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

2014-03-31 03:38孟凡平
关键词:关怀人文价值

孟凡平

(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安徽淮北 23500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科学正确的方法,反映了我党在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上的新进步,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重申并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充分体现了我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当前民众社会心态以及思想观念的热切关注。应该说,“人文关怀”理念的提出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开启了新思路。

一、人文关怀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能够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真”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的科学,既有理想性追求,也有现实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性,是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其教育和培养的价值诉求,而其现实性则是直面现实境况,解决有碍其培养目标实现的现实问题的。”[1]但事实上,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想性有余而现实性不足。这种“现实性不足”表现为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即理论归理论,实际归实际,二者各弹各的调,各走各的道。具体来说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理论不能指导实际。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都以“灌输”方法作为根本理念,往往只注重社会意识的控制和引导,忽视甚至无视社会实际的客观存在,使得社会意识的控制和引导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忽略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正确看待社会意识形成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忽视“自由”与“必然”的内在联系,只剩下单纯的说教,因此不能有效地“掌握群众”。另一种情形是实际缺乏理论指导。当前,各种社会思潮泛滥,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诸如“摔倒的老人应不应该扶”这样的道德问题,人们迫切需要理论做出回答。因为每一个问题都是具体的,诚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是我们面对实际问题应该坚持的原则之一,但如果不能从理论上解释清楚这些现实的道德现象,只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就会为道德相对主义留下空间,成为人们逃避道德责任的借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现实,如当前的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社会思潮、社会问题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意识现实。“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处于不同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的人们会产生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即便是处于相同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中的人们,也会因为年龄、职业、个人需要、社会地位而形成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因此,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当前我国的社会存在——社会整体转型和社会结构变迁、利益的重组和调整、贫富分化的事实、人际关系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的复杂化、多元化等,如何面对这些社会现实、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正是从社会变迁和人们思想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提出了“人文关怀”理念,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3]“人文关怀”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既是对“个”人的生活及其生命意义的关怀,也是对“类”人的生存及其长远发展的关怀,体现为一种思想态度和价值目标。就当前我国公民的思想意识现状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受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观影响的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进行“拨乱反正”,通过科学的理论和有效的方法、手段、途径引导受教育者明辨是非善恶,引导其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不是从“无”到“有”的问题,而是由“非”到“是”、由“恶”向“善”的问题。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由“非”到“是”、由“恶”向“善”要比从“无”到“有”困难的多。实践证明,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关注社会实际,而且还要充分关心人的思想实际,尊重人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受教育者作为现实的、具体的人,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利益和业已形成的价值尺度来评价和选择教育内容并参与思想政治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式必须以人的思想实际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充分关心人的实际需要,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将人作为一切理论和实践的主体和目标,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人文关怀价值: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人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尊严和幸福等目标的价值;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制定社会规范、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进行社会管理等问题的价值。而“人文关怀”理念的明确提出正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人”,即如何有效地实现其本质功能的回应:一方面是对个人生存、发展、尊严和幸福等真实利益的认可和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对人类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适应和顺应,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真”的基础。

二、人文关怀是尊重人性普遍需要的体现,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善”的追求

“关怀”是人性的普遍需要之一,“关怀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要素,不可以被视为可有可无的——确实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关怀。”[4]但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关怀缺场”,另一种是“关怀不当”。所谓“关怀缺场”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关怀,只有说教、灌输和训导。长期以来,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的,无论其“生命线”地位还是“政治优势”地位,都只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的手段,因此,在认识上、实践上都形成了以国家、集体、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取向,“目中无人”。诚然,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服务功能,但这种社会本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共同促成了这样一种悖论情形:思想政治教育将人的思想、意识、心理、观念与具体的、现实的、真实的人的需要相剥离,只见思想、意识、心理、观念,不见承载这些思想、意识、心理、观念的现实的、具体的人。当思想政治教育成了说教和灌输的机器,其实效性可想而知。而“关怀不当”则体现为关怀的手段途径、方式方法不符合被关怀者的实际需要,无视被关怀对象的切身感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还伤害了被关怀对象的感情和尊严。这两种情形实质上都是“对真实的人的真实需要视而不见”。人文关怀理念的提出不仅可以弥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怀缺场”,而且还能够矫正“关怀不当”情形,真正实现人文关怀的内在价值,即其“向善性”。

“人文关怀”是一个融合了关注、关心和关爱等意识、情感和实践在内的综合性的道德概念,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命运、价值、尊严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其本质上具有“善”的品质。在西方文化中,古罗马时期的西塞罗用“人文”来指一种能够促使个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最早出现在《易经》中的“人文”一词是与“天文”相对应的范畴,指诗书礼乐等。《责卦·象传》写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阴阳互生、刚柔变易交错是天象自然的规律;行为举止有度、合乎礼仪规范是人类生活的规律。治国者通过观察“天文”来把握明辨自然界的变化,通过了解“人文”来使整个社会都能够按照礼仪规范行事。所以,“人文”是人们对人类自身生活的关注和思考,是关于人类社会关系和秩序的认识和把握。

“思想政治教育发端于人更好地生存、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需要,因此,促进人自身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原目的。”[5]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有着真实利益诉求的社会主体。因此,“人文关怀”理念的提出不仅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对“如何培养人”,即如何有效实现其社会功能的回应,更体现了对个人生存、发展、尊严和幸福等真实利益的认可和尊重,能够真正实现其“向善性”。当然,强调人文关怀“不是要否认思想政治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及教育与培养人的宗旨和功能,不是要主张淡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性、政治性和道德价值,而是要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对人的关怀放在第一位,发挥它的‘保障’、‘导向’、‘激励’、‘调节’、‘转化’等功能都应当注重人文关怀,以关心人、爱护人和塑造人为根本出发点。”[6]

三、人文关怀是高扬人的主体性的体现,能够成就思想政治教育“美”的境界

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即通过有效的教育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传播和灌输本阶级的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但是,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仅仅被简化为“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政治、思想、文化建设服务,为人格塑造服务”,那就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形态性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形态性本质”在于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生存状况、生命质量、生命意义、生命的成长与完善等问题,其审美本质指向的是人生境界,是对生命有限性的超越,不仅要“求真”、“向善”,而且还要“爱美”,即追求超越。“教育尊重个体自由、自主与自律时,才能培养受教育者的理性思想的能力,才有可能以相应的方式引导个体德性的养成和对美善生活的追寻,教育才会成为参与社会合作、养成德性品质的引导力量与方式。”[7]就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发展需要而言,学界大多提倡以社会学或伦理学意义上的“主体间性”关系作为教育活动的基础,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交往行为而非教育主体“征服或改造”教育客体的行为。人文关怀立足于人的真实需要和基本价值,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而非居高临下的伦理关系,其最终目的是使人的需要和价值得以实现。以“人文关怀”理念作为实践之基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指向个体生命的存在和意义、价值和尊严,而且也指向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终极目标,不仅关心“小我”的当下存在和终极目标,而且关心“大道”的前途和命运。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理魅力和向善品格在个人与社会、“小我”与“大道”的关系中得到了高度统一,充分彰显出人的主体性地位,达到了一种美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个体的生命更加舒展,道德更加完善,精神更加丰满,人的意义世界得到了充分地挖掘和展现,从中体验到的人生意义更加深刻,个体能够充分感受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高贵性,也才会确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担当意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归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的应然状态,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时,也要重视人的个体价值,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统一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让人获得道德尊严和道德价值感,不仅要完善人的人格,还要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充实人的文化生活、确立人的理想信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完成自己特殊而神圣的使命。”[8]人文关怀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其“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维度奠定了内在基础,其根本意义在于激发人的主体性、发挥人的能动性、成就人的高贵性,使人摆脱“自我奴役”,并享有良好的生存状态,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人文关怀理念必须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通过思想引导和精神激励等方式,开发实践主体的精神资源,激发实践主体的潜能,增强实践主体的动力,从而促进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

[1]王习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当代性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62~6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9~420.

[3]沈壮海,李 岩.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2):20~22.

[4][美]内尔·诺丁斯.侯晶晶,译.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1.

[5]张耀灿,曹清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169~171.

[6]钱广荣.“加强和改进”的关键是要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创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1):17~18.

[7]金生鈜.德性与教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310.

[8]朱 平.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题与展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1):55~57.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价值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一粒米的价值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给”的价值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