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2014-03-30 07:02张鑫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外语译文语境

张鑫

(常熟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中语用能力的培养

张鑫

(常熟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学生在英汉翻译时缺乏语用意识,导致语用失误,进而影响翻译质量。因此,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⑴翻译教学中增加中西方文化对比,增强学生的语用意识;⑵强调翻译中语境因素的影响;⑶在翻译实践中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比较不同译本,引导学生发现语用失误,并进行改正。

翻译教学;语用能力;语用意识

一、引言

2000年版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对于翻译课程(笔译)的要求是:笔译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具备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通过介绍各类文体语言的特点使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翻译技巧和英汉互译的能力。不难看出,大纲的导向是注重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而对于翻译能力的理解,相当一部分人粗浅地理解为语言能力,甚至认为只要语言功底好,翻译就没问题。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有一部分语言功底很好的学生,在翻译时却遇到了尴尬的问题。我们以下面翻译为例: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1:Itwas checkered with highways and paths between the fields,cock-crow and dog-bark in one villagewereheard in another.

译文2:The area was crisscrossed with highways and paths between the fields,and from one village to another,one could hear the friendly crowing of cocks and thebarking dogs.(Nida译)[1]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文章,在上述两个译文中,没有语法错误,但问题仍旧存在。“鸡犬相闻”都被简单地理解为“鸡鸣狗叫”。而这在英美文化中是令人十分不快的场景,与原文中描述的平和、静谧的环境大相径庭。

由此可见,翻译能力不仅包括最基本的语言能力,还应包括在实际情况中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即为语用能力。语用学正是讲究得体、合适使用语言的学问。从语用学的角度考察翻译教学,不难发现,语用能力的培养对于翻译能力的构建十分重要。事实上,对于翻译中语用能力的培养这一问题,早在1988年何自然在其文章中就提到:“人们注意到原文描述的环境、人物身份、原文表达的意图、原文反映的社会、文化等因素,从而在自己的译文中设法实现在这些方面的效果”[2]。而这种“注意到”以及“设法实现”的过程即为语用意识的培养,以及语用能力的提高的过程。

二、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语言能力或交际能力的一部分。Bachman把语言能力分为组织能力以及语用能力。Thomas认为语言能力分为语法能力以及语用能力[3]。

语用能力可以理解为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及在语境中正确理解语言并有效使用语言的能力。而语用能力亦被很多人认为是语言能力或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前者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语用形式以实施某一交际目的;后者指在遵循语言使用社会规则进行得体交际目的。英国语言学家Thomas早在1983年就已经提出了语用失误:认为由于语用能力的缺失,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产生语用失误和社交失误。而在翻译课堂上,由语用失误引起的错译、翻译不确切现象屡见不鲜。

例1:屋里呢,他越来越觉得虎妞像个母老虎。[4]

译文1:Athome,Tigressseemedmore andmore to liveup tohername.[5]

译文2:At home,he feltmore and more that Hu Niuwas like amother tiger.[6]

中国人概念中的母老虎,往往带有“悍妇”或“泼妇”的贬意,而英文tigress或mother tiger却是“勇猛”的褒义用词,放在这里显然是不符合词语的原本用意的。英文中表示这一概念的词语应该为shrew或vixen。

以上例子的问题在于忽视语言在具体使用中的语用含义,从而导致的翻译不确切。从深层角度分析,是由于译者本身语用能力的缺失从而引起对语用内含意义的忽视。

三、语用能力缺失的原因

语用能力的缺失,究其根本,在于语用意识的缺失。Narita[7]认为教师的指导有利于学生语用意识的提高。笔者在翻译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英汉、汉英翻译时经常望文生义,缺乏语用意识,对翻译实践中正确得体的表达存在障碍,从而导致语用失误。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东西方文化差异不甚了解。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课堂上有些教师会过分强调语言能力的重要性,而忽视中英文化的巨大差异,不能使学生对西方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有正确、清醒的认识,或不够深入,导致理解错误,从而出现语用失误,进而影响翻译质量。例如下面一个句子:

It isassignificantasagameofcricket.

这件事如同板球赛一样重要。[8]

不难发现,这个句子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中国读者可能会困惑,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可能会不知道板球赛有多重要。而板球对于英国人的意义则是非同小可。这正是由于中英两国文化的不同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当然,有人或许会提议翻译为:这件事十分重要。但是这样一来,原句中的比喻意象就完全消失了。我们不妨把他译为:这件事如同吃饭一样重要。这样既保留了原句比喻的意象,又具有同等的语用效果。

(二)忽略语境因素对译文的影响。

例1:My ironing board is flat.(我的熨衣板是平的。)

My neighborhood is flat.(我的邻居是平的。)

My country is flat.(我的国家是平的。)

以上三句话中,译者忽略语境因素对于flat这个单词的影响,而是一味以“平的”翻译,这样显然是不合适、不确切的。

(三)盲目套用四字格、套用中文固有表达

四字格以其文采斐然、简洁优雅等特点,往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翻译的时候很多人用的是得心应手。但滥用、盲目套用四字格有时候却会以词害意,反而不能正确、得体的表达。

例:These American staples are beautiful to our eyes,exquisite to our palates,reviving to our fading physiques.

这些美国日常食品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美味可口,对于我们苟延残喘的体质有起死回生的功效。[9]

上例中体质怎能“苟延残喘”,又怎能“起死回生”,这一不恰当的翻译也是由于对于四字格内涵没有了解清楚,而是“顺势”一用,虽然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但是整个意思却是不恰当的。可改为:这些美国食品,好看又好吃,使我们虚弱的身体一天天好了起来。

四、在翻译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需要教吗?语用能力可以教吗?人们只所以会发出这些疑问,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有些语用知识具有普遍性;第二,有相当部分的语用知识可以成功的从母语迁移到外语学习中。当然,一些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语用能力是习得的(acquired),而不是学的(learning)[10]。但也有学者提出,外语学习者常常倾向于与话语做字面解读,而不对话语进行推理,也不充分利用语境信息[11]。Fukkushima(1990)发现,虽然学生在母语里选择语用策略是对语境高度敏感,他们却对外语的语境不加区分。可见,语用能力是需要教的。[11]

(一)语用意识的培养

对于语用意识的培养,Kasper和Schmidt(1996)认为对于语用能力发展,是需要一种教学法来引导学习者关注同时出现的语境特征和相关语言学特征。他们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改善:⑴公开的元语用讨论overt metapragmatic discussion。⑵相关教材teaching materials⑶间接课堂话语indirect means of classroom discourse。[7]

具体到本科英语专业教学,中国传统的翻译课堂,仍以教师所讲授翻译理论、翻译技巧为主,对于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放之任之。以至于由于教师本身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对语用能力的忽视。显然,Kasper和Schmidt(1996)的这三个方法只是宏观上的方向,具体怎样操作,需进一步设计和解释。

(二)培养语用意识的措施

1.翻译教学中增加中西方文化对比,增加情景练习。例如:说出下列五组对话可能的语境,并指出B的回答有什么区别。

A:(1)A:I really disliked thatman you introduced me to.

B:Actually,he’syournew boss.

(2)A:Ireallydisliked thatman you introducedme to.

B:Anyway,he’syournew boss.

(3)A:Ireallydisliked thatman you introducedme to.

B:Afterall,he’s your new boss.

(4)A:Ireally disliked thatman you introducedme to.

B:Still,he’syournew boss.

(5)A:Ireallydisliked thatman you introducedme to.

B:Well,he’syournew boss.[8]

上面例子中,actually,anyway,after all,still,well这几个副词由于语用意义不同从而引起了不同的语用意义。(1)建议A应该重新掂量他的言语;(2)是说B的个人喜好对此事没有任何影响;(3)表示B是由于他是新老板,所以才不喜欢;(4)建议B应该尽力而为;(5)暗示A有麻烦了。有了以上的分析,要得出得体的译文就不难了。

2.强调翻译中语境因素的影响。给学生提供不同语境中某一语用特征的各种用法和功能,从而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提高其语境意识,为成功习得语用知识做好铺垫。

例1:练习:确定subway在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并进行翻译。

(1)After the second explosion,all of London’s main train and subway stationswereshutdown.

(2)We had an excellent dinner at Subway yesterday.

例2:练习:确定bird在下列句中的含义,并把句子翻译为中文:

(3)ThebirdwasdeliciousatChristmasdinner.

(4)The bird mooed and swished me again,so I cleared off.

(5)French hunters will start to killwild birds this weekend,having had their shooting season extended by more than twomonths.

人类言语交际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当说话人的话语模棱两可时,听话人需要借助语境来确定其含义。以上两个练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意识到交际中词语所表示的概念可能会与字面编码所表达的内容不同。在理解和翻译时,听话人可在语境的帮助下收窄或放宽字面意义,以便得到正确、合理的译文。在上面的例1中,很明显,句1中的subway指的正是一般意义上的地铁,句2中的Subway则是指美国知名连锁快餐店“赛百味”。由此句1可译为“第二次爆炸发生后,伦敦关闭了所有的火车和地铁站。”句2可译为“我们昨天在赛百味大吃了一顿”。例2中句3中bird一词要结合Christmas来理解,很明显,这只“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鸟”,应为“火鸡”。4、5句中的则指一般意义上的鸟。以上几个例子都是介绍语境与翻译的重要性,相信学生一旦明白了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制约性,就不会闹出前文提到的把鸡犬相闻译为“cock-crow and dog-bark相这样望文生义的笑话了。

3.在翻译实践中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比较不同译本,引导学生发现语用失误,并进行改正。

例1: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了之后说“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鲁迅《祝福》)

译文1:Whenwemet,afterexchanging a few polite remarks he said Iwas fatter,after saying he immediately started a violentattack on the revolutionaries.

译文2:Afterexchanging a few polite remarkswhen wemet,he observed that Ilooked“fat”,and havingmade that complimentary remark he started a violentattack on the revolutionaries.[13]

例1中“胖了”在中国具有交际的语用意义,并没有贬义。译文1把“胖了”简单译为“fatter”,失去了原文语境中的交际意图,反而具有贬义,因而是不妥的。译文2除了把“胖了”译为加注引号的fat,另补充说明“having made that complimentary remark”把原文的交际意图很好的表达出来。不失为一种缓和措施。

综上所述,语用能力不仅是可教的,而且是有方法可循的。本文试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几点意见,虽不尽完善,但好在可操作性强。

五、结语

翻译能力是由交际能力、非语言能力、心理生理因素、专业操作能力、转换能力和策略能力等一些类相关的能力构成[14]。其中交际能力从语用视角考查,又与语用能力密切相关。语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下苦功,需要积累。其培养需贯穿英语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涉及到各门专业课程。语用能力的提高需从提高语用意识入手,首先要提高教材编写者和英语教师自身的语用意识。其次,还要把语用知识系统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翻译中来。李民和陈新仁建议,广大英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提供特定场景下的语用知识训练,切实将学生的理解能力最大程度地转换为产出能力。[10]

[1]Nida,Eugene.Translating Meaning[M].California: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1982.

[2]何自然.汉英翻译中的语用对比研究[J].现代外语,1988(3):61-65.

[3]杨文秀.语用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3):5-9.

[4]老舍.老舍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63.

[5]Translated by Shi Xiaoqing.Camel Xiangzi[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81

[6]Translated by Jean M Jeans.Rickshaw[M].Honolulu:University ofHawaiiPress,1979.

[7]Narita Ritsuku.The effects of pragmatic consciousness-raising activity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 awareness and use of hearsay evidentialmarkers for learners of Japa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J].Journalof Pragmatics,2012:44:1-29.

[8]何自然.语用学讲稿[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53.

[9]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121

[10]李民,陈新仁.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语法/语用意识程度及其能力调查[J].中国外语.2007(11):35-41

[11]叶邵宁,腾巧云.英语教学与语用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03(6):66-70.

[12]庄思平.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对外交流[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71

[1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1

[14]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47-50.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gmatic Competence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of English Majors

ZHANG X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British pragmatic expert Jonny Thomas holds that pragmatic mistakes and socialpragmatic failures are prone to appear because of the lack of pragmatic competence.And pragmatic competence can be interpreted as a certain ability to use language effectively and appropriately in a specific context.It is even believed that pragmatic competence is a part of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social competence.However,there is a long-standing misunderstanding in China:as long as one is good at English,he/she can translate well.But in truth,only proficiency cannotmake an excellent translator.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pragmatic competence becomes an exi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has found that,through her teaching experience,this issue can be address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procedures:(1)strengthening the students’pragmatic awareness by increasing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ultures;⑵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in translation;⑶cultivating the students’pragmatic competence through translation practice.For instance,the students are asked to identify and correct pragmaticmistakes in different translated versions of the same paragraph.

translation teaching;pragmatic competence;pragmatic awareness

G423

A

1008-2794(2014)06-0097-04

2014-03-25

张鑫(1983—),女,河南驻马店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口笔译研究。

猜你喜欢
外语译文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译文摘要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I Like Thinking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跟踪导练(三)2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