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俭福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分院德育中心,江苏扬州225127)
探寻五年制高职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合适方法,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政治信仰出现了明显的分层趋势,极个别学生,受国内外不良思潮的影响,对现存制度存在不满和抵触;多数人懵懵懂懂,无所谓信仰不信仰;少数优秀分子思想纯洁、政治上要求进步。学生普遍认可德育老师是政治信仰教育的主体力量,德育课是政治信仰教育的主要渠道,但德育课形式和效果均不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多数德育课形式单一、内容空洞、脱离学生实际、社会实际。针对上述状况,需要我们选择分层教育的方法,构建政治信仰分层教育的模式。根据分层教育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对象和个体,制定不同的目标、内容和教育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材施教,分类指导”[1]。党和国家文件精神:“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2]。我们将学校政治信仰教育分作3个层级:第一层级,现实社会主义认知教育——极个别有信仰危机的世俗性学生;第二层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大多数懵懵懂懂的一般性学生;第三层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教育——少数已入党、要入党的先进性学生。
对于极个别有信仰危机的世俗性学生,出于教育成本和关心爱护的考虑,不能把他们从人群中人为抽取出来进行专门训导。他们的现实社会主义认知教育以班级为单位,以德育老师为主导,通过积极有效的德育课堂专题讲座来完成。目标是帮助这部分学生认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中的成就与不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大多数懵懵懂懂的一般性学生(团员为主)的政治信仰教育是全部工作的重点。他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教育,在德育课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系科为单位,以德育老师为指导,通过丰富多彩的团委实践活动来完成。目标是帮助大多数学生提高辩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少数已入党、要入党的先进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是整个工作的核心。他们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教育,在班级德育课讲座学习和系科团委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单位,以德育专家为导师,在党校专题研究中完成。目标是培养这部分学生既掌握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既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又有丰富专业知识,成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认为“政治信仰”可以分作5个方面:“对政党(执政党)的合法性信仰、对政府的合法性信仰、对政治领袖的合法性信仰、对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信仰、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信仰,其中对意识形态的合法性信仰是政治信仰的核心内容”[3]。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影响高职生政治信仰的因素有6点:理想、信念教育缺失,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国际共运低迷,西方价值观输入,党内不正之风。因此,学校政治信仰教育的3个层级均需要结合这6点因素,从上述5个方面系统展开。
学校教务处将政治信仰专题讲座纳入当前的德育课教学计划,合理解决专题讲座与教材讲授的时间分配和内容衔接。德育教研组通过研讨确定5个讲座主题:讲座一,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党的历史、性质、成就和不足等);讲座二,政府困境及其解决(政府构成运作,当前社会困局等);讲座三,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毛泽东思想的渊源和灵魂等);讲座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灵魂等);讲座五,中西政治制度比较(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及其特色、西方政治制度特征等)。德育老师分成5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主题的备课任务,每个主题应当合理联系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应当有机安排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和事例。各位德育老师应该结合各系、各班的特点以及自己的风格,对共享课件作适当调整;讲座不能明显宣传说教,应多点讨论互动;对每个班有信仰危机的学生,德育老师需要做到心中有数,课上多提问,课后多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讲座时间固定在每个月第二周的2节课上,5次讲座1学期完成,作为必修课程,所有同学必须参与。
认知教育应以教师讲授为主导,注重潜移默化,不必急于求成,德育老师在遵守国家法律和政治纪律的基础上尽量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带有明显的价值倾向。
德育老师全程指导活动开展,系科团委负责组织和实施,双方商定5次团日活动的主题:活动一,参观中共党史展或观看党史记录片;活动二,基层政府当志愿者或观摩政府的窗口服务;活动三,阅读领袖传记或参观总理故居;活动四,辩论赛“如果可以选择——你愿做美国人or中国人”或舞台剧表演“你眼中的西方和中国”;活动五,观摩基层选举或与学校西藏学生开座谈会。实践活动有的在班级或校园开展,有的需要走出校门,需要得到上级和有关部门的批准和支持。为了保证活动质量与学生安全,一次活动60人左右较为合适(如系科人数过多,可以分数次开展),团委负责人最好邀请相关班主任参加。全体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安排指导老师和组长,组内明确分工。每次活动时间一般为一个半天(出市去外地时间不够,应尽量寻找替代方案),固定在每个月第三周的星期三下午(周三下午学校停课,教师政治学习,学生自由活动),5次活动1学期完成。作为团日活动,全体团员必须参加,其他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对于各班有信仰危机的极个别学生,德育老师应当有意识的发出邀请。
实践教育应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学生在遵守纪律的基础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德育老师需要确保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避免“形式热烈,内容苍白”的实践教学通病。
学校党委负责组织和实施,党校遴选学校德育专家作为研究导师,党校在咨询专家的基础上确立5个研究专题:专题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专题二,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研究;专题三,毛泽东与邓小平比较研究;专题四,实现“中国梦”的青年使命;专题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党校学员以全校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主,学员平均分成5个研究小组,每组安排一位德育专家全程指导,小组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专题开展研究,最终形成一篇论文。研究活动分4步推进:第一步,小组收集资料;第二步,小组交流研讨;第三步,小组撰写论文;第四步,全班成果汇报。其中第一步、第二步、第四步大约需要1个月,第三部是重点,应当保证2个月时间,整个研究工作1学期完成。德育专家的工作主要是阶段活动主持、疑难问题解答、研究方法指导、研究方向掌控。
理论教育应以学生自我探究为主线,应当结合各系的团委实践活动,不是要他们写出有深度的专业论文,而是训练他们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艰辛的劳动自己获得认识,形成情感和信仰。
社会主义认知教育,对于极个别有信仰危机的世俗性学生主要采用表扬性评价,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课堂工作和生活进步,帮助他们不断成长。5次讲座结束后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命题,就讲座的主要内容考核学生,采取闭卷的形式,题型以选择、判断为主。德育老师需要特别留心有信仰危机的学生的答题情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大多数懵懵懂懂的一般性学生主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每次活动结束后指导老师要求小组合作撰写1篇活动报告或心得体会(800字左右),每组成绩取5次活动的平均成绩;每位学生的成绩由2部分构成:讲座卷面测试成绩+小组活动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30%和70%。团委需要特别关注每位团员学生的实践表现。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少数先进性学生主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谦虚谨慎,不断超越自己。专题研究的论文质量是考核学生的主要抓手,论文应有统一的格式要求、字数要求(3 000字左右)和目标要求等,德育专家根据小组论文质量为小组判定一个成绩,小组成员的成绩由2部分构成:实践活动成绩+小组论文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30%和70%。党校需要特别关注学生党员和预备党员的论文质量。
这种政治信仰分层教育模式具有3个特点。(1)将学校的德育课、团委活动,党校培训贯通起来,既发挥了德育老师的专业引领,又合理利用了系科共青团和学校党校的力量,却没有多占用老师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2)没有人为主观分层的痕迹,照顾了部分同学的感受,既有统一的学习内容,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和考核要求;(3)涵盖了全体同学,又不相互重叠,既有班级学习、系科活动,又有学校层面的研究。
这种政治信仰的分层教育模式还是一种实验尝试:一学期为限,全校范围内各个系科、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同时开展;实验阶段取得成效后,应该转为常态阶段:一年级开展课堂专题讲座,二、三年级开展团委实践活动,四、五年级进行党校专题研究。无论是实验尝试还是常态推广,均需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立足社会转型的大环境,结合五年制高职生的实际,科学有序地推进。
[1] 陈文旭.开展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思考[EB/OL].http://theory.gmw.cn/2013-12/06/content_9728142.htm,2013-12-06.
[2]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06-17(1).
[3] 王宏强.政治信仰:概念、结果和过程[J].学术探索,2006(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