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璐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收稿日期:2013-12-12
《红与黑》这部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他生前在文坛尚无立足之地,默默无闻,在他逝世后,凭着《红与黑》这部小说,取得了在文学史上几乎和巴尔扎克并肩而立的地位。这部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小说还有一个副题,是“一八三○年纪事”。作者以法国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统治时期作为背景,以平凡的小知识分子于连·索黑尔和上层社会以及贵族资产阶级之间既顽强又充满曲折艰险的斗争为主线,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主人公于连从一个仅仅十八岁的年轻人去德·雷纳尔市长家去做家庭教师开始,到二十三岁因为用枪打伤市长夫人,最后被送上了断头台为止这五年时间的生活历程。
于连的形象被文学界屡次评论与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中国,于连的典型形象还被赋予了时代的特征,认为他是野心家的有之,认为他是投机小人的有之,认为他是悲剧英雄的亦有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图站在历史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对这些观点逐一进行分析,力求揭示出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
于连所处的那个波旁王朝复辟时代是黑暗的、反动的时代。他出生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政治上保守的小城,家里很贫穷。小时候于连的身体不好,在家里他受到很多的排挤,全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吃闲饭的、干不了活儿的人,因此常受到父亲和兄长的殴打和责骂,而卑贱的出身又使他在社会上经常受到歧视。在这种环境下,他从小就产生了不满和反抗的情绪。于连喜欢读书,尤其是喜欢拿破仑的《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卢梭的《回忆录》,受到这些书的影响,他反抗现实社会的意识更是在他心理上根深蒂固。
于连的反抗性格在德?雷纳尔市长家表现得更为明显。到维立叶尔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是于连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但是即使是在趾高气扬的贵族面前,于连仍不卑躬屈膝,阿谀奉承。在市长先生要和他签合同时,于连冷冷地回答:“不,先生,如果您想到辞退我,我只得走。一份合同让我受到约束,却不能让您承担任何义务,这不平等,我拒绝。”
再有一次,于连因为耽误了孩子一上午的功课,雷纳尔先生因此而大发脾气,但是于连也毫不示弱“他朝雷纳尔先生冲了过去,脸色比平时更苍白、更阴郁”反抗道:“您觉得别的家庭教师能这样使您的孩子们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吗?”不容雷纳尔先生开口马上又说:“如果您说不,您怎能指责我对他们不尽心?”他越说越气:“我可以没有您而生活!”甚至还怒不可遏地叫到:“先生,出了您的大门,我知道去哪里。”在实际上居于一个仆人地位的青年居然对主人表现出不尊敬甚至斥责,可见于连的反抗精神是多么的强烈。最后雷纳尔先生做出了让步,把每月的薪金从三十六法郎提高到五十法郎,可是,于连不仅不买帐,还请了假。
而于连对雷纳尔夫人最初的情感也是反抗意识在作祟。一天晚上,于连和大家坐在树下乘凉。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碰到了雷纳尔夫人的手,但是夫人马上把手缩了回去,但是于连却想,让这只手在碰到的时候不缩回去是自己应该要做到的。他的这种想法事实上就是向瞧不起他的市长先生和哇列诺先生报复的“想法”,可以说是模仿他从小就崇拜的拿破仑大将军征服美人的“想法”,带有浓郁的反抗意味。然而,于连虽然有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想法,但是他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目标,称其为资产阶级野心家则未免太过。所以,他至多只是一个有着强烈反抗精神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的阶级出身和所受的教育,萌生了他的反抗意识。
这可以从于连的两场爱情纠葛中得到明证。他的爱情总是带着各种复杂的因素,他并不是因为渴望爱情而去追求爱情,而只是以爱情为跳板取得事业的成功。于连和市长夫人的爱情是他人生的第一次经历,和玛蒂尔的爱情可以说是他人生的另一个经历,促使这两次爱情发生的是他内心深藏的巨大野心和自尊与自卑交织的复杂心态。因此,他的爱情是矛盾的,他违背了自己的良心,而获得不真实的爱情。在小说出现过这样一个场景:某天的一个夜晚,他们在露天花园里聊天,于连无意中碰到了德·雷纳尔夫人的手臂, 德·雷纳尔夫人迅速缩回了手臂,这个动作也许就是出于一个贵妇人的教养,或者是出于某种更加暧昧的潜意识,但是并没有任何蔑视于连的想法。德·雷纳尔夫人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也会伤害到于连,又一次触动他内心的自卑。所以于连发誓一定要报复,如何报复呢,那就是一定要抓住德·雷纳尔夫人的手,经过一番痛苦的思想斗争后,他终于实施了这个想法。他沉浸在那种幸福里,那种幸福却并不是他爱着德·雷纳尔夫人,而是一个可怕的苦难已经完成了,之后他就进入了甜美的、安定的梦乡。他的幸福并不是因为他得到了爱情,而是因为通过这次的事情,他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小丑,而是有着他从小崇拜的拿破仑将军那样的力量和信心。他认为他不是一个浑浑噩噩、甘于平庸的小市民,他将来不是做将军,就是做主将,这样就可以名利双收。在这里我们可以明确一点,那就是:于连对上层社会、贵族阶级的痛恨和报复是导致后来所有事情的起因。此时的于连是一个一无所有的、卑怯的但也是内心埋藏着野性的人。也就是说,他的追求德·雷纳尔夫人和爱情并没有关系,而只是因为内心的自卑,这种自卑体现在情感上就是自我强迫,他是为洗掉了耻辱而感到幸福,并不是因为得到爱情。由此可见,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的爱情是虚假的、矛盾的。假如说到了后来,于连对德·雷纳尔夫人有了一些微妙的情感,那么他对贵族小姐玛蒂尔德就连一丝丝的感情都找不到。对玛蒂尔德的整个追求,是完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处心积虑地去追求的爱情。玛蒂尔德并不是于连所喜欢的女性类型,可是她的父亲可以使于连走入上层社会,所以于连热情地对玛蒂尔德展开了攻势,他们两人从最初的相识到结婚,其间充满了猜疑、憎恨和恐惧。
这位玛蒂尔德小姐出身贵族,她平日里所交往的都是一些精神极度空虚无聊的浪荡公子、纨绔子弟,她讨厌他们,渴望得到一份与众不同的爱情。于连的出现对她来说就像是在沙漠中看到的一泓清泉,于连的气质和才能激起了玛蒂尔德本性中征服的欲望。于是她放下少女的羞涩矜持,寄给于连一封情书。可是当于连收到这封别的男人梦寐以求的情书时,却没有丝毫的高兴,因为多疑的性格和长久的自卑使他怀疑这是一个骗局,他不愿意去和玛蒂尔德约会,可是又担心会被玛蒂尔小姐看扁,长久的思考后,他决定赴约,但是在赴约前,他想出一个任何人都想不到的主意,他把情书给他的朋友寄去,并且告诉朋友,如果自己中了别人的阴谋而遭到不测,为了使自己的名誉恢复,要求朋友帮他公开这封信。在这种情势下,怎么会有一丝一毫的爱情呢?
在于连刚到德·雷纳尔市长家时,他身上依然保留了许多真实于连的痕迹。比如在市长家的门口甚至“不敢举起手来拉门铃”,于连这些初到上流社会的一举一动都不得在紧张不安中显示出他内心非常隐秘的自卑情结。这种自卑使于连不敢和玛蒂尔德大方、光明地恋爱,成为他产生真挚爱情的障碍。随着时间的流逝,真实的于连感到越来越压抑,虚伪的于连几乎时刻都在和他战斗,并且日益激烈,他又身处那样一个反民主反自由的社会,最后,虚伪的于连终于逐渐吞噬了那个真实的、淳朴的于连。
因此可以说,于连并不是一个投机钻营的小人,而只是一个强烈自尊心和极度自卑心理交错并存的矛盾复合体。
他是波旁王朝复辟时代受压抑的、出身平民、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年代表。他的虚伪是基于对社会歧视的极力反抗。强大的贵族资产阶级不允许一个出身低微的青年进入他们的圈子,这正是贵族阶级所要极力维护的封建等级制度所造成的结果。面对强大的敌对势力,于连的孤军奋战,他所做的种种努力,无异于飞蛾扑火,结局只能是自取灭亡。
所谓悲剧英雄,首先要求悲剧主人公要有远大的理想,他悲剧结局的反抗必须要具有社会积极意义和时代进步意义。然而,于连是否符合这个要求呢?虽说于连也曾豪情满怀,但他的全部努力都是出于一个自私自利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而作出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的抗争的积极意义,实在是渺小得可以。所以说,于连还称不上是一个悲剧英雄,他反抗社会的种种努力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并不具有多大的社会积极意义和时代进步意义。
作者在这部小说里向人们展示的并不是一幅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瑰丽画卷,而只是一页复辟时期青年人个人奋斗惨遭失败的痛苦记录,因而具有不容忽视的认识价值。同时我们还看到,《红与黑》中作者一方面向我们描述了保王党势力的猖獗横行,另一方面又让人们得出结论:握有经济实力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也定将是最后的胜利者。《红与黑》成书于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汤达竟像是洞悉了历史运动的这一趋势,这无疑使于连形象在那个时代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进步性。
于连以他身上的“责任感”来表现他的追求与对内心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欲望,同时也很好地代表了十九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青年的命运,具有典型的意义。司汤达在《红与黑》里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于连这个在当时社会具有普遍性的形象,使人们看到在那个动乱时期一大批青年人的命运,更使人们感受到了那个时期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