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愚经》译注本指瑕

2014-03-30 04:00施晓风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殷勤大词典译文

施晓风

(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3)

《贤愚经》译注本指瑕

施晓风

(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3)

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贤愚经》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贤愚经》译注单行本,但是书中存在不少校释错误,大体分成几种情况,如因词义理解错误导致译文错误,因形近导致误字,因音近导致误字,标点错误以及语序颠倒等,现举若干例校正,以期对《贤愚经》译注本修订有所帮助。

《贤愚经》;译注;误释

《贤愚经》,一名《贤愚因缘经》,共13卷,69品,是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于凉州(今甘肃武威)由僧人慧觉等译,有研究者称此经是僧人们根据听讲记录整理、编纂而成,应为编译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翻译。该经共收录了69个故事,内容涉及较广,既有佛本生故事,又有佛弟子及信徒们前后生各种各样的因缘故事。在表现形式上寓言与传说相杂、叙事与说理相间,寓理于情,深入浅出,生动传神,曲折动人,颇具可读性和文学性。它旨在通过这些故事来表达惩恶扬善的思想,宣扬业报轮回的佛教理论。其中有些故事所表现的内容既使超出佛教领域也具有伦理道德方面的劝诫功能、哲学思辨价值及普遍的现实意义。[1]

现以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免费提供的电子佛典数据库作为参照,试举花城出版社《贤愚经》译注本的部分阙失,以就正于方家。

一、因词义理解错误导致译文不确

1.《须阇提品第七》:“时儿回头,见父拔刀,欲杀其母。儿便叉手,晓父王言:‘唯愿大王,宁杀我身,勿害我母。’殷勤谏父,救其母命,而语父言:‘莫绝杀我,稍割食之,可经数日;若断我命,肉便臭烂,不可经久。’”

译文中释“殷勤谏父”为“殷勤地劝谏父亲”,意思不明,“殷勤”在此除了有“恳切”的意思之外,还包含“屡次、多次”的意思。《广雅·释诂三》:“殷,众也。”《汉语大字典》:“勤,(次数)多;经常”,所以“殷勤”有表多次、频数、反复的意思,《汉语大词典》“殷勤”除了表频繁、反复以外,还表恳切义,而“殷勤”表恳切很可能是由频数义引申而出的。董志翘先生说:“佛经中‘殷勤’表‘恳切’义,同时也表‘频繁(再三)’义,两个义素是融合在一起的。”[2]如《沙弥守戒自杀品第二十三》:“尔时世尊,殷勤赞叹:持戒之人,获持禁戒。宁舍身命,终不毁犯。”“殷勤”就既有恳切义,又含有多次、反复的意思,译文释作:“殷勤赞叹”,意思不明。此外,“殷勤”也表“急切”,如《降六师品第十四》:“波斯匿王即往见佛白言:‘六师殷勤乃而,唯愿世尊垂神化伏,普使一切别伪识真。’”

2.《波斯匿王女金刚品第八》:“时彼长者有一小女,日日见彼辟支佛来,恶心轻慢,可骂毁言。面貌丑陋,身皮粗恶,何其可憎!乃至如是。”

“何其可憎”译为“可憎之极”,表义不明。“憎”有厌恶的意思。《说文》:“憎,恶也。”“爱”的反义词。《诗·齐风·鸡鸣》:“会且归矣,无庶与子憎。”《礼记·曲礼上》:“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所以“何其可憎”意思应为“多么让人厌恶啊”。

“即便至心遥礼世尊:‘唯愿垂愍,到于我前,暂见教训。’其女精诚,敬心纯笃。”

“暂见教训”译为“使我暂得教训”,意思不明。“暂”可理解为“短时间的、短暂的”,而不是“暂时”的意思。“暂”在汉以前是突然、一下子的意思,大概在许慎的时候,“暂”字的意义变为了“不久也。”《说文》:“暂,不久也。”这是“暂”字在中古时代的常用意义。《辞源》:“暂,副词,表短暂时间。”如庾信《镜赋》:“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王勃《滕王阁序》:“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暂驻”就是短时间的停留。[3]“暂见教训”意为“短时间内得到教导”抑或“快速地得到教导”。

3.《羼提波梨品第十二》:“于时罗阅祇人欣戴无量,莫不赞叹如来出世,甚为奇特。”译文:当时罗阅祇人欢喜感戴无限,莫不赞叹如来出世奇特非凡。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欣: (2)爱戴。”[4]《国语·晋语一》:“昔者之伐也,兴百姓,以为百姓也,是以民能欣之。”韦昭注:“欣,欣戴也。”“欣”在此译为“欢喜”是不恰当的,它与“戴”构成同义并列复合词,表示“爱戴”。

4.《锯陀身施品第十五》:“时山泽中,有一野兽,名曰锯陀,身毛金色,毛头光明,遥闻其语,甚怜悯之,身入冷泉,来至其所,以身裹抱,小还有力,将至水所,为其洗浴,行拾果瓜,来与食之。”

译文中“小还有力,将至水所,为其洗浴”解释为“并迅速有力地回到水边,为他洗浴。”是不对的,根据上下文语意,这句话的意思应是“稍微恢复一下体力,把他带到水边,为他洗浴”。

“锯陀问言:‘何以不乐?’垂泣而说心所怀事。”译文解释为“他一边低头而哭,一边说心中所想的事。”其实“垂”在这里不是低头的意思,《汉语大词典》:“垂,落下、流下,特指眼泪,有垂涕、垂泪。”“泣”在这里是眼泪的意思,“垂泣”就是哭泣、流泪。

5.《摩诃斯那优婆夷品第二十一》:“尔时世尊,为诸大众说五戒法:所谓不杀得长寿,不盗得大富,不邪淫得人敬爱念,不妄语得言见信用,不饮酒得聪明了达。”译文:当时世尊为众人说五戒之法:所谓不杀生能得到长寿,不偷盗能得大富贵,不邪淫会得到他人的敬爱、怀念,不妄语则所说的话会得到他人的信任,不饮酒会使人聪慧、明了。

译文中把“念”释为“怀念”,是完全错误的。《大词典》:“念,爱怜。”引《书·多士》:“惟时天罔念闻,厥惟废元命,降致罚。”孔颖达疏:“惟是桀有恶辞,故天无复爱念,无复听闻。”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宋刘克庄《悼阿驹》诗:“吾母白头犹念我,吞声不敢恼慈怀。”所以句中“爱念”是同义并列复合词,意表“喜爱”。再如《微妙比丘尼品第十六》:“虽小家女,端正少双,夫甚爱念。”译文中“爱念”释为“喜欢”就是正确的。

6.《长者无耳目舌品第二十四》:“长者闻此,譬如人噎,既不得咽,亦不得吐。自念:‘……。’迫蹴不已,即便可之。”

译文把“迫蹴不已,即便可之”译为“犹豫良久,便只好答应了她。”是不对的,“迫蹴”表示“催促、逼迫”的意思,没有“犹豫”的意思,而且此处“迫蹴不已”的主语该是“其妇”,所以应理解为“其妇不停地催促他,他就只好答应了。”

7.《重姓品第二十八》:“大家观看而自庆言:‘我家由来祷祠神祇,求索子息,精诚报应,故天与我。’即便摩收,乳哺养之。”

文中“摩收”一词不好理解,“摩”是抚摸的意思,那么“收”呢?译文中解释为“收养”。其实,此处“收”在宋元明时是“扪”字。《大词典》:“扪,(3)抚摸。”如《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后)尝梦扪天体,荡荡正青滑,有若锺乳。”唐元稹《竞渡》诗:“庶类咸在下,九霄行易扪。”元萨都剌《度闽关》诗:“手如天上扪,声落山下风。”清褚人获《坚瓠广集·顶上千拜》:“按暹罗国,凡臣之见其君者,先扪其足者三,复自扪其首者三,谓之顶上。”所以“摩扪”属同义并列,表抚摸,而不是译文中“收养”的意思。而“乳哺养之”译为“用乳汁哺养他”似乎也不确切,其实“乳”也有“喂养、哺育”的意思,按照《贤愚经》总体的用词特点,多用同义词并列复合,所以这里“乳”作动词“哺育”讲比较合适。

8.《优波毱提品第六十》:“年渐长大,才器益盛,父付财物,居肆贩卖。”

译文解释“才器”的意思是“才能气质”显然不够准确,《汉语大词典》“才器”的意思是才能和器局,而“器局”的意思是器量、度量的意思,跟“气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意思。如《后汉书·郭躬传》:“子峻,太傅,以才器称。”《晋书·华谭传》:“周浚引为从事史,爱其才器,侍以宾友之礼。”《联绵字典》释“才器”为“谓天才若器皿也。”亦误。

又“优波毱提心性质直,饶与其花,不令有恨。”译文解释“饶与其花”为“公平地给了她花”,虽然我们看了上下文知道为什么在这里把“饶”翻译为“公平”的意思,其实还是因为“饶”有“多”的意思。而下文“婢答之言:‘今日花主,慈仁守礼,平等相与,所以饶获。’”解释“饶”就是“多”的意思,所以“饶与其花”的“饶”也不应译为“公平”,还是译为“多”更恰切。

再“时魔波旬于会处所,而雨金钱,众人竟拾,竟不闻法。”译文解释为“当时魔头波旬也在聚会的地方,他作法使金钱如雨倾下,众人都抢着拾金钱,竟然不再听佛法教义了。”把第一个“竟”解释为“全、都”,这应该是正确的,但是把第二个“竟”解释为“竟然”似乎于情理上不通,众人都去拾金钱了,自然没有人再去听佛法教义了,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不存在出乎意料、超乎常规的意味,所以第二个“竟”译为“竟然”是不正确的,应该也译为“都”就可以。

9.《汪水中虫品第六十一》:“时诸比丘闻佛所说,心惊毛竖,共相敕厉,慎护身口意业,信守佛语,欢喜奉行。”

译文解释“敕厉”为“害怕”,其实《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告诫勉励”,译文此处释义有误。《说文》:“敕,诫也。”如《汉书·韩延寿传》:“郡中歙然,莫不传相敕厉,不敢犯。”

二、因形近导致误字

1.《羼提波梨品第十二》:“仙人告曰:‘汝以女色,刀截我形,吾忍如地。我后成佛,先以慧刀断汝三毒。’”

“吾忍如地”让人费解,“地”似“此”形近之误。

2.《降六师品第十四》:“波罗(木奈)人明白乃知佛去。六师徒众续复驰逐。”

句中“白”应为“日”之误。

“第六日中,诸律昌辈,次复请佛。佛子是日普令大会一切众生,心心相知。”

“子”应为“于”之误。

“夫即具悉,说得珠意,妇自是后,敬爱其夫,株杌之名从是减除,便更称之,名须陀罗扇。”

“减”当为“灭”,因为“减”和“灭”的繁体字“滅”字形相近而误。

“作转轮王,食福四域,王欲从心。”

句中“王”似“五”形近之误。

3.《微妙比丘尼品第十六》:“至于中路,有一大河,即深且广,即留大儿著寺河边,先担小儿,度著彼岸,还迎大者。”

CBETA电子佛典(2011)“即留大儿著寺河边”作“即留大儿,著于河边”。

4.《七瓶金施品第十八》:“思惟计定,往至道边,窜身草中,匿身而看。没有人来,我当语之。

”CBETA电子佛典(2011)“没有”作“设有”,由于此字形误,导致译文中没有明确译出这句话。

“穷责极功,嘱戒以法,其人于是便自悔责,生谦下心,垂矜一切。”

CBETA电子佛典(2011)“穷责极功”作“穷责极切”,“切”也有“谴责;批评”之义,与“责”相对。如:《史记·三王世家》:“陛下让文武,躬自切,及皇子未教。”《后汉书·崔骃传》:“前后奏记数十,指切长短。宪不能容,稍疎之。”

5.《大光明王始发道心缘品第十六》:“象师教阇将象至会,寻使工师,作七铁丸,烧令极赤。”

“教阇”是“散阇”之误。

6.《长者无耳目舌品第二十四》:“时见此贾客长者,复与余贾,续复入海,获大珍宝,安隐后还”。

CBETA电子佛典(2011)“安隐后还”作“安隐吉还”。

“时弟长者,唯有一子,其年幻小。”

“幻”乃“幼”形近之誤。

7.《重姓品第二十八》:“父爱此儿,顺坐担舞。父舞已竟,母复担之。历坐擎胜,欢娱自乐。临到河边,意卒散乱,执之不固,失儿堕水。”

“胜”乃“腾”之误,原因有可能是“胜”的繁体“勝”与“腾”形近。《汉语大词典》“腾:(5)犹举。扬起;抬起。”如《文选·傅毅〈舞赋〉》:“眄般鼓则腾清眸,吐哇咬则发皓齿。”李周翰注:“腾,举也。”三国魏曹植《七启》:“翼不暇张,足不及腾。”所以,句中“腾”与“擎”构成同义并列,“胜”是误字。

8.《散檀宁品第二十九》:“佛告祇陀:‘汝若欲知者,善思听之,当为汝说。此诸比丘正是昨日所不清者。吾及众僧,向者欲来应太子清,此诸比丘,以不清故,往欝多罗越取自然粳米,而自食之。’”

此句中三个“清”字皆“请”形近之误。

9.《月光王头施品第三十》:“于时边表有一小国,其王名曰毗摩斯那,闻月光王美称高大,心怀嫉妒,寝不安席,即自思惟:‘月光不除,我名不出。当设方便请诸道士。募求诸人,用办斯事。’思惟是已,即敕请唤国内梵志,供设肴膳百味饮食,恭敬奉事。不失其意,经三月已,告诸梵志:‘我今有忧,缠绵我心,夙夜反侧,何方能释?汝曹道士是我所奉,当思方便佐我除雪。’”

CBETA电子佛典(2011)“募求”作“慕求”,“恭敬奉事”后面是逗号,而“不失其意”后面是句号。

又“从第四禅起入空处空;从空处起入于识处;从识处起入不用处。”第二个“空”为“定”之误。

10.《坚誓师子品第五十四》:“有一师子,名号(足茶)迦罗毗,躯体全色,光相明显,焕然明裂,食果啖草,不害群生。”

从译文看“全色”是“金色”之误。

11.《梵志施佛纳衣得受记品第五十五》“臣答王言:‘若使大王保我身命,复保如来常住于此,复令国土常安无实,若使能保此诸事者,我乃息意,放王先请。’”

依CBETA电子佛典(2011),“常安无实”为“常安无灾”之误。

三、因音近导致误字

1.《阿输迦施土品第十七》:“时弗沙佛,调和众彩,手自为画。以为魔法,画立一像,于是诸师乃能图画都尽八万四千之像。”

依CBETA电子佛典(2011),“魔法”为“模法”之误。

2.《重姓品第二十八》:“于是父母,怜念此儿,爱著伤怀,绝而复苏。”

依CBETA电子佛典(2011),“是”乃“时”音近之误。

3.《沙弥均提品第六十二》:“时舍利弗,便受其儿,将至祇洹,听为沙弥,渐为具说种种妙法,心意开解,得阿罗汉,六通清彻,功德悉备。”

依CBETA电子佛典(2011),“清彻”为“清澈”之误。

4.《波婆离品第五十》:“波婆梨闻已,喜发于心,即从坐起,长跪合掌,向王舍城,自说诚言:‘生遭圣世,甚难值遇。思睹尊容,禀受清化。年已老迈,足力不强,虽有诚疑,靡由自达。世尊大慈,豫知人心,唯愿屈神,来见接济。’”

“诚疑”疑似“诚意”之误。

此外,文中标点有误之处也较为多见,有的因为标点错误,导致了文意理解上的错误。文中还有很多释义不明和语序颠倒以及其他情况的错误,如:

《二梵志受斋品第三》:“奉父言教,令他施伐取而斩析,得经二卷:一是十二因缘经,二是八关斋文。”

译文中“斩析”释义不明,其实“斩析”是同义并列,析亦为“劈、剖”之义,与“斩”同。“令他施伐取而斩析”,意思是命令其他人砍断堂柱,取下来,然后剖开,似应无“仔细查找”之义。属译文释义不明。

《迦旃延教老母卖贫品第二十六》:“尔时彼天及百五天子,远尘离垢,得法浄眼,飞还天宫。”

词序有误,“百五天子”应为“五百天子”。

《出家功德尸利苾提品第二十二》:“福增忧恼即除,心大欢喜,便随佛后,入佛精舍。告大目犍连,令与当家。”

依文意及CBETA电子佛典(2011),“当家”乃“出家”之误。

[1]慧觉,等.贤愚经[M].温泽远,等,注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

[2]董志翘.中古近代汉语探微[M].北京:中华书局,2007:65.

[3]郭锡良,等.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88.

[4]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金颖男]

(英文摘要略)

Mistakes in the Translation and Annotation of Sutra Stories of the Wise and the Foolish

SHIXiao-feng
(Chinese Department,Qilu Normal University,Jinan 250013,China)

施晓风(1978-),女,山东莱州人,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研究生,从事汉语言文字研究。

H194.1

A

2095-0063(2014)01-0096-04

2013-09-16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4.01.025

猜你喜欢
殷勤大词典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赣酒
悼玲秀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译文摘要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汉语大词典·火部》书证断句献疑
I Like Thinking
《新论》词语释义:兼论《汉语大词典》之义项疏漏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