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新
(华北科技学院教务处,北京东燕郊 101601)
教材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总结[1]。为做好教材建设与管理,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以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以提高教材质量为核心,以创新教材建设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实施教材精品战略、加强教材分类指导、完善教材评价选用制度为着力点[2]”的教材建设方针,以优势学科为龙头,以品牌特色专业为主线,以课程建设为基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各级规划教材的建设,凸现特色、锤炼精品,构建具有学科优势特色、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质量课程教材体系。
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研工作、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辅助资源建设相结合,必须反映教学发展趋势和教育改革成果,反映国内外课程改革和学科建设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关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重点建设具有学科优势的专业教材,着重抓好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发展必修课程的教材建设,加快新设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材建设,注重系列教材内容的整体优化和更新,确保一定数量具有优势学科和鲜明特色的精品教材。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推动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材协调发展,鼓励编制精品课件。优先选用获奖教材或者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使多层次的教材建设互相配合,建设多学科、多类型、多品种系列配套的教材体系[3]。
充分抓住教学规章制度“废、改、立”的机遇,修订完善了《教材建设管理办法(修订稿)》、《教材建设工作条例》、《教材工作委员会工作准则》、《优秀教材评选与奖励办法》、《教材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等,使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
学校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永恒主题,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以安全生产、煤炭行业为第一服务面向,立足矿业艰苦行业,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进行顶层设计,规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流程和体系,将教材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
学校在每年的教学工程建设项目中设立教材建设专项研究课题,投入专项基金[4],重点支持能够反映当前学科特色、教学改革成果并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项目进行建设。据统计,2004年至2014年学校累计投入250万元专项用于学校教材建设。
学校将教材建设成果比照科教研成果纳入到教师的职称评定体系之中,作为衡量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极大的调动了教师参与编写高水平特色教材的积极性。
学校将教材建设成果比照科教研成果进行专项奖励,近年来,为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台了《科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对教师出版的教材、著作等正式出版物,进行奖励。近三年学校对教师出版的教材、著作奖励金额每年都在15万元以上。
按照专业围绕精品课程建设来编写特色教材。部分主干课的教学团队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淀精华、凝练特色,将当前最新的科技成果和教师的科研成果写进教材,编写出特色鲜明的教材。学校出版的《安全科技概论》、《采矿新技术》等教材在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采矿新技术》等3部教材获得全国煤炭教育优秀教材奖。
针对目前一些特色教材专业面窄、印量少的情况,构建起以高校特色教材出版基金为主、大学出版社保本经营为辅的特色教材出版模式。学校先后与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煤炭工业出版社等行业特色明显的出版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对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材,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和配套。据统计,2004年至今累计出版校内规划教材109部。
多年来形成以教材编写作者为主、所在教学单位和学校跟踪把关为辅、聘请同行专家审稿的多元化联合教材编写模式。学校先后邀请中国矿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知名学者参与到我校教材编写工作中,保证了教材编写的质量和水平。
根据国内外科技、经济技术和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企业需求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和更新已出版的专业教材,增加新技术、新信息、新科技、新材料等内容,既满足了教学选用教材的需要,也为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高校培养行业急需人才提供了保障。
为更好地提高特色教材编写和出版质量,学校从以下几方面对出版的教材进行评估:①特色教材内容水平,如特色、新知识等;②特色教材列入国家、省(部)、学校教材规划的层次;③特色教材的站位,如国家级或省(部)级精品课程;④特色教材相关学科或相关学校和社会使用情况;⑤参加特色教材编写的教师职称、学科地位;⑥特色教材是否为多校联合、是否由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等。学校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先后分两批向教育部推荐了《矿山设计CAD》、《安全科技概论》教材参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遴选。
经过多年不断的连续建设,学校特色教材建设成果丰硕。据统计,自2004年至2014年,《安全经济学》等4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煤矿防治水技术》等14部教材列入高等教育(矿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采矿新技术》等3部教材获得全国煤炭教育优秀教材奖,学校共出版校内规划教材109部,教师主编或参编国内外教材725部。
学校在教材选用[6]上,遵循以下选用原则:一是先进性原则。选用教材应符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安全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先选用国家级、省部级获奖教材,国家级、省(部)级重点教材和教育部各类规划教材,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教育部各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二是适用性原则。教材的内容必须具有与本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科学水平。所选教材应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富有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自学。三是经济性原则。同类教材有多个版本可选时,应在保证教材质量的前提下,应考虑教材的实际价位能为学生所接受。四是新颖性原则。选用教材既要考虑使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不断更新,优先选用最新出版的教材。选用时应结合自己相关学科的教学实际,适时选用新版教材,以便为学生讲授最新教学及科研成果和提供新的学术视野。五是优选性原则。根据学校规定,学校规划教材采用主编和申报单位负责制,若有与开设课程相关的规划教材,请各教材主编优先选用规划教材。2012至2014学年,学校使用教材共计3138种,其中使用的规划教材为1896种,占使用教材总量的60.42%。在使用的规划教材中,使用国家级教材规划教材1395种,占使用教材总量的44.46%,使用省部级规划教材501种,占使用教材总量的15.97%。使用新出版的教材共计676种,约占到使用近三年教材总数的21.54%。使用优秀教材为101种,约占教材总量的3.22%。据统计,近三年中最高选优比例达到70%,教材选用整体水平比较高,使用效果比较好。
近年来,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多样化,教师、学生对教材的种类和数量需求增加、教师、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突出,导致教材采购计划难度加大、教材发行及结算变得更加复杂[7]。恰逢今年学校提出的改革号召,针对目前教材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有必要改革现有的教材管理机制。根据学校教师、学生对教材新的要求和需求,学校应该改革现有的供应模式,即采用当前国内外高校较为流行的教材供应模式,即教材开放型供应模式[8]。
所谓教材开放型供应模式就是针对教材新的需求和要求出发,学校通过招标引进教材供应商,由教材供应商提供的“教材超市”来实现教师学生自由选购教材的方式。它的优点表现在:教材的管理与教材的供应分离,即由学校教材部门负责教材的建设、计划和评价,由供应商负责教材的征订、发放、库管和结算。管理方式的改革既尊重了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赋予教材使用者选购的充分自由性,不再强求课前到书和人手一册,又解决了新形势下教材购买过程中的个别问题,如家庭困难的学生不想购买教材、某些学生购买了高年级不再使用的相同教材、学籍异动学生的重复发放教材等问题。
教材工作是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材建设与管理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十分艰巨和复杂。教材管理部门应不断总结经验,适应当前国家和学校深化改革的目标要求,努力使教材建设与管理适应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1] 肖兴辉.华北电力大学教材建设的现状分析及改进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4):131 -132.
[2]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2011.
[3] 阎燕.发挥学科优势,围绕课程改革,做好教材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8,(4):54 -56.
[4] 杨风.高校教材建设及其宏观管理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4):111 -112.
[5] 陈旭日.高校教材评价机制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8):157 -158.
[6] 宋文英.新时期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20):66-67.
[7] 宋芷.建构人性化的高校教材管理模式[J].教学研究,2009,(4):31 -34.
[8] 张天栋.高校教材建设及其管理[J].法学教育研究,2009,(1):210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