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雪
(大庆油田装备制造集团,黑龙江 大庆 163853)
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二次创业,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一支数量较多、结构合理、素质较强、作风过硬的党员队伍。而要满足这种需要,发展党员工作是关键。坚持好“三个原则”、处理好“四个关系”、解决好“五个问题”,搞好发展党员工作。
众所周知,发展党员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切实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扩大党的队伍,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战斗力。发展党员工作必须以实现这一预期结果为终极追求。同时,发展党员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开展这项工作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将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最终的奋斗目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自觉地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畏艰难,在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刻能够挺身而出。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觉悟,做好了承担党员责任和义务准备的人才能做到。如果入党是建立在强迫和勉强基础之上,就不可能自觉地用党员标准去规范自己的言行,而是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甚至做出与党的要求背道而驰的事情,损害党的形象。因此,必须坚持入党自愿的原则。避免“拉”人入党或者“劝”人入党的现象。诚然,让品德好、能力强、贡献大的职工有政治追求,争取吸纳他们入党的愿望是好的;挑选好的培养对象,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也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勉强他人入党却是违反原则的。当然,党组织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们,对他们进行教育,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党内和社会活动,启发并逐步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促使他们自愿地、主动地向党组织表达入党愿望,这与动员他们入党是截然不同的。
重视党员质量,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条重要原则,也符合从严治党的要求。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入党就意味着为了谋求人民的解放上刀山、下火海,就意味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艰苦的斗争环境起到了把关的作用,一些信念不坚定的分子、投机分子很难鱼目混珠。和平建设年代情况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一些人看来,入党不仅不用承担任何风险,还可以捞到政治资本,捞到某种“好处”。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党员标准,保证新党员质量,就成为各级党组织始终要重视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无论是基层的党务人员,还是机关的负责组织管理的人员,都必须有灵敏的反应和负责的勇气,严格坚持党员标准,切实把住新党员的“入口关”,防止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进入党内来。
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就要对入党积极分子逐个认真考察,看其是否具备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要逐个履行入党手续,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能成批发展、突击发展。成批发展、突击发展是发展党员工作中的错误做法,往往会使一些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混入党内,会给党的事业造成不良影响。它一方面会影响广大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热情。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党的队伍正常的新陈代谢,影响党的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利于保证党员质量,把真正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到党内来。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并不是说一次只能吸收一个申请人入党。但是,一次支部大会如果讨论两个以上申请人入党,则应逐个讨论,逐个表决。
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中要体现综合的意识,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要注重兼容性、协调性,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共产党员所应具有的政治素质。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就是要把坚持政治素质和坚持业务素质统一起来。如果只重政治素质,忽视业务素质,就难以完成经济任务;只重业务素质,忽视政治素质,就会失去先进性。目前,我们必须杜绝注重业务能力,忽视政治素质的倾向,又要防止那种脱离业务能力空洞强调政治素质的倾向。
数量和质量是辩证统一的,只强调质量而没有一定的数量不行,只追求数量而没有质量更不行。历史经验表明,无产阶级政党是否坚强有力,主要的不是取决于党员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前苏联共产党在有党员20万时夺取政权,有党员200万时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党员2000万时垮台。这足以说明党员的质量对一个政党的影响力。因此,发展党员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数量一定要以保证质量为前提。
根据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分布状况的需要,在发展党员中明确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有助于解决一些单位党的力量薄弱的问题,是突破工作中的难点,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举措。对于保证发展党员工作始终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有重要作用。但是,如果过分强调“重点”,不顾及“一般”,则会出现顾此失彼的倾向,使一些党组织在“重点”之下,“网开一面”,降低党员标准,忽视新党员的质量。如,我们强调重视在生产一线中多发展党员,并不是说只发展一线的职工入党。“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既适合于生产一线,也适合于后勤辅助单位。
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只有切实提高了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才能确保新党员的质量。应该看到,一个人由具有政治热情和入党愿望,锻练成长为合格的党员,一般需要经历思想朦胧、自觉追求、培养教育到比较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内因起决定作用,但外因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在一定意义上,党组织培养教育这种外力的作用更大。如果仅靠入党积极分子自然成长,党组织不去扎扎实实地进行培养教育,就不能促使入党积极分子尽快成熟起来。因此,必须把发展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上,克服轻培养、重发展的倾向,扎扎实实地发挥培养人、党小组、党支部各个层面的作用,落实“支委一带一”活动,为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保证党员质量,坚持党员的先进性,在发展党员的工作中,一定要解决好“五个问题”。
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是搞好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基础。党组织下大力气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党员队伍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上,培养人的作用发挥得不够突出,基层党组织平时细致的工作做得不够到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临时”培养,“浓缩”教育的现象。另外,在培养教育的内容上,存在着重业务知识而轻政治理论的倾向。因此,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方面,在培养、教育内容的综合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从而提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质量。
入党积极分子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对党组织来说,是培养、教育他们的需要。党组织可以根据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和工作情况,采取具体的培养、教育措施,并衡量其政治上成熟的程度。对入党积极分子来说,则是增强组织观念的需要。入党积极分子可以通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听取党组织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得到党组织的教育和帮助。在书面思想汇报上,存在着思想汇报不及时而过后“补”的问题;存在着仅汇报思想而不汇报工作,或者仅汇报工作而不汇报思想的汇报不全面的现象;存在着书写或格式不规范的现象。这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只是向党组织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和入党愿望。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党员条件,既要看他向党组织表示的愿望和态度,更重要的是看他的真实思想和实际行动。这就需要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进行定期考察,以此作为衡量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党员条件的重要依据。看他们是否具有共产主义信念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能否处理好两个三者关系,能否遵守党的纪律以及党组织交给任务。
随着党的组织工作的不断改革,构建民主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向,党员发展工作也体现出民主开放性,既要确保面向党内同志的民主开放,也要确保面向党外群众的民主开放。主要表现为在发展党员前,以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并进行七天公示,以及征求培养人的意见、党小组的意见等。这样做,既可以使党组织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发展对象的真实情况,也可以防止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不正之风,避免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进入党内,还可以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监督权,构建和谐的组织发展体系。
首先,从发展的逻辑上讲,先有程序后有结果,人们首先接触和感觉到的是发展程序是否公正,然后才看党员是否合格。其次,程序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发展的结果。一般来说,经过公正的发展程序,就会实现公正的实体结果,即经过层层程序的把关和不断淘汰不合格者,最终的新党员质量必然是符合标准的。第三,个别党员质量不合格影响的只是个案,而党员发展程序不完善破坏的是整个机制。党员发展工作的程序出了“毛病”,就会导致无数个新发展党员的个体缺乏“质量”保障。
发展党员工作是落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需要,只要各级党组织坚持好“三个原则”,处理好“四个关系”,解决好“五个问题”,就一定能够保证新发展党员的质量,从源头上保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