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及其消解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的视角

2014-03-30 05:37张书田友谊
当代教育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考试学校发展

●张书田 友谊

学校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及其消解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的视角

●张书田 友谊

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健康而全面地成长。然而,现实中却频频出现“反教育”现象。论文在对学校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进行表征的基础上,从学校组织管理的控制逻辑、教师对模式化教学的崇拜、应试化办学理念的桎梏和偏重结果导向的评价制度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反教育”现象的成因,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的视角提出了消解“反教育”现象的初步对策,即弘扬人本教育、坚持人本管理和落实人本发展。

学校教育;反教育;人本主义

“反教育”是对人的身心发展起负方面作用的教育,走向人的身心发展反面的教育。[1]“反教育”现象的存在,使教育远离其本质,远离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必须警惕并努力消解。近年来,伴随着“绿领巾”、“红校服”、“差生伺候优生吃饭”等现象的出现,“反教育”现象问题再一次引起广泛热议。

一、学校教育中“反教育”现象的表征

(一)思维无创新

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它要求学校、教师以一种比较开放的理念和状态进行教学,但现实中的教育却是工具式的,即把孩子当成没有思想的机器,一些老师年复一年用同样的教案在上课,学校的教育理念也是万变不离考试这一宗旨。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儿童就容易形成对教师、对课堂的依赖,一切等待着老师的讲解,自己不思考,依附于传授的固定思维模式,逐渐成为学习的工具或机器。

淹没在“题海”中的孩子们,就像是一架架高速运转的机器,他们只衷情于标准答案,这样就会严重扼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想象力,中国的孩子恰恰缺少想象力。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此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2]不难看出,长期的应试教育或者教师主导的教育状态容易导致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减负”口号化

教育界一直在喊“减负”,但是现实状况却令人担忧。孩子现在的课业负担有多重,看看书包就知道:以前一个肩背,后来两个肩背,现在的孩子都在用轮子拖。在中国教育的“囚徒困境”之下,家长们人人痛恨应试教育,可是人人又在逼迫自己的孩子起早贪黑,参加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弄得孩子疲于奔命、苦不堪言。孩子们没有闲暇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更谈不上创新了。

中国家长信奉“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样的思想钳制下,“减负”完全是一种无力的口号。“有46%的初中生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的8小时,而高中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仅有7小时,尤其是高三学生,没有一人达到标准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高达62%。小学生的问题也不容乐观,24%的1-3年级学生、33%的4-6年级学生睡眠时间低于国家规定的9小时。中小学生已成特困人群。”[3]这是中小学生目前的现状,比上班族都要忙。从某种程度上说,“减负”并非减轻负担,而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三)课本编制不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本民国时期的语文课本,在70年后的今天,仍然散发着青春的魅力。当家长和孩子翻看1932年版叶圣陶主文、丰子恺插画的《开明国语课本》时,无不为字里行间的童趣所打动。再来看看今天的语文课本,总是以成人化的语言风格居高临下的灌输意识形态,内容空洞说教,无视学生年龄与兴趣,甚至不惜篡改编造历史人物故事,让孩子从小生活在谎言中,从而学会欺骗。

《长江商报》报道:许多家长间抱怨语文课本有毒。比如,母爱和母亲形象不健康,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道德完美,很少见到有血有肉的、真实生活中的母亲。人教版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北师大版《母亲的纯净水》等文中,母亲多身体不健康,极度压抑,或功利心太强。而人教版《日记两则》和《看电视》、北师大版《流动的画》和《妈妈的爱》等里,母亲又道德完美到不近情理毫无逻辑。她们多数无视孩子的主体地位,常以成年人的意志去粗暴干涉孩童的世界。还有就是课本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不快乐的孩子,要么成人化了,要么非常态,或在恐惧中成长,比如北师大版《花脸》一文,或被工具化般地蓄养,如北师大版《三个儿子》。他们被教育要吃苦,不断吃苦,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吃苦。另外,落后的道德观念在教材中仍有市场,比如“孝”、“报恩”、“服从”。种种道德陷阱,在面对尚未完全形成独立判断能力的小学生时,具有相当的杀伤力。

(四)作文模式化

韩寒曾说,中国人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自己的作文里。在巨大升学压力和“积极正面”的评判体制下,孩子们在作文中集体失语,他们像团体操表演一样迅速统一思想和文字,在应试教育的窠臼里批量生产着。譬如写好人好事,一个班能有一半人写捡钱包,结尾必杀句都是“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天天做好事”,更夸张的是还有人写自己勇擒小偷。

另外,铺天盖地的作文参考书、满分作文解密、各种作文文体结构、素材的迎面袭来,让我们迷失了方向,翻看这些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考生喜欢用华丽辞藻显示自己的功底,喜欢在开头结尾用排比句烘托气氛,喜欢滥用空洞的比喻。作文成了木偶戏,而不再是本色演出,那根操纵木偶的绳子就是高考高分作文的潜规则。而且参加高考语文阅卷的主体是中学语文教师,编写高考作文书籍的主要也是中学老师,从他们的审美倾向可以看出,他们平时是怎么教学的。所以说范文仿写是可以的,但一旦沦为套路作文教学,就不利于学生健全的情感与人格的培养,还可能使他们养成说空话大话的习惯。

这些学校教育中所表现出来的“反教育”现象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一方面,“反教育”会导致人的异化,尤其是学生的异化,使他们变得急功近利,日常的学习不是为了求取最佳发展,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为了求取他人的看重和考试成绩的提高;每一瞬间灵魂的冲动不再被作为丰富自我内涵的一个部分,而仅仅用来作为更快地学习有用事物的手段,知识的学习不再具有对理想的陶冶功能,而只是为了通过考试。[4]所以很多家长对中国教育失去了信心,洋高考泛滥,“2010年高考弃考人数近百万,其中因留学弃考的比例达21.1%。”[5]

另一方面,教育的“反教育”导致教育“逆淘汰”的出现。调查显示,“自1977年至2008年的32年间,中国大陆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位成为学界、商界、政界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6]应试教育必然衍生死记硬背,死记硬背必然导致创新实践能力不足。中国学校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共性而非个性,具有独特个性和怀疑批判意识的学生易因低分而被淘汰,而遵规守据死板教条的学生则更能取得应试交易的高分。这是我们这些年走过的教育之路需要反思的一个最现实的反证。这些状元说白了只是应试教育下的状元,是做题得分能力这场马拉松的状元,但是这些状元们在职业生涯上却已经不再具有夺冠的压倒性优势。所以,为了避免“反教育”带来的严重后果,我们需要对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

二、学校教育中“反教育”现象的成因

(一)学校组织管理的控制逻辑

教学秩序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建立秩序和威信,学校通常采用科层化的管理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样的管理是以自上而下的权利等级为管理逻辑,上级领导者的职权和命令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而下属的任务就是忠实的执行上级的命令。在这样的管理下,教师们按照学校的规则和命令行事,而学生们则按照教师制定的规则和命令行事,他们的行为是被限定的,容易在这种单向度的服从中迷失自己。

而教育管理的存在之基,使人成为人才是真正的教育管理之旨。所以,“人是目的”既是大学的根本大法,更是教育管理的最高本体。教育管理应该引出一个有尊严意识的、能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生成一个有真正主体意识、能超越自己而独立站起来的人。但是在等级制管理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没有作为主体的自我,也就没有创新可言。

教师由于在教学内容的占有上处于优势,加上传统道德规范以及社会法律规定的教师权力极易导致师生地位的不平等,表现在师生交往中缺少主体间性,教师的专制色彩明显,学生成为在教师控制下被塑造的客体。在教学中,学生缺少“话语权”。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选择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都由教师“主导”,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对教师的尊从导致学生的集体无意识。教师在教学中担负“管理者”角色,更有甚者把对学生管理的是否“顺从”作为成功教师的标志之一。在缺乏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作为主体的人的地位不仅没有被发掘和提升,甚至遭到残酷打击以致逐渐习惯了接受而失去了批判和质疑的理性,成为满脑子装着别人的思想、没有自我的行尸走肉。[7]

(二)教师对模式化教学的崇拜

教学具有指导功能,能够帮助教师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框架下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指导教学走向规范化。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长年沿用同一个教案,由于都讲得很熟了,他们不愿意换教案,而宁愿沿用自己惯用的教案,用自己惯用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所以,“目前的教学工作,就不少学校而言,不是没有规范,而是要超越规范;不是没有制度,而是要从制度化的陷阱中走出来;不是简单的强化管理,而是要改善管理。”

教师对模式化和制度化教学的盲目崇拜,导致课堂一片死气沉沉,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学生听得也没有激情,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的作用就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这样的话,不仅教师会有职业倦怠,更关键的是学生会有课堂倦怠,而上课是学校教育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失败的话,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另外,班级上课制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可能适应了一般学生的接受水平,但对于群体中两端的学生而言显然令他们失去获得更好发展或更适合他们发展的机会。因为每个个体会在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体验和兴趣点,但为追求教师提出的共同目标,他们会因此失去特长成长的机会。应该提到的是,班级教学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个体,认知上的暂时落后会让他们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和生命的独特性意义而一蹶不振,从而走向消极的人生。

(三)应试化办学理念的桎梏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好的办学理念会使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使孩子们乐在其中。虽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大多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中心,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广大师生力图去寻找能战胜考试的捷径。各种巧法技能,各种妙法绝技,终日演示于课堂之上。“请同学们注意,这个知识点在去年的高考中出现过,高考是这样来出题的……”“请大家认真听讲,这一方面多次在考试中涉及,是考试的题眼。”也许没有这样的警示,学生就会不重视,就会不注意听讲,实际上也真是这样,常常听到学生这样说:“这个知识点又不考试,老师为什么讲这么多?”“这节课老师又在扯闲话了,多浪费时间,我们马上就要考试了。”课堂变成了考试的操练场,学校变成了考试的训练地。一切都是以考试为中心,在应试教育的办学理念下,学生很有可能会考高分,但是最终也可能只有会考试这一项技能,学生没有个性而言,综合素质低下,最终会在残酷的社会竞争过程中被淘汰。

中国传统的教育制度,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学生质量和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这种教育制度有很多弊端:重既成的经验知识,轻获取知识的方法;重对知识的传授,轻对学生人格的培养;重对经验知识、教师传授的知识的考试,轻知识的应用、能力的锻炼;重教师对学生的灌输,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重对教师传授的经验知识的记忆、占有,轻对经验知识的反思;重对经验知识的继承,轻对知识的怀疑、革新。正因如此,我国培养出来的人材多“继承型”少“创新型”,多“注释型”少“建树型”,多“学问型”少“思想型。”[8]这必然使人们的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具有以下特征:保守有余而创新不足;依附人格有余而自主人格不足;重书本轻实践。

(四)偏重结果导向的评价制度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教学效果的检验,是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评价的形式主要是终结性考试为主,社会考试盛行而且愈加制度化,导致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培养“应试者”而存在的。考试已成为社会流行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无论是学生还是成人都在迎接名目繁多的考试中疲于奔命。考试对于评价人的方式在遴选人才的过程中是一种有效手段,但如果夸大了其价值而成为社会主流的生活方式之一,将会滋生功利主义倾向,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尤为不利。本来作为手段的考试一旦成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会依附考试的指挥棒,不仅学校的选拔职能会空前彰显,而且学校会彻底成为培养“考试机器”的场所。

社会流行的标准化、客观化评价方式导致单一的评价标准,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统一的框架内,教育可能成为培养“标准件”的机器,显然忽视了学生个性丰富的、存在无限发展可能性的事实,扼杀了学生个性。以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应试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分数功能的扩大化使得所有人的价值取向变得单一和片面。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公共机构,其使命是培养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而教师依据分数对学生作出过早的不可变更的评价倾向,这显然扭曲了教育的固有职能。分数本身的局限性在于:它所反映的仅是学生的书本知识和学校生活的经验,而非真正的社会知识、社会经验以及生存技能的掌握和对生命意义的理解等真才实学,也很难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发展程度。学校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把学生带入发展的死胡同,限制人的发展。[9]

三、学校教育中“反教育”现象的消解

(一)弘扬人本教育

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天性。”[10]传统的教育体制已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在教育体制注入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体制创新。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理念贯彻到教育中去。

一是在教学目标上,教育者不要把学生训练成一个模子,而是要根据个体的不同兴趣和爱好培养出个性鲜明、能力突出的人才。过去,我们培养的往往是高分低能,而不是有创造力的人,所以今天的教育要重视对人的能力培养和潜力的挖掘。在农业社会,单靠前人的生活经验就能进行生产、生活,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靠的是人们创新知识和创新个性,因此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创造个性。另外,教育者不要忽视对受教育者人性的关怀。在促进其个性和潜能充分发挥的同时,防止其人性扭曲,避免其道德失范、冷漠等,促进人格健康发展。

二是在教育内容上,不能用旧的知识、经验压抑学生的个性、创新能力。据西方学者研究,每一个人都有着巨大的潜能,人的一生也不过开发出10%左右的能力。教育者不能仅仅传授过去“死的知识”,需要更多的关注如何开发人的潜能和提高人的能力。小原国芳说:“对一生中很重要的儿童时期以大人的要求来约束他,是对孩子的最大犯罪,是对人性的最大犯罪。”[11]所以教授有价值的知识,开展以人性为中心的课堂,而非单纯的灌输应试教育的内容。

三是在教学方法上,要提倡快乐学习法。在教育活动中,不能单纯知识灌输,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知识,不如传授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教育者还要给受教育者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能调动起受教育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2]另外,要突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互动关系,突出主体间性,突出二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大程度的参与到教育中来;还要避免单纯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式。

(二)坚持人本管理

管理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存在方式,如果我们从管理的源头或管理的终极关怀的角度看,功利性并不是管理的根本属性或根本效益,而人本性才是它的根本属性或根本效益。真正意义上的人本管理并不仅仅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而是在深刻认识人的生命本质的基础上,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计划、组织、沟通、协调与服务等人类活动。所以,消解“人在管理中的异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对话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即从行政命令式的管理转变到对话式管理。

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是对人本管理最好的阐释。在管理理念上,树立“我—你”对话关系理念。这种“我—你”关系的确立,就会建构教育管理中一种全新的审视人的观念,即合理对待对话者——他者的地位。[13]体现在教育领域,就是学校中的教育管理人员与教师、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一种平等的、对话的关系,被管理者和管理者一样也是以一种主体性人的身份参与到教育管理活动中的。所以基于对话基础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交往是完整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消解管理者高高在上的权利地位。

“对话是探索真理和自我认识的途径”,“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14]“对话便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对话以人及环境为内容,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15]通过对话可以改变以学校及其管理者为主体和本位的封闭的管理模式;建立一种开放的模式,强调被管理者作为主体的人的需求,最大的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能够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这样的话,就会很容易引起被管理者的情感共鸣,在管理的过程中得到积极的支持和配合,从而引起被管理者的自觉主动行为,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和交往。

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因为只有学生理解和接受了,学生才会心甘情愿的遵守。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学校的做法;德国学校的校规都是由学生、家长、校方三方面推出代表,然后共同商讨决定的,这样学生就会更加自觉地遵守自己参与制定的校规,而且因为有学生自己的参与,所制定的校规也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更加合理。

(三)落实人本发展

庞元正把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归结为四句话:依靠人是发展的根本前提、提高人是发展的根本途径、尊重人是发展的根本要求、为了人是发展的根本目标。[16]而要实现人本发展,落实以生为本,必须要实施素质教育。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明确提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关注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目标。素质教育注重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个性发展以及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发挥人的潜力和能力,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并使人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将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素质教育强调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统一、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统

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

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恢复教育的本来意义和价值,即养成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求课程内容必须与学生成长经验、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让其体会到学习的欢乐。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为旨趣的教育,强调为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禀赋和潜能开发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学习中体验思想、创造之智慧美。这有利于全面激活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发展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学习成为其人生追求、自觉行动,促进学生全面、高效、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教育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都要以提高学生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作为出发点和立脚点,做到立足学生、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如果我们的教育都能做到从学生的利益出发,都能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就是实施了素质教育,坚持了以生为本。

(责任编辑:曾庆伟)

张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田友谊/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考试学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