[7]曹晓燕.巢湖民歌保护举措的思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8]陈宗花.当前原生态民歌问题研讨述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9]兰晓薇,陈建宪.原生态民歌保护实践模式研究——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09,(4).
[10]冯羿.河北民歌的保护、传承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