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凌鹤
基于复原力理论的高校体育教学思考
●孔凌鹤
复原力是指一个人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摆脱挫折的打击,在逆境中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高校体育教学是帮助大学生唤醒和训练复原力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教学增强学生复原力的措施主要有:树立新的评价理念,用优势视角来看待学生,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做到竞争与合作相统一,营造关怀与支持的课堂文化。
复原力;大学生;体育教学
近年来,大学生退学休学、自杀、网络成瘾以及犯罪等事件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一项来自广州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10.71%的大学生表示,当遭遇挫折时想到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解决,28.6%的大学生“偶尔有”或“经常有”自杀念头,5.79%的大学生认为死亡是解决一切痛苦的办法。[1]为了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复原力理论研究越来越得到学界的重视。本文在对复原力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探讨高校体育课教学对培养大学生复原力的意义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措施。
(一)复原力理论的研究缘起
复原力(resilience),又翻译为弹性、抗逆力、心理韧性等。国外最早关于复原力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80年代中期获得重视,90年代至今逐渐形成高潮。
1970年代中期,心理学家Anthony挑选了24个出生于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家庭的孩子进行追踪研究,结果发现24个孩子中只有8个像其父母一样出现精神疾病或相同的困扰,另外16个孩子都在其后的个人发展中健康地成长,成年之后都很正常。Anthony把这些儿童称之为“适应良好的儿童(invulnerable child)”。其后许多研究开始注意到很多青少年虽然暴露在高危险的环境中,却能有良好的适应。这些适应良好的青少年似乎具有某种抗压能力(stress resistant)或拥有某些保护因子(protective factors),从而得以在压力或挫折情况下免除身心障碍的危机。[2]
1980年代后期,复原力的研究得到较广泛的开展,研究者也提出了许多有关复原力的观点与阐述。研究发现,复原力会以三种形态出现:一是克服艰难的能力,亦即凭借内在的自我系统如信念、身体的免疫机能等化解危机;二是克服压力的应对能力,亦即个人在面对压力情境时能表现出或做出某些应对行为,而使压力事件不致对个人造成影响;三是创伤复原的能力,具有这类能力的个体有可能因为过去生活中的成功经验,或因为在心理康复的过程中学习或建构成功的应对能力,最终化解压力的威胁而恢复到心理健康。[3]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有学者根据人格成长的观点,提出良好的个人自尊、和谐的家庭成长经验以及良好的社会外在支持系统是构建青少年复原力的三个重要方面。近十年来,复原力的研究重点已转到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上来,研究者发现复原力一词不仅仅是用来描述一个人比较稳定的、用来保护个人免受危险和挫折的负面影响的特征和能力,更主要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二)复原力的本质特征
那么究竟什么是复原力呢?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指出:复原力是一种遭受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巨大压力时,仍旧可以适应很好的能力。我国学者沈之菲认为,复原力是指一个人处于困难、挫折、失败等逆境时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即一个人遭受挫折后,能够忍受和摆脱挫折的打击,在逆境中保持健康、正常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4]而美国管理学之父路桑斯则从全人观点加以考量,认为复原力是危险因子与个人因子、家庭因子或环境的保护因子相互影响与平衡的过程,其定义的发展需要依据不同的生命阶段而有所调整。
概括上述观点,可以看出复原力的本质特征:首先,复原力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特质。这种能力与特质能预防、减轻或克服逆境带来的损害,能转化逆境,令生命力更坚强。这些特质和能力主要包括:具有积极正面的性质,如乐观、进取、挫折、忍受力、独立等;具有与外在环境联结的性质,如问题解决、社会适应等;具有自我主观意识,如自信、自我价值、自我认同等。[5]其次,复原力是一个过程,复原力并非一种固定不变的绝对的能力,复原力及其作用的改变或增加与否取决于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青少年复原力形成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认知的过程,情感的过程、社会的过程,采取有目标的行动,而且这几个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其中一个方面得到了改善,也会带动其他方面得以改善。
人们在面对挫折时,复原力这种能力和特质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Gamezy等提出复原力的三种机制模型,[6]一是免疫模式(immunity model),将复原力视为一种类似注射的预防疫苗,由于个人过去成功的学习经验,从而对高危状态产生“抗体”,使个人在面对危机时有效地化解;二是补偿模式(compensatory model),个人的人格特质或环境资源能协助个人在遭遇危机时因之被应用或者适时出现,使得危机不致对个人产生影响,危机状态在带给个体一定危险的同时也孕育另外发展的机会,保证了个体对困难的成功应对;三是挑战模式(challenge model),危机对个人而言,不是负向的资产,个人在高危状态中所产生的挑战意识提高了其应对困难的能力。上述三种模式会在危机事件中单独出现,也可能交互出现,也可能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不同阶段中依次出现。
复原力理论的提出给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是:与其关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行为的应对与干预,不如转向到对大学生个体优势和潜能激发的本质上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复原力,把对大学生复原力的培养渗透于每一个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中来。
(一)唤醒作用
根据复原力免疫模式理论,个体可以通过以往的正向经验积累从而对高危状态产生抗体。人在平安顺利的时候复原力得不到激发,以一种潜伏的状态存在。当危机和困难袭来的时候,危险性因素自然会受到个体保护性因素的阻抗,复原力被激活,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帮助个体面对危难、聚集力量、渡过难关。由此说来,每个大学生都具有复原力,但这种复原力往往处于“沉睡”状态,如果得不到有效激发和唤醒,将不能在危机状态发挥作用。另外,个体复原力特质作为一种潜能,也需要不断地挖掘和开发。
而高校体育课教学的内容和特征,决定了体育教学是帮助大学生唤醒复原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运动从某种程度来讲是人的天性,原始人就是在奔跑中求生存的,无论是捕食或是避免被捕食。通过运动、对抗、竞争等体育活动,能够唤醒生命中沉睡的部分,从而激活生命的潜能。
(二)训练作用
复原力是个体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后天习得的结果,它不是被看作个人拥有或者从来不曾拥有的特征,而是被当作人的生命周期中可以得到提升的健康发展的正常部分,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与训练得到提高的。Fredrickson等人发现,高复原力特质与个体心血管反应的快速复原有关,且日后也较不会产生忧郁症状。[7]可以说,身体运动智能是人类一切认知的基础,与其他智能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许多的科学证据均指出,运动或身体活动的参与确实能够改善大脑及认知功能的表现。增加运动或身体活动的参与程度可以提升青少年的有氧适能,在提高有氧适能的同时,也伴随着认知功能的正面效益的提升,包括记忆力、执行控制、认知弹性、反应与变异性及其他注意力相关的认知功能等。[8]青少年认知功能的提升,尤其是执行控制和认知弹性的增强,有助于高特质复原力的形成。
以健美操教学为例,健美操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运动,运动过程中包括了头颈部动作、上肢动作、腰臀部动作、腿部动作等一系列动作,使全身各部位得到锻炼,不仅能促进身体直接参与活动的肌肉和力量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提高。这些都将为学生形成高特质的复原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树立新的评价理念:用优势视角来看待学生
对于一些大学生,以往我们常常会从“问题视角”来看他们,诸如厌学、消极、无价值、生活颓废等,复原力理论提醒我们从“优势视角”看问题,挖掘这些“不良表现”背后的功能,看问题的视角可能就转化为挣扎、反抗、继续存在、寻求地位、坚持、独立、敢于挑战等。从复原力的优势视角来看,大学生自身有着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潜能,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大学生现有的力量和资源。具体从体育课教学来说,教师首先要树立对学生新的评价理念,通过积极的教学评价,鼓励学生看到点滴进步所带来的希望,帮助大学生重新觉察自己,使大学生内在自我潜能得以提升,从而提高其自尊和自我效能感。
(二)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竞争与合作相统一
要依据大学生身心发展及运动规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以及体育项目的选择,提升学生的身体运动智能。例如,可适当安排一些运动强度大、竞争性强的活动,通过这些激烈的对抗活动,可使学生释放内心的激情、发现个人的内在力量,增强竞争意识,获取自信心。
同时,要注意安排一些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我们知道,复原力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体现出来,复原力只有通过内外因素的互动、调适,才能达成复原力的运作与成效。通过团队合作项目的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例如健美操教学中,可通过动作配合和位置队形的变化,让学生体验个人和团体的关系,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与交往技巧。良好的人际互动,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面对危机时,能共同面对,相互协助解决问题,从而构建起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文化:关怀与支持学生
关怀与支持是复原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国外学者诺丁斯指出:“显而易见的是,受到关注的时候,孩子们愿意为他们喜爱和信任的人而努力学习、积极工作。”[9]因此,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关爱学生的心灵。要因材施教,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保证其完成学习目标,保护其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师可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感受一些完成动作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具有重要的建设作用,可以使大学生自身蕴藏的潜能得以发挥,在日常生活中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从而实现其目标和梦想。
[1]洪奕宜等.又有大学生自杀,生命教育刻不容缓[EB/OL].(2008-01-20).http://lh.N fdaily.cn/proposal/content/2008-01/20/content_4311376.htm.转引自:沈晖.大学生精神健康影响因素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3,(1).
[2]Brown,G.W.&Harris,T.Social origins of depression:A study of psychiatric disorder in women[M].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s,1978.
[3]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6).
[4][5]沈之菲.青少年抗逆力的解读和培养.思想理论教育[J].2008(1).
[6]Grmezy,N.Masten AS,Tellegen C.The study of Stress and Competence in Children in A Building Building Block for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J].Child Development,1984,55.
[7]Fredrickson,B,L,Tugade,M,M,Waugh,C,E,& Larkin,G,R,W 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 in crisis?A prospective study of resilience and emotions follow ing the terrorist attacks o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1,84.365-376.
[8]王骏濠等.运动对孩童认知功能及学业表现的影响:文献回顾与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期刊,2012,(2).
[9]Noddings N.School face“crisis in caring”[J].Education W eek. 1988,(32).
(责任编辑:何言)
孔凌鹤/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