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9·11”小说述评

2014-03-29 17:21王维倩李顺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小说

王维倩,李顺春

(江苏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后“9·11”小说述评

王维倩,李顺春

(江苏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当今众多小说家以“9·11”事件为背景或题材进行创作,形成21世纪文学中一个独特的文学群类,即后“9·11”小说。此类小说从书写“9·11”事件及其带给人类的集体或个体悲剧性体验、创伤后心理、精神危机等问题,刻画“9·11”事件之后蔓延整个西方世界的焦虑与恐惧,谱写21世纪以来人类面对生存危机之全景图。

“9·11”事件;后“9·11”小说;述评

2001年“9·11”事件后,“众多作家以9·11恐怖袭击及其对亲历该事件的纽约人所造成的影响为创作主题”[1]32,以文学形式诠释和再现“9·11”之独特力量,从而形成21世纪一个独特的文学“群类”[2]185,即“后9·11”小说。简·亨德森曾在《圣路易斯邮报》撰文说,2011年9月11日前仅美国就已出版有关“9·11”事件的小说164部,而非小说类则高达1433部。[3]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后“9·11”小说尚无全面而系统的评介,本文拟对此类小说进行简要述评,以期对我国学界之研究有所裨益。

一、美国后“9·11”小说

美国作为“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国,有关该事件的文学作品在数量上无疑是最多的,在影响方面亦是最大。

历经“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众多美国小说家开始从不同侧面聚焦“9·11”创伤和后“9·11”时代的社会综合症。美国著名作家乔纳森·萨福兰·福厄(Jonathan Safran Foer,1977—)的小说《特别响,非常近》(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2005)以“9·11”事件为背景,以九岁男孩奥斯卡·谢尔的视角展开故事叙述。奥斯卡在“9·11”事件中不幸失去父亲托马斯(Thomas),他是第一亦是唯一一个听见父亲(当时被困在世贸大楼中)在家里答录机上留下六条留言者。父亲突然离世令奥斯卡猝不及防,也深感自责,他因此开始其“寻父之路”和探索之旅。奥斯卡以超常的毅力、用特有的方式,去接近逝去的父亲,去了解纽约的现实。期间,他忍受着失眠、恐惧和无助等折磨,努力走出封闭的自我,与众多“布莱克”沟通交流。小说真实再现了“9·11”事件所造成的无法言说的损失和创痛。该小说探讨创伤和记忆之博弈,成为“9·11”题材小说中极富代表意义的创伤叙事篇章。[4]92该小说入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并被《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数十家媒体评为“年度最佳图书”。

如果说《特别响,非常近》书写“9·11”对人们的创伤性影响,那么,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1932—2009)的《恐怖分子》(Terrorist,2006)则关注恐怖分子并反思“9·11”事件与不同文化之关系。小说讲述了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青年如何变成恐怖分子的过程:艾

哈迈德·阿什马威·姆罗伊是个18岁的中学生,父亲原籍埃及,在他三岁时离家出走,母亲是爱尔兰裔美国人。由于贫穷和缺乏父母之爱,姆罗伊性格孤僻,与社会格格不入,尤其憎恨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和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在清真寺阿訇赛克赫·拉希德影响下,他开始信仰伊斯兰教,高中毕业之际,他考取驾照,在黎巴嫩家具商查里·赫哈布手下当司机,并被诱导成危险的极端主义者,开着满车的炸药试图炸毁林肯隧道。厄普代克所刻画的恐怖分子形象令人同情,他欲让世人从恐怖分子的角度来认识恐怖袭击事件。或许任何人都能写出一本讲述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的小说,但厄普代克却表现了一名完全正常的美国人是如何参与一个灾难性阴谋的。

在美国,唐·德里罗(Don DeLillo,1936—)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有人断言,没有哪一位美国作家能比德里罗更出色地创作“9·11”小说。[5]112其小说《终点》(Point Omega,2010)讲述了一个典型的后“9· 11”时代的故事。73岁的理查德·艾斯特是美国国防部高级军事顾问,曾参与美军入侵伊拉克的战争筹划,吉姆·芬利是电影导演,两人在纽约现代艺术馆达达展厅偶遇,后又一同观看道格拉斯·戈登的装置艺术《24小时惊魂记》。受此启发,芬利邀请艾斯特拍摄一部纯粹的电影。面对镜头,艾斯特随意而谈,间或陷入沉默,芬利则以叙述者身份记述拍摄过程及艾斯特对战争、时空、灭绝、进化、超验和人类终极命运等问题之思考。艾斯特之女杰茜的造访打乱了拍摄过程,后杰茜突然神秘失踪,于是,艾斯特陷入“个体的深度危机”之中。艾斯特代表美国后“9·11”时代典型的社会病症——对宏大事业倍感失望,对社会现实、人类历史、进化和灭绝等终极问题深感困惑。面对女儿失踪,他意识到理论建构所隐藏的冷酷现实,面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和伤痛体验,理性玄思和抽象理论俱苍白无力。《终点》将语言与真实和表征、社会话语建构与生活真实性、个体悲剧性体验和创伤后心理、精神危机等相联系,使小说文本蕴含丰富的哲理思考,又切中后“9·11”时代美国社会问题之症结。[6]17德里罗《坠落的人》(Falling Man,2007)被认为是美国目前反映“9·11”主题最出色之作,是从理查德·德鲁(Richard Drew)所拍照片“坠落的人”得到灵感而创作的同名小说。《坠落的人》是一部反映“9·11”事件的后现代经典之作,小说展现了一个充满隐喻意义之世界,传递出关于后现代人类所面临诸多问题之思索和探寻。小说侧重叙述了“9·11”事件后美国一普通家庭的情感历程及心理和精神创伤,展示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对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之影响。39岁的律师凯斯·诺戴克是“9·11”事件幸存者,他那天离开自己世贸大厦的办公室时,手里提着别人的公文包,回到分居的妻子丽昂及他们七岁的儿子贾斯汀居住的寓所。之后,双方都为修复几近破裂的婚姻而努力。可是,灾难后的凯斯再也无法回到从前,他陷入扑克牌赌博不能自拔。他成了一名职业扑克牌手,周游世界,参加各种扑克牌比赛。期间,他不断忆起那位在“9·11”事件中丧生的牌友,因此,“9·11”事件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梦魇和魔咒。德里罗表现的正是许多和凯斯一样的纽约人在历经“9·11”事件后,其生活充满失落与悲伤,情感世界亦满目疮痍。德里罗从心理层面重审“9·11”事件对大众所造成的心理冲击,剖析后现代社会中暴力与恐怖袭击所造成之负面影响。小说将“9·11”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与对后现代社会人类情感和心理冲突和心灵挣扎相结合,从美国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科技和环境等方面揭示后现代社会之弊端,重审“9·11”事件带给世人的困惑和心理创伤,尝试从社会根源入手,解决后现代社会人类的精神迷失问题。这是一部优美而令人心碎的作品。德里罗不仅关注创伤记忆对个体身份认同、社会和家庭生活之影响,而且也关注个体如何走出创伤记忆之阴影,摆脱生活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恐惧与焦虑。“Falling Man”既是德里罗对恐怖分子人性堕落之讽刺,亦是对“9·11”事件后美国人在精神上的不振与堕落之批评。

与此同时,在美国还有大量后“9·11”小说面世。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1933—)的小说《路》(The Road,2006)乃描绘天灾、人祸共同酿造的“后9·11”时代寓言:核子大战让世界秩序毁于一旦,在这场末日浩劫中,一对父子活了下来,他们带着火种希望重新开始,面对未知的未来与人性的邪恶,却抱乐观态度,直到他们遇到一弃婴,于是,生命开始延续。《时代杂志》(Time)认为,该小说揭开了隐藏在悲伤和恐惧下的黑色河床。[7]757艾米·瓦德曼(Amy Waldman,1969—)的小说《穆罕默德的花园提案》(The Submission,2011)写伊斯兰教在美国之故事,是一部“9·11”事件所唤醒的令人悲痛的政治全景式小说:世贸中心毁灭两年后,曼哈顿居民决定建“9·11”死者纪念碑,他们组成一个包括受害者家属在内的评

审委员会,以匿名招标方式征求最佳设计方案。投票结果揭晓,委员们选中名叫“花园”的方案,但打开密封信件后,他们却看到一个穆斯林名字穆罕默德·汗。于是,他们陷于毫无希望的争论中。其实,穆罕默德·汗是一名伊斯兰裔美国人,在弗吉尼亚州长大,他拒绝对自己的设计作任何解释,而引起误解。评审委员克莱尔·博韦的丈夫在“9·11”事件中丧生,但她却成为穆罕默德最积极的支持者,坚持纪念碑应体现宗教宽容与和平,而非狭隘的“爱国主义”。海伦·舒尔曼(Helen Schulman,1938—)《海滩上的一天》(A Day at the Beach,2007)是一部少人论及的后“9·11”小说。[8]1该作品考察了目睹恐怖袭击对自我反省之强化及由恐怖事件所产生的对个人和国家之影响。美国惊悚小说之王詹姆斯·帕特森(James B.Patterson,1947—)的《伦敦桥》(London Bridges,2004)多次提到“9·11”事件,该小说还出现基地组织,这也反映后“9· 11”时代美国社会之精神创伤。乔伊斯·梅纳德(JoyceMaynard,1953—)的《惯例》(The Usual Rules,2003)是关于“9·11”恐怖袭击后遗症之小说,故事围绕13岁女孩温蒂展开,讲述一虚构家庭在“9·11”事件后的遭遇,其失落亦伴随其他人在日常生活中之挣扎,包括无家可归的少年、单身妈妈和亲情关系。梅纳德探索了家庭观念,也考察了文化失落。

二、英国与爱尔兰的后“9·11”小说

英国与爱尔兰的后“9·11”小说在数量和影响方面仅次于美国,虽无具体统计数据,但从国内外研究观之,如下作家及作品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后“9·11”小说家中,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s,1948—)的小说《星期六》(Saturday,2005)被《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称为最强有力的后“9·11”小说之一。小说以神经外科医生亨利·佩罗恩的视角为中心,讲述其一天经历之故事:此日,亨利凌晨醒来,见窗外一架失事飞机划过天空,巨大的火球后是滚滚浓烟,故事由此开始;在开车去壁球俱乐部的路上他遇到了麻烦,还被叫巴克斯特的街头混混缠上。通过对二人冲突的描写,小说探讨了阶级差异、死亡与道义责任等主题,展现从恐怖主义到街头偶遇等暴力与非理性力量。小说深入刻画了“9·11”事件后蔓延整个西方世界之焦虑与恐惧,并借现在时态暗示后“9·11”时代的恐惧和焦虑已成为人们生活之常态。英国作家纳迪姆·阿斯拉姆(Nadeem Aslam,1966—)的小说《浪费的守夜》(The Wasted Vigil,2008)则以后“9·11”阿富汗为背景。小说里的阿富汗是不幸及充满伤痛之地,这一切皆因塔利班(Taliban)和接管阿富汗的军阀所致。小说讲述了在两伙军阀交战后,几个性格迥异者聚集于郊区一栋别墅,各怀心事,欲作之事皆受环境和时局之限制而不得完成,其所揭露的谋杀、虚伪、恐惧、无助令人难以承受。这为理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当代阿富汗社会生活及频繁的死亡打开了一扇窗。

爱尔兰作家亦是后“9·11”小说队伍中不可或缺的成员。约瑟夫·奥尼尔(Joseph O’Neill,1964—)“后9·11”小说《荷兰》(Netherland,2008)之故事始于伦敦,荷兰银行家汉斯·范·德·布洛克获悉其特立尼达朋友恰克·拉基松死于纽约运河中。汉斯回忆起在纽约工作的两年,以及他与家人亲眼目睹了恐怖分子对世贸中心的袭击;他与恰克酷爱板球,板球将他和恰克联系在一起,使他们进入由移居美国的西印度群岛人、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组成的交际圈。小说以后“9·11”的纽约为背景,奥尼尔亦因此被《纽约时报》称为“纽约之王”。《纽约时报》书评人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将其小说与菲茨吉拉德(F. Scott Fitzgerald,1896—1940)《了不起的盖兹比》(The Great Gatsby,1925)作比,称其小说是一个“关于美国梦的引人共鸣的思索”。[9]《纽约人》评论家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认为《荷兰》是“一个巨大的小说成就”。[10]《纽约时报》德怀特·加纳(Dwight Garner)认为,《荷兰》是“自世贸倒塌后,我们至今写及纽约和伦敦生活中,最富机智、最愤怒、最严厉、最荒芜的小说作品”。[11]该小说更表现出复杂的民族性和殖民性。爱尔兰作家柯伦·麦肯(Colum McCann,1965—)的小说《令世界转动》(Let the Great World Spin,2009)被美国《君子杂志》(Esquire)评为“第一本优秀的‘9·11’小说”。柯伦笔下的美国人——那个主导小说情节的“行走者”(the walker),走在双子塔上,关注楼下的生命风景:包括在贫民区叫卖的小贩、来自爱尔兰的神父、一个来自危地马拉的护士、一帮臭味相投的计算机黑客,还有在大街小巷间穿插的妇女、法官、演员等。尽管故事背景设在久远的1974年,可小说仍被定位成“9·11”小说,小说用菲利普·佩蒂特(Philippe Petit)之真实故事为隐喻,编制了一个“9·11”寓言。

三、其他国家的后“9·11”小说

除美、英和爱尔兰等国外,其他许多国家亦有大量的后“9·11”小说。法国作家费德利克·贝格岱(Frederic Beigbeder,1965—)的小说《世界之窗》(Windows on the World,2003)以“9·11”事件为题材;阿富汗小说家阿提克·拉希米(Atiq Rahimi,1962—)的小说《阿公带我回家》(Earth and Ashes,2003)也以“9·11”后的阿富汗为背景,后被改编成电影,并由作者亲自执导;埃及作家亚拉·阿斯万尼(Alaa Al Aswany,1957—)的小说《亚库班公寓》(The Yacoubian Building,2007)和《芝加哥》(Chicago,2007)以后“9·11”美国为背景,埃及裔小说人物在机场安检时多次提到“9·11”事件,阿斯万尼曾亲历“9·11”事件,因此,他用温情、睿智和敏感的笔触突现其“埃及性”。

四、结语

后“9·11”小说在全世界已渐成燎原之势。随着后“9·11”小说的不断问世,人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反思恐怖袭击给人类心灵和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后果。美国作家亚当·哈斯雷(Adam Haslett,1970—)和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1959—)等已开始出版内容更深刻的后“9·11”小说,力图阐明美国与中东的关系及全球化之影响。[12]717他们将恐怖袭击事件置于广阔而深远的历史与伦理空间,探寻后“9·11”小说对人类、社会、世界的精神气质的影响,赋予宏大历史事件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

[1]Cheryl Miller.9/11 and the Novelists[J].Commentary,2008(5):32-35.

[2]Sonia Baelo-Allué.The Depiction of9/11 in Literature[J].RadicalHistory Review,2011(111):184-193.

[3]Jane Henderson.Books Approach 9/11 Head-on—and Sideways[N].St.LouisPost-Dispatch,2011-11-09(1).

[4]曾桂娥.创伤博物馆——论《剧响、特近》中的创伤与记忆[J].当代外国文学,2012(1):91-99.

[5]Tim SGauthier.Spotlight Essay:Falling Man by Don DeLillo[C]//Sara E Quay,Amy M Damico,Santa Barbara,eds.September 11 in Popular Culture:A Guide.Calif:Greenwood,2010:112-114.

[6]姜小卫.“书写是思考的一种浓缩形式”——评德里罗新作《终点》[J].外国文学动态,2010(3):17-20.

[7]Richard Crownshaw.Deterritorializing the“Homeland”in American Studies and American Fiction after 9/11[J].JournalofAmerican Studies,2011(4):757-776.

[8]Georgiana Banita.9/11 Trauma and Visual Witnessing in Helen Schulman’s A Day at the Beach[J].Critique,2012(1):1-15.

[9]Michiko Kakutani.Sticky Wickets[N].New York Times,2008-06-30(1).

[10]James Wood.Beyond a Boundary[N].The New Yorker,2008-05-26(A).

[11]Dwright Garner.The Ashes[N].The New York Times,2008-05-18(BR1).

[12]Catherine Morley.“How Do We Write about This?”:The Domestic and the Global in the Post-9/11 Novel[J].JournalofAmerican Studies,2011(4):717-731.

A Review of the Post-9/11 Novels of Britain and America

WANGWei-qian,LI Shun-chu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1,China)

Many American and British novelists begin to write about the 9/11 event,thus forming a unique literary genre in the 21st century English literature:the Post-9/11 Novel.These novels dealwith the 9/11 event from differentangles,and collective or individual tragic experience and post-traumatic psychology and spiritual crises caused by the event,and the novels also characterize the anxiety and fear spreading all over the western world after the 9/ 11 event,all ofwhich arewritten about the panorama of human trauma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9/11 event;Post-9/11 novels;review

I106

A

1008-2794(2014)01-0095-04

2013-09-05

201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研究课题“美国后9.11小说的恐怖主义诗学研究”(13Jssky.jwhw-02);2011

年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美国新现实主义文学研究”(KYY11059)

王维倩(1962—),女,四川内江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

李顺春(1964—),男,四川简阳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诗学和美国文学。

猜你喜欢
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