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妙然,李莉颖
(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公共管理类课程网络课堂建设研究
李妙然,李莉颖
(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61)
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网络资源、网络信息、网络公开课对公共管理类课程传统课堂教学范式构成巨大挑战。当前,网络课堂建设中存有师生主动性不足、缺乏制度保障、网络设备及运行环境滞后等问题,亟待进行教学改革整合网络教学资源,拓展网络课堂功能,以适应公共管理类课程网络课堂的需要。
网络课堂;网络公开课;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教学平台;网络资源;教学实践;教学为本
未来各国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各国教育的竞争,教育的发展关乎中国的未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高等学校发展目标。随着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网络资源、网络信息、网络公开课等网络资源对公共管理类课程传统课堂教学范式构成巨大挑战,迫切需要教学范式的彻底改革。本文从网络课堂视角对公共管理类课程范式改革进行研究,并对网络课堂建设中的难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1.学情的变化要求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成长于社会转型期,很多是独生子女的90后大学生思维独立、自我意识强,他们大都喜欢自主展示思想,不喜欢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他们渴望成熟独立、崇尚自由,积极务实,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观念的传递,而希望能与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在交流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学校的好坏不在于它所使用的教材,也不在学生获取了多少信息量,而在于能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知识的主要方法。教师需要及时掌握各类信息,并进行甄别和深入思考,以应对学生不断提高的求知欲望,并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范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而网络教学平台则成为教学范式改革的重要载体。
2.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必须由传授知识向能力培养转变。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和手机上网为平台的新媒体蓬勃发展,青年学生成为新媒体使用者中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上网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和学习方式。网络时代的海量信息及新鲜的资讯使大学生眼界开阔,与此同时网上信息非常庞杂。作为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时期的年轻学生容易受各种思潮的影响,迫切需要引导。同时学生信息量的增大对传统课堂教学,尤其是包括公共管理类课程在内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教学构成重大压力。新媒体时代,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以往需要记忆的大量知识,以及通过检索书报刊才能获取的信息,如今通过网络唾手可得。此外,世界名校网络公开课在国内走红也对国内高等教育网络化水平的提高构成巨大压力和动力。教学环境的变化促使高校教学必须由单纯传授知识向如何学习,如何获取有用信息、筛选信息、使用信息等方式转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即由“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
3.网络课堂建设是优化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体系的需要。目前,在专业教育方面,教材编写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因此会出现课程之间存在着内容重叠或内容之间衔接较差的现象。通过网络课堂建设,教师们可以掌握学生前置课程与后置课程开设和讲授情况,从而避免出现同一知识、理论反复讲授和有的内容哪位老师都不讲的尴尬局面,从而形成完整、鲜活、新鲜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网络课堂建设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的需要。随着高校改革的推进,有的高校把学生入学后转专业的比率提高到50%以上,还规定流转后班级人数不低于20人。对连续3年无法组班的专业,学校将予以停办或撤销。学生当然会倾向于选择较好就业、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在未来也会受到较大冲击。专业的生死存亡将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进行教学范式改革,深入参与、追踪教学的整个过程,为专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学生的未来和职业进行规划。网络课堂为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提供了平台。
1.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中师生主动性、自主性不足。各高等学校通过购买软件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教学方式。作为新的事物,在倡导应用方面乏力。根据笔者观察和调研,公共管理类课程专业教师中年轻教师的积极性要高于老教师的积极性。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从国家到各省每年都设有网络课堂大赛,获奖在评职称时教学方面可以加分。与此同时,学生在网络课堂参与中呈现了被动的特征。
2.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随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推进,高等学校教师在教学方面主要有课时、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约束,科研在绩效考核中成为重要的指标,科研成果、课题、获奖都有要求。因此,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会努力完成科研任务。学校一般没有开设网络教学平台的硬性要求。尤其是公共管理类课程,国家的政策变化快,教学素材每天更新,因此网络课堂的内容要不断更新。打理网络教学平台不仅需要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来说也会成为一种负担。因此在没有政策激励的现实情况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缺少动力。
3.高校网络设备及运行环境制约着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应用。高校教研室,尤其是地方院校的教研室办公条件非常简陋。很多学校的教研室只有一间房子。有的教研室甚至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而必须和行政人员,如辅导员等合用办公室,因此实际上等于没有办公室。可能有一台电脑,多数是老得掉牙,吱吱扭扭上网很慢,没法用。学生角度也普遍存在缺乏网络设备,花费时间、金钱等客观因素。所有这些制约着教师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和学生参与。
4.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传统上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师各自为战的局面不可持续,而必须增强凝聚力,并形成合力,以应对更强势、更具有实用性的专业的冲击。当前各类教学改革举措,仅仅依靠一位老师自己的努力远远不够,而是需要一个团队的支持和配合。因此,无论是进行国家或省级本科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范式的改革,还是网络课堂、网络公开课的建设,都需要群体的配合和努力才能实现。但现实是教研室的作用发挥不足,缺少人力、物力、财力,不能在教学改革中发挥应有的统筹、资源整合、社会动员作用,因此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缺乏有效的载体支撑和制度推进。
1.要树立教学为本的管理理念。教学出题,科研求解。在教师教学考核和科研考核方面,学校需要树立教学为本的理念,平衡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高等学校要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应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放在首位。要明确教师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清华大学流传着一句话:“学生是老虎,教授是神仙,校长是条狗。”这句话明确定位了学生、教师、行政领导之间的关系。因此,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应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增加透明性,增强回应性。要通过制度建设切实去行政化,为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以及课程教学范式改革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2.为专职教师配备助教,帮助打理网络教学平台。建议学校或学院层面提供一定的政策或资金支持,为教师配备优秀本科生或研究生担任助教,协助教师做好课程辅导、网络课堂建设、学生论文写作督导等工作。课堂教学从来就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单纯的授课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专职教师与学生联系很少,往往上课来,下课走,和学生感情也比较疏离。鉴于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知识的任务,而且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通过建立学生助教制度,可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引导学生情绪,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给学生以支持和帮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激发专业教研室的活力。公共管理类专业教研室目前仍然在延续传统教研室的功能,教研室承担着制定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专业教育等基础性的功能。但是随着国外名校以及国内名校的大规模招生,很多地方性院校的发展将面临巨大挑战。慕课时代的到来,也使得传统教学面临严峻危机。在这种情形下,原来以教学正常运行为主要功能定位的教研室,从专业发展、实践教学、学生职业规划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等层面来看,已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的办学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也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公共管理类专业教研室需要充分发挥和整合教研室全体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网络课堂这一教学平台的作用,同时需要以网络为载体加强对本专业的宣传,增强影响力,以应对网络时代、网络公开课以及慕课时代的冲击与挑战。
良好的办公环境是教研室活动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从学校和学院两个层次,应加大对教研室的资金投入和设备更新。同时应该为教研室及教师提供单独的办公经费,为教师探索网络课堂在教学、科研活动的运用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
4.整合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网络课堂功能的拓展。各高校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存在着资源分割和各自为政的局面,缺少统一的规划。从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来看,各高校往往建有Blackboard教学平台、精品课程建设、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视频公开课建设、重点学科建设等教学平台,同时还有各类期刊网、电子图书等网络资源。但这些资源与平台相互之间兼容不够,以至于资源分散、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同时分属教务处、图书馆、学科学位办等不同部门管理,因此如何打破职能分割,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效率,降低网络教学平台运行成本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高博.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管理的新途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2]李晓锋,王忠华.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3).
[3]李翠林.对导游业务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2).
责任编辑、校对:秦学诗
Network Class Construction of Public Management Courses
Li Miaoran,Li Liying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network resources,network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open class pose enormous challenge to traditional class teaching paradigm.At present,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twork classroom,there exists many problems,such as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lack of initiative,lack of system security,network equipment and operation environment lag,etc.So we should carry out teaching reform to integrate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expand the function of network classroom,to meet the needs online courses of the public management.
online class,network public class,public management courses,teaching normal reform,teaching platform,network resource,teaching practice,teaching-centered
G640
A
1673-1573(2014)03-0112-03
2014-03-06
2013年度河北经贸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基于网络课堂视角的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创新研究”(2013JYY12)。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网络课堂视角的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研究”(GJXH2013-268)
李妙然(1973-),女,河北安平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李莉颖(1975-),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劳动和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