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训比较研究①

2014-03-30 00:48杨云萍伍佳祺宁艳艳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12期
关键词:校训大学学生

杨云萍,伍佳祺,宁艳艳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文法学院,湖南长沙10205)

什么是校训?目前学术界的定义并不统一。最早的解释见于《中华百科辞典》:“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1]。校训是规范师生行为的准则。中国最早的校训是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撰写的《白鹿洞书院学规》,规定了学生应该遵守的学习和生活纪律,内容不多却涵盖面甚广,包括教育的目标、内容、为学程序、修身、处事和接物等一系列要求,成为后世书院学规之榜样[2]。当然这与我们现在定义的校训有一些偏差,真正意义上的校训是随着现代化大学的出现而产生的,它不但是规范师生行为的准则,还要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文化追求,彰显一所学校独特的文化精神。

1 大学校训之比较分析

制定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校训绝非易事,它既要考虑到国家民族的文化特点,又要考虑到学校的性质和类型,还要考虑到时代的发展趋势,可以说,历史文化、学生和社会是校训制定的3 大基础。

1.1 从校训的出处来比较

引自文化经典。这一类校训在我国大学中出现最为频繁。校训大多是引自儒家经典或其他传统优秀典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取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取自《中庸》,中南大学“经世致用”取自顾炎武《日知录》。这一类校训都汲取了历史文化中的精华,体现了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办学理念。

来自名人题词。毛泽东为许多学校题写过校训。如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亲自题写的“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为中央党校题写的“实事求是”,为中国医科大学题写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等;江泽民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题写校训“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等,竺可桢为浙江大学题写的校训“求是”(后为求是创新)等。这一类校训出自政治名人或者校长,从校训的影响力角度考量,具有积极的传播意义。

出自大众征集。有在校内征集的也有向全国征集的。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正式确定“实事求是”为学校校训,就是在校内征求民意的基础上,经学校党委全体会议讨论通过的。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的校训“明德至诚,健行致远”、天津科技大学的校训“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华侨大学的校训“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等,也是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类校训广泛征求师生、校友和社会的意见,向群众借智慧,确定的校训更具适应性。

1.2 从学校类型进行比较

通过对100所大学校训的比对,我们发现学校的类型不同,校训的价值取向有较大区别。

“985”“211”等重点大学作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上更为强调道义精神与社会责任感。如北京大学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中国科技大学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华中科技大学的“厚德博学、求实创新”;湖南大学的“实事求是,敢为人先”;中央财经大学的“忠诚团结,求实创新”;西南大学的“含弘光大,继往开来”;山东大学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厦门大学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湖南师范大学的“仁爱精勤”等。这类校训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提升精神境界,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学术水平的要求体现得更为明显。

非“985”“211”的一般院校,作为专门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地方,校训除了强调道德与学问要求之外,还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做事与掌握实用技能。如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的“爱国荣校、正德强技、勤俭勤奋”;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爱众亲仁、博学笃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明德、明学、明事”;天津职业大学的“育德育能、力实力新”;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道义兼修、敬业乐群”等。一些专门性大学在培养人才上有自己的特色,在校训的选择上也与自己学校特点相结合。如国家会计学院的“不做假账”;广西师范大学的“尊师重道,敬业乐群”;湖南商学院的“厚德、博学、精明、自强”。这类校训体现了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办学的教育理念以及实用主义的文化理念。

1.3 中外大学校训比较

中国大学校训在处理“德”与“知”的关系上,体现德育优先的人才培养理念。中国的大学校训在语言形式上借助文言句式,主要是两字、四字句,结构紧凑、简洁明了且意义蕴含丰厚,在内容上也继承了传统的“以德服人”“选贤举能”的人才标准。如东南大学的“止于至善”;福州大学的“明德至诚,博学远志”;暨南大学的“忠、信、笃、敬”;吉林师范大学的“好学近知,力行近仁”;江苏大学的“博学、求是、明德”等。校训表现出中国大学对学生个人修养与道德品质的格外重视。

西方大学校训在处理“知”与“德”的关系上,凸显出追求真理与信仰的大学精神。如哈佛大学的校训“让真理与你为友”;耶鲁大学的“真理与光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愿知识之光普照大地”;芝加哥大学的“让知识充实你的人生”;斯坦福大学的“愿学术之风劲吹”;剑桥大学的“此地乃启蒙之所,智识之源”;爱丁堡大学的“有知识者既能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能发现其内涵”;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了解万物发生的缘故”等,体现了国外大学对学生追求真理的引导。另外我们也看到,国外大学对宗教信仰的支持,如牛津大学的“上帝给我光明”;普林斯顿大学的“她因上帝的力量而繁荣”;哥伦比亚大学的“在上帝的神灵中我们寻求知识”;杜克大学的“追求知识信仰宗教”等。校训整体上体现了对“大学是追求高深学问的地方”这一大学精神的普遍共识。

2 关于中国大学校训的反思

校训对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卓越的校训才能在学生的心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力,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因此,制定校训需要综合衡量哪些因素,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中国大学校训所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2.1 人文精神过浓,科学精神不足

中国校训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做得很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大高校的校训出处大多引经据典,格式对仗工整具有韵律美,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对学生的人生境界追求上要求“至善至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止于至善”(东南大学),其中所体现的儒家的“仁爱”思想则更多,要求学生们注重自身修养,关注现实人生,承担家国重任。二是彰显德才兼备的人才观。在中国传统社会,治理国家选拔人才历来讲究“以德服人”“选贤举能”,直至现在依旧看重这一点。有学者指出,我国目前“有31%的大学校训中涉及立德、厚德、尊师、至善等德性追求”[3],体现了学校培养人才“以德导学、德才兼备”的标准。而国外校训更注重对科学与真理的追求,鼓励学生追求知识,探究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气息过浓、科学精神不足的先天缺陷,我们应尽力弥补,中国大学校训更应在精神层面倡导学生讲究理性、探究事实,追求真理,倡导科学与人文并重。

2.2 时代共性突出,个性色彩不足

中国大学的校训,从内容到形式都烙上了明显的时代印记。调查显示,60%以上的大学校训为“四字八字”的口号式,表述明显缺乏个性,而且语言大多来自儒家经典等传统作品,选择偏重于古语。在内容上,受社会思潮影响较大。解放前的校训,倡导忠义、仁德的内容较多;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创新求实成为了时代精神,于是很多大学的校训中都包含“创新”“求是”“自强”等字眼,体现出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更应该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乐于吃苦、勤奋肯钻,才能开拓进取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成果,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由此也带来了校训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如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实事求是”就被很多大学当作校训,在所抽样的100所大学中就有1/3 以上的校训包含“求是”“求实”等字眼。有时我们甚至看到如果两所大学互换校训,也并无大碍,校训所用的词语和所倡导的精神差不多。

2.3 重视大学之道,忽视大学之器

大学应有兼容并包的氛围,古今中外合理者皆可成训,但校训一定要突出学校的类型定位和办学理念。中国教育传统中重视探讨道义,轻视技能训练,这种理念直接影响到校训。目前我国的校训存在内容过于空泛、缺乏分类意识等问题。各类学校都喜欢运用古语制定校训,但却没有考虑到传统文化中某些思想过于泛化,与现代大学的定位不吻合。如大学校训中的高频词“至诚”“至博”“至善”“至美”“至真”等,“至”意为“极、最”,要求学生做到极致,提倡一种大道担当的精神,被各类大学广泛采纳,导致大学校训也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而其实,不同类型的大学本应有不同的办学理念。研究型重点大学,应重视大学之道,树立长远的育人眼光,保持独特的大学精神,立足高远,引导学生形成服务于国家和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应用型一般学校则应紧跟时代潮流,与社会对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大学校训应重视大学之器,提倡学习技能和培养职业意识。校训中应出现更多的像“不做假账”“精明”“诚信”“德艺双馨”“尊师重道”等具有行业规范特点的词语,使校训更接地气,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职业发展。

[1]舒新城.中华百科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1930.

[2]张如珍.白鹿洞书院学规发微[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69-72.

[3]唐智松.我国重点大学校训价值取向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6):51-55.

猜你喜欢
校训大学学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